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3698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docx

《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docx

环保世纪行工作总结

陇原环保世纪行2008年工作总结

日期:

2009-6-22作者:

文章来源:

网络

 

2008年,陇原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在组织机构建设和活动方式创新上都取得了明显成绩,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和陇原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和突出矛盾,以“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为宣传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型宣传采访活动,有力推动了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

  总结2008年工作,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和成绩。

一、活动方式有所创新

  2008年,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坚持过去好的做法,发扬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上都有所突破,取得了较好效果。

  7月上旬,陇原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在兰州召开了2008年工作会议,对过去5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颁发了2007年好新闻奖,表彰奖励了2007年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安排部署了2008年的宣传工作。

8月下旬,组织陇原环保世纪行“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记者采访团赴河西5市和甘肃矿区进行了为期9天的集中采访,中国环境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12家媒体参加了采访活动。

本次采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要求,对各地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了采访报道。

国土资源文秘网收集

  本次采访,共发表各类新闻130多篇(条)。

重点宣传了各地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反映了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曝光批评了一些污染环境、浪费能源、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违法行为,为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记者团深入金川公司、酒泉钢铁集团公司、中核钛白股份公司、荣华集团等我省重点工业企业,对他们狠抓技术改造,努力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指标的情况进行了正面报道,为全省工业企业树立了节能减排榜样。

记者团对临泽县卢湾村等农村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情况的报道,对我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作用,对如何做好生态保护,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有益讨论。

记者团对玉门风力发电场建设、管理情况进行的全方位报道,对促进我省新能源建设,打造河西走廊风能基地,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2007年采访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的跟踪采访,促进了武威、张掖污水处理厂的规范运营和管理,推动了酒泉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改造。

记者团还曝光了张掖盛源化工有限公司违法排放生产污水、烟尘的问题,批评了酒泉河西化工厂露天堆放铬渣,污染环境的行为,督促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尽快治理污染。

据了解,上述企业均对污染进行了治理。

  本次采访,特别安排了“市长记者面对面”活动,要求各市市长亲自接受记者团专题采访,这既促进了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又十分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落实,效果十分理想。

“市长记者面对面”,是在过去多年采访经验上的积极创新,是改进记者团采访方式的有益尝试,它的成功开展,使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在组织形式和采访方式上有了新突破。

11月上旬,陇原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再次组织“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记者采访团,随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组赴白银进行了采访。

这次采访,正值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传调研阶段,记者团对白银市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了宣传报道和客观反映,为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组织机构有所发展

2008年,是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的开局之年,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了陇原环保世纪行组委会成员,加强了组织领导和工作力量,使活动在人大换届之际,在组织上有了保证,为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创新上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

金昌市、甘南州分别成立了陇原环保世纪行组委会。

至此,全省14个市州,除兰州、嘉峪关以外,其他12个市州成立了组委会并按照要求开展了活动,基本形成了全省上下协调联动的良好局面。

各市州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相关委员会)在开展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他们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和提倡。

甘南州在成立组委会时,吸收7县市人大常委会为成员单位,把活动的组织机构延伸到了县市,这是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在组织形式上的积极尝试,将有利于组织宣传采访活动。

天水市通过补充成员单位,修订完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调整成员单位联络员,加强了组委会领导。

陇原环保世纪行天水组委会成员单位由原17个增加到了23个,并把活动延伸到了县、(区)。

甘谷等县召开宣传动员大会,布置了陇原环保世纪行“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

三、市州活动有声有色

2008年,各市州在积极配合陇原环保世纪行“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记者采访团的同时,主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各市州组委会注重活动实效,推动解决了许多重大环境资源问题,为改善本地环境质量,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平凉组委会在新华网等媒体对泾河污染、崆峒区峡门沟小石灰窑污染和太统水泥公司粉尘污染问题进行批评报道后,主动抓住有利时机,及时组织市上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促使多年的老大难污染问题得到了较为彻底的治理。

  庆阳组委会在“香包民俗文化节”上,布置了节能减排主题展馆,收集全市20多家企业节能减排最新成果,集中展示、现场推介,引起广泛关注。

参观人数达到1万人次以上,散发宣传资料5000多份,现场接受咨询2000多人,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白银组委会和嘉峪关人大常委会重视并充分发挥和利用省上记者团的作用,推动解决本地的环境资源问题。

不仅按照要求,精心细化采访路线,积极搜集采访素材,扎实准备汇报材料,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全力配合陇原环保世纪行“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记者采访团开展工作。

还把本地的宣传采访活动和省上的记者团采访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当地媒体组成记者团,跟随省上的记者团一起采访,壮大了声势、增强了影响、锻炼了队伍。

  特别值得提倡的是,武威市在省上记者团采访活动结束的第二天,组织“陇原环保世纪行在武威记者采访团”,利用6天时间深入三县一区,对省上记者团没有采访到的单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起到了拾遗补缺、延长时效的作用。

陇南组委会开展了以“工业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暨节能减排”为主题的宣传报道活动,在大量报道的基础上,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工业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暨节能减排调查工作报告》,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等5点建设性意见。

  临夏州组委会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提高了陇原环保世纪行在临夏的影响力、号召力。

张掖市组委会坚持多年对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污染问题进行了监督。

四、宣传效果有所增加

  2008年,为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果,组委会办公室吸收甘肃法制报、西部商报参加了集中采访活动,使参加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的媒体增加到了14家,明显扩大了宣传范围,增强了宣传效果。

各市州新闻媒体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明显增强,发稿数量、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在全年的宣传活动中,产生了一些非常好的新闻作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我省节能减排攻坚克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电视新闻中心《今日聚焦》记者丁建雄、王亚龙的新闻评论《“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别只挂在口头》,采用大量同期声,以事实说话,形象直观地反映了各地政府在环保问题上的矛盾做法,有力的印证了节目提出的“‘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别只挂在口头”的论点。

节目选题准确、角度独特、论点新颖、论证充分,拍摄、剪辑流畅,以生动的事实、鲜明的观点,提醒所有破坏环境的人们:

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但要说出来,关键是要做出来。

作品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亲近的观众吸引力和不容置疑的说服力,打动了所有评委,被评为“陇原环保世纪行2008年好新闻特等奖”。

  《中国环境报》记者吴玉萍的通讯《金娃娃如何摘掉黑帽子》,从“壮士断腕是勇气更是远见、循环经济如何从理念变成行动、循环经济格局如何构建”三个层面深入剖析报道了资源型城市——金昌,在经历发展阵痛后,毅然选择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实现全新跨越,摘掉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的“黑帽子”的过程。

总结出了我省资源型城市以环境保护促经济增长,实现发展模式转型的典型经验,对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文章发表以后,被多家网站转载,获得了“2008《中国环境报》好新闻奖”和“甘肃环境好新闻奖”、“陇原环保世纪行2008年好新闻一等奖”。

甘肃日报张葆英的通讯《八年“创模”绿满钢城》一文,从绿化、饮水、治污等方面,用大量详实生动的数据,多角度描述了嘉峪关市自2000年率先西部城市,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以来所经历的艰难过程和取得的优异成果,揭示了嘉峪关“以发展促环境”的发展思路,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文章获得“陇原环保世纪行2008年好新闻一等奖”。

2008年,陇原环保世纪行虽然活动形式有所创新、组织机构有所发展、市州活动有声有色,取得了好的宣传效果,但仍然有一些不足和遗憾,需要努力加以改进。

  一是集中采访次数太少,采访地区不到全省的一半,活动方式单一,活动声势较小,影响了活动效果。

二是参加集中采访的记者队伍力量较往年明显削弱,年轻记者多、初次参加的记者多,能力和经验较弱。

一些记者没有自己掌握的线索,不会暗访,不肯吃苦,直接影响了宣传报道力度。

有的记者随团采访回来,一年没有发表一篇稿件,影响了其他年轻记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一些市州没有独立开展活动,只是在省上的记者团到当地采访时组织几个记者跟随采访;一些市州的新闻媒体,不愿意开设陇原环保世纪行新闻专栏,削弱了活动在当地的影响力。

四是有的新闻媒体,擅自使用陇原环保世纪行栏目标志,有的擅自改变陇原环保世纪行栏目标志,有的在今年使用去年的栏目标志,去年的新闻稿件,直到今年才刊发。

这些行为,直接影响了陇原环保世纪行的良好声誉。

国土资源文秘网收集

  总结成绩,直面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必须改进上述问题,力争在活动形式、组织机构、宣传力度、社会影响等方面有所突破,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人民的喉舌政府的镜鉴――南粤环保世纪行活动总结

请下载FLASH播放器才能正常播放些文件

从1994年到现在,南粤环保世纪行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9年。

其前身是广东环保千里行,它是在“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推动下,根据全国人大环资委和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开展的。

1993年10月25日,当时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若同志在一份文件上批示:

“我省是否也可以参照中华环保世纪行的做法,组织一次千里行。

请环保局酌定”;同年10月31日,林若同志再次批示:

“建议省环保局与省人大及新闻媒介一起,组织一次环保千里行。

既反映好的典型,也要大胆揭露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藉此引起各级政府重视环保工作”。

根据林若同志的批示,1994年,广东省由省人大、省委宣传部、省环委会组成了广东环保千里行组委会,选择了20多家有影响力的新闻单位作为活动的组成单位,选派优秀记者组成采访队伍,省环保局则负责日常的组织工作。

为了与全国人大的提法保持一致,更好地配合中华环保世纪行开展活动,2001年广东省人大决定将广东环保千里行更名为“南粤环保世纪行”并继续开展活动。

9年多来,平均每年有25家以上新闻单位近50名记者参加了南粤环保世纪行活动,足迹遍及全省100个市、县,采访了5000多家工厂企业,发稿超过8000篇,其中报刊文章6500多篇,电视广播新闻1000多条,图片500多张。

通过新闻媒体广泛、积极的宣传,南粤环保世纪行活动,提高了公民的环境意识,宣扬了一批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揭露了不少环境违法行为,使得一些久拖未决的环境问题在世纪行活动的推动下得到了解决,有效地推动了广东省环保工作的开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在不久前召开的综合整治珠江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指示,继续开展南粤环保世纪行活动,加强舆论监督,促进环境改善。

一、主要做法和效果

南粤环保世纪行9年来,活动规模由小到大,宣传报道内容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舆论监督的作用日趋加强,做到了:

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两个提高,实施三个结合,取得四大成效。

“一个目标”是指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提高公民环境意识,是南粤环保世纪行的首要目标。

因为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群众改善环境呼声的增涨,是推动环保工作的巨大动力;而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则是环保工作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多年来南粤环保世纪行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点就是,深入群众,贴近生活,联系老百姓实际开展宣传报道,让环保工作走进千家万户,也让更多的人认识环保、关心环保、支持环保。

世纪行的宣传报道,使老百姓的环境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

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群众懂得了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环境权益,环保投诉不断增多,1999年底的排污收费问题、2000年初的人大代表质询省环保局,便是群众环境意识提高的突出例子。

另一方面,近年来世纪行围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农村”等一系创绿活动开展的宣传教育,使得绿色生活、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新时尚,人们越来越多地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环境意识。

“两个提高”是指记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稿件的数量、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是记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当今世界,绿色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环境保护成为热门话题。

南粤环保世纪行活动能够连续开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活动本身吸引了众多的记者的参与,不少记者给组委会办公室打电话,主动要求参加此项活动。

9年多来,平均每年有25家以上新闻单位近50名记者参加了南粤环保世纪行活动。

通过不懈的努力,这些跑线记者对环保业务逐渐熟悉,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到里,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观察、审视环保问题。

例如,透过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看到它对环境构成的威胁,从而呼吁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严格控制规模小、污染大、治理难的企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透过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的表面,看到广东生态的脆弱;从广州水质性缺水揭示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重要;从围海造地的经济效应看到背后隐藏的巨大危害……记者们再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切中时弊,反映群众的心声,有鲜明的时代感,在社会产生了较强烈的影响。

二是稿件的数量、质量有所提高。

随着世纪行活动的深入开展,组委会办公室尽可能做好服务工作,协助记者采访,每年编发30多期简报,向记者传达信息,加强组委会和记者的沟通。

几年来,世纪行记者发表的稿件直线上升。

从开始的200多篇,到近年的1000多篇,数量翻了几番。

经过多年的实践,世纪行记者对环保业务已从不熟悉到熟悉,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记者们已不满足只写消息,而是通过深入采访,下苦功夫,写出了一批批有份量的通讯、特写,如《也许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富饶的广东应该更美丽》、《限期治理,不得不理》、《违法投产,依法处罚》、《电厂脱硫为何障碍重重》、《红砖不走,绿砖难来》、《小鸭种出“放心大米”》等,文章语言通顺,文笔流畅,题材新颖,言简意赅,表扬先进有骨有肉,揭露问题有证有据。

各新闻单位还纷纷开设专栏、专题,组织专版,围绕一个个焦点问题,从多个角度去探讨,从全局去组织文章,《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人民日报?

华南新闻》、《粤港信息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等报纸的专栏、专版都收到了较好效果。

每年都有多个新闻单位向组委会办公室要求办环保专版,组委会办公室尽最大努力,多方协助新闻单位组织材料,现在平均每年出专版10多个,扩大了环保的影响,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三个结合”是指集中与分散结合、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人大执法检查与世纪行活动结合。

一是在活动形式上,我们实行集中活动与分散采访相结合。

多年来,我们根据组委会的人力、财力现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组织活动。

我们规定,凡重大活动,就组织记者集中采访,形成声势,掀起高潮;但更多的是要求世纪行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组委会办公室提供的线索作深入采访,主动出击,不坐等;或自己选题,由组委会办公室提供资料,协助采访。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既形成了经常性宣传报道的氛围,又有重点突出、特点鲜明的宣传高潮,同时还避免了选题雷同、内容重复的弊端。

9年来环保宣传报道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报道环保的新闻单位越来越多,参与环保采访的队伍不断扩大,报道环保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二是在报道内容上,我们坚持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前几年我们是以报道工业污染防治为主,很少涉及生态保护内容。

近年来,为落实“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特别是省九次党代会提出“把山区建设全省生态屏障”的要求,我们迅速作了调整,提出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为活动主题,加大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

如1998年3月广东发生赤潮,1个月内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

接到消息后,世纪行记者马上赶赴现场,写出《赤潮,赤潮,珠江口告急》、《小小红虫搅动大赤潮》、《赤潮惊呆珠江口》、《赤潮,告诉我们什么》等一批高质量的稿件,从生态的角度阐述赤潮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对策;我们组织记者,多方采访,收集材料,推出了《治治乡镇企业污染》、《垃圾危机困扰城市》、《保护地质刻不容缓》、《广东绿化面临生物危机》、《终止搬山运动,根治水土流失》等一批有份量的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广东生态的脆弱性;还集中力量、不吝篇幅,推出了《候鸟声断纪家镇》、《盲目围垦的危害》、《广东生态屏障惨遭荼毒》等一批好稿。

据统计,在所发的稿件中,以保护生态为内容的约占1/4。

通过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记者们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也使得读者了解了环保更多的内容。

三是在监督方式上,实行人大执法检查的人大监督与世纪行活动的舆论监督相结合。

每年的省人大执法检查活动,我们都会组织世纪行记者参加,记者们每次也是积极响应。

如2001年我们组织了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2002年组织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随团记者第一时间报道了检查的情况,特别是把一些环境违法行为“原汁原味”地报道出来,在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不少人反映,有了世纪行的参与,人大执法检查更有威力了。

另一方面,每年省人大环资委常常是根据世纪行的报道提供的线索进行执法检查。

为了能更好地检查各地情况,更真实地反映出问题,人大执法检查也在改革,往往根据记者们的“要求”,不按安排路线突击检查某地点。

如去年9月赴清远检查时,便是临时决定去龙塘办冲工业区检查,终于“逮”住一条“大鱼”。

四大成效是指在宣传环保亮点、关注环保热点、揭露污染焦点和解决环保难点等方面取得成效。

宣传环保亮点。

中山市是广东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该市不是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用原市长汤炳权(现广东省副省长)的话说,就是宁肯损失几个亿,也不引进污染项目。

该市在建设中执行严格的两级审批制度,规定所有大的污染项目,都必须由市环保局初审,然后报市长办公会议决定。

短短几年间,共否决了污染项目近百个。

对此组委会派记者及时采访,新华社抢发通稿,国内外30多家新闻媒体采用,使中山的经验得到及时推广。

珠江三角洲部分城市,如江门、佛山、珠海、中山等市,不为经济利益所动,让出黄金地段,不建商厦建广场,取信于民,还绿于民。

组委会收到线索后,立即派记者前往采访,写成《珠三角时尚还绿于民》,新华社第一时间发了通稿,国内外30多家新闻单位在头条位置刊登。

这两篇文章在全国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人心目中的“广东只重经济不重环保”的片面认识。

大家都认为,世纪行组委会很敏感,抓线索抓得好,为广东做了大好事。

为了将江门与所辖五市签订责任状,联防联治保护潭江的成功经验及时向全省及全国推广,组委会组织记者,深入到潭江的上游恩平和开平市采访,总结出跨地区流域水质保护的“潭江模式”。

文章发表后,在环保界产生很大影响,一些领导表示,如果大家都像江门那样,我省水污染防治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

关注环保热点。

保护水环境,防止水质性缺水,是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南粤环保世纪行一直以来格外关注的热门话题。

特别是《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以来,世纪行都把宣传各地水污染治理典型、揭露水污染违法行为列入活动计划,积极推动《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的实施。

为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去年我省召开了综合整治珠江工作会议,计划未来8年投入400多亿元治理珠江,并提出了“一年初见成效,三年不黑不臭,八年珠江水变清”的宏伟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省长卢瑞华要求把“大力开展综合整治珠江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综合整治珠江、保护母亲河的良好社会氛围”作为珠江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因此,南粤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研究决定把整治珠江作为2003年的活动主题,拟通过加强珠江整治的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支持珠江整治工作,确保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同时以珠江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全省水环境治理和其它各项环保工作。

倡导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探索新型工业化路子,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又一热点话题。

近年来,世纪行又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报道。

去年南粤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编印出《绿色文明与循环经济》一书,介绍各行各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做法,如《废旧轮胎物尽其用》、《余热发电煤灰变宝》、《吞进废塑胶吐出工艺品》、《蔗渣作燃料糖蜜制酒精》、《稻壳餐具以废制白》等等,对企业进行分门别类地指导。

不少企业来信来电反映,该书编得好,很实用。

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组委会还不时组织记者赴一些典型企业采访。

如去年初,组织记者到珠海市益力味精厂,4月到南海市环保产业园,5月到江门市甘化厂,7月到清远市丰裕金属回收有限公司进行系列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揭露污染焦点。

长期以来,南粤环保世纪行组委会都把揭露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加强环境警示教育,作为世纪行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职责。

如东莞沙角电厂污染严重,当地群众反映强烈,去年3月,张凯副主任到东莞沙角电厂A厂检查脱硫治污工作,组委会立即组织了记者随团采访。

第二天,新闻媒体以《电厂年赚2.6亿,治污等拨款》、《纳税大户也是污染大户》为题公开曝;4月,潮阳市贵屿镇因用落后工艺回收废旧电脑导致严重污染的情况在《参考消息》刊出后,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组委会立即组织省电视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前往采访报道,并制作《整治贵屿》专题片,在省电视台《社会纵横》栏目中播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在揭露环境污染焦点的同时,加强环境警示教育,提高公民环境忧患意识。

2002年月22日至24日,全国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在广州市荔湾区举行,数以万计的干部和群众前来参加。

触目惊心的图片不仅震撼了现场观众,而且还通过世纪行的醒目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去年全省环境宣传月期间,各地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环境警示教育活动,我们组织记者进行报道,推广其做法,也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

如云浮市环保局组织新闻单位对全市污染企业,特别是石材行业的污染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并把污染企业治理前后的情况拍摄记录。

制作警示片在电视台播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韶关市环保局和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两部有关环境警示教育的专题片,对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使企业震慑较大,群众较为满意。

解决环保难点。

暴光环境违法行为,促进环境问题解决,这是南粤环保世纪行的初衷之一,也是世纪行活动能够连续开展并深受老百姓欢迎和支持的重要原因。

广东省水库众多,一些人为了赚钱,在库边开山毁林,大建宾馆别墅,开发旅游业。

为了保护水资源,遏制无序开发,组委会派记者深入到茂名、湛江、惠州、河源等地采访,稿件在全省20多家报纸刊登后,及时给各市敲响了警钟,惠州关停了预计投资5亿元并已投入3000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