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44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_精品文档.doc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_精品文档.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_精品文档.doc

高中生物实验试题总汇

姓名: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2.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实验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3.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洒精发酵是否彻底,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最好依次选择的试剂()

①苏丹Ⅲ②Ca(OH)2 ③斐林试剂 ④双缩脲试剂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4.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吡罗红能促进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

C.染色时间越长,观察效果越好

D.该实验的结论是DNA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5.下列可以作为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的是()

A.神经细胞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人的成熟红细胞

6.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A.a>b,细胞渗透吸水

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7.若要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在不伤害细胞内部结构的条件

下,利用哪一组酶除去细胞壁效果最好()

A.果胶酶和蛋白酶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蛋白酶和脂肪酶D.淀粉酶和脂肪酶

8.将肠淀粉酶溶液的PH值由1.8调高至12的过程中,其催化活性的变化最接近下面(纵坐标代表催化活性,横坐标代表pH值)的哪一幅图()

0

0

0

0

14

14

14

14

ABCD

9.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A.①②和①③B.②③和①②C.②④和①③D.②③和③④

10.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实验,错误的是()

A.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相对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小麦向阳处采得一片叶子,置于适当浓度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细胞是叶肉细胞

C.将某植物的一片新鲜叶迅速封入一透明的装有适量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光照几分钟后,容器内溶液的pH会增大

D.在上午10时左右,用两片同样大小的钻有小孔(直径为1cm左右)的锡铂纸对应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子,置于适当浓度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呈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呈黄白色

11.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

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23℃

23℃

23℃

23℃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

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选用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D.该实验的结论是:

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12.如右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

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

10min后观察的结果是:

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蓝色染料。

下列有关描述中,

正确的是()

A.溶液Z的浓度最高

B.溶液Y的浓度最低

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D.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

13.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

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14.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min。

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砖红色 B.无色 C.蓝色 D.紫色

15.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

C

少数有

全部32S

少数32P,多数31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

1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中,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各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

结果为DD:

Dd:

dd=10:

5:

5。

你应该给他的建议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改变桶内配子的比例,继续重复抓取;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

D.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1个;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17.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往氧气,结果是()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18.下列产醋最多的措施是()

A.将果酒中加入食醋,并通气

B.将果酒中加入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并通气

C.将果酒暴露在空气中

D.将果酒中加入冲洗葡萄的水,并通气

19.将乳酸菌的培养条件从有氧环境转变为无氧环境时,下列过程加快的是()

①葡萄糖的利用②二氧化碳的释放③ATP的形成④酒精的产生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在果酒的制作实验结束时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

21.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A.蛋白酶和脂肪酶 B.蛋白酶和淀粉酶

C.脂肪酶和淀粉酶 D.肽酶和麦芽糖酶

22.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和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23.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向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A.有利于溶解DNA B.有利于溶解杂质

C.减少DNA的溶解度D.减少杂质的溶解度

24.提取玫瑰精油最合适的方法是()

A.蒸馏法B.压榨法C.萃取法

25.下列关于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如图为酶的有关实验:

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mL淀粉糊,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振荡这两支试管。

(1)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在35℃水浴中保温5min,试管中液体变蓝;

(2)两支试管内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其目的是:

(3)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

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2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

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

(4)下列对“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最快,是因为20%的肝脏研磨液的浓度高于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