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复习1.docx
《地貌复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貌复习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貌复习1
第二章构造地貌
1、名词
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
海岭:
海岭是大洋盆地内部大型正地形的总成,不包括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是一条纵观世界各大洋的洋底山系,全长约80000km,通常位于大洋中部,但在太平洋洋脊则在大洋东侧。
2、简述构造地貌分哪几个级别。
全球构造地貌----大洋和底部;
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海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是地壳运动,大地构造的表现。
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是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貌,有的是地质构造经外力剥蚀出露的产物。
3、简述洋底地貌类型与特征。
4、根据新生代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可分为哪些类型?
请举例说明。
大陆边缘可分为稳定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
稳定大陆边缘以大西洋西侧的美洲和欧洲、非洲大陆边缘比较典型,这种大陆边缘通常有几千米以上的中、新生代陆源碎屑沉积物,形成宽阔的大陆架没有活火山,地震活动极少;
活动大陆边缘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周围,也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此外也分布于大西洋的西印度群岛、马来半岛。
其结构比稳定大陆边缘复杂的多,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块边界,现代火山作用和地震活动相当普遍。
5、简述陆地板块边界活动带构造地貌类型与特征。
陆地板块边界活动带构造地貌类型分为新生代褶皱山带与大陆裂谷带。
新生代褶皱山带构造运动强烈,有频繁的地震,某些地段近期还有火山活动。
板块的碰撞也使岩层受强大水平挤压力,造成巨大的深断裂、逆冲断裂、褶皱和倒转褶皱,是新生代地层可能被掩埋在古老地层之下,成为巨型褶皱推覆体构造山脉。
大陆裂谷带其地壳厚度一般不足30km,小于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
地震显著,裂谷底部有火山喷发和岩浆溢流活动。
预示着新洋壳的生长。
6、陆地构造地貌类型与特征。
(一)山地特征:
相对高度>200m,包括山岭、山脉、山系
(二)高原与平原特征:
地形平坦,略有波状起伏。
平原海拔<200m,高平原可达几百米,高原海拔高于1000M,可分为堆积平原,构造平原,高平原,剥蚀平原
(三)盆地特征:
是低于周围山地的负地形,按照成因不同可分为构造盆地,侵蚀盆地,堆积盆地。
第二章构造地貌
1、名词:
构造地貌:
是指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而成的地表形态,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也称内营力地貌。
海岭:
大洋中脊:
2、简述构造地貌分哪几个级别。
3、简述洋底地貌类型与特征。
4、根据新生代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可分为哪些类型?
请举例说明。
5、简述陆地板块边界活动带构造地貌类型与特征。
6、陆地构造地貌类型与特征。
(一)山地特征:
相对高度>200m,包括山岭、山脉、山系(<<<)
(二)高原与平原特征:
地形平坦,略有波状起伏。
平原海拔<200m,高平原可达几百米,高原海拔高于1000M,可分为堆积平原,构造平原,高平原,剥蚀平原
(三)盆地特征:
是低于周围山地的负地形,按照成因不同可分为构造盆地,侵蚀盆地,堆积盆地。
第三章:
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一、名词解释
1、重力地貌:
坡面上的风化碎屑和不稳定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并常有一定水分参与作用下,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所导致的一系列独特的地貌。
2、蠕动:
是指土层、岩层和其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发生的十分缓慢移动的现象。
3、倒石堆:
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都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岩屑堆或岩堆)。
4、风化壳:
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层。
二、问答题
1、简述风化作用及其类型
风化作用概念:
出露地表的岩石为了适应地表常温、常压的新环境而必然发生的一种变化过程。
(1)物理风化作用(水分、温度、外力)
(2)化学风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碳酸盐化作用、氧化作用、生物化学作用)
2、简述崩塌形成的条件和触发因素,崩塌堆积地貌的形态特征。
崩塌形成的条件:
地貌----坡度对崩塌的影响最大,坡度越大,崩塌的可能性越大。
大型崩塌主要发生在深切的高山峡谷区,濒临海蚀崖、湖蚀崖的山坡,或邻近骤水浸的水库岸的山坡等地貌部位。
地质----岩性的结构和构造结构致密有无裂隙的岩石不易发生崩塌,而结构疏松、破碎的岩石易发生崩塌。
气候----年、日温差大,易使岩石发生破碎等物理风化,在冻融过程强烈的高山高纬度地区,易产生崩塌。
触发因素:
暴雨、强烈的融冰化雪、爆破、地震及人工开挖坡脚。
暴雨增加岩体负荷,破坏岩体结构,软化黏土夹层,降低岩体之间的凝聚力,加大滑力使岩块发生崩塌。
地震及不适当的爆破破坏岩体结构,加大下滑力。
人工坡脚改变斜坡外形,使上部岩体失去支撑。
崩塌堆积地貌的形态特征:
倒石堆1正在发展中的倒石堆2趋于稳定的倒石堆3稳定的倒石堆
3、概述滑坡地貌的主要形态特征,滑坡形成的条件。
滑坡地貌的主要形态特征:
滑坡体、滑动面或滑动带、滑坡后壁或滑坡台阶、滑坡舌与滑坡鼓丘、滑坡湖与滑坡洼地、滑坡裂缝。
滑坡形成的条件:
1斜坡的地貌特征斜坡的高度、陡度和外形决定滑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2斜坡的物质组成与地质结构黏土和松散堆积层浸水后,凝聚力骤降,3地下水的作用对上覆岩层产生托浮力,减低斜坡的抗剪强度。
第四章:
流水地貌
名词:
河流阶地:
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上升或气候巨变,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成为近似于阶梯状地形,即河流阶地。
河漫滩:
河水泛滥时,除了河床外被淹没的河底滩。
侵蚀基准面:
是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
三角洲:
是有河流补给的河泥沙沉积体系,分布于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的地区。
1、坡面径流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与特征。
1不明显的冲刷带特征:
位于坡地上部,接近分水岭的地带。
地貌类型以浅凹地为代表,地势波状微缓,呈波状起伏,汇水量小,冲刷能力弱。
2冲刷带特征:
位于斜坡中部,坡度较陡,冲刷强度大,横切面多呈V型,深度通常<0.5m
3淤积带特征:
在坡麓地带,由于水流变缓,坡面径流流速减小,水流携带大量碎屑物在此堆积,围绕着坡地下部呈片状覆盖,形成坡积裙。
2、沟谷流水地貌发育的过程。
1切沟细沟不断侵蚀扩大发展成切沟,宽深1-2米,横剖面呈V形,沟缘较明显,沟底的纵剖面与沟身所在坡面大致平行。
2冲沟切沟进一步发育成冲沟,由于侧蚀作用,沟槽加宽,横剖面呈宽V形,沟底的纵剖面与沟身所在坡面不一致。
沟底剖面呈凹弧曲线。
3坳沟冲沟发育而成坳沟,水流的侵蚀力减弱,不载加深沟底,纵剖面坡度相当平缓,河床上有沉积物覆盖,沟谷变得平缓。
3、洪积扇的特征。
形状是以沟口为中心的半圆形扇状堆积体,面积可达数十至数千平方千米,扇顶与沟口相连,倾角>5°,坡度向边缘逐渐减小。
4、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1)大量松散的固体物质:
大量因构造运动,地震活动,风化剥蚀,冰川活动等造成的碎屑物质,经过崩塌滑坡进入沟槽,为泥石流的发生奠定的物质基础。
2)暴雨和洪水:
大量松散的固体物质受到暴雨的浸润,冲蚀,成为流塑状态,具有强大侵蚀和搬运能力的洪水进一步把它们转化为泥石流。
3)陡峭的沟谷:
泥石流沟源多是环状洼地,利于碎屑物质的汇集,陡峭的沟谷和比降较大的河床是泥石流形成的有利条件,会使其迅猛下泄。
5、河床地貌地主要类型。
沙坡、深槽和浅滩、石质浅滩、岩槛,虎穴
5、河漫滩形成与发展过程。
粗粒沉积物一般在河床上堆积,在河流的凸岸,由于流速减缓发生堆积,形成滨河床浅滩。
1)随着曲流的发展,浅滩展宽加高,在平水期出露形成河漫滩的雏形。
2)河谷继续拓宽,浅滩上水流流速减小,即使是在洪水时粗粒碎屑物也不会被带上滩地,只有较细的悬移质沉积在这里。
形成具有二元结构的河漫滩沉积
6、河流阶地的成因与类型。
成因:
宽广的谷底河流向下侵蚀河流下蚀原因1构造运动2气候变化3侵蚀基准面下降
类型:
根据阶地的结构和形成作用性质-----1侵蚀阶地2堆积阶地
。
根据阶地间接触关系及河流下切深度-1上叠阶地2内叠阶地3基座阶地4埋藏阶地
。
由于河流及块体运动本身作用形成的非旋回性阶地--1构造阶地2河曲阶地3河流袭多阶地4冲击锥、冲积扇阶地5滑坡、泥流阶地
7、三角洲形成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
2)海洋较弱的侵蚀搬运能力,使得大量泥沙在河口区沉积。
3)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
8、河流袭夺的概念及河流袭夺形成的地貌类型
河流袭夺的概念:
由于分水岭两侧坡地的岩性坡角降水日照等的差别,会导致两侧剥蚀侵蚀速度的不同,从而促使分水岭向一侧移动,直至分水岭与河谷河流相连的地理现象。
地貌类型:
袭夺河、被袭夺河、次成河、顺向河、袭夺湾。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
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喀斯特地貌:
以地下水为主,地上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沉积、重力崩塌)为辅的可溶性岩石地貌。
喀斯特作用:
凡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沉积、重力崩塌)为辅的破坏和改造的作用。
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卤盐类)
2岩石的透水性(裂隙度、空隙度)
3水的溶蚀力(CO2/温度、气压)
4水的流动性(增加溶蚀能力,机械侵蚀力,主要取决于气候如降雨量)
2.喀斯特水流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分为哪几个带?
1)垂直渗透带--该带位于地面以下至丰水期潜水面以上,水的流动方向是沿着重力方向,并受季节雨量的变化影响很大。
2)季节变动带--位于丰水期潜水面和枯水期潜水面之间的地带,受季节影响大,水流方向是由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两者交替进行。
3)水平流动带该带-水常年存在,水流总是排入河谷,流动方向接近水平,并具自由水面
4)深部滞留带----该带水流具有承压性,水流方向不受主河谷的影响。
3.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1)石芽和溶洞特征:
石芽分为山脊式(高度不大,1-2m,呈尖刀状或小山峰状)石林式(比较高大,>10m,形态呈笋状、柱状、菌状,在高大的石芽间是深窄的溶沟和垂直的沟壁)车轨式,棋盘式(平行或方格状排列,是水流沿平行或者斜交的构造裂隙冲蚀而成,多分布在山坡上)
2)漏斗和落水洞特征:
溶斗是一种蝶形,漏斗形,圆筒形的小型封闭式洼地,深度一般小于直径。
分为塌陷漏斗(特征:
多呈井状,底部有崩积物,斗壁陡峭,斗缘明显,深度比宽度大,外形呈筒状)和溶蚀漏斗(深度不大,陡壁和缓,斗缘不明显,外形多呈蝶状)
落水洞:
是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
特征:
深度比宽度大得多,一般宽度<10m,但深度可达100m以上。
分为裂隙式落水洞(形态狭长,呈一定倾斜和弯曲状向地下延伸)和井状落水洞(深度宽度都很大)
3)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
溶蚀洼地:
四周多被峰林环绕,一般是多个漏斗连通而成,直径数百米至2000米不等,底部堆积着2-3m的红土层。
溶蚀谷地:
平坦而开阔,谷底两侧多被峰林加峙,谷坡急陡,谷底平坦,横剖面如槽形,又称为槽谷,谷底内常有过境河穿过,在河流的作用下,谷底不仅迅速扩大,而且堆积了较厚的堆积物。
4)干谷、盲谷、地下河:
5)峰丛、峰林、孤峰特征:
峰体尖锐,外形呈锥状,塔状、单斜状等,山坡四周陡峭,岩石裸露,地面坎坷不平,石芽溶沟纵横交错,分布着众多的漏斗,落水洞,峡谷等。
4.地下喀斯特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1溶洞地貌--
溶蚀地貌特征:
洞顶平坦,向洞顶凹入
堆积地貌(石钟乳:
悬垂于洞顶倒锥状、石笋:
在洞底向上增高,石柱、石幔、边石堤)
5.简述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各个阶段的主要地貌特征)。
早期:
覆盖在可溶性岩石上的非可溶性岩石被剥蚀,石灰岩体出露,地表水流占优势,出现溶沟,石芽,溶斗,落水洞等陷落地貌。
中期:
地下喀斯特作用加强,地表水大部分转入地下,形成地下水系和洞穴系统,并广泛发育溶蚀洼地,干谷,盲谷,,地面切割破碎,形成许多溶蚀谷底,峰丛,峰林等地貌。
地下水作用占优势。
晚期:
地下河,溶洞大量崩塌,溶蚀谷底,洼地不断扩大,以及非可溶性出露,,地表水系发育起来,河流作用重新占上风,,此时期发育成溶蚀平原,孤峰,残丘。
第六章:
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
1.名词:
风沙流:
含沙的气流
风蚀作用:
风蚀作用分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雅丹地貌:
泛指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方向与主风向一致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
新月型沙丘:
垂直于风向,有两个角向前延伸,迎风坡面凸而平缓,被风坡面凹入
而陡的形似新月的横向沙丘。
2.风成地貌分布区环境特点;
分布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大陆性冰川外缘、湿润区少植被的沙质海岸、湖岸、河岸。
环境特点:
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盛行;降水少,变率大且集中,蒸发作用强,地表径流贫,流水作用弱;植被稀少,疏松沙质,地表裸露;风大且频繁。
3.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形态特征
1石窝是在陡峭的迎风岩壁上,经风蚀形成许多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的小洞穴和凹坑,又可细分为石格窗和风蚀壁龛
2风蚀蘑菇
在水平节理或裂隙上的孤立突起的岩石,尤其是上硬下软的水平岩层,经长期的风蚀作用,形成顶部大、基部小的蘑菇状岩石。
3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长期吹蚀后形成的孤立的柱状岩石
4风蚀谷干旱荒漠地区,因暴雨洪流的冲刷形成冲沟,在长期风蚀作用的改造下逐渐加深扩大成谷,沿主风向延伸。
5风蚀残丘基岩组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和暂时水流的冲刷,以及长期的风蚀作用后,残留下的孤立小丘。
6风蚀雅丹(风蚀垄槽)泛指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方向与主风向一致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
7风蚀洼地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长期吹蚀形成大小不同的以椭圆形为主的,沿主风向伸展的洼地称风蚀洼地。
单纯由风蚀作用造成的洼地多为小而浅的蝶形洼地,若有水,则形成湖泊。
4.新月型沙丘的形态特征与形成过程;
△盾形沙堆:
当风速变弱或遇到障碍时,沙粒就从气流中沉积下来形成一种较小的盾形沙堆。
△雏形新月形沙丘:
盾形沙堆形成后,贴地层气流在沙堆的背风坡会发生分离,形成具有水平轴的涡旋,速度减弱,沙粒过丘顶后在背风坡沉积下来,并逐渐堆积增高,当坡度达到沙子的最大休止角(34°)时,形成小落沙坡,发育为雏形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
沙丘的不断堆积增高,气流分离越来越厉害,小落沙坡不断扩大;同时,沿沙丘两侧绕过的气流,把沙子搬运到两侧的前方堆积,逐渐形成了两个顺着风向向前伸的兽角,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新月形沙丘。
5.黄土的特性
1质地均一,以粉沙(0.05~0.005毫米)为主,其含量可达60%以上;大于0.1毫米的细沙极少,小于0.005毫米的粘粒含量,一般在10%~25%之间。
2.成分复杂,富含碳酸钙
3.结构疏松,颗粒间孔隙较多(孔隙度一般在40~55%间),多孔性是黄土区别于别的土状堆积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4.无沉积层理,但是垂直节理发育
5.易湿陷,遇水侵湿后会发生可溶性盐类(主要是CaCO3)的溶解和部分粘土及其他细颗粒物质的流失,这种作用也称黄土的潜蚀作用。
6.黄土风成说的内容、。
1.风成说内容认为亚洲中部(包括中国北部)地区的黄土,是由内陆干旱荒燥、半荒燥区强大的反气旋风从中部吹向外围,把大量黄土物质吹送到生长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带,逐渐堆积形成的。
依据:
1黄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如中国北部、中亚的黄土)和古大陆冰盖外围(欧洲,北美);
2黄土矿物成分有高度一致性,但与所在区域下伏基岩没有多大联系;
3距沙漠越远,粒度成分有逐渐变细的趋势;
4黄土覆盖在起伏的古地面上,有随下伏地形起伏而变化的多层埋藏古土壤层;
5黄土中含陆生草原动、植物化石;
6黄土披盖在不同成因,形态起伏显著的古地貌上并保持相近似的厚度。
7.黄土沟间地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形态特征;
1黄土塬是黄土堆积的高原面,四周为沟谷的沟头向源侵蚀,从平面上看,黄土塬常呈花瓣状。
塬的顶面部分地势极平坦,坡度不到1°,塬的边缘地带的坡度可增至5°。
黄土塬如受沟谷长期切割,面积逐渐缩小,这时就可能有两条冲沟的沟头向中心伸展而很接近,沟头之间剩下一条极窄的长脊,称为“崾崄”。
2黄土墚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根据黄土墚的形态可分为平顶墚和斜墚两种。
黄土平顶墚的顶部较平坦,宽度不一,多数为400~500m,长可达数公里。
平顶墚的横剖面略呈穹形,坡度达1°~5°,沿分水线的纵向坡度只1°~3°。
墚顶向下有明显的坡折,转而为坡长较短、坡度较大(一般在10°以上)的墚坡。
3黄土峁是一种孤立的黄土丘,平面呈椭圆形或圆形,峁顶地形呈圆穹形。
峁与峁之间为地势稍凹下的宽浅分水鞍部。
8.黄土潜蚀地貌的主要类型。
1.黄土碟
在平缓的黄土地面上,有一种碟形凹地,深数米,直径10~20m,称为黄土碟。
它是由于地表水下渗浸湿黄土后,在重力作用下黄土发生压缩或沉陷使地面陷落而成的。
2.陷穴(黄土溶斗)
黄土陷穴是黄土区地表的穴状洼地,它向下延伸可达10-20m,常发育在地表水容易汇集的沟间地或谷坡上部和墚峁的边缘地带,由于地表水下渗进行潜蚀作用使黄土陷落而成。
陷穴按形态可分为竖井状陷穴和漏斗状陷穴。
有些陷穴成串珠状分布,下部有通道相连,它们多分布在坡面长或坡度大的墚峁斜坡上。
串珠状陷穴的穴间孔道经长期潜蚀和崩塌可不断扩大,陷穴遭到破坏,使沟床加深并伸长。
3、黄土桥
两个或几个陷穴不断扩大,下部由地下水流串通不断扩大其间孔道,则在陷穴之间未崩塌的残留土体就形成黄土桥。
4.黄土柱
黄土柱是分布在沟边的柱状黄土体,它是由流水沿黄土垂直节理潜蚀和崩塌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黄土陡坡经崩塌残留的黄土部分。
黄土柱可高达数米。
一、名词解释:
冰蚀作用:
冰川所以具有侵蚀力、能侵蚀地表,主要靠冰中所含的岩石碎块(冰碛)。
特别是冰川底部的石块突出时,就成为铁犁和锉刀一样的有力工具。
冰川的侵蚀方式可分两种,即拔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冰斗:
围椅状,由冰斗壁、盆底、冰斗出口处的冰坎组成,通过发展,在谷地源头多冰斗汇合,冰坎往往不明显或消失,此时,称为围谷或冰窖。
角峰:
不同方向多个冰斗后壁后退,成棱角状陡峻山峰。
由于坡陡,上部冰雪难停积,外力以冻融风化,雪崩,冰崩作用为主,陡直,中下部主要是冰川雪蚀霜冻作用,导致内凹。
刃脊斗壁后退,二个冰斗或冰川谷地间的岭脊不断下降,最终薄陡,刀刃状锯齿形山脊。
羊背石:
它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特别在大陆冰川区,石质小丘常成群分布,犹如羊群伏在地面,故称。
羊背石表面常留下一些擦痕和磨光面。
冻土:
是温度小于零度,含冰的土层或岩石。
按其冻结时间长短,可分季节冻土(冬冻夏融)和多年冻土(常年不化)。
冻融作用:
指冻土层中水分的冻结与融化,是冰缘地貌发育德最活跃因素。
二、简述题
1、冰川谷的特点。
冰川槽谷的横剖面近似U字形,谷底开阔平缓,两壁边坡陡峭
(1)谷地两侧常有谷肩和冰川切削山嘴而成的三角面。
(2)冰床上常有冰川差别侵蚀形成的冰坎与冰盆,这种差别侵蚀与冰床基岩的岩性、节理、构造及冰前期河床纵剖面的原始起伏有关。
(3)在支冰川注入主冰川的汇合处,常在谷肩出现悬谷。
2、什么是冰碛物,有什么特点?
冰川运动过程中携带冰蚀作用产生的许多岩屑物质,接受周围山区因冻融风化、雪崩、泥石流等作用所造成的坠落堆积物,不加分选的随冰川运动而位移,这些被冰川搬运的大小不等的碎屑物质称冰碛物
特点:
由砾、沙、粉砾、粘土物质组成的泥杂堆积、分选性差;砾石磨圆度比河流差,但侧碛与底碛会与两侧或底部磨擦。
擦痕、磨光面、石英沙粒棱角尖锐,在冰川研磨下颗粒常具贝壳状断口;冰碛物里的矿物成分和冰川源头、冰川下覆基岩性质一致;一般缺乏层理构造。
3、冰碛地貌的类型与特征。
(一)冰碛丘陵冰川消融后,原来的表碛、内碛和中碛都沉落到冰川谷底,和底碛一起统称基碛。
这些冰碛物受冰川谷底地形起伏的影响或受冰面和冰内冰碛物分布的影响,堆积后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称冰碛丘陵或基碛丘陵。
二)侧碛堤随冰川退却,原聚集于冰川两侧边缘的大量碎屑物质,出露地表,形成了与冰川流向平行的长条状冰碛堤岗,称之为多列式,冰川衰退的阶段性。
(三)终碛垄分布于冰川前缘地带,由终碛组成的弧形垄状地形。
内侧缓,外侧陡,相对高度因地而异
(四)鼓丘由冰碛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长轴方向平行于冰流方向。
它的平面呈椭圆形,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纵剖面呈不对称的上凸形,迎冰面一坡陡,是基岩,背冰面一坡缓,是冰碛物。
它的高度可达数十米。
鼓丘分布在大陆冰川终碛堤以内的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范围内,常成群分布。
山谷冰川终碛堤堤内也有鼓丘分布,但数量较少。
鼓丘的成因是冰川在接近末端,底碛翻越凸起的基岩时,搬运能力减弱,发生堆积而形成的。
4、冰水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
(一)蛇形丘(Eskers)
蛇形丘是一种狭长而曲折的垄岗地形,由于它蜿蜒伸展如蛇,故称蛇形丘。
它的长度约数公里至数十公里,高10~30m,有时可达70~80m,底宽几十米至几百米,丘顶较狭窄,仅数米宽,顶部平缓,两侧坡度约10~20°(图5-16)。
蛇形丘的延伸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
(二)冰砾阜、冰砾阜阶地、锅穴
冰砾阜:
冰砾阜阶地:
锅穴:
冰水平原上常有一种圆形洼地,深数米,直径十余米至数十米,称为锅穴。
冰水扇:
冰水扇堆积物由分选中等的沙砾组成,含少量漂砾,向下游粒径明显变小,磨圆度显著变好,常有层理出现但极不规则。
冰水平原:
几个冰水扇相互连接就成为冰水平原,又名外冲平原。
5、冰期划分的地貌依据。
(1)冰碛物的岩性组成和风化程度1、冰碛物岩性组合。
2、冰碛物的风化程度。
(2)间冰期沉积
(3)冰川堆积地貌
(4)冰蚀地貌
6、冰缘地貌的主要类型。
(一)雪蚀洼地与山原阶地
(二)石海和石河
(三)多边形土和石环、石圈、石带
(四)热融地貌与融冻泥流地貌
(五)冰丘和冰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