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2469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待补镇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2010-2012)

第一章 发展现状

 

一、 概况

待补镇位于会泽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东邻鲁纳、上村乡,南接驾车乡,西靠大海乡,北连金钟镇,东北面是新街乡和雨碌乡,西南面与昆明市东川区接壤。

境内有国道“213”线、会曲路和嵩待、待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会泽南部重要的交通通道和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全镇辖15个村委会210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3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38亩,全部为旱地,主产玉米、马铃薯。

境内最高海拔4017米,最低海拔2277米,年平均气温11.3℃,平均降水量1074mm,森林覆盖率为43%。

2007年末,全镇有人口12068户47343人。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1367万元,人均有粮310公斤,人均纯收入1723.5元。

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44万元。

二、发展条件

(一)农产品加工业资源优势

2009年,全镇农业增加值达到万元,年均递增7.8%;现价农业总产值达到万元,年均递增8.5%,全镇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万吨以上,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生猪出栏63万头,家禽出栏980万只,水产品产量6000吨,农产品实现了总量平衡和丰年有余的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到2009年,已建成中药材基地0.5万亩,香料基地2.8万亩,花卉基地0.3万亩,出栏家畜达30万头。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已培育建成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

建立了以蔬菜、水产为主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万亩,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2个、绿色食品品牌认证1个。

注重产业扶贫,贫困人口开展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7100人次,集中连片开发培育支柱产业,在贫困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种植、养殖基地,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同时,深化农村合作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个,综合服务社个,入社农户户,开通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全镇农业农村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机遇

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面临六大发展机遇: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列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嵩待高速公路的开通,待补进入2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为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农产品加工业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村城镇化,实现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有重要作用。

四是待补是会泽1小时经济圈南部承接昆明主城核心区产业转移条件最好的镇,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建设。

五是待补经济总体上处于加快发展阶段,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将继续保持。

六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更加重视作为发展稳定基础的农业,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和基础条件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这些新的机遇将有力地促进待补农产品加工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农村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三)农产品加工业现有基础

2009年待补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2%,农产品加工种类几乎涉及所有门类。

“十五”期间,在政府的引导下,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加工技术和设备上的投入近5000万元,加工规模年增长率达20%以上。

目前,待补已具有一定的农产品加工业基础,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有待补宏远农产品开放有限公司、待补镇兴烨果仁厂、会泽县大集电解铜厂、会泽县唐公酒厂等企业,开发出了一批特色产品,创立了2个著名品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为待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就加工总体技术水平和规模而言,目前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存在较大差距。

实施农产品加工工程,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快速提高农产品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新产品开发,增强农产品加工制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是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面临挑战

当前待补农产品加工业出现了多年期盼、十分难得的良好态势,形势令人振奋,但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矛盾,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

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优势不强,科技含量较低,产业链条较短,支撑现代农业的骨干产业体系和龙头企业集群尚未形成,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贡献率不到33%。

待补的中药材、畜禽、蔬菜等品种优良,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在昆明和国内有比较优势,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与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在数量和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产品加工业原料品多量少

待补农产品种植尽管品种多,质量好,特色较为明显,但大规模成片种植基地建设滞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原料支撑,致使农产品加工业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和品牌效应,难以做大做强。

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产加工品多为资源型初级加工品,精深加工产品不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之间形成完整产业链的不多。

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已成为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待补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健全,安全检测技术滞后。

(二)农产品加工业经营规模较小

待补农产品加工企业,稍有规模的企业数量少,大多为小型手工作坊式企业,小酒坊、小米厂、小油坊、小面厂、豆腐作坊等“五小”企业几乎村村都有,其加工技术水平较低,距离现代加工企业发展要求很大,直接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从整体上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三)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平不高

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力度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开发投入不足。

企业整体装备水平、工艺技术较为落后,新产品研发和升级严重滞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知名品牌欠缺。

同时,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产品成本较高。

国内发达地区利用率达到了40%~50%,而待补区的利用率不到10%。

加工企业中高素质科技管理人才缺乏。

综上所述,待补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较好的条件,农产品加工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尽管有一定的挑战,但面临发展机遇,待补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待补经济的“五大支撑产业”之一,打造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决策是正确的。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做好发展规划,以便理清发展思路、发展步骤和发展重点。

 

 第二章 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和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城乡统筹,带动农产品资源有效利用与开发,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中药材、畜禽笋,稳定发展优质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把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待补五大工业支柱产业之一,为发展待补农业、繁荣农村、增加城乡群众就业和收入,加快建设和谐待补,促进待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待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发展原则

(一)突出重点的原则

根据待补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实际,待补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中药材、竹笋、畜禽,稳定发展优质蔬菜产业。

(二)发展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原则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必须坚持首先发展龙头企业,才能推动农工结合,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实行规模经营,对待补农产品加工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的龙头企业,应当予以全面扶持,才能带动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

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和发展中,要注重节约原料,做好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在企业布局过程中,注意防止周边环境对产品的污染,同时,更要防止加工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新建农产品加工项目,在具体建设中,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四)创建品牌的原则

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引进支撑、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努力创建名牌产品。

鼓励和扶持具有自主知名品牌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大对自主品牌的宣传,扩大自主知名品牌的国内外影响,通过龙头企业和品牌作用辐射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

(五)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

农产品加工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既要考虑国内市场,更要面向国际市场;既要瞄准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

要立足多样化、优质化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国内或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农产品。

三、发展战略

(一)总体思路

农产品加工业在发展方向上,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在发展重点上,主要发展中药材、竹笋、畜禽、优质蔬菜加工产业,其中,突出发展中药材、竹笋和畜禽特色产业,稳定发展优质蔬菜产业;在发展载体上,大力推进待补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的建设;在发展步骤上,分三步走,即2010年全面打基础,2011年提质扩能,20120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把待补建设成为重庆市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二)发展定位

努力把待补打造成为重庆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加工、畜禽肉类产品和无公害都市商品化蔬菜基地,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国家级竹笋和优质稻生产加工基地,成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集聚地区,经济增长的引领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镇。

四、发展目标

到2011年,农产品加工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高地;到20115年,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到2012年,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辐射带动作用,建成农产品资源集散地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主轴,带动区域内其它农产品加工的全面发展,广开致富渠道。

(一)总量发展目标

到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完成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7亿元、100亿元、189亿元,年均增长均为22%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0亿元、60亿元、80亿元,年均增长均为15%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70亿元、90亿元,年均增长均为20%以上。

(二)工业投资目标

到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累计完成农产品加工业总投资5亿元、25亿元、40亿元,年均增长均为20%以上。

(三)综合效益目标

到2012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力争达到55%,二次加工转化率40%,农产品加工出口额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1年、2015年、2020年实现利税分别为5亿元、12亿元、23亿元。

(四)企业发展目标

到2011年,规模以下企业达到20户以上,培育5户产值(或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培育10户产值(或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集团和产业,初步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雏形。

到2015年,将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增长型企业为支撑,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结构,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种养-加工产业链。

 

第三章 产业布局

 

遵循“全面规划、总体布局、分步实施、重点建设”的原则,根据待补的产业发展布局和工业发展的布局,农产品加工产业在待补区内建立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三大基地,并带动原料基地的建设和初加工、深加工向待补的集聚。

一、加工原材料基地布局

待补适宜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中药材、竹笋、畜禽、蔬菜等农产品更具有比较优势,只要规划布局合理,大力实施产业化工程,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经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产品品质,必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丰富的优质原料资源。

(一)中药材基地布局

在待补的歹咩等村,到2011年,中药材产业区扩大到8万亩,其中木本药材基地6万亩,草本药材基地2万亩,带动中药材产业区扩大到10万亩;2015年中药材产业区扩大到10万亩,带动渝南黔北地区中药材产业区扩大到12万亩;2020年扩大到12万亩,带动渝南黔北地区中药材产业区扩大到14万亩。

(二)畜禽基地布局

在周边村发展畜牧业,到2011年,年出栏瘦肉型优质生猪50万头,肉牛1万头,山羊出栏10万只;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及总产量达到2万亩和3万吨;2015年,出栏瘦肉型优质生猪70万头,肉牛5万头,山羊出栏15万只;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及总产量达到5万亩和8万吨。

2020年,出栏瘦肉型优质生猪100万头,肉牛10万头,山羊出栏20万只;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及总产量达到5万亩和8万吨。

(三)蔬菜基地布局

在周边村,2011年商品蔬菜基地达到10万亩,2015年商品蔬菜基地达到15万亩,2020年扩大到20万亩。

同时,尽快建成农产品“绿色通道”和便捷交通,有利于优质牛肉、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加工原材料源源不断地方便地进入加工园区,从而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原料。

二、农产品初级加工布局

农产品加工业的布局与规划是待补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以战略的眼光来做好这项工作。

待补中药材、牛羊养殖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重要的蔬菜生产加工基地。

根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远近结合、综合发展的产业布局原则,开展畜禽(牛羊)屠宰生产线、净菜加工生产线、半成品方竹笋生产线等项目的建设。

把待补打造成为重庆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一)中药材加工业

针对目前待补及周边地区中药材品种多,产量不高,特色不突出的情况,按照“提高能力、巩固优势;调整结构、增强特色;保证质量、提高水平”的药材发展指导方针,全面加强药材和药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搞好中药材GAP基地的建设,走好GMP生产发展的路子,建好GSP销售渠道。

依托百万亩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以南部金佛山周边乡镇为核心的产业带,充分发挥玄参、半夏、白芷、红豆杉等特色中草药资源优势,完善生产加工链,在药材基地和药材集散区进行中药材初加工,大力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加工、天然产物单体提取、保健品、药膳、药容、药饰等,壮大中药材加工业。

(二)畜禽加工业

实施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战略,在2008-2011年,畜禽年屠宰能力达到2000吨,生产系列方便酱肉、低温肉制品、微波调理食品共87000吨,引进培育1-3个肉类加工企业集团,并发展成为市级或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培育1-3种产品成为市内或国内名牌产品,强力打造西南地区以牛肉加工为主的特色肉类加工基地。

(三)蔬菜加工业

目前,我国蔬菜加工产业逐步向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方向发展,蔬菜产业技术与装备水平正在逐步提升,部分先进技术与装备已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末水平。

为都市服务的净菜加工业蓬勃发展,腌制蔬菜加工也日益得到发展。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做好重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本规划所确定的“2008--2020”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区各级有关部门、各乡镇和相关企业要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在认真开展项目论证、调查研究基础上,筛选、储备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建立特色农产品重点项目储备库。

做好重点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为特色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必要条件。

二、制定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

一是营造良好环境。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涉及工业、农业、商业等多个部门,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协调与配合,在税收、财政、企业发展外部条件等方面根据待补区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产品加工业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

二是增加财政投入。

积极探索扶持和促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办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财政投入要专项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财政导向性资金的投入,对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产业化重点工程和科技转化等领域,采取贷款贴息、补助的形式,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争创龙头企业,对获得国家、市级龙头企业称号、国家及市级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通过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园区建设

加快对待补工业园区和大观工业园中农产品加工区的科学合理规划,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区的道路管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食品生产、卫生要求设计修建标准厂房,配套完善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

建立园区利益共享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建设园区的积极性。

设计完成园区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促进产业集群进行合理分工与合作,推动上下游产业链间的配套和协调发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四、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

一是完善利益分配和风险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和风险保障机制,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后劲,引导、鼓励农户和企业通过合同契约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从体制改造、机制健全、组织完善等方面引导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面向竞争、面向客户的企业管理模式。

三是增强企业品牌意识。

促进企业实现由商品生产经营向品牌生产经营的转变,尽快形成一批驰名商标,并做好原产地域、名牌产品的申报和保护工作,提高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四是大力培育企业集团。

积极鼓励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等途径,提高企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网络化销售的水平,促进企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支持企业通过吸纳员工入股、外来参股、中外合资等方式改变单一的产权结构,构建开发型、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

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

积极扶持组建一批基础好、生产规模较大、有发展前景的加工龙头企业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集贸、工、农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龙头作用和示范效应。

并培育一批与农民利益关系密切的专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先导型龙头企业、外向型加工龙头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五、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的招商引资

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措施,增强待补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吸引力。

围绕待补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依托待补区区位、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策划一批农产品重点加工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加工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

通过多种招商方式和途径,积极宣传,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努力形成倍增效应。

六、增强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支撑

积极引导企业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加快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

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人才,建立科技开发中心。

政府应设立科技发展资金,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力度,解决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重大技术创新、技术改进、技术组装等系列问题。

通过开展技术示范、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整合技术资源,支持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的有机联合与协作,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优势,尽快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七、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宏观指导。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较大影响。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宏观指导和服务。

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机制,加大考核评价的力度。

并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对区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年度工作考核评价内容,以促进全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二是严格市场监管。

政府职能部门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与卫生监管体系。

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模式和措施,运用开业审查、质量安全许可、强制检验及检验合格标志等市场准入手段,从农产品生产加工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确保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