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092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docx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docx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起重工等

目录

第一章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1

第一节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

第二节气割工安全操作规程7

第三节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2

第四节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17

第五节潜水工安全操作规程23

第六节建筑登高架设作业(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27

第七节涉爆“四大员”安全操作规程38

第八节机动车辆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46

第九节锅炉司炉工安全管理操作规程48

第一章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节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一)电焊工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二)作业时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高空作业时系安全带。

(三)作业前应检查焊机、线路、焊机外壳保护接零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在禁火区内进行焊割前,必须经安监部门审批许可后,方可作业。

(四)焊接场地,禁止放易燃易爆物品。

应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五)在焊接作业场地l0m范围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及油漆未干的物品。

焊接过程中要注意防爆、防火。

(六)若施焊地点潮湿,焊工应站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

定期检查绝缘鞋的绝缘情况。

(七)电焊机到焊钳绝缘导线长度不超过30m,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50m,并且是绝缘良好的橡皮线,接头处必须用胶布包缠。

(八)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站在闸刀侧面,用左手推闸,动作要快,以防电弧火花灼伤脸部,同时右手不准接触电焊机外壳或其它金属结构上。

在修理焊接和检修线路时,要切断电源,并在闸刀处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牌。

(九)在容器及舱室内焊接要设监护人和通风装置。

使用的行灯电压为12V。

焊工身体应用绝缘材料与焊件隔离。

(十)必须遵守明火作业“十不焊割”,即:

焊工未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未领取操作证者,不能焊割。

1.在重点要害部门和重要场所,未采取措施,未经单位有关领导、车间、安全、保卫部门批准和办理动火证手续者,不能焊割。

2.在容器内工作没有12V低压照明和通风不良及无人在外监护不能焊割。

3.未经领导同意,车间、部门擅自拿来的物件,在不了解其使用情况和构造情况下,不能焊割。

4.盛装过易燃、易爆气体(固体)的容器管道,未经用碱水等彻底清洗和处理消除火灾爆炸危险的,不能焊割。

5.用可燃材料充作保温层、隔热、隔音设备的部位,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6.有压力的管道或密闭容器,如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管道、带气锅炉等,不能焊割。

7.焊接场所附近有易燃物品,未作清除或未采取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8.在禁火区内(防爆车间、危险品仓库附近)未采取严格隔离等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9.在一定距离内,有与焊割明火操作相抵触的工种(如汽油擦洗、喷漆、灌装汽油等能排出大量易燃气体),不能焊割。

(十一)不准赤手更换电焊条,以免接触焊钳带电部分;清除焊渣时应佩载防护眼镜或面罩。

焊条头收集到指定地点。

(十二)交流电焊机所采用的二次电压不得大于80V,直流电焊机不得大于90V容量。

(十三)直流电焊机必须装有磁力起动器。

(十四)在起吊部件过程中,严禁边焊边吊,严禁在带电工件上焊接。

(十五)在工作点周围,防止电焊机线路与高压电线交叉,电焊机的一、二次线禁止混在一起。

(十六)高、低压的线路划分明确,一次线需由电工负责接线,二次线由焊工负责。

(十七)雨、雪、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天气不得进行露天作业。

雨、雪后应清除积水、积雪后方可作业。

(十八)工作完后,要拉闸断电,盘好焊把线,盖好焊机防雨罩,处理好余火,并详细检查脚盖手套,以防余火带进工具箱,造成事故,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二、登高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一)登高作业之前,应先检查作业点下面地面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脚手架、桥板是否牢靠。

并要注意防止重物和工具下落伤人。

(二)登高进行焊接作业者,戴好安全帽,穿绝缘胶底鞋,禁止穿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

要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不能用耐热性差的尼龙安全带,而且安全带系在可靠的构架上。

(三)登高焊接作业应避开高压线、裸导线及低压电源线。

不可避开时,上述线路必须停电,并在电闸上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四)电焊机及其他焊割设备与高处焊接作业点的下部地面保持10m以上的距离,并应设监护人,以备在情况紧急时立即切断电源或采取其他抢救措施。

(五)登高梯子应符合要求,梯脚需防滑,上下端放置应牢靠,与地面夹角不应大于60°。

使用人字梯时夹角约40°±5°为宜,并用限跨铁钩挂住。

不准两人在一个梯子上(或人字梯的同一侧)同时作业。

禁止使用盛装过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如油桶、电石桶等)作为登高的垫脚物。

(六)脚手板架设的单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0.6m,双行人道不得小于1.2m,上下坡度不得大于1:

3,板面要钉防滑条并装扶手。

板材需经过检查,强度足够,不能有机械损伤和腐蚀。

使用安全网时要张挺,要层层翻高,不得留缺口。

(七)所使用的焊条、工具、小零件等必须装在牢固的无孔洞的工具袋内,防止落下伤人。

焊条头不得乱扔,以免烫伤、砸伤地面人员,或引起火灾。

(八)在高处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点正下方5m外设置护栏,并设专人值守。

必须清除作业点下方区域的易燃、易爆物品。

(九)严禁将焊机电缆缠绕在身上操作,以防触电或燃爆。

登高焊接作业不得使用带有高频振荡器的焊接设备。

  

(十)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以及不适合登高作业的人员不得登高焊接作业。

三、潜水焊接作业安全措施

(一)一般要求请参照气焊工水下焊接与切割安全操作规程。

(二)焊接电源须用直流电,禁用交流电。

因为在相同电压下通过潜水员身体的交流电流大于直流电流。

并且与直流电相比,交流电稳弧性差,易造成较大飞溅,增加烧损潜水装具的危险。

(三)所有设备、工具要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水性能,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

为了防海水、大气、烟雾的腐蚀,需要包敷具有可靠水密的绝缘护套,且应有良好的接地。

(四)焊工要穿不透水的潜水服,戴干燥的橡皮手套,用橡皮包裹潜水头盔下颌部的金属钮扣。

潜水头盔上的滤光镜铰接在盔外面,可以开合,滤光镜涂色差深度应较陆地上为浅。

水下装置的所有多头部件,均应采取防水绝缘保护措施,以防被电解腐蚀或出现电火花。

(五)更换焊条时,必须先发出拉闸信号,断电后才能去掉残余的焊条头,换新焊条,或安装自动开关箱。

焊条应彻底绝缘和防水,只在形成电弧的端部保证电接触。

(六)严禁利用油管、船体、缆索和海水作为电焊机回路的导电体。

四、燃料容器、管道的置换焊补安全操作规程

(一)固定动火   

1.无可燃气管道和设备,并且周围距易燃易爆设备管道l0m以上。

2.室内的固定动火区与防爆的生产现场要隔开,不能有门、窗、地沟等串通。

3.生产中的设备在正常放空或一旦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或蒸汽不能扩散到动火区。

4.要常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工具和设备。

5.固定动火区内禁止使用各种易燃物质。

6.作业区周围要划定界限,悬挂防火安全标志。

(二)实行可靠隔绝

1.现场检修,要先停止待检修设备或管道的工作,然后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使要检修、焊补的设备与其他设备(特别是生产部分的设备)完全隔绝,以保证可燃物料等不能扩散到焊补设备及其周围。

2.可靠的隔绝方法是安装盲板或拆除一段连接管线。

盲板的材料、规格和加工精度等技术条件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不可滥用,并正确装配,必须保证盲板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管道的工作压力,同时严密不漏。

3.在盲板与阀门之间应加设放空管或压力表,并派专人看守。

对拆除管路的,注意在生产系统或存有物料的一侧上好堵板。

堵板同样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条件。

4.应注意常压敞口设备的空间隔绝,保证火星不能与容器口散发出来的可燃物接触。

对有些短时间的焊补检修,可用水封切断气源,但必须有专人在现场看守水封溢流管的溢流情况,防止水封失效。

(三)实行彻底置换

1.做好隔绝工作之后,设备本身必须排尽物料,把容器及管道内的可燃性或有毒性介质彻底置换。

在置换过程中要不断地取样分析,直到符合安全要求为止。

2.常用的置换介质有氮气、水蒸气或水等。

置换的方法据被置换介质和置换介质的密度而定,当置换介质的密度大于被置换介质时,置换介质应由容器管道最低点送进,由最高点向室外放散。

以气体为置换介质时,用气量体积一般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3倍以上。

但有的被置换介质有滞留的性质,或者与置换介质密度相差不大,两者能相互混合,不易置换干净。

因此必须以化验分析合格为准。

以水为置换介质时,将容器管道灌满水即可。

(四)确清洗容器  

1.容器及管道置换处理后,其内外都必须仔细清洗。

因为,有些易燃易爆介质被吸附在设备及管道内壁的积垢或外表面的保温材料中,液体可燃物会附着在容器及管道的内壁上。

如不彻底清洗,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可燃物会逐渐释放出来,使本来合格的动火条件变成了不合格,从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2.清洗可用热水蒸煮、酸洗、碱洗或用溶剂清洗,使设备及管道内壁上的结垢物等软化溶解而除去。

3.采用何种方法清洗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碱洗是用氢氧化钠(烧碱)水溶液进行清洗的,其清洗过程是:

先在容器中加入所需数量的清水,然后把定量的碱片分批逐渐加人,同时缓慢搅动,待全部碱片均加入溶解后,方可通入水蒸气煮沸。

蒸汽管的末端必须伸至液体的底部,以防通入水蒸气后有碱液泡沫溅出。

禁止先放碱片后加清水(尤其是热水),因为烧碱溶解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涌出容器管道会灼伤操作者。

4.对于用清洗法不能除尽的垢物,由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进入设备内部用不会产生火花的工具铲除,如用木质、黄铜(含铜70%以下)或铝质的刀、刷等,也可用水力、风动和电动机械以吸喷砂等方法清除。

置换和清洗必须彻底不留死角。

(五)气体分析和监视 

1.动火分析就是对设备和管道以及周围环境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

动火分析不但能保证开始动火时符合动火条件,而且可以掌握焊补过程中动火条件的变化情况。

2.在置换作业过程中和动火作业前,应不断从容器及管道内外的不同部位取气体样品进行分析,检查易燃易爆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

3.检查合格后,应尽快实施焊补,动火前半小时内分析数据是有效的,否则应重新取样分析。

取样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以使数据准确可靠。

焊补开始后每膈一定时间仍需对作业现场环境作分析,动火分析的时间间隔则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

若有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要求,应立即停止焊补,再次清洗并取样分析,直到合格为止。

4.气体分析的合格要求是:

1)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汽的含量:

爆炸下限大于4%,浓度应小于0.5%;爆炸下限小于4%,浓度则应小于0.2%。

2)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规定。

3)操作者需进入内部进行焊补的设备及管道,氧气含量应为18%~21%。

(六)焊补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

1.焊补前应打开容器的人孔、手孔、清洁孔及料孔等,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严禁焊补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

2.在容器及管道内需采用气焊或气割时,焊、割炬的点火与熄火应在容器外部进行,以防过多的乙炔气聚集在容器及管道内。

(七)安全组织措施

1.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目的是制定安全措施,明确领导者的责任。

承担焊补工作的焊工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工作前要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它包括焊接作业程序和规范、安全措施及施工图等,并通知有关消防队、急救站、生产车间等各方面作好应急安排。

3.在工作地点周围10m内,停止其它用火,并将易燃物移到安全场所。

4.要准备好必要的材料、工具,还要准备好消防器材。

照明灯要有保险罩,电压不在于12V。

5.在禁火区内动火作业以及在容器与管道内进行焊补作业时,必须设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