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289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草药研究基地

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5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8

第三章场地选择及外部建设条件…………………………………11

第四章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7

第五章建设方案……………………………………………………18

第六章公用工程……………………………………………………20

第七章节能…………………………………………………………25

第八章环境保护……………………………………………………27

第九章用地方案……………………………………………………29

第十章工程建设招投标…………………………………………31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34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5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承办单位、负责人

项目名称:

中草药研究基地

项目承办单位:

XX市XX医院

项目负责人:

XXX

项目联系人:

XXX

二、承办单位概况

“XX中草药研究基地”是一所研究机构性质的部门,与XX市XX医院是互不隶属的的二个部门,目前我市尚未对该基地的机构、职能进行明确,而中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对XX市的中医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又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项工作暂时由XX市XX医院承担,待市编办明确后再确定。

XX市XX医院其前身为城关卫生院,建于1956年,1984年3月经XX市政府(现XX区政府)批准,将城关卫生院改为XXXX医院。

97年XX撤地设市后,将原来属于XX区的XX医院上划市管,成为全市的市级XX医院,并重新规划建设,XX市XX医院现有职工196人,其中在职在编人员80人,有卫技人员177人(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46人),开设病床120张,设置内、外、妇、儿、口腔、骨伤、针灸、皮肤、肛肠、耳鼻喉、急诊等十一个临床科室和放射、CT、检验、心电、彩超、B超、内窥镜、碎石等八个医技科室。

医院于1998年7月通过国家二级甲等XX医院评审验收,2007年加入XX“120”急诊救治网络,现有彩超、B超、CT、X光、生化检验仪等万元以上现代医疗设备38台(件),基本上能满足临床医疗需求。

三、项目概况

为了大力弘扬传统中医、中药文化,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XX市XX医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结合XX市XX医院病房大楼的建设,合并建立“XX中草药研究基地”,开展中草药的开发和研究,积极走研发、应用、推广之路。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7976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1933万元。

建设资金由项目业主自筹解决。

四、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一)编制依据

l、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1998~2020)。

3、XX市XX医院病房大楼总平面图。

4、XX市XX医院选址意见书。

5、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发布《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8]97号)。

6、业主委托书及提供的有关资料、数据。

(二)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对“XX中草药研究基地”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对项目建设地址,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对环境影响提出了相应对策,由于,本项目为公益性项目,不以赢利为目的,因此,本项目不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总建筑面积:

7976平方米。

2、总投资:

1933万元

3、建设期:

1年

六、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XX市XX医院利用XX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结合自身的中医医疗、中草药应用的优势,建设“XX中草药研究基地”,有利于大力弘扬传统中医、中药文化,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XX市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培训和中药开发利用,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药农的收入。

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改善城市环境。

对于构建节约型社会,促进XX中心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建议项目单位抓紧项目的实施,尽快建设,尽时发挥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XX市XX医院其前身为城关卫生院,建于1956年,1984年3月经XX市政府(现XX区政府)批准,将城关卫生院改为XXXX医院。

97年XX撤地设市后,将原来属于XX区的XX医院上划市管,成为全市的市级XX医院,并于1999年后原有的XX医院因旧城改造被整体拆迁,并重新规划建设。

规划重建的XX市XX医院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规划用地26亩,前期已划拨21.96亩土地作为建设用地,按国家三级医院标准规划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门诊大楼、病房大楼、医技大楼、综合大楼,分三期实施。

一期门诊综合大楼于2004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新建病房大楼,三期工程为医技大楼和综合大楼。

其中二期工程的病房大楼,是2008年我市保增长项目,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目前二期工程的病房大楼已完成项目地质勘察、环保审批、设计、招标投标等,是2008年我市保增长项目,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已进入施工阶段,日前已完成基础施工。

中医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医学,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疑难病中具有独到显著疗效,深得民众喜爱。

XX市XX医院肩负着辖区内发扬祖国传统医学、解决民生问题和重任,是XX市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培训和中药开发利用的龙头单位。

为了大力弘扬传统中医、中药文化,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XX市XX医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认为有必要尽快在我市积极开发中医药。

但限于XX市XX医院现有设备不够,有些设备比较陈旧、简陋,无法满足中医药开发研究的需要,急需建设一个比较完整的中草药研究基地。

XX市XX医院病房大楼,XX市发改委曾经以X发改审批[2008]XX号文批准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其建设规模为300张病床,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后又考虑到中心城市的发展,周围人居板块的形成,XX市XX医院领导具有前瞻的思维,认为建设规模为扩大,之后,XX市发改委又以龙X改审批[2008]XX号文调整了项目建设规模,其建设规模为500张病床,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

但由于XX市XX医院病房大楼地处XX中心城市的中心地带,按中心城市规划,这一地块应提高容积率,建筑物应达到20层左右才比较合理,才符合节约用地的原则。

而“XX中草药研究基地”如果重新选址建设,首先浪费土地,其次拖延建设时间,第三增加投资,第四不利于研发与实际相结合。

因此,利用XX市XX医院病房大楼地处XX中心城市的中心地带的优势,将“XX中草药研究基地”与病房大楼合并建设,做到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又可做到资源共享,同时,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又大大缩短建设时间。

这些,从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方面也是鼓励的。

XX市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700mm-1900mm,平均温度19.4℃。

具有较为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其中珍稀药材有凌霄花、金线莲、银线莲、黄莲、半边莲、巴戟天、银杏、半枫和等;大宗药材有白茅根、鱼腥草、薄荷、夏姑草、金银花、半边莲、砂仁、山枝、苍耳子、金钱草、车前草、海金沙、茯苓、牛七、田七、川芎、罗汉果、白芍、杜仲等。

XX县XX乡、XX乡等地种植有大量中草药,种植有生地、薄荷、鱼腥草、白术、佛手、药枣、凌霄花等药材,有大规模发展种植的基础。

中草药及中草药加工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全球随着环境、气候的改变,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变化,而随着生化药品的滥用,给广大人民的医疗保健带来了不良副作用。

为此,广大群众、医务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具有绿色环保、副作用小的中医药医疗服务。

因此随着全国乃致全球中医药医疗服务规模的逐渐状大,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也逐步提高,所以该项目的建设,必将顺应中医药发展的潮流,抢得市场先机。

综上所述,尽快在XX市建立“XX中草药研究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场地选择及建设条件

一、场地选择

由于拟建的XX中草药研究基地与XX市XX医院病房大楼合并建设,因此,该项目用地与XX市XX医院病房大楼为同一块地,该建设用地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

该地块符合XX市城乡规划要求,可用于本项目建设。

二、建设条件

(一)、项目的社会经济概况

XX市地处XX省西南部,辖五县一市一区,改革开放以来,XX市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72.9亿元,增长14.5%;财政收入118.5亿元(不含基金),增长2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2.3亿元,增长2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75元。

XX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人口29万人,城区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

(二)卫生事业的发展概况

XX市现有各式医院、卫生院156家,拥有医疗床位7917张,其XX医院30家,医疗床位4863张,按XX市现有人口289.2万人计,每千人口床位数为2.7张,每千人口医院病床位数1.68张。

全市乡以上医疗机构共收治门诊病483.74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0.9万人次。

诊疗技术日新月异,已拥有核磁共振诊断仪、螺旋CT、直线加速等大型先进设备。

能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骨髓移植、角膜移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心脏瓣膜置换、心脏血管搭桥造影等高难度手术和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基本上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许多危重病、疑难病可以不出县,不出市,需要转上级医疗机构诊疗的病人逐年减少。

急诊抢救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建立了市级急救中心,开通了“120”急救电话,参与全省城乡急救网络建设,在县以上医院和国道、省道沿线的31个卫生院设立了急救站。

预防保健成绩斐然,传染病总发病率从五十年代初的3495.2/十万人下降至2006年的164/十万人,婴儿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200‰和150/十万人下降为2006年的21.77‰和4.81/十万人。

1982年以来,全市全面推行儿童计划免疫

接种工作,至今已连续10多年没有发现白喉病例,连续8年没有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例。

在中医事业方面,全市有1所市级XX医院,6所县级XX医院,编制床位411张,职工总数572人,其中卫技人员508人,初级职称354人,护理人员180人。

中医事业发展重要,潜力很大,高级职称42人,中级职称92人,但基础设施薄弱。

中医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医学,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疑难病中具有独到显著疗效,深得民众喜爱。

我市地处山区,中草药资源丰富,名老中医也不少,发展中医事业潜力很大,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投入能力差,现有县区级XX医院规模小,基础设施差,严重影响了中医的继承、挖掘及中医特色的发挥和XX医院整体服务功能的扩大的提高,亟待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专科特色突出、功能比较完善的市级XX医院作为带动全市中医事业发展的龙头医院。

XX市委市政府很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于1998年12月将原区级XXXX医院升格为市级XX市XX医院,其级别地位视同同级综合性医院,并提出逐步将其建设成为全市中医医疗、科研、教育培训和中药开展利用的中心。

(三)、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

XX区是XX市的交通枢纽,国道XXX和省道XXX线呈“十字”状贯通全区,XX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XX区距XX特区160公里,距XX特区300公里,距XX特区650公里,区内铁路客、货运输可直达厦门、泉州、福州、广州和深圳,与全国铁路联网。

已开航的XX机场、建成通车的XX铁路和XX高速公路及正在建设的XX高速城际铁路的投入使用,极大地加强XX与厦漳泉及汕头、赣州等地区乃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