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访谈深度访谈.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4316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ppt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访谈深度访谈.ppt(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ppt

第四章访谈法,目录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第二节访谈法的实施程序与技巧第三节访谈法的应用实例,访谈法的内涵访谈法(interviewingmethod)是访谈者通过与受访者之间的口头交谈,借以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念等,以收集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与日常谈话是有区别的。

在访谈过程中,尽管谈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经常在交换,但归根到底访谈者是听话者,受访者是谈话者。

访谈有明确的目的性,访谈者与受访者接触较为正规,受访者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大致限定在访谈目的之内。

访谈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整个访谈是访谈者与受访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二是它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

3,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访谈是一种言语事件,本身就是“现实”存在的一种方式,反映的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实。

访谈作为一种言语事件有着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1)访谈本身就是参与双方共同建构的一个社会事件,对双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访谈作为言语事件,其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访谈作为言语行为,不仅可以表达意义,而且可以“以言行事”和“以言取效”。

4,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访谈法的意义

(1)访谈法是定量研究的必要补充。

定量研究在研究和解释微观问题和个案时有本身的劣势,因为数据不能完全描述个体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和深层次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念等,这就需要借助访谈法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作必要的补充。

(2)访谈法可以对访谈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

访谈过程是进行观察的良好时机,访谈对象的言辞、语气、神态、动作等,都可以使访谈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访谈对象,从而对访谈对象的看法、说法是否可信、是否全面等作出较为全面准确的判断,以鉴别其回答的真实可靠程度。

5,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3)访谈法灵活性强。

访谈者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具体情况来灵活决定诸如是否需要进一步问一些与调查主题有关的其他问题,是否需要重复或进一步解释那些访谈对象不太理解的问题等。

另外,灵活性还表现在访谈者可以为不同的访谈对象准备与之适合的一套问题,这就使得访谈法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4)访谈法可以使用比较复杂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由于有访谈者作为访谈对象的指导者,尤其是那些受过良好训练并富有访谈经验的访谈调查员,他们可以利用一些问卷或访谈提纲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5)访谈法可以克服问卷调查中问卷回收率低的缺点。

在访谈调查中,一些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在问卷调查中作答的调查对象,或出于礼貌或者其他缘故却愿意向访谈者谈出他们对调查者需要调查的那些问题的观点、看法或意见、建议。

6,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访谈法的局限性

(1)费用多、时间长。

许多经费少、时间短而又规模大的调查项目不宜使用访谈调查法。

(2)标准化程序低,难于统计分析。

访谈中即使研究者设计好一整套访谈提纲,由于具体访谈情境的变化,也就不得不对访谈提纲作一定程度的调整或修改。

这样一方面使访谈更适应每一个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种族、风俗习惯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可能存在差异的访谈对象,另一方面则带来了标准化程度低的缺点,难以进行统计分析。

7,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3)极易产生偏差。

无论是访谈对象还是访谈者都极易导致各种偏差。

从访谈对象这方面看,访谈中他可能极易受到访谈者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年龄、服装、外貌、谈话中的表情甚至语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偏差。

有很多时候访谈对象的心境、访谈经验以及文化程度等也会使其作答时发生各种偏差;从访谈者这方面看,由于受经验、文化水平、社交能力等的影响,有时候不小心漏掉了一些该问的问题和该记下的答案或意见,有时问一些不相干、可有可无的甚至带有偏见、自相矛盾的问题而使得调查结果有很大的随意性,出现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或偏差。

此外,访谈调查还有诸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访谈对象深思熟虑,不能保证受访者匿名,不能查阅有关资料以及易受环境的干扰等缺点。

8,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访谈法的分类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

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将访谈法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根据访谈时是否借助于一定的中介物,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根据访谈中的提问方式,可分为定向型访谈和非定向型访谈;根据访谈时间或次数,可分为一次性访谈与重复性访谈。

9,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

(一)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1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structuredinterview),又称控制式访谈。

它是研究者根据预定目标,事先拟好访谈提纲或访谈的具体问题,通过访谈者主动询问,受访者逐一回答的方式进行。

结构式访谈的最大特点是整个访谈过程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

访谈对象是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法选取,通常采用概率抽样。

访谈中,访谈员对访谈对象提出的问题都必须严格按照统一问卷上问题的顺序和方式,根据访谈指南的统一口径对访谈对象的疑问做出解释,同时对访谈对象回答的记录也是完全统一的。

10,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2非结构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instructedinterview),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和自由访谈,它是一种半控制或无控制的访谈。

它没有事先统一问卷和提问的标准顺序,而只是一个大致范围或一个题目细化后的问题大纲,由访谈员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就问题大纲自由交谈,而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

与结构式访谈相比,非结构式访谈的最大特点是能充分发挥访谈员和访谈对象的积极性、灵活性。

由于非结构式访谈实施方式不同,通常分为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和客观陈述式访谈几种类型。

11,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

(1)重点访谈重点访谈又称为集中访谈,是集中于某一特定问题的访谈。

它通常针对的是访谈对象在一定情境中因为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特殊反应,调查研究者从这些反应中获取信息,再进行分析、解释。

调查研究者需事先对情境本身有所研究,即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情境的主要因素、模式及条件等,得出有关的若干假设,并根据这些假设提出若干侧重点,然后根据这些侧重点进行访谈,搜集有关个人的经历或特殊感受的资料。

重点访谈实际上是一种半结构式访谈,即虽然没有事先确定问卷或访谈提纲,但主题和侧重点是预定的。

在实际访谈中,访谈者往往会预设一些问题,并可以根据情况随时提出新问题,调整预设问题。

重点访谈的使用需要高度技巧和想象力,对访谈者的素质要求很高,而且所收集的资料多是不可比较的,分析解释难度较大,不适用于定量分析。

12,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

(2)深度访谈深度访谈(in-depthinterview)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问。

在访问过程中,一个掌握高级技巧的调查员深入地访谈一个被调查者,以届时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信念、态度和感情进行了解。

它具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

第一,它的问题是事先部分准备的(半结构的),要通过访谈员进行大量改进,但只是改进其中的大部分;第二,要深入事实内部。

深度访谈与重点访谈相似,都是一种半结构式访谈。

访谈是灵活机动的、无一定之规的,但事先也选取了问题的某些方面作为访谈重点。

在深度访谈中,也经常会出现意外的信息。

访谈员可以像重点访谈那样,就这些意外的信息进行充分交流和探讨,使调查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13,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3)客观陈述式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又称非引导式访谈,是让访谈对象客观地陈述对自己和周围社会的认识,即访谈者鼓励访谈对象把自己的信仰、价值观、行为以及生活环境客观地加以描述。

这一类型常用于了解有关个人、组织、群体的客观事实及访谈对象的主观态度。

在这一类型访谈中,访谈者基本上只是一个听众。

访谈一般从中性的简单提问开始,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的所有提问几乎完全依赖于尽可能中立的简单插问,以避免访谈员的主观因素对访谈对象的影响,使回答者能自由地谈出其最深层的主观思想,自然流露出甚至连访谈对象自己都未意识到或不愿承认的感情。

访谈员从访谈对象那里获得客观资料后,再进行加工,形成对这些资料的某种解释。

14,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

(二)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1.直接访谈直接访谈(directinterview),又称面对面访谈(face-to-faceinterview),即访谈者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直接访谈的突出特点是,访谈者与受访者直接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访谈者不仅能广泛、深入地探讨有关问题,了解受访者的思想、态度、情感和其他各种情况,而且还能亲自观察受访者的有关特征和他们在访谈过程中的许多非言语信息,从而加深对谈话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判断访谈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但是,运用这种方法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同时,访谈者与受访者相互直接作用的情况又易于影响访谈结果。

此外,该方法还比较费时费力。

15,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2间接访谈间接访谈(indirectinterview)就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物与受访者进行非面对面的交谈。

目前,间接访谈的主要方式是电话访谈。

电话访谈适用于访谈内容较少、较简单的调查研究。

其优点是收集数据资料时间快,研究费用省,对访谈者的要求不太高,保密性较强,对某些不适宜于面对面交谈的问题,受访者可以通过电话向访谈者说明。

但是,电话访谈对没有拥有电话者无法使用,适用范围有限,访谈问题一般应少而且简单,访谈时间短,因而,访谈者难以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更不能直接观察受访者的有关特征和各种非言语信息,从而不利于对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16,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三)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1个别访谈个别访谈是指由访谈者对每一个受访者逐一进行单独访谈,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个别访谈可以到受访者的实际活动环境中去面谈,也可以在其他环境中面谈,甚至还可以通过电话谈话。

个别访谈通常是为了获得受访者的某些事实、态度、意见方面的资料,多数情况下是非结构性的研究设计。

个别访谈具有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控制性较强的特点。

不足之处是费时、费力,限制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此外,访谈者与被访谈者都可能在访谈中出现偏见与错误。

个别访谈多用于一些规模小及一些敏感性问题的调研过程中,也常用于一些个案的研究之中。

17,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2集体访谈集体访谈是指由一名或数名访谈者亲自召集一些调查对象就访谈者需要调查了解的主题征求意见的一种调查方法。

集体访谈一次参加的人以10人左右为宜,并尽可能参加的人有一定代表性,同时要注意每个人都能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

集体访谈法的优点是:

了解情况快,工作效率高;集思广益,有利于把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把认识问题与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集体访谈法简便易行,可适用于文化程度较低的调查对象,有利于与受访者交流思想和感情,有利于对访谈过程进行指导和控制等。

集体访谈法的缺点是:

无法完全排除受访者之间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问题不宜于集体访谈;占用受访者的时间较多。

18,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四)定向型访谈和非定向型访谈1.定向型访谈定向型访谈也称结构访谈,是由访谈者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访谈调查问卷或提纲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访谈对象按规定标准进行回答的一种调查方法。

这种方法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访谈问卷或访谈提纲的标准化。

定向型访谈通常用于了解访谈对象某种特定行为或态度,或者验证调查者的某种理论假设。

例如我们了解“2011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志愿”的情况,就可以使用定向型访谈调查来进行。

19,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2非定向型访谈非定向型访谈是指事先不设计完整的调查问卷及详细的访谈提纲,也不规定标准的访谈程序,而是由访谈者和访谈对象就某些问题自由交谈,访谈对象可以比较随便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管访谈者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的一种访谈调查方法。

在非定向型访谈调查中,虽然也有调查讨论的主题,但访谈者并没有要求所有的访谈对象按统一格式和标准的程序作答。

非定向访谈多用于人们对某一特定事件的态度或行为变化、个案研究等方面。

20,第一节访谈法的内涵与类型,(五)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