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建筑.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786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绿色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绿色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绿色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绿色建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绿色建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绿色建筑.docx

《浅析绿色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绿色建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绿色建筑.docx

浅析绿色建筑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绿色建筑

 

院系建筑与材料工程系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2年06月01日

 

浅析绿色建筑

专业工程管理学生XXX学号XXXXXXXX

摘要:

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主题,建筑技术科学的发展,赋予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全新的涵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内的推广,绿色建筑设计越来越引起广大建筑工作者的重视。

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节能

Abstract:

Inthetwenty—firstcentury,sustainabledevelopmenthasbecomethecommonthemeofhumanbeings;Thedevelopmentofbuildingtechnologysciencegivesthenewmeaningforthephysicalenvironmentinsideandoutsidethebuilding.Inrecentyears,withtheincreasinglyseriousproblemofglobalenergyandthepromo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ceptinthecountry,themajorityofconstructionworkershavedrawnincreasingattentiontoGreenBuildingdesign.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isessentiallyaprocess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andlearningandpracticeof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Itspurposeandeffectistoachieveandpromotethehighdegreeofharmonyamongpeople,architectureandthenature.

Keywords:

greenbuilding;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energysaving

目录

1.引言3

2.专有名词解释3

3.绿色建筑的提出3

4.中国国家绿色建筑标识3

5.绿色建筑发到基本内容4

5.1绿色建筑的含义4

5.2绿色建筑的理念4

5.2.1节约环保4

5.2.2健康舒适4

5.2.3自然和谐4

5.3绿色建筑的意义4

6.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5

6.1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正确理解5

6.2建筑、装修材料污染严重,缺乏有效技术支持5

6.3建筑耗能大,运行和维护费用高6

6.4绿色建筑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6

7.案例分析:

海上漂浮生态城市——Lilypad6

7.1由来6

7.2简介6

8.解决办法8

8.1转变企业经营理念,积极开展绿色设计8

8.2积极推广绿色施工,强化施工现场的监督8

8.3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8

8.4建立健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8

9.结语9

1.引言

玻璃是主要的建筑构成元素之一,充满了多样性,具有截然不同的特质:

透明、光亮或磨砂、坚硬却又脆弱。

传统的建筑玻璃只有三项功能,即遮风、避雨和采光。

现代建筑玻璃除具有传统功能外,还具有透光性、反光性、隔热性、隔声性、防火性、电磁波屏蔽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玻璃被用于建筑物的幕墙、顶蓬、雨蓬、走廊、门厅、地板、楼梯等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玻璃以其多样性、优异性、可靠性成为当代建筑的必备材料。

2.专有名词解释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

它是指采用建材卫士生产技术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安全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3.绿色建筑的提出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渐成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一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4.中国国家绿色建筑标识

①绿色化。

充分利用自然,遵循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等原则;

②以人为本。

节能同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舒适性,保证人的健康;

③因地制宜。

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就地取材,无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

④整体设计。

结合当地的诸多因素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⑤节能。

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耗能大大降低;

⑥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绿色建筑发到基本内容

5.1绿色建筑的含义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既包括建筑本身的“绿色”,又要求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应该是绿色的。

对于建筑本身而言,需要实现与内外部的和谐。

内部的和谐指的是不危害居住其中的居民的健康,不散发有害气体,能有效阻断外界有害物质的进入,营造良好的内部生态系统。

外部的和谐指的是建筑与环境相和谐,不向外部环境输出污染。

其基本内涵可归纳为:

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5.2绿色建筑的理念

5.2.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5.2.2健康舒适

健康舒适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5.2.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陕地可持续发展。

5.3绿色建筑的意义

减少C02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

建筑本身是一个能源消耗大户,对环境有着重大影响。

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人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建筑师们跳出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虽然这一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只限于纸上谈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

6.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

6.1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正确理解

国内外学术界对绿色建筑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

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绿色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绿色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

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绿色建筑的表面,缺乏对绿色建筑深层含义的理解。

欧美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

全社会观念的转变才是推动“绿色建筑”最强大的动力。

6.2建筑、装修材料污染严重,缺乏有效技术支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对装修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新型装修材料不断涌现,由材料引发的甲醛、氨、苯、氡和可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纠纷不断。

加上现有住宅结构上趋向于封闭,建筑内部与外部缺乏有效联通,无法对气候变化自动进行适应调节,大大降低室内环境,往往不利于健康,无法满足人们对住房的舒适性、健康性要求。

据清华大学的研究,我国科技对建筑业的贡献率不到15%,而科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是40%。

另外,建设部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正式实施,但由于我国建筑设计单位的技术能力和经验无法同步跟上,使得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成为难题。

可见,绿色建筑的推广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必须加大科技的投入,提高技术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

6.3建筑耗能大,运行和维护费用高

在我国的现有建筑中,建筑能耗已经接近能源总消耗量的40%,并呈现上升的趋势。

据调查我国高能耗建筑逾九成,即使是近两年完成的新建筑,也有90%以上仍属于高能耗建筑,我国平均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

相反,我国的能源储量极其匮乏,因此,我们更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充分利用能源。

而绿色建筑和高能耗建筑相比,能够降低能耗70%至80%,节能效果特别显著。

另外,房地产商在开发实践中,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商业上的最大利润,往往采取降低材料、设备性能的方法来减少费用,但在实际使用中运行和维护费用高涨,全生命周期内,成本升高。

因此,降低能耗,减少运行和维护成本成为发展和谐亟待解决的问题。

6.4绿色建筑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从资源消耗到环境影响方面远远达不到绿色建筑的要求。

所修建的住房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和整体布局,单纯追求数量盲目建房,有很多住宅因为缺乏基本生活条件或者质量较差而无人居住,造成了物质资源的极大浪费。

近年来各类建筑在规划和布局上有了较大改进,也出现了不少智能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建筑本身更趋向于满足人的舒适性、观赏性要求。

此时,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逐步推进,取得了较大成绩,与此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世界的认同,绿色建筑和生态小区的设计理念在我围渐渐得到了重视,并在一些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经出台,但绿色建筑相关法律规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7.案例分析:

海上漂浮生态城市——Lilypad

7.1由来

  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未来将有六亿人失去家园,无家可归,很多城市将消失。

为解决未来人们的居住问题,比利时建筑设计师VincentCallebaut设计出人工岛屿Lilypad,它是一种两栖的、可自给自足的生态城市;是一种邮轮、空中花园和生态城市相结合的全新生活模式。

Vincent设计的海上漂流岛屿“Lilypad”无疑让人眼前一亮,这个可以随洋流任意漂浮,并与陆地“接壤”的两栖生态岛屿已经被人们称为“新诺亚方舟”。

7.2简介

这座直径达到1000米,上面修建有一些从数十米到数百米之间高低不等的流线型建筑,犹如花瓣一样的盘型海上城市,概念来自亚马逊河流域王莲的叶片结构,这些或高或低的“花瓣”可以自由组合,和中央区域可以拆分。

这朵如睡莲般盛开在海上的两栖城市,每单位可容纳五万人,露出海面的上半部有数十至数百公尺不等的建筑物错落。

尽管终日生活在海上,但Lilypad上的居民却不会感到烦闷,因为Lilypad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体育馆、圆形剧院,医院、户外公园、高尔夫球场,让“海上居民”就像居住在陆地上一样方便惬意。

在Lilypad上建有3个码头和3座“人造山”。

这3座“人造山”相当于陆地上的高楼大厦,其中将建有办公楼、商场和各种娱乐场所,满足工作和休闲需要。

而“人造山”表面的墙和屋顶都几乎经过了绿化,上面覆盖着草坪,并建有悬空花园。

在3座“人造山”之间,则将有纵横交错的街道网络相连。

浸入水中的下半部包含中央凹陷的人造湖,除了具备收集、净化雨水的功能外,也使整座城市因淡水的重量而保持半浸于海面的深度,使之能安稳地随着洋流漂浮在赤道与两极之间。

其外壳由全透明材料制造而成,让居民能在水下餐厅边进餐边欣赏海底美景,从而在“陆地生活”和“海底生活”之间自由切换。

浮动生态城突出的特点是物质能全部可循环,海洋生态系统能产生氧气和电力,同时回收再利用二氧化碳和废弃物,水的净化和软化均采用生态系统完成。

从理论上讲,一旦人类住进Lilypad,就无须寻找陆地生活了。

设计者VincentCallebaut的目的就是建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让未来生活在海上的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这个项目即使不可能很快的实现,但在未来类似于Lilypad的设计也是有价值的。

它们创造性地鼓励一些解决方法实际上可能提供了一个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

但是,随着“Lilypad”理念的传播,也有人提出了一些质疑。

首先是国际公约上的质疑。

这个“Lilypad”在理想状态下是随着洋流自动漂移的。

但是这些生态移民属于寄宿性质,他们未来的国籍和身份将有待国际公约法的认可。

另外,海洋上气候多变,尤其是热带,夏季常常产生猛烈的飓风。

海上飓风的破坏力非常惊人,因此,如果这些生态城市在海洋中遭遇飓风,如何躲避危险也是一大疑问。

况且,在Vincent的设计中,这种未来的生态岛屿是不能自己产生动力的,如果遇到海底的暗礁、冰山或是其他威胁,人类将怎样应对?

对这些疑问,Vincent认为,他的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完备的地方。

他解释说:

“这些设计方案肯定还有改进的余地。

我的设想是,在2100年之前,我的理想能够变成为现实。

到那个时候,我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8.解决办法

绿色建筑其本质都是注重以人为本,强调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为传统的建筑企业,为了能够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尽快地适应环境和竞争的需要,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8.1转变企业经营理念,积极开展绿色设计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价值观决定建筑企业对自身和社会、自然的评价标准。

开放并富有进取心的企业文化,会激励企业和员工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而绿色设计是绿色建筑的源头,源头绿色才能保证水流的绿色。

绿色设计根据我国的国情,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节约能源并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可持续能源;二是尽量利用可循环的材料和能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三是从实际需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四是在设计时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物耗和能耗,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

8.2积极推广绿色施工,强化施工现场的监督

施工阶段是将设计成果转化为实物的阶段,也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直接的阶段。

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力求建筑施工尽量少消耗自然资源,以免破坏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施工过程巾产生的噪声、粉尘和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

8.3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建筑业总体上科技含量不高,信息化水平低,无论是技术装备还是管理水平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在未来的国内外绿色建筑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为此,建筑企业要注重完善科技装备投入机制,适时更新陈旧设备,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开展建筑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加大对各单项技术进行整合和集成的力度,在绿色建筑智能气侯调节与再生能源利用的改善技术、资源回收技术等单向生态技术的成果基础上,形成地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和太阳能、沼气以及风能建筑一体化,使建筑区域内的绿色能源得到综合使用。

8.4建立健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

绿色建筑应该标准化,强制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大力推进企业贯彻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措施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同时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国内很多节能技术尚未成熟,学习发达国家这方面的最新技术,使我国的绿色建筑逐渐形成定量评价模型及标准。

建立绿色建筑的评估认证体系,推动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

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同时加大绿色建筑标准的认证和推广力度。

以节能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从整体上提升建筑的资源节约水平。

9.结语

绿色建筑是高度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含了建筑设计师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更融合了建设管理层、开发商、业主(消费者)较强的绿色环保意识。

绿色建筑的概念具有综合性,既衡量建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又涉及建筑内部环境的质量,既包含建筑的物理性能,也涵盖部分人文及社会的因素。

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

所以,针对我国面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要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发展绿色建筑。

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出发,绿色生态建筑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青睐,它势必成为21世纪建筑的弄潮儿,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可以预言:

未来的建筑业将不再是过去的秦砖汉瓦或传统的操作模式,必定进人一个全薪的绿色建筑升级转型期。

 

参考文献

[1]李玉民.浅析绿色建筑[J].科技资讯,2008年,第31期:

P77.

[2]吕东阳,徐常富.浅析绿色建筑[J].价值工程,2011年,第50卷第54期:

P100.

[3]龙江.浅析绿色建筑[J].山西建筑,2011年3月,第37卷第7期:

P1.

[4]陈莉.浅析绿色建筑的内涵与评估[J].基建优化,2006年4月,第27卷第2期:

P1.

[5]苏玉格,赵培凤.浅析绿色建筑及其重要性[J].山西建筑,2009年2月,第35卷第6期:

P47.

[6]祖其根,王世明.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对策[J].上海建材,2008年第3期:

P22-24.

[7]王慧芹,王智.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山西建筑,2009年2月,第35卷第4期:

P76-77.

[8]月涌整理.生态城市设计系列展示

(一):

Lilypad[J/OL].中国园林资讯网,2012年1月4日

[9]林怡秀.漂浮生态城市:

Lilypad[J].《典藏·今艺术》,2011年5月5日,第22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