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31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220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31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信息技术31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信息技术31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信息技术31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信息技术31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31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信息技术31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31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信息技术31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信息技术31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算法的程序实现

3.1用解析法解决问题

 

 

3.1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用解析法设计程序的基本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问题寻找恰当算法解决问题

2.深入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计算机解决

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交流,领悟的乐趣,激发对算法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2.培养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的科学探索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

2.根据算法写出程序代码并且调试程序得出正确结果     

教学难点

1.建立求解问题的解析式

2.算法的合理设计

三、教学资源

教师用资源:

教学演示文稿(PPT)vb程序代码

学生用资源:

导学学案和“鸡兔同笼”源程序(半成品)

四、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媒体

使用

实例

引入

创设情境

 讲述有关孙子算经中鸡兔同笼的问题的故事,从中引出问题:

如何用计算机程序求解这一类问题。

通过多媒体课件方式引入,学生根据提示,积极思考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通过例子,结合学生的思考,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入学习活动,注意是否能引起学生兴趣。

语言表述;通过多媒体教室及相应课件展示说明内容

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按要求分析和求解

按照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用若干个表达式表达出来,来完成,组织讨论,共同导出所需的解析式。

  引导学生领会如何从已知条件入手,逐步求解未知量,分析问题后,思考问题:

(1) 问题所求和已知条件之间有没有联系?

如果有,是什么样的联系?

(求解问题)

(2) 能否将他们之间的联系用数学知识表述出来?

如果能,那么怎样表述?

(导出解析式)

  解析式导出后其它内容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操作和体验。

增进学生对程序设计各个环节的熟悉程度,让学生学会用解析法算法求解问题,导出解析式,并为据此导出“解析法”概念埋下伏笔。

通过多媒体教室及相应课件展示说明内容及方法步骤

导出概念

  引导学生总结“解析法”的概念,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2页的3.1.1中三段内容。

  解析法:

通过分析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最简练的语言或形式化的符号来表达它们的关系,得出解决问题所需的表达式,然后设计程序求解问题的方法。

思考,讨论,并总结归纳“解析法”概念。

  联系实践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抽象概念。

通过多媒体教室及相应课件展示说明内容

活动:

研究问题并分组讨论上机实践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互助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协作交流,按照基本求解步骤,完成设计程序的各个环节,最终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从旁指导,并注意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并将问题求解得到答案。

让学生熟悉解析法的基本思路,学会导出解析式并设计程序,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分组讨论,利用多媒体教室共享资源等

活动小结

以组为单位展示讨论成果,每个组上交一个,师生在共同探讨。

其他同学注意学习。

教师要注意营造热烈和鼓励的气氛,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纠正发现的错误。

学生学习各个代表讲解的思路,及时调整思路。

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说明求解过程

归纳总结

总结学习内容:

(1)解析法的概念;

(2)解析法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回顾所学过的知识,加强记忆。

通过多媒体教室及课件总结

布置作业

社会实验:

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

结合材料,做社会调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知识。

  帮助学生巩固和熟悉学过的知识。

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及学案展示说明作业内容

板书设计: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

1.问题分析

2.探究算法

3.编写程序

4.调试运行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引领学生的心理达到一种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脑,动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

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

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但是对于程度高的学生又的让他们吃饱,课堂还的设计出一高难问题。

这样,师生一起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或疑难,开始小组讨论。

通过生生间讨论、交流、互动与对话,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深入问题,提高创新思维与质疑能力,最终领会科学的实质,落实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

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材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本节侧重于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合理的算法并编程实现。

本节主要阐述解析法,该方法应用广泛,与数学学科的代数解析式联系密切,所以本课从数学角度入口,结合身边的事例,引发学生思维迁移,学会应用解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3.1用解析法解决问题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了解解析法算法的概念和基本思路.

2. 能够用解析法分析简单问题并设计算法及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3..养成细心思考、勇敢实践和善于总结的科学探索精神.

学习基础:

vb回顾

工具箱:

背面有图

Label标签(label)。

标签多是用来输入界面的提示信息的,作为文字说明。

Textbox文本框(TextBox)。

是显示输入的信息,可以进行修改、编辑的文本区。

Commandbuton命令按钮(Command)。

使用最多的控件,主要用来执行事件的控件,诸如计算或者显示窗体等。

Optionbutton单选按钮(Option)。

单选按钮又称为选项按钮,在一组中选择一项。

变量声明

1.Dim变量名as数据类型

例如:

Dimnasinteger

2.=赋值把等号右边内容的赋给左边。

例如:

A=b;x=text1.text'

赋值有两种方式,定义的时候,或者要用的时候,但一定要指明数据类型的。

步步为营

任务1:

独立完成下面数学题

不要算出最终得数,必须带94和35以及运算符号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任务2:

程序的完善(自主完成)

启动VisualBasic6.0精简版,打开桌面文件jitu.vbp填补缺少的代码。

注意:

仔细阅读每行代码后的注释

任务3照妖镜(组内互查)

让同桌检验自己运行结果,并相互交流,完善程序,最后生成鸡兔同笼.exe,保存在桌面上。

当堂测试:

1.有如下问题:

①已知圆锥的半径r和高度h,使用公式V锥=求出此圆锥体的体积。

②已知班级每位同学的期中成绩总分s,按照s的值从大到小进行成绩排名。

③已知圆的周长s,利用公式r=s/(2*3.14)求出圆的半径r。

④已知“水仙花数”的定义,找出1~10000范围内所有的水仙花数。

用计算机解决上述问题时,适合用解析算法的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某书店出租图书的费用标准,程序算法结构如下图所示。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nAsInteger

Dimsasinteger

n=Val(Text1.Text)

Ifn<1Then

MsgBox“输入错误”

ElseIfn=1Then

s=2

Else

s=2+n*0.8

EndIf

Text2.Text=Str(s)

EndSub

1.修改上面程序中的错误,应改为

2.用自然语言描述计费规则,列出解析表达式。

3.(选做)解读下面是一个出租车公司计价器内部程序,读懂下面程序还原计价规则。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xAsSingle

     DimyAsSingle

     x=Text1.Text

     IfOption1.Value=TrueThen

 Ifx<=3Theny=10

 Ifx>3Andx<=15Theny=10+(x-3)*2

 Ifx>15Theny=10+12*2+(x-15)*3

 Text2.Text=y

     EndIf

     IfOption2.Value=TrueThen

 Ifx<=3Theny=11

 Ifx>3Andx<=15Theny=11+(x-3)*2.2

 Ifx>15Theny=11+12*2.2+(x-15)*3.4

 Text2.Text=y

     EndIf

   EndSub

课下作业:

社会实践

通过下面材料和社会调查,应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程序来计算新的个人所有税。

2019年1月1日开始,我们的个税起征点正式由3500元变为5000元

例如:

职工小赵每月工资在扣除五险一金之后为1万元,那么每月的纳税额为5000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不超过1.2万的按税率10%来计算个人所得税,那么小赵每月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0000-5000)*10%-210=290元。

 

 

Label

Option

Text

Command

俗话说:

“教无定法”,但教学必须要有方法。

这个方法,应该是在遵循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

因此,在本课导入想出来这么个方式,让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

设置相应的任务,把本节课分解成独立、互助、竞争,三类任务。

让学生动起来,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挖掘他们的潜力,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语速过快,在碰撞火花时候(对程序完善的时候),没有让学生自由发挥出来,课下作业布置的不够完美……不足。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必须要专注于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和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必须要专注于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和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结合实际,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备好每节课(包括软硬件、课件的准备),同时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努力实践,积极创新,以务实、科学的教学方式,扎扎实实搞好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表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一,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里已经涉及VB的基本操作,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中第1、2两章系统的对VB的基本知识加以学习。

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础知识,结合前一阶段学习的VB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进一步学习本节的相关知识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