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全册教案全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173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9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全册教案全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二下全册教案全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二下全册教案全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二下全册教案全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二下全册教案全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下全册教案全新.docx

《二下全册教案全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全册教案全新.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下全册教案全新.docx

二下全册教案全新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全册教材分析

项目

内容

教情分析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58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学生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其实状况。

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

时、分、秒――――――――――――――――――4课时

认识方向―――――――――――――――――――――3课时

认识万以内的数―――――――――――――――――11课时

分米和毫米――――――――――――――――――――3课时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7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课时

期末复习―――――――――――――――――――――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3、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4、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5、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式题,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平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领域:

 

认数方面:

千以内数的认识 

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运算方面:

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结合表内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也为学习笔算除法打好基础。

在两位数加减和认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加减。

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基础(表内乘除法、三位数的认识)。

已经学会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有解决简单两步实际问题的生活经验。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确定位置(确定物体的方位、简单的路线图):

通过对物体方位和简单路线的判断和表述,发展空间观念。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测量方面:

认识分米和毫米。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初步形成了长度的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

感受长度量的实际意义并加强测量的实践性。

 

图形的认识方面:

认识角和直角。

这是在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认识角和直角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特征的基础。

 

3、统计与概率领域 

数据统计方面:

简单的统计表、不同分类进行统计。

在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数据。

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类统计数据。

 4、实践活动领域 

实践活动安排两次、两种类型:

 操作实践型:

测定方向 问题研究型:

你能跳多远 

主要考虑结合学习内容相机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与价值。

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有效课堂练习的设计。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

新课程实施中的练习设计有它自身的特点,倡导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

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们把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做为本学期的课题重点,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课堂练习的方法,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

方法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

教材解读

本单元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一次实践活动。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

学生通过操作、学习,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脉络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首页

课题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学习基础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困难预测

学生通过自己的试、想、算,完成全部的学习内容。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表内乘除法的经验,因此本课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口算方法,主动探索,算出得数。

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是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的前提。

充分放手,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利用已有经验,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提供了可能。

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

准备

小棒、圆片、三角形。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10÷2=5        10÷3 =3……1(根)            

读作:

10除以3等于3余1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案续页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 出示10÷2 

1) 请学生口算,师板书。

问:

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 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 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 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  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3) 问:

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

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

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4) 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6根,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

同桌分,再将表格填好。

3.  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问:

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

哪几种?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 交流 

1)问:

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列式) 

2)说明:

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

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

(生答) 问:

按要求列式。

(板书:

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

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问:

最多可以分给几人?

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

有没有全部分完?

还剩多少?

(板书:

……1(根)) 

说明:

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

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  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6.  小结:

 1)通过刚刚的学习,如果每人分4根或6根,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2)汇报填写情况,板书。

 

3)指名说说各个算式的意思。

 

7.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在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

表示?

余数表示什么?

 (生讨论,再指名说)小结:

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题

(1),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将括号填写完整。

 指名口述分的过程。

 

问:

为什么剩下的2个圆片不再分5份?

 

填写算式,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各个数的意思。

 2)出示题

(2),学生分一分,再将算式补充完整。

 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算式的含义。

 问:

为什么有余数?

 2.完成2 

1)出示图,请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

(1)

(2)题。

 2)生根据不同的描述完成填空。

 

3)比一比:

14÷4 =3(瓶)……2(朵)与14÷3=4(朵)……2(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 师小结。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堂

练习

设计

书:

P3—1、2、3

当堂达标

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题号

抽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作业

设计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教案首页

课题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学习基础

上学期学过的表内乘除法,都为学习本节课做好了知识准备。

学习困难预测

试商是孩子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计算速度会慢一些。

教材创设了妈妈买苹果的问题情境,由此提出了一个表内除法问题和一个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对于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材先引导学生通过在图中圈一圈的操作,找到除法计算的商和余数,并示范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准备

小棒。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案续页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一.复习 

1.笔算:

6÷3 

指名笔算,反馈是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生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

分成了几份?

能不能分完?

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

 

生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她们所表示的意思。

 

3.揭题:

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可能是正好分完,也可能分了之后不够再

分成一份,有剩余的。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

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的口述。

 指名列式:

7÷3 

问: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分别表示什么?

 

2)写出竖式问:

分成了几份?

这就说明7里面最多有几个3?

商写几?

问:

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

竖式中怎样算?

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臵上?

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

7个桃子,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

那么竖式中怎样得到余下的1?

 问:

在竖式中,“1”叫什么?

(完成横式的板书) 3)生完整的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小结:

 

1)问:

算式中2……1表示什么?

想想,如果不摆学具,怎样得到商2?

(生讨论,指名说) 

2)因为7里面最多有2个3,所以这里商2比较合适。

 问:

为什么要用“最多”?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生读题。

 

2)师:

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呢?

(生试做) 

指名说,师指出:

计算17÷5时,可以想17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

 

3)出示竖式1问:

这个列的对不对?

为什么?

 

指出:

商2,要减去2和5的积10,余下的8里还有1个5,所以17里不只有2个5,商2就小了。

 

出示竖式2问:

这个对吗?

为什么?

 

指出:

商4,就要减去4个5的积20,不够减17里没有4个5,所以商4就大了。

 

小结:

商2小了,商4大了,那怎样找出合适的商呢?

 

4.观察:

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

17÷5的余数比除数怎样

呢?

 

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了吗?

 (生思考、汇报) 

小结: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板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题:

1)读题,学生按要求动手分。

问:

分成了几份?

还剩几根?

9里面最多有几个2?

还余几?

2)生填写竖式。

3)问:

商4是怎样算出来的?

表示什么?

余数1呢?

 

(2)题:

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试商的过程。

 2.完成第2题 

1)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   2)生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比一比: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对比说说怎样得到的商?

 3.完成3题。

 

读一读填空。

根据这个想法列出完整的竖式。

 3.完成4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时候怎样又快又准确的找到商呢?

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课堂

练习

设计

书:

P5--1、2、3

当堂达标

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题号

抽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作业

设计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

教材解读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探索并发现1时=60分,1分=60秒,学会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初步建立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

1、使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活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2、使学生联系用1时、1分、1秒的时间进行的各项活动,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并能主动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体验。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及相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平日的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关于时间的生活常识。

教案首页

课题

认识几时几分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学习基础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钟面有了一个全新而全面的认识。

学习困难预测

掌握看钟表的基本方法,通过与整点的比较来认识接近(不到)整时的时间这块掌握起来不容易。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看钟面上时间的方法,并能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逐步掌握读、写钟面上表示时间的方法。

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是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的前提。

充分放手,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利用已有经验,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提供了可能。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具体的活动,能正确地认读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并能用两种方法表示。

2.使学生在操作、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合理利用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掌握看钟表的基本方法,通过与整点的比较来认识接近(不到)整时的时间

掌握看钟表的基本方法,通过与整点的比较来认识接近(不到)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

准备

钟面

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案续页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一、复习引入

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时、分,现在我们一起到时光隧道科技馆去参观,好吗?

(稍停顿)看,谁来了?

听,蓝猫在对我们说什么?

(画外音:

小朋友们,我是蓝猫,今天我想带小朋友们到时光隧道科技去参观,但去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吗?

)和一个

1.复习旧知。

(1)填一填。

①钟面上有(  )个大格,有(  )个小格。

②钟面上,长长的针是(  )针,短短的针是(  )针。

时针走一大格是(  )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

(2)下面的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分别是几时?

学生逐一回答,并说明理由。

2.导入新课。

播放:

说得真好!

我们知道,在钟面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好,一起进时光隧道参观吧!

(课件播放时光隧道的门被打开,出示课题:

认识几时几分)

谈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几时几分。

二、自主探索

1.在钟面上拨时间。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钟面,把时间拨到8时整,再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拨到8时零5分。

谈话: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和时针的位置,你知道这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吗?

学生可能想到:

①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是大约8时;②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8时过5分;③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是8时零5分。

着重让学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时的时间是8时零5分。

如果学生中没有出现第③种意见,则指出:

看钟面上的时间,我们可以先看时针,时针在8和9之间,说明这时是8时多,是8时多多少分呢?

我们再看分针,分针指着1,说明分针从12起走了一大格,就是5分。

所以,这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是8时零5分。

2.学习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

提问:

你会表示出这个钟面上的时间吗?

自己在下面试一试。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①8时5分;②8时零5分;③8:

5;④8:

05。

指出:

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一种是写出汉字的单位名称,另一种是用符号“:

”隔开表示时、分的数。

不管怎样表示,当表示分的数不满10时,要用零(0)几分表示。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读一读。

3.继续在钟面上拨时间。

分别带着学生拨出8时15分、8时30分、8时40分。

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的时间分别是几时几分,并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4.师生一起把钟面拨到8时55分上。

提问:

你知道这时的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几分吗?

先和小组里的同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