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4242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七年级(上)期末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能否直立行走B.是否会用火C.能否制造工具D.是否会说话

【考点】人类的起源.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解答】会不会制造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故选C.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成功水稻的国家.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半坡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考点】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解答】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故选D.

 

3.尧、舜、禹时期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  )

A.推举制B.禅让制C.选举制D.世袭制

【考点】尧舜禹的“禅让”.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禅让制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他们是通过民主推举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办法被称为禅让制.

故选B.

 

4.以下关于“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从夏朝的启开始的B.是历史的进步

C.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D.是封建社会开始的标志

【考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夏朝建立后,禹在位时,他的儿子启已有强大的势力.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是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只是体现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并不是封建社会的开始.

故选D.

 

5.夏桀、商纣、周厉王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开国君主B.都是亡国之君C.都是暴君D.都是封建君主

【考点】夏朝的灭亡;商朝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共性的认识,要把握三位君主的共同点.

【解答】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周厉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由此可知,他们三个的共同点是都是暴君.夏桀和商纣是亡国之君,周厉王不是亡国之君.三位君主是我国奴隶社会中夏、商、西周的君主,不是封建君主.

故选C.

 

6.如图所示四张图片中的实物,属世界现存最大青铜器的是(  )

A.

B.

C.

D.

【考点】青铜器.

【分析】本题考查了司母戊鼎.

【解答】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选C.

 

7.“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文中的“桓公”能够“一匡天下”的根本原因是(  )

A.齐国盛产鱼盐,自然条件好

B.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政治上的优势

C.积极进行社会改革

D.周天子大力支持

【考点】春秋五霸.

【分析】本题考查管仲改革.

【解答】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这是齐桓公能够能够“一匡天下”的根本原因.

故选C.

 

8.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成语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春秋争霸B.战国争雄C.五胡乱华D.三国鼎立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

【解答】题干给出的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发生在战国时期.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春秋时期是没有赵、魏两国的.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战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战争──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出自长平之战.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故选B.

 

9.端午节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缅怀爱国诗人,温习爱国主义精神的民间传统节日.这里所说的爱国诗人是(  )

A.屈原B.李白C.曹操D.曹植

【考点】诗经和楚辞.

【分析】本题考查了屈原与端午节.

【解答】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故选A.

 

10.《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其作者是(  )

A.孙武B.孙膑C.庞涓D.周武王

【考点】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孙子兵法》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兵家创始人孙武写的一部军事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故选A.

 

11.今天我国天南地北的方言差异极大,但是由于有着相同的文字,所以大家的交流并不困难.这种局面的形成要归功于(  )

A.黄帝B.秦始皇C.仓颉D.王羲之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了秦始皇统一文字.

【解答】题干给出的关键信息“相同文字”,这种局面的形成要归功于秦始皇.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故选B.

 

12.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一群被征发到边疆驻守长城的贫苦农民,在安徽大泽乡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此爆发.这一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秦的暴政B.天气原因

C.秦朝的治安状况恶劣D.天下统一还不稳定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文中所说的“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指的是陈胜吴广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于秦朝繁重的徭役加上很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这些暴政,最终使得秦末农民起义爆发.所以陈胜吴广起义这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故选A.

 

13.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了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生产,提倡节俭等措施.西汉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

A.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他们都是农民出身,还保留着农民的本色

C.西汉国力还弱,还不能享受

D.西汉奉行儒家思想

【考点】文景之治.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初休养生息的相关史实.

【解答】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生产,提倡节俭等措施的根本原因是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朝暴政而亡教训.

故选A.

 

14.据史书记载,西汉与匈奴曾经“边城晏闭,牛羊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种局面出现在什么事件之后(  )

A.漠北战役B.匈奴分裂C.冒顿统一匈奴D.昭君出塞

【考点】昭君出塞.

【分析】本题考查了昭君出塞的相关史实.

【解答】“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反映了西汉与匈奴的和平相处,这种局面应该发生在昭君出塞后.汉元帝把宫女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故选D.

 

15.为国家建功立业,一向是华夏男儿的优良传统.在汉武帝时期,因开创汉与西域各国联系而建功立业的是(  )

A.卫青B.霍去病C.张骞D.班超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张骞通西域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最终开通了丝绸之路,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从此日趋频繁.

故选C.

 

16.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一技术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  )

A.西周B.秦朝C.西汉D.东汉

【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

【分析】本题考查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解答】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我国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使纸得以广泛使用.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故选C.

 

17.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医学家是(  )

A.华佗B.张仲景C.孙思邈D.扁鹊

【考点】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

【分析】本题考查了医圣张仲景.

【解答】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选B.

 

18.秦兵马俑的出土,曾经轰动世界.假如一个外国旅游团要到中国参观这些兵马俑,请你做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到哪里参观(  )

A.成都B.重庆C.西安D.郑州

【考点】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地点.

【解答】位于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故选C.

 

19.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考点】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道教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尊老子为教主,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

故选B.

 

20.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以下战役不属于以少胜多的是(  )

A.牧野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大战D.淝水大战

【考点】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解答】题目给出的四个战役中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和淝水大战都属于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而武王伐纣中的牧野大战不是以少胜多.

故选A.

 

21.以下关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知识搭配中正确的一组是(  )

A.曹操﹣魏﹣﹣洛阳B.刘备﹣蜀汉﹣成都

C.周瑜﹣吴﹣南京D.221年﹣孙权﹣吴

【考点】三国鼎立的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解答】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故选B.

 

22.导致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

A.统治集团的腐朽

B.“八王之乱”消耗了西晋的国力

C.晋惠帝弱智

D.民族压迫政策

【考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

【解答】注意本题考查的是“直接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西晋统一之后,统治集团对少数民族实行残暴的统治,激起了他们的反抗,西晋时期民族矛盾尖锐,最终,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掉了西晋.

故选D.

 

23.古诗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请问说的“南朝”不包括(  )

A.南宋B.齐朝C.梁朝D.陈朝

【考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分析】本题考查了南朝的相关政权.

【解答】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不包括南宋.

故选A.

 

24.关于如图人物的介绍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B.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他撰写的《九章算术》传到日本朝鲜被用作数学教材

D.他造出的“千里船”能日行百里

【考点】祖冲之与圆周率;秦汉时期的数学天文成就—《九章算术》.

【分析】本题考查祖冲之的相关内容.

【解答】据图可得知是南朝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的贡献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他造出的“千里船”能日行百里;而C选项中的《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它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初期的数学成就.书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因此不属于祖冲之的成就,排除掉.

故选C.

 

25.周杰伦的一首歌曲《兰亭序》在海内外久久传唱;而书法作品《兰亭序》的历史却更加久远,它创作于(  )

A.东晋B.西汉C.北魏D.曹魏

【考点】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了书法作品《兰亭序》的创作时间.

【解答】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故选A.

 

二、图说历史(第26题14分,第27题10分,共24分)

26.请根据如图所示图片及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代表我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社会治理制度。

请问它们分别代表哪个朝代的哪一政治制度?

(2)图一所代表的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一制度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变化?

(3)图二所代表的政治制度,反映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西周的分封制;百家争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阐述见解题.

【分析】

(1)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2)本题考查分封制的作用与发展历程.

(3)法家思想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解答】

(1)依据题干图示一、二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图一和图二分别代表我国西周的分封制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根据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秦始皇规定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设郡县制.

(2)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3)依据题干内容图示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体现的是法家思想的政治主张.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提出了健全法制,君主要独掌军政大权,驾御群臣、掌握政权,这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主要统治手段.秦朝的中央集权在当时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结合所学可知,此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用了用了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尤其是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更为深远.

故答案为:

(1)图一代表西周的分封制;图二代表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2)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西周的疆域,使西周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春秋时期天子地位大大下降,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3)法家.在当时的作用是加强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自秦以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大多都采用了中央集权制.

 

27.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标志;生产力的进步,必然引起社会统治制度的变革。

阅读下边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我国什么时期使用的生产工具?

这种生产工具的出现,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进入什么阶段?

(2)图二图三的生产工具出现于什么时期?

这些生产工具的出现,引起了我国土地经营方式的巨大变化,为了适应生产方式上的这种变化,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其中最成功的变法是哪一次?

战国时期的这些变法,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习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启示?

【考点】材料解析题;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

(1)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2)本题考查铁器、牛耕的出现,商鞅变法及其作用

【解答】

(1)图一是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生活.

(2)图二是铁农具,图三是牛耕,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得到进一步推广;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其中最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住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等.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同农民的矛盾取代了奴隶主同奴隶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认识到国家的统治制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顺应民意,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故答案为:

(1)图一是距今七千年前;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2)春秋;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确立起封建统治的社会.地主阶级同农民的矛盾取代了奴隶主同奴隶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认识到国家的统治制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三、材料解析题(共1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我国一位思想家提出了“春秋无义战”的主张,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以“仁政”治国,要轻徭薄赋。

材料二“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那种自由思索的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公元前140年,董仲舒给皇帝的对策中提出“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他要求“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他代表了哪一思想学派?

(2)材料二中郭沫若所说的“书籍被烧残”是指的什么事件?

这一件事是谁制造的?

他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他的目的?

请举例说明。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郭沫若对这一件事持什么态度?

(3)材料三中体现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制订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制订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百家争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阐述见解题.

【分析】

(1)本题考查孟子及其思想主张.

(2)本题考查焚书坑儒的目的及影响.

(3)本题考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其影响.

【解答】

(1)材料一是孟子的思想,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性,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

(2)材料二中郭沫若所说的“书籍被烧残”是指焚书坑儒,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焚书坑儒没有达到了他的目,秦朝末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朝二世而亡.据材料“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那种自由思索的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可知,郭沫若对焚书坑儒持批判态度.

(3)据材料“公元前140年,董仲舒给皇帝的对策中提出‘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他要求‘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是实行大一统,推行儒家学说;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制订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自汉朝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故答案为:

(1)孟子;儒家.

(2)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没有;秦朝末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朝二世而亡;郭沫若对焚书坑儒持批判态度.

(3)董仲舒的观点是:

实行大一统,推行儒家学说;汉武帝的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四、问题探究(共10分)

29.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有冲突,也有融合与交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什么?

这个国家与北边主要少数民族关系如何?

(2)汉武帝时期与汉元帝时期,与北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关系有何不同?

(3)西晋灭亡后,我国北方进入了多个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合相处的时期.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这个民族统一北方后,其统治者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来巩固其统治?

这些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考点】阐述见解题;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改革.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及其与少数民放的关系.

(2)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3)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

(1)据所学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不断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他命大将蒙恬反击匈奴,还修建了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

(2)据所学知,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汉元帝时期匈奴的一部内附,同西汉订立了和好盟约,当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请求和亲,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他.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

(3)据所学知,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孝文帝时期,北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措施有,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通过这些改革,加快了鲜卑族社会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故答案为:

(1)秦朝;秦朝对北边的匈奴实行积极防御政策,派蒙恬打击匈奴.

(2)汉武帝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汉元帝时匈奴内附,元帝派昭君与匈奴和亲.

(3)鲜卑族;改革措施:

规定官员在朝廷只能说汉语;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改穿汉族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把皇帝姓由拓拔改为元;使用汉族律法和官制;学习汉族礼法,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实行以孝治国;作用:

通过这些改革,加快了鲜卑族社会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