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会计81201 乐晓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5471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陵会计81201 乐晓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陵会计81201 乐晓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陵会计81201 乐晓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陵会计81201 乐晓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陵会计81201 乐晓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陵会计81201 乐晓霖.docx

《广陵会计81201 乐晓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陵会计81201 乐晓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陵会计81201 乐晓霖.docx

广陵会计81201乐晓霖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而作为金融业的核心而存在于现代经济运行之中的银行,它的危机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全球现象。

在180多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中,就有130多个国家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银行危机,有的国家至今仍处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没有恢复元气。

同时近两年来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灾难频发,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防范其决策风险及经营风险比较重视,但是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不够在意,这不利于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

本文在阐述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及其管理的相关概念后,针对我国五种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切入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数据比较,得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

最后根据结论和我国金融市场实际情况从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1.背景

1.1财务管理是提高中小商业银行在各方面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过去我们习惯于用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等规模指标来衡量,而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银行内部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财务指标。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必然影响其自身财务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银行效益的提高和风险控制,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不仅使商业银行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银行竞争力。

1.2财务管理是快速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需求

80年代以后西方银行一方面全力以赴扩展传统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这一时期,在资产负债管理、资本金管理、成本管理等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理念和新方法,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来达到增加资产收益,降低资金成本和费用,控制风险,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目的,进而实现银行“三性”即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目标。

由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建立一套科学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尽快适应现代金融企业市场竞争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化的商业银行。

1.3财务管理决定了企业又快又好发展的程度

中小商业银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贡献,银行内部有良好的财务管理以及良好地发展,是为国家提供经济贡献的基础,即使很多公司都会按照国家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如设立财务控制规范、落实财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深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加强中小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小商业银行在社会多个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为国家创造大量的财政收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

现阶段中小商业银行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有不少中小商业银行背负过高的成本,经济效益不高,资金无法周转,处于长期亏损状态,财务管理的混乱是这些亏损企业的一个通病。

企业管理层应该深入认识所在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及时拟出恰当的应对政策,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公司状态,在关键的时刻挽回亏损的局面。

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如果能有所加强,并有效发挥其作用,相信一定能够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这也是市场经济、改善企业状况的客观要求,从而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2.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现状

2.1财务管理体系落后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在资金的筹措及运用环节仍存在缺乏效率的现象。

其中负债业务多是依赖于开立新网点等同质化经营方式被动吸收存款,在现今资本充足率的红线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往往由于资本内生能力不足不得不在资本市场不断融资,增加财务管理的压力;并且在资金运用环节往往忽视成本与收益的测算,常通过对大客户通过低价让利等模式进行营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银行规模,但大幅度降低了资金的收益水平。

在风险控制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虽开始重视中间业务收入环节,但仍缺乏相应的财务资源支持,而将大部分资源配置于高风险的信贷业务环节,因此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因素。

2.2财务管理理念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价值创造最大化的理念与财务管理、发展战略实践等方面并未达成一致。

比如在面对激烈的市场份额竞争时,各商业银行为完成经营目标往往忽视潜在风险,这实际是不符合价值最大化的理念;现行的财务管理仍然侧重于银行内部的经营性现金运动,虽然已经细化为资本管理、负债管理、收益分配等各个子模块,但仍相对较零散,尚未形成有效地集约化管理。

2.3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减反增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银行普遍存在双重压力,在经济环境还没有复苏的情况下,银行要在金融市场中竞争下去就要放宽对企业信用的审查,如果放弃对企业的严格审查,那么不良信贷就会上升,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

我国银监会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GDP下降1个百分点,银行的不良贷款就会上升0.4个百分点。

银行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扩大对企业的贷款,这样其实就是银行不顾金融市场风险,盲目的扩大规模经营,如果贷后管理不到位。

部分项目在贷款发放后未跟踪监督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存在资金用途与合同约定不符,甚至被挪用的现象;再就是对信贷客户的经营状况变化缺乏及时监测关注,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客户风险化解和控制措施不及时,导致信贷资金损失风险扩大。

因此,银行的过度规模经营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不良信贷风险。

2.4财务人员管理素质不高

随着济南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不断的增加,对资金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

但是中小商业银行在人员配备以及人员素质方面还存在较大是差距,不能够满足市场业务发展的需求。

主要体现在员工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能够熟悉财务风险管理的员工比较少,一些熟悉的员工年龄比较老化,办事效率和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影响到银行业务的发展。

大部分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而且没有接受专业的财务管理培训。

同时中小商业银行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批、贷后管理方面都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导致工作人员财务管理不断出现问题。

3.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

3.1中小商业银行的资金融通

主要包括银行的筹资、投资决策。

在筹资决策中,银行筹集的资本用于满足不同种类的资金需求,银行发展性资金需求、利率敏感组合资金需求、流动性资金需求等等。

不同类型银行的资金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银行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详尽、细致地分析其不同的资金需求种类及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来源计划,并选择相应的筹资方式。

而商业银行投资主要包括证券投资、信托投资、租赁投资及各种衍生金融工具投资。

3.2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主要包括现金及应收账款的管理、贷款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也是其赖以盈利的主要来源。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主要包括银行负债的来源及风险。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藉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产的规模、结构和收益水平。

商业银行与其它工商企业的区别之一就是银行负债业务是其经营活动的主体内容,负债资金占资金来源总额的比重高于非金融企业,银行主要靠负债筹集资金,然后通过对其资本和负债资金的运用来取得收入。

我国银行负债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借入款、发行债券和其他负债四个方面。

正是因为银行业经营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他们所要面临更多的风险。

银行负债资金的风险主要由流动性(清偿性)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和资本风险四种。

这些风险会共同影响银行的正常运转,所以对风险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3.3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中就包括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是对商业银行其他工作起到监督和推动作用的有效手段。

商业银行在从事信贷业务、对外投资、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吸收大量资金,而且要支付相应的利息,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及有关的办公费,广告宣传费、管理费等,还要耗费一定数量的物品。

所有这些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利息支出和各种耗费以及货币表现就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成本。

成本开支范围是指商业银行经营成本所包含的项目,是成本管理对象的具体化。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其成本管理范围也具有特殊性,由存款利息加上物化劳动或劳动消耗中的必要劳动部分组成。

为了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便于各商业银行之间进行成本分析和横向比较。

3.4中小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和预算管理、财务分析、表外业务管理。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简称OBS),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所有不是表内业务的活动都可称为表外业务。

传统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的承兑与担保,在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各类信用证是一种最广泛的传统表外业务。

但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

80年代以来。

种种创新的表外业务(金融衍生工具)也大量涌现,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表外业务主要是提供非资金的服务,服务和提供资金分离。

银行一般只是充当中介人,为客户提供保证,只有当客户根据银行的承诺提取资金或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潜在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才能成为银行的实际资产和负债。

或有负债因某种事件或交易的发生而转化为现实的负债,如银行在国际结算中开立信用证。

表外业务在不引起银行资产负债总额变动情况下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规模和范围,而且可以增加手续费收入。

3.5中小商业银行的收益分配

商业银行的收益分配主要包括收益管理、利润分配和股利分配。

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还包括合并与收购、清算与破产。

由于这几项内容的特殊性较小。

4.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特点

4.1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方面存在困难

对任何企业来讲,财务管理都是其中枢和命脉,而对商业银行而言,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往往在组织架构和行政区设差不多,省市县分级下设,而且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也要求其经营网点遍布全国。

由于下属分支机构众多,财务管理在管理的跨度、维度和力度上都要复杂、困难得多,当然也就显得更为关键。

财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是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商业银行由于属下成员企业众多,会计核算水平参差不齐,在财务会计资料的准确、真实、及时以及完整性方面难以保持一致。

因此,相对于单一公司来讲,商业银行财务信息资料收集的难度无疑会增加很多。

4.2资金预算的复杂性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编制资金预算。

编制资金预算一是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保证商业银行发展的资金需要;二是在保证商业银行正常现金流量的前提下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

商业银行资金预算的基础是各下属分行的资金预算,在各分行资金预算的基础上经整理汇总才能得出。

属下各分行资金计划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整体资金预算的准确与否。

各分行的经营情况也是千变万化,有可能会出现变动调整情况,这种变化必然会导致商业银行资金预算的调整。

因此,商业银行的资金预算必然是动态的、经常会加以调整的。

面对集团属下众多的分行,商业银行的资金预算要适应这种变化,无疑会有相当的难度。

4.3投资管理工作的初级化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与其他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不同之处体现在财务管理工作是否涉及到投资管理。

相对于其他企业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它要求专门的部门和更专业的人才来负责此类业务的具体操作和运行。

同时,银行本身是金融机构,它自身有能力完成对投资业务的专业化管理。

所以,商业银行财务部门一般不再直接参与投资业务的运营,它对投资业务的管理,主要是从后台控制的角度切入,通过对产品盈利能力的分析、部门盈利能力的分析以及资金的投入量来加以评价和控制。

此外,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诸如整体融资管理、股利分配管理等,一般由总部的财务部门负责。

5.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5.1财务会计方法还需提高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还存在“信息孤岛”、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等问题,使得供领导决策的大量信息只能通过层层报表汇总得到。

支持决策手段落后,导致了财务决策信息的缺乏、滞后,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受影响。

可以看出,即便是商业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分析与评价体系,也会因没有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研究有效的信息化支持决策,导致银行无法与竞争对手做出更快、更好、更正确的决策。

会计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管理者关心的会计信息,财务部门无论是在手工条件还是在电算化环境下从事会计工作,其工作的特点都是事后算账。

财务与会计部门拥有大量工作人员,天天忙忙碌碌,只能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后,按照会计语言进行凭证的编制与录入、记账、报告等。

资金流、信息流并没有有效的集成和共享,财务部门就无法及时准确地提供管理者关心的财务信息。

5.2信贷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在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经典的投资理论就是“不能把鸡蛋都放入一个篮子中”这样能够分散投资风险,银行贷款的高度集中就会使银行产生流动性风险,情况严重的会导致银行面临破产。

但是银行中的贷款都放到了少数重点企业和优势行业,在短期内可以使银行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贷款的高度集中导致的抵押资产集中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

如果国内的经济、政治以及政策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这些企业在市场中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就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

国外商业银行在信贷决策机制中有成功的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在建立信贷决策机制方面没有有效的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而建立的信贷决策机制就存在一定的缺陷。

5.3核算方法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使得会计核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将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搬到计算机中,使得会计流程自动化,并未从本质上改变会计流程。

其结果是:

会计工作是事后算账、事后报账;会计部门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业务与财务不协同,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在企业内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各项业务之间信息不能实时的沟通,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的是一个高度集中的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与业务一体化,既要效率、更要效益,通过提供效率来增加效益。

5.4成本预算理念缺失

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都需要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需要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支持,目前国内银行的技术力量大部分都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对落后,不能及时提供更多有用的数据,也就不可能实现成本收益的实时监控。

整体信息应用水平还是分散、局部和低层次的,由此使得财务管理在三个层次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5.5监督体系

在国内,目前建立了两套关于企业财务评价和经济效益考核的指标体系,一套是《企业财务通则》中的“三类八大指标系统”,另一套是经济效益考核的“十大指标系统”,这两套系统都着眼于企业内部的财务评价,仍然属于微观财务分析的范畴,不利于横向比较财务经济状况,也不利于经济学家进行经济问题的实证研究。

事实上,商业银行在具体实施监控时,往往都是事后控制,缺乏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使整个财务监控缺乏全程性。

这种使监控者游离于财务监控之外的实际情况,削弱了整个银行的“合力效应”,整体优势和综合功能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财务监控和预警是从银行整体的角度,以指标的形式对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进行监测、监控,对监测结果进行识别,判定监测到的财务经济过程特征属于何种状态以及预示着何种状态。

财务监控和预警目前在财务管理上还是一个空白,有待我们进一步加以研究。

6.我国中小商业财务管理的治理及对策

6.1协调财务管理模式与公司发展模式

企业战略目标最终仍然主要体现在有关量化的经济指标上,如企业将要达到的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缴纳税金等。

因此,财务管理模式与企业战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与企业战略的协调与支持程度,对企业战略的成功与否具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为配合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模式一定要服从于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商业银行在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回收等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实施方法均服务于整个银行的发展战略。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面临着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动态的财务管理环境,在这种条件下,银行财务管理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和利用能力。

因此现代理财环境下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不能单纯注重财务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手段,也不能局限于对各项具体财务行为进行规划,而应该吸收、借鉴战略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从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角度,充分重视财务的长远问题和战略问题的设计与谋划。

6.2加强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资金运动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

统一管理商业银行运营资金,是健全集权型财务管理机制的关键所在。

如果资金分散管理,商业银行内部又缺乏有效的调节和约束机制,就容易造成银行资金严重浪费,甚至造成部分下属分行盲目经营、盲目贷款,给银行造成更大的损失。

因此,只有通过商业银行总部统一管理财务资金,才能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财务部在资金管理中合理筹资、调剂余缺、控制流向、确保回收的职能,才能保证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中的统一领导和有效监控作用,促进商业银行实现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实现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高效。

6.3建立强有力的财务管理监控

建立财务经济监测与预警体系,首先进行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就是从复杂的经济过程中,选择能够反映银行财务经济运行中主要方面的运行特征和各个方面关系特征的财务经济指标,这些指标由现行会计系统提供。

其次,要做好财务经济变量的预处理。

由于各个特征变量的具体观察值有其产生的客观条件,也存在着观察误差的可能性。

财务经济监测所依据的财务经济变量循环波动的不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如多元分析法,对依据逻辑关系选择的指标进行筛选,经筛选后的财务经济变量作为特征变量。

另外,其他需注意的有关问题是:

财务经济比率的设计和选择,是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前提。

预警离不开监测,监测离不开财务比率。

财务经济比率的经济内容就是财务过程的数量特征和财务经济过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因此,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必须在分析系统的目标、结构、功能及其与整个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科学合理的设计和选择财务比率。

6.4建立有效的预算体系

财务管理体系要求的信息量之大,是传统的财务会计资料所不能提供的。

可以说,没有会计核算的电脑化和网络化,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在一个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推行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电脑化和网络化的优势,根据财务管理的需求,利用数据库建立信息代码库,每笔业务都具有一个多元化的代码组合,便于电脑随时按类别提取统计,扩展各个业务核算系统、管理系统的数据收集、分析整理和输出功能,实现会计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质的飞跃,不断满足财务管理庞大数据信息的需求,是商业银行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的必须选择。

6.5向西方国家借鉴学习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科技水平的提升

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服务手段和管理水平科技化程度很高,以花旗银行为首的35家大商业银行,20世纪90年代银行管理技术上的开支已高达1750亿美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管理信息化是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中国工商银行完成数据大集中建设工程、深圳发展银行业务外包等为标志,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系统工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银行成败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

因此银行管理信息化可以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做起,利用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有机融合,构架IT环境下管理新模式—财务集中管理,这是实施银行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银行管理水平的利器。

6.6树立新型成本管理概念

在具体的业务经营和管理中,不仅每一项产品、每一项业务都核算风险、成本和收益,即使在银行内部,提高服务和接受服务的部门或人员也都要进行成本的核算。

成本核算的观念贯穿于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商业银行要树立新型的成本管理理念,主要有:

战略成本理念。

即将银行的成本管理视为战略行为,站在全局高度认识成本管理。

具体地就说是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根据市场环境、企业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和财务承受能力等各个方面合理安排成本投入,制定最佳的成本管理模式。

源流式成本管理理念。

即在项目起始阶段确立目标成本值,从立项、开发、设计等环节就对成本发生的充分必要性进行逐项分析,将无谓支出消灭在萌芽状态。

零基预算法是该理念的重要体现,它要求以零为基点,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逐项审议各种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和一个量的界限。

持续成本改进理念。

这种管理理念认为成本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而是涉及各个经营环节、各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

成本改进的潜力是无穷的,企业应持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成本。

理想化成本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人人参与的全员成本控制和涉及所有经营环节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来保障。

结语:

从银行业产生至今,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银行业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像抓技术创新、抓市场开拓一样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给予更多的重视,广泛吸取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的具体特点加以创新改造,并应用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实践。

这样,财务管理一定会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艾洪德,张雪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王靖,宋飞.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的关系[J].金融时报,2014

(2)

[3]吕萍.美国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难题[J].经济参考报,2013(6)

[4]肖备.企业财务文化初探[J].浙江财税与会计,2011

(2)

[5]姜波.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改革与探索[J].金融研究,2012(8)

[6]陈正生.试论现代商业银行的全面成本管理[J].中国金融,2013(3)

[7]唐有瑜.美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的特点[J].上海会计,2013(7)

[8]舒新国,姜宏伟,秦红.中外商业银行经营差距到底有多大[J].金融会计,2012(8)

[9]岳松.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J].管理世界,2013(4)

[10]朱敏杰.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人才需求[J].辽宁教育研究,2014(6)

[11]方萍.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特点[J].成都大学学报,20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