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6079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验二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验二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实验二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实验二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二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

《实验二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二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二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docx

实验二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MeasurementofSaturatedVaporPressure

王暮寒PB1020706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MuhanWangPB10207067

SchoolofLifeScience,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ofChina,Hefei

Email:

wangmh@

2012.5

【关键词】

饱和蒸汽压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

温度

摩尔汽化热

【KEYWORDS】

Saturatedvaporpressure

Claperon-ClasiusEquation

temperature

MolarHeatofvaporization

【摘要】

根据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于纯液体的炮和蒸汽压P与温度T,lnP与1/T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利用动态法测定不同温度T下环己烷的饱和蒸汽压p,得出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从而求算环己烷的摩尔气化热,求得环己烷在大气压下的正常沸点。

【ABSTRACT】

AccordingtotheClaperon-ClasiusEquation,thereisalinearrelationbetweenT,thetemperatureofafluidandp,thesaturatedvaporpressureofit.Bymeasuringthesaturatedvaporpressureofcyclohexaneunderdifferenttemperatures,wecouldverifythelinearrelation,andfurthermore,calculatethemolarheatofvaporizationalongwiththeboilingpointofcyclohexane.

 

【前言】

摩尔汽化热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1mol纯液体在平衡过程中变为蒸汽所吸收的热。

液体的沸点则是当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强时的温度。

液体的沸点随着外界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当液体处于沸点时,若将蒸汽视为理想气体,在汽化过程前后忽略液体的体积,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认为摩尔汽化热为常数,则可由气相和液相化学势相等推得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以及液体的摩尔蒸发热和其他热力学常数。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

静态法,在某一固定温度下直接测量饱和蒸汽的压力;动态法,在不同外部压力下测定液体的沸点;饱和气流法,在液体表面上通过干燥的气流,调节气流速度,使之能被液体的蒸汽所饱和,然后进行气体分析,计算液体的蒸汽压。

本实验利用动态法,此法基于在沸点时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与外压达到平衡。

只要测得在不同外压下的沸点,也就测得在这一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本实验中通过测量环己烷在不同压强下的沸点来验证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并根据建立起来的经验方程求算环己烷的平均摩尔汽化热。

【实验内容】

一.实验原理

在封闭体系中,液体很快和它的蒸汽达到平衡。

这时的蒸汽的压力称为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蒸发一摩尔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即为该温度下液体的摩尔汽化热。

它们的关系可用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表示:

(2-1)

H:

摩尔汽化热(J·mol-1)R:

气体常数(8.314J·mol-1·K-1)

若温度改变的区间不大,H可视为为常数(实际上H与温度有关)。

积分上式得

(2-2)

常数

(2)式表明

有线性关系。

作图可得一直线,斜率为-B。

因此可得实验温度范围内液体的平均摩尔汽化热H。

(2-3)

因此,只要测得某液体不同温度下的液体饱和蒸汽压,即可通过作图得到该液体的平均摩尔汽化热。

二.实验仪器

液体饱和蒸汽测定仪1套抽气泵1台

福廷式压力计1支加热电炉1个

JJ-1增力电动搅拌器1台1/100C温度计1支

真空稳压包WYB-I型1台DTV-2AI控温仪1台

循环水抽气泵1台

 

三.实验装置图与装置简介

1-盛水大烧杯;2-温度计(分度值为0.1°);3-搅拌;4-平衡管;5-冷凝管;6-开口U形水银压力计;7-具有保护罩的缓冲瓶;8-进气活塞;9-抽气活塞;10-放空活塞;11-安全瓶;12、13-橡皮管14-三通活塞

图一实验装置图

图一中,平衡管由三个相连通的玻璃球构成,顶部与冷凝管相连。

冷凝管与U形压力计6和缓冲瓶7相接。

在缓冲瓶7和安全瓶11之间,接一活塞9,用来调节测量体系的压力。

安全瓶中的负压通过真空泵抽真空来实现。

安全瓶和真空泵之间有一三通阀,通过它可以正确地操作真空泵的启动和关闭。

A球中装待测液体,当A球的液面上纯粹是待测液体的蒸汽,并且当B管与C管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时,表示B管液面上的蒸汽压(即A球面上的蒸汽压)与加在C管液面上的外压相等。

此时体系汽液两相平衡的温度称为液体在此外压下的沸点。

用当时读得的大气压减去压差计两水银柱的高度差,即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四.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装置,掌握真空泵的正确使用,了解系统各部分及活塞的作用,读当日大气压。

2、取下平衡管4,洗净、烘干,装入待测液。

使A球内有2/3体积的液体。

并在B,C管中也加入适量液体,将平衡管接在冷凝管的下端。

平衡管中液体的装法有两种:

一是把A管烘烤,赶走空气,迅速在C管中加入液体,冷却A管,把液体吸入。

二是将C管中加入液体,将平衡管与一水泵相连接,抽气,并突然与水泵断开,让C管的水流入A管。

3、系统检漏:

管闭活塞8和9,将三通活塞14旋转至与大气相通,关闭活塞10,插上真空泵电源,启动真空泵,将活塞14再转至与安全瓶11相通,抽气5分钟,再将活塞14旋至与大气相通,拔掉真空泵电源,停止抽气。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真空泵油倒吸。

用活塞9调节缓冲瓶的真空度,使U形压力计两臂水银柱高低差为20—40毫米,关闭活塞9。

仔细观察压力计两臂的高度,在10分钟内不变化,证明不漏气,可开始做实验。

否则应该认真检查各接口,直到不漏气为止。

4、不同温度下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A、将平衡管浸入盛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并使其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插上电炉加热,同时开冷却水,开启搅拌马达,使水浴中的水温度均匀。

B、关闭活塞9,使活塞8与大气相通。

此时平衡管,压力计,缓冲瓶处于开放状态。

将活塞14通大气,插真空泵电源抽气,把活塞14旋转至与安全瓶相通,抽5分钟,再将活塞14通大气。

拔下电源,此时安全瓶内为负压,待用。

C、随着水浴中液体的温度的不断升高,A球上面的待测液体的蒸汽压逐渐增加,使C管中逐渐有气泡逸出。

本实验所测的液体为纯净的水,所以待测水浴中的水沸腾后仍需继续煮沸5-10分钟,把A球中的空气充分赶净,使待测水上面全部为纯液体的蒸汽。

停止加热,让水浴温度在搅拌中缓缓下降,C管中的气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液面开始下降,B管液面开始上升,认真注视两管液面,一旦处于同一水平,立即读取此时的温度。

这个温度便是实验大气压条件下液体的沸点。

D、关闭活塞8,用活塞9调节缓冲瓶7中的真空度,从而降低平衡管上端的外压,U形压力计两水银柱相差约40mm左右,这时A管中的待测液又开始沸腾,C管中的液面高于B管的液面,并有气泡很快逸出,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气泡慢慢消失,B管液面慢慢升高,在B、C两管液面相平时,说明A、B之间的蒸汽压与外压相等。

立即记下此时的温度和U形压力计上的读数。

此时的温度即外压为大气压减去两汞柱差的情况下液体的沸点。

继续用活塞9调节缓冲瓶的压力,体系产生新的沸腾,再次测量蒸汽压与外压平衡时的温度,反复多次,约10个点。

温度控制在80C以上,压差计的水银柱相差约400mm左右为止。

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可将缓冲瓶放空,重新加热,按上述步骤继续重复测量两次。

实验结束时,再读取大气压,把两次记录的值取平均。

5.选取合适的点,用温度计校准控温仪的温度。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平衡管A管和B管之间的空气必须赶净。

2、抽气和放气的速度不能太快,以免C管中的水被抽掉或B管中的水倒流到A管。

3、读数时应同时读取温度和压差。

4、使用真空泵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真空泵时,特别是关真空泵时,一定要防止真空泵中的真空油被吸入大真空瓶中去,要保证真空泵的出口连通大气时才能关真空泵。

就本实验而言,要保证大真空瓶上的三通活塞处于“”状态时才能切断真空泵的电源。

 

【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结果

1.实验温度范围内环己烷的平均摩尔汽化热

∆vapHm=R*|K|=8.314J·mol-1·K-1*3915.54=32.55kJ·mol-1·K-1

2.环己烷的正常沸点为:

T=353.26K

即t=80.11℃

查阅资料得,环己烷的正常沸点:

80.74°C(354K)所得结果略偏低

二.结果分析

测得沸点与资料很接近但仍偏低,分析误差来源如下:

1.克拉伯龙-克劳修斯方程建立过程中有多个条件:

将蒸汽视为理想气体,在汽化过程前后忽略液体的体积,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认为摩尔汽化热为常数。

而理想气体仅是理想化的模型,汽化过程之前的液体也占据一定的体积,而且摩尔汽化热实际上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

以上都会引起lnP~1/T曲线对线性的偏离。

2.动态法中,判断气液相平衡的标志是两边液面相平。

实际上相平时并不是严格静态的平衡。

而且人眼观察液面也会引入误差。

本实验中负责观察三组液面的同学没有变,适当减小了因个体判断差异引起的误差。

3.实验中使用搅拌器加快对流,尽量使体系温度一致,但无法保证温度完全的一致。

而且搅拌器引起的晃动也会影响液面相平的观察。

4.实验之前有5~10分钟排空气的过程,但可能有少量空气不能完全排出,由公式可知位排净的空气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5.实验中需要直接读取的数据是U形气压计的刻度、温度计的读数。

气压计刻度的最小分度值Δh=0.5mm,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ΔT=0.05℃,实验者以及眼睛的视觉差异都会带来读数误差。

另外,控温仪是电子设备,受外界影响因素干扰较大。

以上可以通过指定读数者、对控温仪进行校正来减小误差。

6.测量的环己烷纯度有限,其中的少量杂质引起沸点上的偏差。

三、实验总结

1.实验时可以采取方法略加速降温过程,提高效率,如:

用湿毛巾擦拭大烧杯外壁,但要注意液面快要相平时停止,以尽量保证气液相的平衡。

或通过开窗等加速空气对流。

2.对温度计的校正可以伴随一组测量进行,但要密切关注液面的状态。

3.分工需明确,同一种数据指定一个同学完成,可以减小误差。

【参考资料】

《物理化学实验》崔献英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物理化学》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维基百科-环己烷

 

【附:

实验数据与处理】

一.实验条件

大气压

实验前(mmHg)

试验后(mmHg)

平均值(mmHg)

756.26

755.26

755.76

表一实验时大气压

·气压换算:

101.325kPa=760mmHg

·温度换算:

T=273.15K+t

二..气压及温度原始数据

1.第一组:

气压差/cmHg

P/cmHg

P/kpa

温度/℃

T/K

0

75.58

100.73

78.90

352.05

4.8

70.78

94.34

76.30

349.45

8.7

66.88

89.14

74.90

348.05

12.1

63.48

84.61

73.00

346.15

14.8

59.78

79.67

71.30

344.45

19.1

55.48

73.94

69.00

342.15

23.0

52.58

70.08

67.50

340.65

26.6

48.98

65.28

65.60

338.75

30.7

44.88

59.82

62.80

335.95

35.6

39.98

53.29

60.00

330.15

表二第一组实验数据及处理

·以测得的蒸汽压p对温度T作图:

图一第一组实验数据p-T图线

从图中均匀地读取十个点的坐标,整理得:

T/K

P/Pa

1/T(1/K)

Ln(P/Pa)

1

329.34

51686.9

0.0030364

10.853

2

332.11

55004.6

0.0030111

10.915

3

334.88

59097.5

0.0029861

10.987

4

337.64

63965.9

0..0029173

11.066

5

340.41

69609.6

0.0029376

11.151

6

343.17

76028.6

0.0029140

11.239

7

345.94

83223.0

0.0028907

11.329

8

348.71

91192.7

0.0028677

11.421

9

351.47

99937.8

0.0028452

11.512

10

354.24

109458.3

0.0028229

11.603

表三第一组实验数据lnP~1/T

图二第一组实验数据lnP~1/T图

LinearRegressionforData1_B:

Y=A+B*X

ParameterValueError

------------------------------------------------------------

A21.60720.27027

B-3551.8333492.42078

------------------------------------------------------------

RSDNP

------------------------------------------------------------

-0.997640.019629<0.0001

------------------------------------------------------------

第一组拟合直线方程:

lnP=-3551.8/T+21.61

 

2.第二组

气压差/cmHg

P/cmHg

P/kpa

温度/℃

T/K

0

75.58

100.73

79.40

352.55

4.6

70.98

94.60

77.30

350.45

9.3

66.28

88.34

75.30

348.45

11.5

64.08

85.41

74.25

347.35

15.3

60.28

80.34

72.25

345.35

19.1

56.48

75.28

70.30

343.45

23.1

52.48

69.95

68.20

341.35

25.0

50.58

67.41

65.80

338.95

31.0

44.58

59.42

63.40

336.55

34.6

39.98

52.37

61.00

334.15

表三第二组实验数据及处理

以测得的蒸汽压p对温度T作图:

图三第二组实验数据p-T图线

·

从图中均匀地读取十个点的坐标T/K:

T/K

P/Pa

1/T(1/K)

Ln(P/Pa)

1

332.31

48164.31

0.0030092

10.782

2

334.63

54044.4

0.0029884

10.898

3

336.96

59924.49

0.0029677

11.001

4

339.28

65804.58

0..0029474

11.094

5

341.61

71684.67

0.0029273

11.180

6

343.93

77564.76

0.0029076

11.259

7

346.26

83444.85

0.0028880

11.332

8

348.58

89324.94

0.0028687

11.400

9

350.90

95205.03

0.0028498

11.464

10

353.23

101085.12

0.0028310

11.524

表四第二组实验数据lnP~1/T图

作出lnP对1/T的图并拟合:

图四第二组实验数据lnP~1/T图

LinearRegressionforData1_B:

Y=A+B*X

 

ParameterValueError

------------------------------------------------------------

A23.263020.37833

B-4136.30771129.74701

------------------------------------------------------------

 

RSDNP

------------------------------------------------------------

-0.996570.0239<0.0001

------------------------------------------------------------

第二组拟合直线方程:

lnP=-4137.31/T+23.26

 

3.第三组

气压差/cmHg

P/cmHg

P/kpa

温度/℃

T/K

0

75.58

100.73

79.50

352.65

4.1

71.48

95.27

77.80

350.95

8.5

67.08

89.40

75.70

348.85

11.4

64.18

85.54

74.30

347.45

15.3

60.28

80.34

72.30

345.45

19.3

56.28

75.01

70.10

343.25

24.4

51.18

68.21

67.25

340.40

26.9

48.68

64.88

65.80

338.95

30.8

44.78

59.68

63.50

336.65

34.8

40.78

54.35

60.80

333.95

表五第三组实验数据及处理

以测得的蒸汽压p对温度T作图:

图五第三组实验数据p-T图线

从图中均匀地读取十个点的坐标:

T/K

P/Pa

1/T(1/K)

Ln(P/Pa)

1

332.08

48228.1

0.0030113

10.784

2

334.44

54068.3

0.0029901

10.898

3

336.80

59908.4

0.0029691

11.006

4

339.17

65748.5

0..0029484

11.094

5

341.53

71588.7

0.0029280

11.179

6

343.89

77428.8

0.0029079

11.257

7

346.25

83269.0

0.0028881

11.330

8

348.61

89109.1

0.0028685

11.398

9

350.98

94949.3

0.0028491

11.472

10

353.34

100789.4

0.0028301

11.521

表六第三组实验数据lnP~1/T图

 

作出lnP对1/T的图并拟合:

图六第三组实验数据lnP~1/T图

PolynomialRegressionforDATA1_B:

Y=A+B1*X

ParameterValueError

------------------------------------------------------------

A23.035880.36598

B1-4057.50667125.48984

------------------------------------------------------------

R-Square(COD)SDNP

------------------------------------------------------------

0.993350.022629<0.0001

第三组拟合直线方程:

lnP=-4057.51/T+23.04

4.由直线斜率计算出被测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汽化热:

·三组数据的斜率:

K1=-3551.8

K2=-4137.31

K3=-4057.51

·平均值

K=-3915.54

由公式可以求出环己烷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的摩尔汽化热:

∆vapHm=R*|K|=8.314J·mol-1·K-1*3915.54=32.55kJ·mol-1·K-1

5.由曲线求得环己烷的正常沸点:

·三组数据的截距:

A1=21.61

A2=23.26

A3=23.04

·平均值:

A=22.64

代入A=22.64,p=101325Pa,求得

T=353.26K

即t=80.11℃

与文献值比较:

80.74°C(354K)略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