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1284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3年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九第25讲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5讲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A组 2012—2014年高考·基础题组

1.(2014课标Ⅰ,30,4分)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2.(2014北京文综,17,4分)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④饮食方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014江苏单科,6,3分)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4.(2013天津文综,6,4分)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5.(2013江苏单科,6,3分)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6.(2012浙江文综,17,4分)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7.(2012江苏单科,6,3分)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

“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8.(2014天津文综,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

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

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5分)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

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6分)

 

  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

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

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

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

(4分)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3分)

 

B组 2012—2014年高考·提升题组

1.(2014浙江文综,16,4分)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2014福建文综,15,4分)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3.(2014安徽文综,13,4分)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

“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4.(2014浙江文综,17,4分)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

5.(2013山东基本能力,28,1分)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6.(2013浙江文综,18,4分)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

这一现象说明(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7.(2012四川文综,16,4分)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见下图)。

这反映出(  )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

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8.(2012四川文综,17,4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9.(2014山东文综,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

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

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

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

  丙:

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

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

她说:

“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与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4分)

 

(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

(举一例说明即可)(6分)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

说明理由。

(6分)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8分)

 

10.(2012上海单科,39,12分)妇女与教育

  材料一  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

  材料二 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

“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

……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

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

 

A组 2012—2014年高考·基础题组

1.C 从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20年代,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但当时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较重,这会造成国产影片在上海以外地方放映时成本大大增加,而外国影片拷贝到中国并放映,其成本并无大的变化,因此出现了京津地区外国片与国产片放映比例远高于上海地区的情况。

故选C项。

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仅凭材料信息无法推知京津地区民众对外来事物是否更具热情,也不能推知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是否更加开放,故排除B、D两项。

2.

答案 B 本题以图画的形式创设历史情境,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应注意“民国时期”这一时间,同时仔细观察图画中的人物造型、家具摆设等细节,然后进行解读。

图画中人物的发型各异(有长辫和短发),有电灯。

这些都能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

图画中的饮食方式及墙上画作的风格未能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化。

由此分析,B项正确。

3.C 从漫画可以看出,主人公将发辫作为国粹保存,反对将代表旧事物的发辫全部剪掉,表明当时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的旧有观念根深蒂固,C项正确。

A项没有体现“保存国粹”的信息;B项没有体现“崇尚西法”的信息;D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4.A 武昌起义胜利后,清政府很快土崩瓦解。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建立。

1912年2月,清帝退位。

此时社会发生剧变,受此影响,人们更加关心时事。

材料中报纸的创办数量增加、销量增长正是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导致的,故选A项。

B项属于报纸迅速发展的可能条件,不是必然原因,可排除;C项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可排除;D项与题意不符。

5.C 竹枝词前两句认为报纸能够开通民智,功劳很大,说明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故C项正确。

A项夸大了报纸的宣传作用。

竹枝词只强调报馆林立,并不能说明其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故B项错误。

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6.C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

从题干广告中列举的外国杂货可以看出国人崇尚西洋事物,这反映出当时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故C项正确。

出现售卖外国货物的广告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无必然联系,故A项不符合题意。

1873年中国才开始独立办报,故B项错误。

广告中的货物仅体现出“食”和“用”的变化,未体现出“衣”“住”“行”的变化,故D项表述不准确。

7.D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和礼仪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准确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炼历史场景的本质内涵。

材料表明,在南京临时政府明确颁布废除旧的礼仪制度的法令之后,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仍沿用旧的称呼对待裁判官,体现出被告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当时审判制度是否变化,也不能说明裁判官是否有意玷污平等制度,故A、C两项错误;材料显示出南京临时政府的共和政体,但不能据此判定被告是否了解民国政体之变,故B项错误。

8.

答案 

(1)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

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

(2)西方式生活时尚。

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3)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

(4)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

解析 

(1)据材料中“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可得出“扬气”的含义。

分析影响应着眼于其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及俭朴的生活观念的冲击。

(2)据材料可知“洋气”指的是“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即生活方式的西化。

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应注意材料中所蕴含的时代背景——“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

结合所学,从西方列强的侵略、通商口岸的开辟、西方商品和文化的入侵等角度分析。

(3)解答本问,应将材料二、三进行比较,主要从时代的变迁、文明的演进中认识到中国从被动卷入世界、效仿西方文明到主动融入世界、丰富世界文化的转变和进步。

(4)综合三则材料,分析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应从时代特征的角度入手,从经济的发展、政治形势的变化、西方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归纳。

B组 2012—2014年高考·提升题组

1.B 本题以中国历史上男子由蓄辫到剪辫的变化考查中国历史的变迁。

甲图反映的是清初男子剃发蓄辫,本质是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乙图体现的是民国初年男子剪辫的情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对民众生活习俗的影响。

两幅图都反映了政治历史的变化对生活习俗的深刻影响。

因此可知B项正确。

蓄辫和剪辫的行为不能从本质上体现习俗的先进与落后,因此A项错误。

甲、乙两图所体现的历史现象不能反映专制王朝的命运以及专制与民主的斗争,C、D两项应排除。

2.B 新式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是由于辛亥革命后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B项符合题意。

材料只涉及城市女性着装,不具有普遍性,故A项错误;仅从着装一个方面的情况,不能体现城市化的进程和女性对时尚的引领,故C项错误;D项只是旗袍本身的特点而非社会原因,不符合题意。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设问角度进行辨析。

3.D 题干文章指出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停留在对日常行为的模仿和对日常用品的争购上,忽视了西方文化的核心——“利权”意识,体现出大众传媒对社会时尚的理性分析,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描述的只是一部分“新少年”的西化状况,并不能得出西装普遍化、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的结论,B、C两项错误;文章已经指出了西方文化的核心——“利权”意识,说明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并不是过于肤浅,A项错误。

4.D 本题利用20世纪初的报纸截图,主要考查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报纸本身属于出版印刷的文化产业,因此可以作为当时出版业发展的直接史料,故A项不符合题意。

报纸刊登的求婚信息,反映了当时婚姻礼俗的变化,同时登报求婚也体现了广告业的进步,故B、C两项也不符合题意。

一幅报纸截图及其中的信息并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世界文明的演进,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

5.D 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改革开放以后,西装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

因此,A、B、C三项不正确,D项符合题意。

6.C 新文化运动时才首倡白话文,故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不是通俗性报刊,而是文言政论性报刊,A错;早在19世纪70年代,国人就已开始办报,而《时务报》在1896年创办于上海,B错;当时中国报刊刚起步,市场需求量有限,D错。

7.A 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教材“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表明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图片反映了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后,船长率领船员进行救护的行为,表明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教材中介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不能表明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也不能揭示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所以排除③④。

选A。

8.C 本题考查历史研究的方法,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由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对比可以看出,他在北京用于衣食住宿的消费比例降低,用于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的消费比例上升,这表明其到北京后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

题干信息“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明本题只要求挖掘显性信息,无需挖掘隐性信息。

A、B、D从表格中都无法直接体现,所以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

答案 

(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

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

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

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

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解析 第

(1)问解答时注意运用史学研究理论,紧扣“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主题。

观察历代节妇烈女人数柱状图,解读出与主题紧密相关的信息,从而分析其原因。

(2)问观察和解读材料乙、丙的图文信息,迁移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变化的有关史实,概括说明结论①,言之有理即可。

第(3)问运用史料的分类与鉴别等历史学科理论判断和说明选择的材料及选择的理由,注意从史料分类与真伪、史料价值等角度分别说明。

第(4)问解读材料丙,迁移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变化的史实来阐述“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即可。

10.

答案 水平1:

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

·民国初年处于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妇女权利的变化正是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缩影。

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倡导男女平等。

妇女得以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纷纷兴办了女子学校,不但教授她们适应社会的各类知识、技能,而且还以培养妇女参政为宗旨。

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社会上对新式女子教育出现了异议,尤其是在袁世凯执政时期,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

这体现了当时新旧观念的冲突。

水平2:

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政令,促成了社会习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倡导女权就是重要的一方面。

北京、上海等地女子学校的兴办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这些学校致力于提高妇女的知识水平和参政意识,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对于这一新事物,也出现了异议,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

这体现了当时新旧教育理念的冲突。

水平3:

只能就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展开讨论。

水平4:

没有基于材料回答问题。

解析 本题通过近代女子教育的情况,考查了民国初年的相关史实。

回答本题时要把材料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建立联系,找出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论述时先用简练的语句对“认识”进行概括,然后结合相关材料分别展开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