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docx
《教育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经济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练习题
一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2、教育规模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受教育者的人数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率。
3、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总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
4、教育结构是构成教育总体系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主要是指教育的程度或级别结构、类别或
专业结构。
5、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就业人数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以及知识技术的进步等因
素所导致的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或者说,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量的增加。
6、教育过度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年限超过他从事的工作实际所需要的教育年限。
7、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8、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
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二、单项选择题
1、德国经济学家(C)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分析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
了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精神资本”的概念。
A. 亚当·斯密 B. 威廉·配第 C.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2、( A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通过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计量而计算出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A. 爱德华·丹尼森 B. 雅可布·明瑟 C. 西奥多·W·舒尔茨 D. 加里•S•贝克尔
3、对人力资本理论构成挑战的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以及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形成于(B )。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4、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复苏,“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和运
用的广阔前景,人力资本理论再次为人们所关注,并由( B )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
A. 劳动价值理论 B. 新经济增长理论 C. 教育成本补偿理论 D. 社会再生产理论
5、美国学者曾满超和亨利·莱文的一项研究表明,教育过度会对( A )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A. 劳动生产率 B. 经济结构 C. 经济发展 D. 产业结构
6、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 C )决定的。
A. 教育体制 B. 教育需求 C. 教育供给 D. 教育结构
7、( D )是指初等、中等、高等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在整个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A. 教育类别结构 B. 教育结构 C. 教育专业结构 D. 教育级别结构
8、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在总量上主要表现为( B )。
A. 供大于求 B. 供小于求 C. 供求平衡 D. 供过于求
9、在教育投资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投资量愈小,教育供给量就(B )。
A. 愈大 B. 愈小 C. 不变 D. 增加
10、我国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是( B )。
A. 社会集资 B. 国家财政拨款 C. 学生学杂费 D. 企业教育投资
11、教育机构税收的减免属于( A )的范畴。
A 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 B 学校投资 C 社会捐集资 D 企业投资 三、简答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是:
第一,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并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由此就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第二,现代西方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在其发展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都遇到并提出了人力资本问题,都强调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2、简释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①教育与经济的辨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着教育及其发展。
②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马克思是把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放在社会再生产中加以考察的,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重要手段。
③劳动价值论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马克思在揭示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我们科学地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明了方向。
教育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其直接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可以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3、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是怎样的?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也正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教育与经济相关的领域,故它的研究更多地采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这也就使得教育经济学具有了教育学和经济学交叉的特性。
4、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部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资本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
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人类增进福利的一条重要途径。
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
形成人力资本的投资渠道可以归纳为五种,包括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学校教育费用、在职人员培训费用,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徙费用等。
5、简释筛选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
6、教育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教育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作用;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教育对管理的作用;教育对自然资源的作用等方面。
7、简释教育与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原因。
教育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教育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经济技术结构快速变动与教育结构相对稳定的不对称;经济体制的转轨与某些制度的不完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些决策的失误。
8、教育供求关系是如何表现的?
教育供求关系一般表现为三种状态:
绝对平衡、相对平衡和不平衡。
教育供求的绝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和教
育需求严格相等;教育供求的相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略大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供给时的状态;教育供求的不平衡,也可称作“失衡”,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
四、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说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总体上是一种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发展
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必须依靠教育。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经济体制决定教育体制。
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教育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作用;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对管理的作用;教育对自然资源的作用。
(每个要点需要具体阐释)
2、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教育投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点)同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总体还是落后的,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在教育投资上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经费总体投不足。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有资料统计,直到2003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仅有3.28%,2004年为2.79%。
②教育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高等教育投入比例过大,对初等、中等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呈现“倒三角”型,这与世界其他国三级教育投资的“金字塔”型分配结构相比具有较大差异。
③教育投资地区差异显著。
从城乡比较来看,1998年城镇小学生的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生的1.4倍,城镇中学生是农村中学生的1.1倍;到了2001年,城镇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生的1.71倍,城镇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中学生的1.68倍。
可见,城乡之间教育投资的差距在不断加大。
④教育投资的法规政策不完善。
⑤教育投资的多渠道筹集不够畅通。
(每个要点要结合实际具体阐释)
3、试论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
(要点)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政府的主要责任,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现阶段我们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努力实现《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
第二,继续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增加教育投资总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改变以往单一的教育投资模式,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投资体制。
第三,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四,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制度,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第五,完善教育经费法律法规,保障教育投资体制的法制化与程序化。
(每个要点需要具体阐释) 五、案例分析
1、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村自然条件恶劣、耕地贫瘠,由于教育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种植知识,村民们吃尽了贫穷的苦头。
干部、群众意识到,尽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农村孩子有机会接
触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在农村的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
1987年开始,设在村里的前元庄实验学校通过推行普教、职教、成教的“三教统筹”,将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和职业技术教学内容相互渗透,使农村教育直接为农村服务。
结合农村实际,前元庄实验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成人教育四个学部,对初中毕业不能升学的学生,学校的成人教育部为他们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
成人教育部还根据当地农村实际,对不同农民分层次编班学习。
专职教师,每年会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课程内容。
村民张九泉在学校学会了养猪技术后,不仅很快形成了规模,还带动了村里其他人致富。
前元庄实验学校连续多年在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等方面在当地名列前茅,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全村初中毕业生中有近一半升入高一级学校,大中专毕业生占全村总人口的20%,使当地整体文化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
一部分掌握劳动技术的村民,已经从纯劳动型农民向智力型和开发型农民转变,村民人均收入从1987年的320元跃升到现在的2000元,高于地区平均水平。
请根据上述内容结合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说明教育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教育不仅落后,而且不能和农村实际相结合,致使农民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实用科技知识。
正是深刻地认识到这其中的原因,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村的干部、群众以前元庄实验学校为基地,有效地将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把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和职业技术教学内容相互渗透,使农村教育直接为农村服务。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而且也使教育事业得到很好的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这一事例再次说明,从实际出发的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
依据上述统计数据并结合你所掌握的有关资料,说明近些年我国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虽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强调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既要强调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应占全部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份额,而且政府教育经费投入要确保“三个增长”,但在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过于依赖辅助性教育经费投入渠道,使得政府在教育经费筹措重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出来,主渠道反而成了辅助渠道。
政府的主渠道责任一方面转嫁到社会上去,以捐助集资的形式广纳财源,另一方面将责任转嫁到学生及学生家长身上,向学生收取各种费用,结果家庭和社会成了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承担者。
对此必须加以改进,要重新明确政府应承担的责任,继续加大政府的教育经费的投入,改革教育体制努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等等。
二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个人成本指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支付的全部成本,以及达到法定劳动年龄
的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未能就业可能放弃的收入。
2、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学校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
行核算。
3、教育成本控制是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教育管理过程施加
影响和调节,使教育成本按规定的标准消耗,是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降低教育成本消耗,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
4、教育个人收益率是指个人收入增长中可归因于教育的部分与个人支出的教育成本的比较。
5、教育社会收益率是指国民经济增长中可归因于教育的部分与社会支出的教育成本的比较。
6、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如何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各地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投
入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7、公共产品亦称公共物品,是指这些产品和劳务的利益为全社会共同享有,而不能为任何一个人而单独享有,
如国防、社会治安等。
8、私人产品指一些产品和劳务的利益只为购买它的消费者个人单独享有,而不产生外在利益,如食品、家电和服装等。
二、单项选择题
1、( B )是指社会或个人将自己的拥有物投入教育领域所放弃的在其他领域中的最大价值。
A.教育直接成本 B.教育隐成本 C.教育物质成本 D.教育显成本
2、教育生均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每位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所应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可以用( C )除以在校生数量来表示。
A.教育资本成本 B.教育经常性成本 C.教育总成本 D.教育直接成本
3、下列( B )属于教育的直接成本。
A.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B.教师工资 C.行政业务费 D.行政用固定资产折旧费
4、下列关于生师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 生师比是个具有双重内涵的教育评价指标。
B. 生师比较高,证明教师资源利用率较高。
C. 生师比较高,证明教师资源的供给能力较高。
D. 生师比属于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
5、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讲,义务教育属于( D )。
A 私人产品 B 混合产品 C 准公共产品 D 公共产品
6、我国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 C )。
A. 1988年 B. 1992年 C. 1993年 D. 2000年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在教师劳动力市场上,( A )是基础性的配置方式。
A. 市场配置 B. 政府配置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8、以市场为手段进行教师资源配置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劳动力具有( B )。
A. 非商品性 B. 商品性 C. 两者皆有 D. A、B、C全选
9、确定教师劳动报酬的理论根据有( D )。
A. 根据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理论B. 复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等于多倍简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理论 C. 根据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和价值规律来确定D. A、B、C全选
三、简答题
1、研究教育成本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成本数据是国家确定拨款数额,进行教育决策和预算管理的依据;教育成本管理是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加强教育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成本核算得出的数据是公众对政府、学校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凭证;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建立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2、设置教育成本核算项目应遵循哪些原则?
有用性原则、简单性原则、完备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
3、简释教育成本控制的环节与方法。
教育成本控制环节包括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教育成本控制的方法有人员控制、资金控制、物资控制、制度控制。
4、评价教育效率的单项指标包括哪些?
评价教育效率的单项指标投入要素可分为:
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等。
其中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主要有:
教职工与学生比、教师与学生比、教师平均授课时数、中小学的班师比、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等。
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主要有:
年物力资源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低值易耗品与材料利用率、校舍利用率、教室利用率、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图书利用率等。
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又可细分为综合指标、单项指标和结构指标。
5、评价教育效率的综合指标包括哪些?
教育效率的综合评价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第一,从数量角度评价教育效率,因为在同一级别和类型的教育单位之间,只要师资水平、教学物质技术基础、学生来源等条件大致相似,进行分析、比较是可行的。
第二,从质量角度评价教育效率,在教育产出质量尚不能量化的条件下,以直接影响产出质量的投入质量替代产出的质量,度量教育产出质量。
第三,从综合数量和质量的角度评价教育效率,根据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学校的不同情况,引入质量系数,分别进行考核和评估。
6、教育经济效益具有哪些特征?
具有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等特征。
7、教育收益率的计量方法有哪些?
一般说来,计算教育收益率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属于成本——收益分析法的范畴,称之为精确法(或代数法);另一种则建立在收入函数之上,称之为收入函数法,又称明瑟收入函数法。
明瑟收入函数的简化形式:
LnY=a+bS+cEX +d(EX)2+ε
明瑟收益率的含义是:
在相同工作年限条件下,多接受一年教育的就业者收入比未接受该年教育的就业者的收入的变化率。
8、如何完善我国教师资源配置机制?
①运用国家的法治职能,实现教师劳动力市场的法治化、规范化;②通过政府的行政职能,保证教师资源结构平衡;③发挥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的职能,丰富教师劳动力市场的信息;④在教师劳动力市场内部,明确学校的主体地位,保护教师的个人权益。
四、论述题
1、如何进行教育效率的评价?
教育效率的综合评价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第一,从数量角度评价教育效率,因为在同一级别和类型的教育单位
之间,只要师资水平、教学物质技术基础、学生来源等条件大致相似,进行分析、比较是可行的。
第二,从质量角度评价教育效率,在教育产出质量尚不能量化的条件下,以直接影响产出质量的投入质量替代产出的质量,度量教育产出质量。
第三,从综合数量和质量的角度评价教育效率,根据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学校的不同情况,引入质量系数,分别进行考核和评估。
评价教育效率的单项指标投入要素可分为:
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等。
其中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主要有:
教职工与学生比、教师与学生比、教师平均授课时数、中小学的班师比、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等。
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主要有:
年物力资源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低值易耗品与材料利用率、校舍利用率、教室利用率、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图书利用率等。
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又可细分为综合指标、单项指标和结构指标。
教育效率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指标选择坚持客观性;评价内容应有可比性;在考察微观教育单位内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时,必须以外部经济效益为前提;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评价指标具有相对性。
总之,对教育效率的研究和评估,最终目的还是要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措施,提高教育效率。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育效率?
(要点)提高教育效率的基本对策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立合理的教育发展目标,要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一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立合理的教育发展目标,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第二,提高教育投入的数量与质量。
目前,在我国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三级教育投入量,提高教育投入质量。
第三,实行合理的教育布局。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过去按照乡村依次设置中小学的学校布局已经显露出种种弊端,重新加以调整已势在必行。
第四,确定适度的学校规模。
第五,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第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如精简学校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制度和方法和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每个要点要结合实际具体阐释)
3、如何确定教育产品的属性及其资源配置方式?
教育产品属性的界定及其资源配置方式:
教育产品指的是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
教育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特殊性,即消费效用有直接效用与间接效用之分。
教育的直接消费效用,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知识、能力的增长,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等,这属于教育的内部产出或内部效益。
教育的间接消费效用,是指由于知识、能力的增长及良好的品行、价值观等内部产出,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能力、创造能力和文明程度,使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更高的收入和地位,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谐。
这种效应属于教育的外部产出或外部效益。
从直接消费看,教育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增加一个学生,边际成本不为零,会降低原有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水平,如平均受教师关注的程度会降低,生均校舍面积、图书、仪器等教育资源会减少。
在技术上学校完全有能力将教育的消费者(如不付费者)排除在学校或教室之外。
因此,教育的直接消费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从间接消费看,教育具有部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教育使受教育者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是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他人不可分享,因而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教育能使社会经济更快增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这是教育带来的社会经济利益,全体社会成员都可受益,对社会而言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也无法排除其他成员得到这种利益,因而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所以,教育的间接消费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从教育目的考察,无论是受教育者个人还是社会,接受或提供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教育的间接消费效用,即提高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在确定教育的产品属性时,应主要依据教育间接消费效用的特征。
总之,教育属于一种准公共产品,它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某些特征。
但在现实生活中,根据教育类别和层次的不同,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又具有不同的属性特征。
尤其是义务教育,它被确定为是一种公共产品,确切的说是制度安排使其成为公共产品的。
在大部分国家里,义务教育都是一种制度性共有资源,即法律规定其有非排他性,但仍然具有竞争性。
非义务教育则无可厚非的属于准公共产品,其消费存在着排他性。
教育产品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政府为主配置资源,但在教育领域适合的地方可以采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教育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某些属性,所以对教育的提供其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市场,或者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具体到教育领域,政府有承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