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docx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目录
引言1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2
(一)农民收入状况2
1.收入来源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
2.农民收入不稳定2
3.农民收入不平衡2
4.落实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3
(二)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3
1.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3
2.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4
3.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4
4.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5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6
(一)农产品产量与价格的影响6
1.短期内农作物的单产难以有大的突破6
2.农产品的价格较长时间持续地低迷6
3.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变对农民增收形成较大制约6
(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质量问题日渐突出7
(三)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7
1.现有农田的分配方式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7
2.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推广起来非常艰难7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8
1.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8
2.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地方特色不明显8
3.原料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贮运体系发展滞后8
4.认识上的不平衡9
(五)非农收入状况9
1.农民非农业就业机会很少,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大规模有效地转移9
2.农民的非农业收入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在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增长10
3.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严峻挑战10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11
(一)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好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宝贵的耕地11
(二)加强对农业投入11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3
(四)积极发展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13
(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14
(六)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
(七)以新农村建设稳定农民增收15
结论15
参考文献:
16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农村的安定关乎社会的安定,农业的发展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经过50多年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用世界上不足7%的耕地养育了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在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了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改善了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的产量,逐步缓解和根除了我国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的局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其它领域的经济改革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2001年,“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名词第一次写进了中央文件。
2003年初,中共中央强调,“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4年初,中央继上世纪80年代5个连续的“一号文件”之后,再次发出“一号文件”,把“三农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5年,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写进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
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公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置到“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新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收入也显著增长。
1978—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从133元增长到293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近五倍,26年来平均每年递增7%。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这么长时间的高增长速度举世无双。
然而,如果从绝对水平看,我国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仅略高于世界银行早些年提出的每人每天1美元的贫困线水平,大大低于世界银行近年来提出的每人每天2美元的贫困标准。
如果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看,农民与社会其他阶层相比较而言的相对收入更值得关注,而这一比较恰恰揭示了十分严重并且还在恶化的农民收入问题。
1978—198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科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68.9%,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60.4%,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大体上从2.57:
1降到1.86:
1(分别按当年价格计算)。
然而,1985—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当年价格计算从1.86:
1扩大到3.21:
1,甚至大大超过了改革前的水平。
[1]
毫无疑问,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政策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但是,系统工程并不等于各方面齐头并进、资源平均分配。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保证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如何保证农民的收入能够与其他社会阶层趋同。
因此,有必要简单论述农民增收对“三农”问题的意义,系统的分析农民收入的来源及其变化趋势,同时分析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以及农民内部的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探寻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一)农民收入状况
1.收入来源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这主要表现为:
靠“小农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彻底打破,“大农业”收入已从整体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务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的近40%;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现金增收的主要来源。
2.农民收入不稳定
农民收入的增减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
缺乏长期有效的收入机制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增收的基础不牢。
气候条件、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突发事件等都对农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农民收入的某些部分具有偶然性,如失地补贴收入、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的拉动;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对农民收入的增减有重要影响,一个对农业有作为的政府必定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则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损害。
3.农民收入不平衡
这种平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和区域内的不平衡。
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城郊(镇)农民收入普遍高于乡村农民收入;人与人、户与户之间也存在着收入不平衡,我县农村居民中,有不少家庭年收入已经突破了万元,但生活在偏远山区的有些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还不到600元。
4.落实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负担的减轻相应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
(二)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简称《意见》)是2004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
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中共中央文件出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
可见意义之深远。
我们注意到,《意见》提出了四个“不仅”和四个“而且”,即“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这说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
1.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
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标志。
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是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
我国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事实。
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也是事实。
但是,农民收入水平长期上不去,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地区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甚至比改革开放前的城乡收入差距还要大(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1∶1,这一比例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高的。
有专家认为,中国有如此之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难找到先例的)。
这不能不使我们痛下决心,千方百计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要目标,力争早日改变连续七年农民收入增长形势比较严峻的局面。
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对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将发生负面影响。
因为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的生力军和主力军都是农民。
农民承载着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农民收入上不去,势必影响农民积极性,势必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
农民增收减少,不仅制约着农民的生活改善,而且制约着农民再生产的投入。
从这个角度说,农民收入问题,也是农业生产问题。
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托。
农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每个农民的生产投入水平。
2.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中央反复强调,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全局的大事。
紧紧抓住了提高农民的收入,这实际上是抓住了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一个核心问题。
如果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个角度去看,必须要让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提高农民收入的意义不仅在于加强农业基础一个作用,更重要的它对整个宏观经济,对整个经济全局的意义都非常重大。
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
中国最大的利益集团是农民,农村是21世纪最有希望和最大的市场。
目前农民人口在我们国家所占比例是69%左右。
可是县和县以下的居民的购买力,在整个社会零售额中所占比重不到40%,这是我们国内的市场很难扩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央早已经明确提出,要把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作为我们经济增长的一个长期的立足点来考虑。
显然,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购买力,把农村市场做大,扩大内需这个方针才能真正的实现。
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购买力就上不来;购买力上不去,农村市场就打不开,直接制约了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
再有,农民收入主要用于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支出,而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支出均为支出法计算的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用于生产和消费支出水平的变动,从而影响GDP总量和增长速度。
可以说,农民纯收入、农民最终消费和GDP三者之间紧密相连:
农民纯收入增长直接影响农民最终消费增长,农民最终消费增长直接影响GDP的增长,农民纯收入通过农民最终消费间接影响GDP的增长,而国民经济的增长又影响着农民收入的提高。
3.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目标。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
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农村社会进步的基础和条件。
目前影响农村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但首先是贫困问题。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程度低。
贫穷导致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少数民族地区文盲、半文盲率高达3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超过50%。
有的地方不仅“普九”困难,“普六”也很困难。
贫困导致的因争夺草场、水源、森林、土地的纠纷增多,成为敌对势力挑拨我民族关系、破坏我民族团结的缺口。
因此要下功夫解决好我国的贫困问题,解决好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
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目标虽然已经明确,但任务相当艰巨。
因为全国实现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没有农村与农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农村实现小康,关键是要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实现十六大确立的战略目标,必须将“三农”问题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三农”问题不仅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农业、农村的发展状况及农民收入增加的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促进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前提。
4.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能安居乐业,不仅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进步。
因此,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有过沉痛的教训。
历史告诉我们,经济问题可以转化为政治问题,中国的农民问题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农产品产量与价格的影响
1.短期内农作物的单产难以有大的突破
农作物的单产会受到土壤条件、肥料优劣、灌溉条件、籽种质量、田间管理、气候条件、农业生产技术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农家肥明显不足,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地大面积板结,土壤条件恶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在我国相对比较富足的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收入在整个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农业收入已经不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部分农民对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不再像原来那样精细,对农作物的单产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技术大部分地区已经比较稳定,在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加上新技术推广时会遇到许多障碍,因此短期内农作物的单产依靠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有大的作为。
2.农产品的价格较长时间持续地低迷
发端于2006年秋季的农产品牛市行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扬,加剧了世界各国的通胀压力,市场把粮价的大幅上扬归结于全球粮食的减产、世界经济格局的不稳定及粮食能源属性的开发,这固然不错。
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全球粮食消费结构及贸易政策的改变对粮价的上扬起到了很强的推波助澜作用,这种情况仍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影响粮价。
3.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变对农民增收形成较大制约
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供给绝对短缺,农民增产的产品都能卖出去,且市场价格也没有因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因而有产品就有市场,只要增产就能增收,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但农业发展到现在,农产品的供求格局从过去的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甚至出现地区性、结构性相对过剩。
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改变,使农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增产与增收不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生产多少产品不仅取决于农民有多大生产能力,还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水平,超越市场需求的增量,将带来增产不增收或增产多、增收少甚至减收的结果。
[4]
(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质量问题日渐突出
目前,我国农民使用的农业生产资料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柴油、农用薄膜、农用机具和灌溉用水用电。
近年来,我国农资市场上种子、化肥、农药、柴油和农用机具价格普遍上涨,增加了农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
近年来,种子、化肥、农药及农用机具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状况令人担忧,劣质和假冒农业生产资料坑农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地扰乱了我国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三)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
1.现有农田的分配方式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不少地区过去在给农民分配土地时,为了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减少农民的意见,村委会根据耕地的质量、位置将一片片整齐的农田划分成不少条条块块来平均分配,从而造成农户拥有的农田总面积并不多,但过于分散,每块农田都很小的局面,既不利于耕作,又不利于田间管理,大型农机的作用也得不到有效发挥。
2.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推广起来非常艰难
目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我国农村推广起来非常艰难,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的农民仍然沿用祖先传授下来的传统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受到习惯势力的影响;其二是我国的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文化素质比较差,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弱,从事农业生产时在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等一系列问题上习惯于仿效别人,随大流,难以做到科学决策;其三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农业技术人员奇缺,对农民的日常农业生产活动缺乏必要的技术帮助和指导,对农民缺乏系统的农业生产知识培训;最后是农业生产周期比较长,农业生产的成果又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任何一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需要的时限都比较长,其好处在短期内难以明显地显现出来,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造成了障碍。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来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近两年调整的确形成了良好的格局。
但同时必须看到,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加入WTO后,各地农业产业结构如何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和WTO农业规则的要求进行调整,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仍不能适应农业国际化竞争的要求,与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目标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问题突出表现在:
1.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
从比较优势来分析,我国应该重点发展的农产品是:
牛、羊、猪等肉类产品;苹果、梨等水果产品;花卉产品;水产品等。
在国际市场上,这些产品虽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以苹果为例,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目前我国苹果年出口量仅占总量的1%左右。
出口量小的主要原因是质量差,大小不均,含糖量低,坏果率高,采后保质能力差,果实农药残留超标等。
2.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地方特色不明显
从全国来看,近两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平衡,各地还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狭小的区域内,而在较大范围内产业间、产品间表现出明显的同构性。
这里既有市场信息不灵、供求关系不稳定导致价格和决策失误的原因,也有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不到位,行政干预过多和“形象工程”、“样板工程”的引导偏差。
3.原料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贮运体系发展滞后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滞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
目前世界水产品加工比例达75%以上,我国仅占30%左右。
1995年,美国、巴西的柑橘加工量占柑橘总产量70%以上,美国和日本的苹果加工量占总产量分别达到45%和23%,我国水果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7.5%。
同时,我国水果的储藏能力较低,不足总量的15%,烂果率高达25%以上,再加上高档果率不足5%,这必然造成普遍的卖果难。
我国各类肉制品仍以初级加工品或基本以原料进入市场,而且由于质量不稳定,包装不标准,大大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再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口占80%,深加工品仅占20%。
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的荷兰,其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为1∶3。
4.认识上的不平衡
一些群众在对待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上,有的持消极等待的态度,有的则心存疑虑,不敢冒险,心甘情愿地沿着老的套路走。
特别是个别群众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明显的抵触情绪。
于是,有些地方不得不采取行政命令,用强制的办法推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农民较强的逆反心理,甚至出现基层干部和群众发生严重对立的局面,完全违背了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初衷。
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想调整。
许多人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政府的事,因而缺乏参与意识。
二是不敢调整。
部分农民怕承担市场风险,怕上当受骗,总认为种植粮食作物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
三是不会调整。
由于多数农民没有准确的市场信息,缺乏科学知识,对“怎样调整,种什么,收获后怎样销售”缺乏信心,有的想调整而不会调整。
四是无钱调整。
有些农民群众对调整种植业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近年来粮食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缺乏必要的资金购买良种以及肥料而只得放弃调整。
(五)非农收入状况
1.农民非农业就业机会很少,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大规模有效地转移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转移主要有上大学、参军、进城打工和在乡镇企业工作等四种途径。
能够考上大学或参军留在部队上长期工作的农民子女毕竟是少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转移起不到多大作用。
对于农民进城打工,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存在有不少歧视性限制,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农民工问题,但短期内农民进城打工的条件难以有比较大的改善。
农民进城打工就业难,挣钱难。
我国东南沿海和中部不少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不少农民及其子女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但在我国西部地区和边远不发达地区,受资金、技术或观念的限制,乡镇企业犹如凤毛麟角很不发达,难以安排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2.农民的非农业收入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在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增长
对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多数的农民而言,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主要包括林业收入、牧业收入、副业收入、渔业收入、储蓄收入及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
在目前我国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我国的不少地区发展林业、牧业、副业或渔业生产会受到当地自然条件、气候、资金、技术及营销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短期内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可能会取得比较大的成果。
但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多数的农民而言,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多数农民收入本身就很微薄,近年来住房、子女教育和医疗所花费的费用很高,农户在银行的存款基数比较小,加上近年来银行的存款利息率非常低,尚需缴纳利息税,一般农民家庭的储蓄收入非常低。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农民进城打工的条件有所恶化,一是活儿难找,二是工资低,三是要钱难。
农民家庭通过家庭成员外出打工来大幅度提高家庭收入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3.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严峻挑战
上一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乡镇企业和农村中的其它非公有制企业异军突起,价格和体制的比较优势大大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引进外资规模的逐步扩大,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遇到了资金规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的严峻挑战,一些乡镇企业在原地徘徊,难以做大做好,难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这可客观上给增加农民收入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一)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好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宝贵的耕地
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必将会进一步发展。
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对现行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设计规范进行修改,将如何优化线路设计从而减少对农田的占用特别是对良田的占用的内容纳入设计规范。
2.严格执行城乡工业用地审批制度,原则上城乡工业用地严禁占用农田,必须占用时政府应收取高额的补偿费用。
3.严禁中等以下城市占用农田设立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
过去已经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如果至今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造成大批农田长期闲置时,应坚决予以取缔,同时做好所占农田的复垦工作。
4.中等以下城市严禁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广场,对大城市的城市广场建设规模应适当控制。
5.加强城镇房地产开发管理,提倡高层住宅建设,控制低层住宅和平房建设,禁止占用大批农田的别墅区建设。
对征用土地后房地产开发应有时间限制,对已经征用但长期得不到开发的土地应坚决收回。
(二)加强对农业投入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首先要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