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43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

《高中地理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

高中地理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三亚市第一中学 麦萍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

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结果,以利于学生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从而培养学生掌握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其它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对于整章内容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材通过两种不同农业景观图的对比,引出农业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

通过教材p43的活动1和2,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具体某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通过课本p43活动3,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知识点。

案例1的目的在于说明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农业地域的形成,教材中以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为例说明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对人文地理知识还不是很熟悉,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同时,学生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多媒体教具或有趣的地理事例教学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身边的事例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激起他们对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农业区位的含义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农业地域的形成原因。

2、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材料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学习,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述法,问题探究法与讨论法。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意图

  图片欣赏:

海南主要水果

 提问:

图片中哪些是海南的特色水果?

去北方投资种植荔枝可不可以?

为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讲述:

那么,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而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

以图片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直观地引入农业生产的区位差异。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承接: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有关“区位”的名词,比如:

城市区位,工业区位以及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农业区位,同学们是如何理解“农业区位”这个概念的呢?

(引导学生把农业区位的含义运用到身边的例子中)

师生小结农业区位所包含的两层意思。

(1)农业区位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的区位因素:

 以种植芒果为主线引导学生分析影响芒果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从而得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给学生设计3个问题:

问题一:

先让学生说出海南种植芒果主要有哪些优势?

 从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海南种植芒果的典型优势:

 气候优势:

降水丰沛,光热充足

 

 

实例讲解便于学生理解,为下面要讲的内容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说明气候(水分、热量、光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通过学生的分析和判断引出地形、土壤、水源、政策、劳动力因素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说明市场、交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识的适当补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地理表达等基本的地理素养,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

 

 

 

 

引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进一步说明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

 

 

 

 

 

 

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农业地域形成的理解。

 

巩固所学内容

 

 

 

 

 

 

巩固所学内容

问题二:

怎样才能种出色鲜味美的芒果?

(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多样的评价与肯定)

小结:

要想种出色鲜味美的芒果,除了需要降水丰沛,光热充足这个气候条件外还需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优良的品种,科学的种植方法,以及政府的支持,劳动力等。

问题三:

如何才能让芒果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引导,点评并做讲解

补充: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说明交通条件的改善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变化

(师生共同小结种植芒果所需要的区位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科技。

承接:

种植芒果需要这些因素,其它农作物的种植也需要这些因素,可见这些因素就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课堂p43活动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结合以上各农业区位因素,让学生思考:

这些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哪些因素容易产生变化?

归纳出: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承接: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一起总结农业区位选择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市制宜)

拓展延伸:

假设你是儋洲市某镇的镇长,根据所学的农业区位知识,谈谈你该如何搞好本镇的农业生产。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

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历史条件,形成了相应的农业生产地区,称为农业地域。

设问:

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特色?

(学生思考并结合课本内容回答)

它的实质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农业地域的类型:

播放视频《珠三角的三基农业》从而引出世界上不同类型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课堂练习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