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9713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docx

《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docx

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

氨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故障处理

1.机组运转噪声大

1.压缩机、电动机地脚螺钉松动

2.传动带或飞轮松弛

1.紧固螺钉

2.调节传动带张紧,检查飞轮螺母、键等

曲轴箱部分

1.连杆大头轴瓦与曲柄销间隙过大

1.调整间隙

2.更换连杆大头瓦

3.适当提高油压

2.主轴颈与主轴承间隙过大

1.调整间隙

2.更换轴套

3.适当提高油压

3.连杆螺栓松动、脱落

紧固、更换螺栓,用开口销锁紧

3.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

1.系统混入空气等不凝结气体

2.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水泵不转

3.冷凝器水量不足

4.冷却塔风机未开启

5.风冷冷凝器的冷风机不转

6.风冷冷凝器散热不良

7.水冷冷凝器管壁积垢太厚

8.系统内制冷剂充注过多

1.排除空气

2.检查、开启水泵

3.清洗水管、水阀和过滤器

4.检查冷却塔风机

5.检查、开启冷凝风机

6.清除风冷冷凝器表面灰尘;防止气流短路,保证气流通畅

7.清除冷凝器水垢

8.取出多余制冷剂

4.压缩机排气压力过低

1.冷凝器水量过大,水温过低

2.冷凝器风量过大、气温过低

3.吸、排气阀片泄漏

4.气缸壁与活塞之间的间隙过大,气缸向曲轴箱串气

5.油分离器的回油阀失灵,致使高压气体返回曲轴箱

6.气缸垫击穿,高低压串气

7.系统内制冷剂不足

8.制冷蒸发器结霜过厚,吸入压力过低

9.空调蒸发器过滤网过脏,吸入压力过低

10.贮液器至压缩机之间的区域出现严重堵塞

1.减少水量或采用部分循环水

2.减少风量

3.检查、更换阀片

4.检修、更换气缸套(体)、活塞或

活塞环

5.检修、更换回油阀

6.更换缸垫

7.充注制冷剂

8.融霜

9.清洗过滤网

10.检修相关部件(如电磁阀等)

5.压缩机排

1.排气压力过高引起

1.采取有关措施,降低排气压力

气温度过高

2.吸入气体的过热度太大

3.排气阀片泄漏

4.气缸垫击穿,高、低压腔之间串气

5.如冷凝压力过高,蒸发压力过低,以及回气管路堵塞或过长,使吸气压力降低压比过大

6.冷却水量不足,水温过高或水垢太多,冷却效果降低

7.压缩机制冷量小于热负荷致使吸热过热

2.调节膨胀阀的开启度,减少过热度

3.研磨阀线,更换阀片

4.更换缸垫

5.调整压力,疏通管路,增大管径及尽可能缩短回气管管长

6.调整冷却水量和水温,清除水垢

7.增开压缩机或减少热负荷

6.压缩机吸入压力过高

1.蒸发器热负荷过大

2.吸气阀片泄漏

3.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泄漏严重

4.气缸垫击穿,高、低压腔之间串气

5.膨胀阀开启度过大

6.膨胀阀感温包松落,隔热层破损

7.卸载一能量调节失灵,正常制冷时有部分气缸卸载

8.油分离器的自动回油阀失灵,高压气体窜回曲轴箱

9.制冷剂充注过多

10.系统中混入空气等不凝结气体

11.供液阀开启太小,供液不足

1.调整热负荷

2.研磨阀线、更换阀片

3.检修、更换气缸、活塞和活塞环

4.更换缸垫

5.适当调小膨胀阀的开启度

6.放正感温包,包扎好隔热层

7.调整油压,检查卸载机构

8.检修、更换自动回油阀

9.取出多余制冷剂

10.排出空气

11.调节供液阀

7.压缩机吸入压力过低

1.蒸发器进液量太少

2.制冷剂不足

3.膨胀阀“冰堵”或开启过小

4.膨胀阀感温剂泄漏

5.供液电磁阀未开启,液体管上过滤器或电磁阀脏堵

6.贮液器出液阀未开启或未开足

7.吸气截止阀未开启

8.蒸发器积油过多,换热不良

9.蒸发器结霜过厚,换热不良

10.蒸发器污垢太厚

11.蒸发器冷风机未开启或风机反转

1.调大膨胀阀开度

2.补充制冷剂

3.拆下干燥过滤器,更换干燥剂,调节开启度

4.更换膨胀阀

5.检修电磁阀,清洗通道

6.开启、开足

7.全开吸气截止阀

8.清洗积油

9.融霜

10.清洗污垢

11.启动风机,检查相序

8.油压过高

1.油压调节阀调整不当

1.重新调整(放松调节弹簧)

2.油泵输出端管路不畅通

2.疏通油路

9.油压过低

1.油压调节阀调整不当

2.油压调节阀泄漏,弹簧失灵

3.润滑油太脏,滤网堵塞

4.油泵吸油管泄漏

5.油泵进油管堵塞

6.油泵间隙过大

7.油中含有制冷剂(油呈泡沫状)

8.冷冻机油质量低劣、粘度过大

9.摩擦面的间隙过大,回油太快

10.油量不足

11.油温过低

12.油泵传动件损坏

1.重新调整,压紧调节弹簧

2.更换阀芯或弹簧

3.更换、清洗滤网

4.检修吸油管

5.疏通进油管

6.检修或更换油泵

7.关小膨胀阀,打开油加热器

8.更换清洁的、粘度适当的冷冻油

9.更换连杆瓦或轴套,调整间隙

10.找出原因,补充冷冻油

11.开启油加热器

12.检查、更换油泵传动件

10.曲轴箱油温过高

1.压缩机摩擦部位间隙过小,出现半干摩擦

2.冷冻机油质量低劣,润滑不良

3.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压缩比过大

4.机房室温太高,散热不良

5.油分离器与曲轴箱串气

6.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太大

1.调整间隙

2.更换冷冻机油

3.调整工况,降低排气温度

4.加强通风、降温

5.检查、修复自动回油阀

6.调整工况,降低吸气过热度

11.压缩机耗油量过大

1.油分离器回油浮球阀未开启

2.油分离器的分油功能降低

3.气缸壁与活塞之间的间隙过大

4.油环的刮油功能降低

5.因磨损使活塞环的搭口间隙过大

6.三个活塞环的搭口距离太近

7.轴封密封不良,漏油

8.氨制冷系统设计、安装不合理,致使蒸发器回油不利

1.检查回油浮球阀

2.检修、更换油分离器

3.检修、更换活塞、气缸或活塞环

4.检查刮油环的倒角方向,更换油环

5.检查活塞环搭口间隙,更换活塞环

6.将活塞环搭口错开

7.研磨轴封摩擦环,或更换轴封,加大维护力度,注意补充冷冻油

8.清洗系统中积存的冷冻机油

12.冷冻油呈泡沫状

液体制冷剂混入冷冻机油

调整氨制冷系统的供液量,打开油加热器

13.卸载—能量调节装置失灵

1.能量调节阀弹簧调节不当

2.能量调节阀的油活塞卡死

3.油活塞或油环漏油严重

1.重新调整弹簧的预紧力

2.查卸检修

3.拆卸更换

14.氨制冷

1.传动机构卡死

1.拆卸检修

系统堵塞(注:

其现象是吸气压力变低,高压压力也变低)

2.油管或接头漏油严重

3.油压过低

4.卸载油缸不进油

5.干燥过滤器脏堵

6.膨胀阀脏堵

7.膨胀阀冰堵

8.膨胀阀感温剂泄漏

9.电磁阀不能开启

2.检修

3.检修润滑系统

4.检查疏通油管路

5.拆卸干燥过滤器,清洗过滤网,更换干燥剂

6.拆卸膨胀阀和干燥过滤器,清洗过滤网,更换干燥剂

7.拆下干燥过滤器,更换干燥剂(应

同时清洗过滤网)

8.更换膨胀阀

9.检查电磁阀电源,或检修电磁阀

15.热力膨胀阀通路不畅

1.进口过滤网脏堵,或节流孔冰堵

2.感温剂泄漏

1.检修膨胀阀和过滤干燥器

2.更换膨胀阀

16.热力膨胀阀出现气流声

系统的制冷剂不足

补充制冷剂

17.热力膨胀阀不稳定,流量忽大忽小

1.蒸发器的管路过长,阻力损失过大

2.膨胀阀容量选择过大

1.合理选配蒸发器

2.重新选择膨胀阀

18.压缩机

不起动

1.主电路无电源或缺相

2.控制回路断开

3.电动机出现短路,断路或接地故障

4.温度控制器的感温剂泄漏,处断开状态

5.高、低压控制器断开

6.油压差控制器自动断开

7.制冷联锁装置动作(如自动转入融霜工况)

1.检查电源

2.检查原因,恢复其正常工作状态

3.检修电动机

4.更换温度控制器

5.调整压力控制器的断开调定值

6.调整油压差控制器的断开调定值

7.检查电气控制系统

19.压缩机起动后不久停车

1.油压差控制器的调定值过高

2.油泵不能建立足够的油压

3.压力控制器的调定值调节不当

4.压缩机抱合(卡缸或抱轴)

1.重新调整油压差控制器的调定值

2.检查油压过低的原因

3.重新调节调定值

4.解体、检修压缩机

20.压缩机运转中突然

1.高压压力超过调定值,压机保护性停机

2.油压差控制器调节不当,保护停机的压

1.检查压力过高的原因,排除故障

2.重新调节保护停机和自动起机的

停机或起停频繁

力值(油压差)与自动启机的压力值(油

压差)的幅差太小

3.温度控制器调节不当,控制差额太小

4.油压过低

5.氨制冷系统出现泄漏故障,运转时低压

过低,停车后低压迅速回升

6.压缩机抱合(卡缸或抱轴)

7.电机超负荷或线圈烧损,导致保险丝烧断或过热继电器动作

8.电路联锁装置故障

幅差

3.重新调节起机温度和停机温度

4.检修、调整润滑系统

5.检漏、补漏、补充制冷剂

6.解体、检修压缩机

7.检查超负荷原因,排除故障

8.检查修复

21.压缩机停车高低压迅速平衡

1.油分离器回油阀关闭不严

2.电磁阀关闭不严

3.排气阀片关闭不严

4.气缸高、低压腔之间的密封垫击穿

5.气缸壁与活塞之间漏气严重

1.检修回油阀

2.检修或更换电磁阀

3.研磨阀线,更换阀片

4.更换缸垫

5.检修气缸、活塞,或更换活塞环

22.压缩机运转不停而制冷量不足(不能达到停机温度)

1.制冷剂不足

2.制冷剂过多

3.保温层变差,导致“漏冷”现象严重

4.压缩机吸、排气阀片泄漏致输气量下降

5.气缸壁与活塞间漏气导致输气量下降

6.系统中有空气

7.蒸发器内油膜过厚,积油过多

8.冷凝器散热不良

1.补充制冷剂

2.取出多余制冷剂

3.尽量维护保温层的隔热性能

4.更换阀片,研磨阀线

5.检修或更换活塞环,活塞或气缸套

6.排除系统内空气

7.清洗积油,提高传热系数

8.检查维护冷凝器

23.制冷剂泄漏(接头焊缝阀门和轴封处有油迹)

1.氨制冷系统管路的喇叭口或焊接点泄漏

2.压力表和控制器感压管的喇叭口泄漏

3.氨制冷系统各阀的阀杆密封不严

4.空调冷水机组蒸发器铜管泄漏或因蒸发温度过低冻裂

5.开启式或半封闭压缩机的机体渗漏

6.开启式压缩机的轴封泄漏

1.重新加工连接部位

2.使用扩胀管器重新加工喇叭口

3.检修或更换阀门,更换橡胶填料

4.检修或更换铜管

5.进行定期修理

6.检修或更换轴封

24.压缩机轴封泄漏

1.摩擦环过度磨损

2.轴封组装不良,摩擦环偏磨

3.轴封弹簧过松

4.橡胶圈过紧,致使曲轴轴向窜动时动、静摩擦环脱离

1.研磨或更换

2.重新研磨、调整、组装

3.更换弹簧

4.更换橡胶圈

25.装置运转但不制冷

1.制冷剂几乎漏尽(机组未设置低压控制器)

2.过滤干燥器严重脏堵(机组未设置低压器)

3.电磁阀没有开启(机组未设置低压控制器)

4.膨胀阀严重脏堵或冰堵(机组未设置低压控制器)

5.膨胀阀感温剂泄漏(机组未设置低压控制器)

6.压缩机高、低压腔之间的密封垫片被击穿,形成气流短路

7.吸、排气阀片脱落或严重破裂

8.蒸发器严重结霜

9.蒸发器表面积垢太厚

10.冷风机停转或倒转

11.卸载机构失灵

1.检查漏点,充注制冷剂

2.清洗滤网或更换干燥剂

3.检修或更换电磁阀

4.检修膨胀阀和干燥过滤器

5.更换膨胀阀

6.检修压缩机,更换垫片

7.更换阀片,研磨阀线

8.检修融霜系统,或人工除霜

9.清洗蒸发器

10.检修风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

11检查、调整卸载机构

26.中间压

力太高

1.从高压级看容积配比小

2.高低压串气或进气管路不畅

3.能量调解机构失灵,使高压级吸气少

4.中冷隔热层有损坏,供液量小,低压级排气不能充分冷却,蛇形管损坏

5.蒸发压力高使中间压力升高

6.冷凝压力高使中间压力升高

1.调整压缩机

2.检修高压机

3.检修能量调整装置

4.修理隔热层,调整供液阀,修理

蛇形管

5.减小蒸发压力

6.减小冷凝压力

27.冷间降温困难

1.进货量太多或进货温度过高,冷间门关不严或开门次数过多

2.供液阀或热力膨胀阀调整不当,流量过大或过小,使蒸发温度过高或过低

3.隔热层受潮或损坏使热损失增多

4.电磁阀和过滤器中油污、赃污太多,管路阻塞或不通畅

5.蒸发器面积较小

6.管壁内表面有油污、外表面结霜过多

7.制冷剂充灌过多或过少,使蒸发压力过高或过低

8.热力膨胀阀感温包感温剂泄漏,冰堵

1.控制进货量和进货温度,关闭门和减少开门次数

2.调整供液阀或热力膨胀阀

3.检修隔热层

4.清洗过滤网和电磁阀,疏通管路

5.增加蒸发器面积

6.排除油污和霜层

7.调整制冷剂量,检修压缩机

8.检修感温包,更换制冷剂或干燥

或脏堵

剂,清洗过滤网

28.冷却排管结霜不均或不结霜

1.供液管路故障,如供液阀开启太小,管道、阀门和过滤网堵塞,管道和阀门设计或安装不合理,电磁阀损坏使供液不均

2.供液管路中有“气囊”使供液量减少

3.蒸发器中积油过多,传热面积小

4.蒸发器压力过高和压缩机效率降低,使制冷量减少

5.膨胀阀感温剂泄漏

6.膨胀阀冰度、脏堵或油堵

1.调整供液量,疏通管路,改进管道和阀门,修复或更换电磁阀

2.去除“气囊”

3.及时放油

4.降低蒸发压力,检修压缩机提高效率

5.检修感温包

6.清洗滤网,更换干燥过滤器

29.高压贮液器液面不稳

1.冷间热负荷变化大,供液阀开启度不当

1.适当调整开启度

30.压缩机湿冲程

1.供液阀开启过大,气液分离器或低压循环贮液器液面过高,中冷器供液过多或液面过高,出液管堵塞或未打开,空气分离器供液太多

2.蒸发面积过小,蒸发器积油太多或霜层太厚,使传热面积减小

3.冷间热负荷较小或压缩机制冷量较大,使制冷剂不能完全蒸发

4.吸气阀开启过快或气缸润滑油太多

5.热力膨胀阀感温包未扎紧,受外界影响误动作

6.系统停机后,电磁阀关不紧,使制冷剂大量进入蒸发器

1.调整供液阀,检查有关阀门和管道,排除多余液体,放出多余制冷剂

2.增加蒸发面积或减少产冷量

3.冲霜和放油;调配压缩机容量

4.缓慢开启吸气阀,调整油压

5.检查感温包安装情况

6.缓慢开启吸气阀,注意压缩机工作情况

31.压缩机吸气压力比蒸发压力低得多

1.吸气管道、过滤网堵塞或阀门未全开,管道太细

2.“液囊”存在,使压力损失过大,吸气压力过低

1.清洗管道、过滤网、调整阀门和管径

2.去除“液囊”段

32.压缩机排气压力比冷凝压力高得多

1.排气管路不畅(阀门未全开、局部堵塞等)

2.管路配置不合理(如管道太细)

1.清洗管道,调整阀门

2.改进管路

33.氟系统

1.回油阀(自动)打不开,长期不热

1.检修浮球或阀针孔等

油分离器故障

2.回油阀关闭不严,长期发热或发凉结霜

3.滤网堵塞

2.检修浮球机构、阀针及阀针孔等

3.清洗滤网

、氨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见下表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故障处理

1.停泵时间较长,泵内液体大量蒸发,造成系统“净吸入压头”降低,产生气蚀,差压控制器动作

1.排除泵内气体后再开泵

2.低压循环贮液桶液位过低,吸入段净压

2.排除低压循环贮液桶供液控制系

1.不能启动

头不够,差压控制器动作

统故障

或正常运行

3.差压控制器延时时间过短

3.调整延时时间,齿轮泵一般调至

中突然停泵

30~60s;屏蔽泵6~10s

4.差压控制器调定值定得太高,在设定时

4.正确调定压差值,齿轮泵通常为

间内氨泵达不到调定压差值

0.07MPa~0.08MPa,屏蔽泵0.05

MPa~0.06MPa

5.其他电气或机械故障

5.检查修复电气或机械故障

2.氨泵电机

1.低压循环贮液桶液面过低

1.排除低压循环贮液桶供液控制系统故障

工作电流和

2.泵内进入大量润滑油

2.检查进油原因,排油

压力下降

3.吸入气体

3.排气

4.叶轮损坏

4.更换新叶轮

5.供液管堵塞

5.清理供液管

3.齿轮氨泵

1.动环、定环磨损、拉毛

1.清洗、研磨密封环

密封器泄

2.橡胶密封圈磨损、老化

2.更换橡胶密封圈

漏;氨泵密

3.压盖螺母压得过紧、间隙压死温度升

3.调整固定螺母松紧度,清洗注油

封器温度过

高、缺少润滑油

器、保证供油

1.电机轴与泵轴安装不同心

1.重新进行调整

2.轴承磨损引起二轴不同心

2.更换轴承

3.叶轮与密封环磨擦

3.重新调整间隙,摩擦造成损伤的部

4.氨泵发生

位进行修理

振动和噪声

4.紧固螺栓松动

4.紧固松动螺栓

5.泵产生严重气蚀、部分零件损坏或松动

5.属于泵本身结构或设计安装不合理引起的气蚀应进行统一考虑解决办法

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调整阀门更换损坏零件,检查、固定松动螺栓防止氨制冷系统热负荷大幅度变化,保持低压循环贮液桶液面稳定

三、风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见下表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故障处理

1.风量、风压不足

1.风管漏气

2.系统阻力大,局部堵塞

3.皮带打滑或断裂

4.电动机转速降低

5.风机叶轮与轴配合松动

6.转动方向不对(新安装风机)

1.堵塞漏风部位

2.清除堵塞物

3.更换皮带

4.检查供电电压或电机其他原因

5.检查松动原因进行处理

6.检查调整转动方向

2.叶轮损坏或变形

1.叶片固定螺栓松动或铆钉松动,腐蚀脱落

2.轴承磨损,风机轴偏斜,叶轮与外壳严重摩擦

3.叶轮内落入石块等硬质杂物打坏叶片

1.重新固定或铆接

2.修理变形叶片、更换轴承

3.清理杂物、修复变形叶片

3.轴承过热或卡死

1.轴承缺润滑油脂

2.滚子轴承工作寿命已到

3.轴承安装不好或风机轴与电机轴不同心、轴承偏磨

4.轴瓦刮研、安装间隙过小

1.清洗轴承、加润滑油脂

2.更换新轴承

3.调整电机、风机轴同心度

4.重新刮研轴瓦、调整轴与轴瓦间隙

4.风机不规则振动

1.两轴不同心

2.风机和电机上两皮带轮安装不平行或电机移位,固定螺栓松动

3.皮带轮键槽或键磨损、松动、皮带轮松动

4.风机叶轮平衡不好

5.机壳刚性不够

1.调整同心度符合要求

2.重新进行调整、固定电机位置

3.修理键槽、更换磨损键

4.进行叶轮平衡检查

5.对外壳进行加固

四、控制部分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1压力控制器故障

1)调定压力变动

原因主要有弹簧变形,波纹管漏气或连接小管破裂,以及微动开关异位等,可用调整或更换弹簧,检漏修理,以及移整开关位置等方法来排除。

2)动作失灵或压力调不准

主要原因是触头被污物隔绝或烧毁,内部零件受潮或受腐蚀,以及杠杆系统发生故障,电路导线被弄断,波纹管气箱损坏,导压管阻塞等,这可通过检修、更换零件,疏通管路来排除。

2、油压差控制器故障主要是调节弹簧失灵,电气断路不通,压差刻度不准和延时机构失灵等。

处理方法是调整或更换零件。

3电磁阀故障

1)接通电源后阀门打不开产生原因可能是电压太低;线圈接触不良或短路;电磁阀安装位置不当或铁芯有污物,引起铁芯卡住;进出口压力差超过开阀能力,使铁芯吸不上等。

处理方法是调整电压,检修线圈等。

2)关闭不及时阀塞侧面小孔堵塞和弹簧强度减弱导致。

处理方法是清洗小孔,更换弹簧。

3)密封不严有泄漏原因有污物杂质卡住,密封环磨损,电磁阀安装反向,阀前后压差低于公称压力。

处理方法是清洗、更换密封环,正确调整。

对于电磁导阀和主阀,类似电磁阀。

4安全阀和止回阀故障

1)安全阀故障由于调节杆松动和弹簧变形,会使安全阀调定压力移位;而关闭不严则因阀芯被杂物卡住或损坏所致。

处理方法是检修、更换部件和清洗通道。

安全阀应按?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生产规程?

的规定由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报修。

2)止回阀故障仅因阀芯杂物卡住和阀芯损坏而关闭不严,需更换。

5阀门故障

1)阀杆泄漏由于密封填料老化,或填料选择不当造成。

处理方法是更换填料。

2)阀杆弯曲或腐蚀工质温度变化大,关闭过紧的阀门,阀杆易弯曲或腐蚀。

应检修或更换阀杆。

3)阀门关闭不严因为腐蚀和剥蚀,阀芯密封面变粗糙;或系统不干净工质中有异物,密封面受伤,导致阀门关闭不严。

另外,阀芯松动或变形,也使阀门关闭不严。

处理方法检修密封面。

4)阀门转动和调节困难因填料压盖压得太紧,或填料选择不当。

可调整压盖,更换填料来解决。

五、冷却水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冷却水系统中的冷却塔和水泵有运动部件,故障较多,而管路和阀门安装调试好后很少动作,故障较少。

1冷却塔故障分析及排除

1)不能启动电源方面的原因有停电或忘记合闸;电源电压太低;配线错误、断线、缺相或接线端子松动、接触不良等。

其他原因有热动继电器,连接装置松动,送风电机故障和皮带断开等。

解决办法是复位热动继电器,检修连接装置和电机,更换传送带。

2)冷却能力不强:

选用不匹配,容量小。

应重新选配或增加冷却塔。

从供水系统看,循环水量太多或不足,散水管和散水槽孔堵塞,使水量不足,影响水的蒸发;循环水偏流,传热和传质减弱,冷却能力下降。

解决方法是调整供水阀门,清洗散水槽和散水管。

从风机系统看,风机因电源或线路故障不运转;轴承磨损影响风量;送风机叶片角度不对,风量不大;风扇叶片破损,风量不够;传动带松弛,风道被堵,空气流通不畅等原因。

处理方法是检修电源及线路,更换轴及轴承,调整叶片角度,更换叶片和传送带。

3)运转中循环水减少

主要原因有散水槽、散水管和补水管堵塞;补水和供水不足,水泵流量少不匹配,管路太细配置不合理等。

处理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