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分解.docx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分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分解
浙教版(新)七年级上册科学
物理部分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
学习科学的方法: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测量:
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1毫米=103微米1微米=103纳米
2、长度的测量工具:
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
2、认识刻度尺:
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
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③量程:
测量的最大范围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1放正确: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
2看正确: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3读正确:
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一定要估读)
4记正确:
记录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5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
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
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注意:
页和张的区别)
(2)滚轮法:
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
如:
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
(3)化曲为直法:
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
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
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如:
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三、温度的测量
1、温度: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3、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
温度计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若测量的是液体的温度,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3)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相平.
(4)记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
37℃读作:
三十七摄氏度(不读成摄氏三十七度);
—20℃读作:
零下二十摄氏度或负二十摄氏度
4、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最小刻度为0.1℃。
特点: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用前需甩,离开人体读数。
四、体积的测量:
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毫升(mL)。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2、体积的测量工具:
量筒、量杯或米尺;
①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②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
3、量筒的使用:
①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放平稳:
把量筒或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读正确: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时读数偏小,俯视时读数偏大)
4、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1)在量筒中加一定量的水,记下此时体积V1
(2)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读数V2
(3)物体的体积V物=V2—V1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五、质量的测量:
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国际单位:
千克(kg);其他单位:
克(g),吨,斤,两,毫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
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常见的是托盘天平.
4、托盘天平的使用: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将游码移到“0”刻度线处。
(3)调节平衡螺母。
(具体是: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注意:
调平后,测量过程中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4)称量时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
(5)读数:
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
(注意横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
注意:
若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会造成称量结果偏大。
(6)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
5、称质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
称量的物体质量很小时,可取多个这样的物体进行测量,得出总质量,然后除以个数,就得出了单个物体的质量。
如: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或小零件的质量
(2)补差法:
1)先测量容器的质量m0,2)将待测液体倒入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3)待测液体的质量m液=m总-m0如:
测某液体质量(若将1、2步骤颠倒测量值将偏小——空烧杯将沾水,m0将偏大)
六、密度的测量
1、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图象:
如图所示:
甲>
乙
4、单位:
国际单位:
kg/m3,常用单位g/cm3。
单位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5、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
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6、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
ρ=m/V
⑵方法:
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7、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
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可以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
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要点诠释:
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
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
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
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
成正比。
七、物质的比热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高温物体放出了热,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升高。
2.热量: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
热量的符号是Q。
3.单位: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更大的热量单位是千焦,符号kJ。
4.比热: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降低相同的温度,
放出的热量也不相同。
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科学上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
要点诠释:
(1)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所以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变得相同(即没有温度差)为止。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
(3)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的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反之,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
(4)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热量少的,比热容较小。
(5)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在温度变化比较大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
由于水的这种特性,我们用水作为冷却剂和取暖用。
如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秧田晚间灌水,白天放水等。
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作出解释→讨论交流。
八、物质的构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
)
b)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
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固体、液体分子的空隙很小,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很大。
(水是特例:
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说明冰中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要大)
c)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能闻到远处的花香)
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固体、液体都能发生扩散,气体扩散得最快,固体扩散很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红墨水在冷水与热水中扩散对比实验)。
注:
灰尘不是分子
扩散现象说明:
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分子之间有空隙。
九、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汽化(吸热)
固态液态气态
凝固(放热)液化即凝结(放热)
凝华(放热)
一)熔化与凝固:
1、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晶体(硫代硫酸钠即海波,萘,冰,所有金属,水晶,石膏、明矾、冰等)熔化时有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吸热不升温)
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橡胶,塑料等)熔化时没有熔点(即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书145页。
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不同晶体熔点不同。
2、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需要向外放热。
晶体有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二)汽化与液化:
1、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2)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也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从而也会导致周围的物体温度降低。
蒸发吸热的应用与实例:
游泳或淋浴后觉得凉、汗液蒸发散热、酒精降温、狗在夏天伸长了舌头
3)蒸发与沸腾的比较:
①相同点:
都是汽化方式,都要吸热。
②不同点:
a.发生的温度不同: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即沸点)发生。
b.发生的部位不同:
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都发生。
c.发生的程度不同:
蒸发比较平和;沸腾比较剧烈。
4)沸点:
沸腾时,从外界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称沸点。
所吸收的热量用于液体的汽化。
5)低沸点物质用于冷冻治疗:
利用液体汽化吸收大量热量,使局部组织冷冻,从而破坏或切除病变的活组织。
2、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需要向外界放出热量。
1)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冰箱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的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3)我国卫星上采用了热管温控技术:
冷凝剂在向阳面汽化吸热,在背阳液化放热。
4)如:
雾、露的形成: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冰棒冒“白气”:
由于冰棒熔化时从外界吸热,使外界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
三)升华与凝华:
1、升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如碘升华;樟脑精的消失,药店的药味,衣服冻干。
2、凝华: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如针状雾凇,干冰胡须,霜,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3、实例:
①普通灯泡发黑:
钨丝受热升华成钨蒸气,钨蒸气遇冷的灯泡玻璃壁凝华而成。
②如果我们能闻到固态物质的气味,说明这一固态物质有升华的特点。
③刚解开包装纸的冰棍常可看到有一层白色粉状的东西,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
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
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冰山消融;电热丝温度升高后颜色发生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
2、化学变化:
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钢铁生锈、木炭燃烧等常伴有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密度等
4、化学性质:
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酸碱性、溶解性、可燃性等。
生物部分
一、生物与非生物
1、自然界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观察蜗牛实验表明生物对刺激有反应。
a)身体的结构:
有壳,2对触角,腹足是它的运动器官,能分泌黏液,以茎叶为食
b)生活环境:
一般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c)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有触觉、嗅觉和味觉;没有听觉。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
①对外界刺激有反应;②能生长;③需要营养;④能繁殖后代;⑤有一定结构(有细胞);⑥有遗传变异;⑦需要呼吸;⑧能主动适应环境等等。
3、植物与动物的区别:
植物:
①不需要吃东西(有叶绿体,自己制造营养);②一般不能快速运动;
③对刺激反应不灵敏;④有细胞壁
动物:
①需要吃东西;②一般能快速运动;
③对刺激反应灵敏;④无细胞壁
2、动植物的特征与分类
1、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活习性
呼吸器官
体表情况
体温
生殖、受精
代表动物
鱼类
终生生活在水中
鳃
有鳞片
不恒定
卵生、水中受精
鲤鱼、鲢鱼
两栖类
幼体水生、成体水陆两栖
幼体用鳃、成体用肺兼用皮肤
皮肤裸露
不恒定
卵生、水中受精
青蛙、娃娃鱼
爬行类
陆生
肺
有鳞片或甲
不恒定
卵生、体内受精
蛇、鳄鱼
鸟类
陆生、能飞翔
肺兼用气囊
有羽毛
恒定
卵生、体内受精
鸡、鸽子
哺乳类
少数水生、多数陆生
肺
体表被毛
恒定
胎生、哺乳、体内受精
人、虎、兔子、鲸
2、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椎骨,它们的形态各异,按照结构和形态可分类如下:
单细胞构成
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
多细胞构成
有口无肛门
身体呈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
如水螅、水母
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扁形动物
如涡虫、血吸虫
有口有肛门
身体长或薄
身体不分节
线形动物
如蛔虫、蛲虫
身体分节
环节动物
如蚯蚓、水蛭
身体不长或薄
有贝壳
软体动物
如河蚌、蜗牛、乌贼
无贝壳
节肢动物
如蜈蚣、蝗虫
棘皮动物
如海星、海胆
3、植物的主要特征
种类
生活环境
结构特点
繁殖
等级
代表植物
藻类
多为水生
无根、茎、叶的分化,也无花、果实和种子
分裂生殖或孢子生殖
低等
↓
高等
衣藻、紫菜、海带
苔藓
阴湿
有茎、叶、假根,无花、果实和种子
孢子生殖
葫芦藓、地钱
蕨类
阴湿
有根、茎、叶,无花、果实和种子
孢子生殖
蕨、胎生狗脊
裸子植物
陆生
有根、茎、叶、种子,无花和果实
种子繁殖
银杏、苏铁
被子植物
陆生、水生
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种子繁殖
苹果、豌豆、郁金香
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植物
动物
自己制造有机物
摄取现成的有机物
一般不能自由快速运动
一般能自由快速运动
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敏感
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器官种类少,结构简单
器官种类多,结构复杂
主要是顶端生长
身体各部位同时生长
要点诠释:
动物和植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能否进行光合作用自行制造有机物。
易混淆的动物:
哺乳类:
蝙蝠、鲸、海豹等;爬行类:
龟、蛇、鳄鱼、蜥蜴、变色龙等;两栖类:
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等。
鱼类:
鲨鱼
易混淆的动物植物:
被子植物:
金鱼藻;蓝藻不是植物是原核生物。
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种。
在分类阶层系统中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少,共同特征越多。
四、细胞:
——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单位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发现了细胞;实际上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
细胞膜:
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选择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
许多生命活动在这里进行。
有旺盛生命活动的细胞中细胞质是流动的,加速了新陈代谢的进行。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
叶绿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
内有液体叫细胞液(含水、色素、酸味、甜味等物质)。
3、细胞学说: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总结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学说,基本观点是: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4、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形成了复杂的生物体。
2)细胞分裂: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子细胞体积为母细胞的一半)
分裂过程的变化是:
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分裂的结果是:
多细胞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单细胞个体——繁殖了后代。
3)细胞生长:
子细胞吸收营养,由小长大的过程。
细胞生长的结果——细胞体积增大。
4)细胞分化:
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五、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2、多细胞生物: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或: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结构功能单位——细胞;
2)组织:
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构成。
植物的组织:
保护组织(保护功能)、输导组织(输送物质)、营养组织(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机械组织(支持和保护作用)、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等等。
动物的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组织
结构特点
分布
主要功能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间质少
体表和管腔的内表面
保护、分泌和吸收
结缔组织
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多
分布广(如血液、软骨、肌腱)
保护、支持、连接、营养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
躯体四肢、心脏、胃肠等
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
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脑、脊髓、神经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3)器官:
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心脏皮肤、脑、胃、肠、血管、神经等等。
植物的器官营养器官:
根、茎、叶
生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4)系统:
由多个器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
如:
消化系统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共同完成消化食物
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人体由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系统八大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6、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1)衣藻:
单细胞藻类;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草履虫:
原生动物;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
草履虫首先参加摄食的结构——纤毛;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食物泡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
七、显微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推动了微观领域研究的发展。
八、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善待生物。
保护生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九、显微镜:
1、实验室观察植物细胞用的工具是显微镜,它所成的像是倒像,若要把显微镜内的物象往左移,应把玻片标本往右移;若要把显微镜视野内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则应把玻片标本往右下方移。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q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目镜上标有“5Ⅹ、10Ⅹ”,物镜上标有“10Ⅹ、40Ⅹ”;那么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最小放大倍数是5×10=50倍。
3、显微镜观察的生物标本必须是薄而透明;显微镜视野内有一污点,可能在目镜、
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4、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当光线过强时,应选用小光圈、平面镜
5、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容易使装片里的水溢出,从而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
6、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用铅笔点上细点表示
7、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8、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气泡
9、显微镜的镜筒上安装的是目镜 ;转换器上安装的是物镜;载物台上安放的是玻片标本。
10、按实验要求,简要写出制作洋葱鳞茎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7个步骤.1)①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用镊子从洋葱的内侧表皮上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④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展平。
⑤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薄膜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⑥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⑦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1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1)取材用的牙签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