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0802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11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docx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docx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考试标准文件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于印发《资阳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标准》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

为了进一步探索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评价与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强学校后期复习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根据资阳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资阳市教育局关于今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工作安排,现将我所编制的《资阳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标准》(见附件)印发给你们,供各学校初中毕业班升学复习教学参考。

本标准以教育部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我市各学科使用的现行教材为依据,结合我市课程改革的教学实际制订,是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各校对本标准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向我所反映,以便今后修订完善。

本标准的解释权属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附件:

资阳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标准

 

二○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主题词:

印发高中招生考试标准通知

报送:

资阳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资阳市教育局

印制: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2年1月13日印

(共印20份)

附件:

资阳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标准

高中阶段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担负着为更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我市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推动我市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行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选拔高质量生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2012年资阳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将全面地对考生进行初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一、考试的性质、命题指导思想

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中择优选录新生的一种选拔性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的招生计划,实现择优录取新生的目的。

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

既要体现考试的选拔功能,即有利于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选才,又要有利于初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初中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命题原则

此次考试的命题原则是“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有利改革”。

为此,命题将严格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我市使用的现行教材为依据,确定各学科考试内容和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注意考查学生学习、发展的潜能,使进入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学习的学生能顺利进行后续学习。

三、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考试范围、试题结构、题型示例

资阳市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的文考科目为:

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文科综合(包含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学科)。

学科分值为语文、数学、英语各120分,其中英语听力测试20分;理科综合15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60分、生物20分),文科综合150分(其中思想品德70分、历史60分、地理20分)。

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

此次统一考试,各考试科目均采用书面笔答、闭卷方式进行(英语包含听力测试)。

根据上述命题要求,制订了各考试科目的命题说明、考试范围、试题结构、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参考2011(或2010)年考题,为便于学校教师查阅,各学科2011年考题样卷均上传到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网页上,网址为:

各考试科目的命题说明、考试范围、试题结构如下:

语文

(一)命题说明

1.重点考查初中课本中所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其运用能力。

2.基础知识考查汉字的音、形、义和词语的书写(教材中的生字、词语及生活中常用词语、熟语),重点考查语言的积累与应用。

3.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初步的鉴赏能力。

现代文的语言材料原则上选择课外,文言文的语言材料课内外兼顾。

4.文言文分值约占25%。

5.开放性试题约占15%(不含作文)。

6.作文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的了解、认识、感受及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7.考试采用书面闭卷方式。

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二)考试范围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考试的基本范围,命题以应届毕业年级所学教材版本(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准。

(三)具体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原理、依据初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语文知识能力的学习水平分类为识记积累、理解感悟、分析综合、运用表达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1)识记积累——识别、搜集、整理、储备的能力,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2)理解感悟——借助语境和自身生活体验,理解文章的语言及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领会文章主旨的能力,是在识记积累基础上高级的能力层级。

(3)分析综合——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归纳和整理的能力,是在识记积累和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4)运用表达——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单项或综合的语言表达的能力,是以识记积累、理解感悟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5)鉴赏评价——对文学作品的初步赏析和评价,是以识记积累、理解感悟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以上五个测试水平是相互联系的,五个层次的要求从低级到高级,较高层次的测试水平包含低层次测试水平的要求。

具体要求详见下表: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要点

识记积累

理解感悟

分析综合

运用表达

鉴赏评价

积累与运用

1.能用普通话正确识读常用汉字

汉语拼音方案、形似字、多音字、形声字

2.能正确识别并规范书写常用汉字

常见错别字、书法常识

3.积累一定量的词语,并能正确理解运用;能正确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及常见的修辞方法进行语言表达

词的分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短语的结构:

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单句的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病句的修改

复句的类型(限于二重):

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常见修辞格: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词语的选用,句式的变换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4.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5.能正确默写,理解并运用优秀诗文中的名句

优秀诗文名句

阅读

现代文阅读

1.能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各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作用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样式及常用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常识

2.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梳理和概括

3.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的意义和作用

4.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较为独特的看法

5.了解各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具体体会其作用

6.能初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和语言

7.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了解主要内容

文言文阅读

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的翻译文言句子

3.能正确诵读文言文

写作

1.符合题目要求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基本要素和一般写法,日常应用文的格式,标点符号

2.中心明确,感情真挚,能表达对自我、社会、自然的一定程度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3.能多角度感受生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4.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详略安排合理

5.能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联想和想像丰富,语言生动、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力求表达有创意

6.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符合所写文体的要求

7.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8.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考试内容比例

语言积累与运用约25%;阅读约35%;写作约40%。

(五)题型结构及比例

填空题约10分;选择题约15分;图表题、问答题约45;写作题约50分。

(六)试题难度比例

容易题约60%;稍难题约30%;中难题约10%。

数学

(一)命题说明

201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学科的命题指导思想是:

认真贯彻课程改革精神,反映数学教学和考试发展动态。

重点考查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命题,突出基础,注重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常见的基本题型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运用。

2.适度调控试题难度与题量,保持总体稳定。

根据课程改革精神、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数学考试改革的新动向,以及贯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精神和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当控制试题题量和试题难度,保持总体稳定,发挥考试对数学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3.根据当前教学实际,合理反映考试性质、考查考生的数学学习潜能,适当强化对数学思维及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以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恰当联系社会实践,适度编制一定数量的新颖试题。

(二)考试范围

以教育部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考试的基本范围,参照2012届毕业班所用华东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命题,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第七、八、九年级的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

(三)具体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和现代考试命题理论,考查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考试要求与测试水平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四个层次,其含义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说明一致。

四个层次的要求从低到高互相联系,较高层次测试水平和要求包含较低层次测试水平的要求。

具体内容标准、考查目标及要求如下:

数与代数

项目

知识要点

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性目标

了解

理解

掌握

灵活运用

经历

体验

探索

 

有理数的意义

数轴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乘方的意义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律

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

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或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或用计算器求立方根

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范围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

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用字母表示数

列代数式

解释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求代数式的值

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整式的概念

简单的整式加、减、乘运算

乘法公式:

(a+b)(a-b)=a2-b2,(a+b)2=a2+2ab+b2

用提公因式、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分式的概念

利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估计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配方法

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要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

不等式的意义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对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分析

常量、变量的意义

函致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

结合图形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确定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求函数值

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一次函数的意义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

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的意义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的性质

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空间与图形

项目

知识要点

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性目标

了解

理解

掌握

灵活运用

经历

体验

探索

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的概念

角的概念

比较角的大小和计算一个角的大小

计算角度的和与差

角度的度、分、秒的概念

度、分、秒的换算

角平分线及其性质

线

线

补角、余角、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

垂线、垂线段等概念

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

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中位线及其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应用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正多边形的概念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矩形的概念和性质

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

梯形的概念和性质

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梯形之间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矩形的有关性质

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

菱形的有关性质

四边形是菱形的条件

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条件

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

平面图形的镶嵌

用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分别进行平面镶嵌设计

圆及其有关概念

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的性质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

切线的概念

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切线的判定

过圆上一点取圆的切线

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角的平分线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

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

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过一点、两点,不共线三点作圆

尺规作图的步骤

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

视图与投影

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

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

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物体的阴影的形成与判断

生活中图形的欣赏

视点、视角、盲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