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0750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docx

《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docx

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努力打造农村标准化高中

以评促建狠抓教学管理精益求精争创品牌学校

--木头凳高级中学11评估汇报材料

木头凳高级中学是我县一所校史较长、规模较大的农村普通高中,总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

(其中高一8个班,高二8个班,高三6个班),119名教职工,1283名在校生。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精心呵护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坚持“为学生成长成才导航,为教师成功成名铺路,让个性生命放飞精彩”这一办学理念,以“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不断提升师生校园生命质量”为办学目标,以“六个树立、六个加强”为治校方略,以“追求卓越”为校训,全力打拼,业已形成了“团结、奋进、厚德、博学”的良好校风,“敬业、乐群、省身、尚真”的教风和“远志、刻苦、深思、明理”的学风。

学校获誉颇多,先后多次被评为“实绩突出单位”、“高考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

我校的教学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管理,以改促提升,以建促发展”的思路,本着“公平、公正、真实、全面”的原则,对照《评估细则》A级指标所涉8项、B组指标所涉23项,逐项对比,认真自评,基本上做到了“评”有所依,“改”有所获,“建”有所成。

现就我校教学评估工作及一年多来教学管理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做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学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1.评估流程:

按照县教育局评估工作会议精神,我校对评估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学评估自查自纠领导小组,第二步组织教师学习评估细则,第三步以量化形式进行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组室初评,最后评估组审核,定出每位教师评估等级。

2.评估结果:

全校专任教师93名,优秀教师为26名,合格教师77名,不合格教师为0。

学校总体自我评估结果为92分。

二、一年多教学工作做法、体会简要汇报:

(一)、组织建设:

我校班子由14人组成,是一个“团结务实、办事高效”的领导群体。

教学管理上,14名班子成员分包各教研组和各年级组,直接领导和参与各教学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工作,突出了层次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凸显了“行政为教学、领导抓教学、教学为中心、一切为教学”这样一种管理理念,构建了“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教学处—教研组”三级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切围绕教学转”的管理格局。

(二)、教师队伍管理:

治教理念:

“创学习型学校,做学者型教师”。

管理目标:

努力打造“个体素质精良,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管理方略:

“五动”管理,即:

“目标启动、名师带动、科研推动、精神驱动、人文感动”

具体做法:

1.目标启动:

制定《木头凳高级中学教师培训达标方案》,开展“过六关”活动。

①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勇闯“学历”关;②强化教师钻研教材,跨越“教材”关;③坚持“帮教”制,把好“拜师”关;④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把住“督查”关;⑤开展各学科教学竞赛活动,把好“组织”关;⑥加强对教师的评估,把严“考评晋级”关。

2.名师带动:

根据县局有关要求,我校自04年以来开展了名师评选工程,我校的名师分为四个等第,即“学者型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新星教师”。

我校先后两届共评选出各类名师26名,每个学期学校让不同级别的教师上“五课”,即:

①学者型教师上示范课②学科带头人上优质课③骨干教师上公开课④教学新星上研讨课⑤校领导上专题讲座课。

通过“五课”引领研讨,不但促使青年教师尽快尽早成长、成熟,而且形成了教学上一种强劲的竞争氛围,即老年教师争当模范,中年教师争做示范,青年教师合乎规范,校领导争上一线。

今年,我们又开始了第三届“名师工程”,重新修订了实施方案:

着重强调名师评选有条件,但不唯条件,本着“不重学历重能力,不重教龄重才艺、不重职称重水平,不重资历重效益”的原则,坚持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不搞终身制,两年一评选,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争做“名师”的积极性。

3、科研推动:

(详见“教研”部分)

4、精神驱动:

精神激励为主,物质驱动为辅。

通过“引路子、压担子、给位子、扬名子”等形式给教师搭建平台,激励教师燃烧激情,绽放智慧,提高素质,提升品位,追求卓越,享受成功。

5、人文感动:

①坚持“人本管理”理念,管理以管人为本,管人以管心为本,管心以管情为本,管情以管需为本。

②创设“和谐校园、温馨家园”,积极地走进教师,善待教师、培养教师,让教师愉悦心境,安心工作。

(三)、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础之基础,是重中之重,是开展一切教学教研活动的基本保证。

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主要注重狠抓“三、五、四、一”管理,收效甚佳。

“三”就是抓好“三个阶段”,即学期初的计划管理,学期中的流程管理,学期末的总结管理。

学期初力求计划到位,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年级组计划、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任课教师计划、实验员、档案员工作计划,要求计划不但到位、而且实用规范。

这样整个工作才能紊而不乱、规范有序。

学期中的教学各流程管理必须扎实具体全面,并通过检查给教师打分排队。

学期末的总结管理力求让教师出经验、出成果,让每一个教师不但知道自己及他人的教学贡献和业绩,而且让每个教师都能有不同的进步。

“五”就是加强教学常规的“五环节”管理,即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都有具体、明确的质与量方面的要求。

①在备课上,我们强调“十三备”,同时特别强调集体备课、超周备课。

②上课方面,我们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特别强调课堂教学的“五意识”及“六为主”。

“五意识”即课堂教学要有目标意识、环节意识、练的意识、导的意识、质的意识。

“六为主”原则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目标为中心、提问为主线、训练为手段、能力为主旨。

从而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课堂行为,提高了45分钟的教学效率。

另外,我们树立三年一盘棋的教学思想,即“高一是奠基,高二是关键,高三是决战”,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

高一年级重在抓基础,强化“双基”教学,采取“小步子、快反馈、慢爬坡、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略;高二年级重在抓能力,强化素质教学,采取“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横向拓展,纵几加深,知识成网”的教学方略;高三年级重在抓方法,强化技巧训练,采用“以题带知识,以知识讲方法,以方法促技巧,以技巧促能力”的教学策略,确保高考取得好成绩。

③作业一项要求教师布置难易适度,量大小适中的作业,做到科科有作业,人人交作业,教师及时批阅并做好留批记录。

④辅导上,我们规定教师辅导的重点是差生而不是重点生,这样便于全体学生质量的提升,并要求教师做好《教学辅导记录》。

⑤考试上,毕业班实行月考制,高一高二实行单元章节过关与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以平时考试为主,且要求单元过关率不低于80%,达不到要求的要重讲,这样也便于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与推进。

我们的努力目标是: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准一个学生辍学。

”我们的口号是:

让每个学生“成长在木中、成才在木中”。

“四”就是要求教学常规管理必须达到“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量化”这“四化”。

①“规范化”是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详尽的、详细的规范要求,师生必须按照规范去做,不能有任何的偷工减料,随心所欲,马马虎虎。

②“精细化”是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更高的要求,比如作文评改不但大到眉批、总批,而且小到字词、标点、书写都要精批细改,有时教师的评语比学生的作文还长,并且都有分数、等级。

这样,我校语文的教学成绩一直较高,近三年来高考语文成绩都是第一就是很好的例证。

③“制度化”就是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雷打不动地落实。

比如,我们制定出了《一堂好课标准》、《怎样说课评课》、《作业、作文批改要求》、《教案书写规范要求》等,教师逐条逐项按规定和要求去落实,形成制度。

④“量化”即所有的教学常规工作在平时抽查和月末检查时,综合进行量化打分,张榜公布。

好的及时表扬,差的及时纠正,这样使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一”就是确保一个中心,即通过各种常规管理,最后归属和落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果不能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一切的管理都是摆设、空架子,都会失去应有的意义。

先有教学管理,再有行政管理;先有常规管理,再有专题管理。

几年来,由于我校很抓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连年攀升,高考年年上新台阶,年年有新突破。

(四)、校本教研管理:

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正式起步于04年。

回顾两年来的求索之路,从认识校本教研到开展校本教研,我们主要经历了“确定一个理念——明确两大目的——尝试三种形式——开展四项工程——收获五点启示”这样一个过程(简称为“校本教研12345”)。

1.确定一个理念:

普通高中,做实做好困难,做强做大更难,制约普中学校发展因素许许多多:

师资水平的低下、学生素质的低劣、设施条件的缺失、办学思想的僵化等等。

就我校教师队伍而言,93名专任教师中,04年调入的有26人,05年调入的有27人,06年调入的有19人,07年调入6人,几乎是“一茬新”。

整个队伍呈“三低一多”状况,即“低学历、低职称、低教龄”和“年轻教师多”。

就学生而言,分高分低的,有分无分的,我们都表示欢迎,视为“上帝”。

如何抓好学校的教学管理,带齐带好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如何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面对诸多现况,我们校班子静下心来,坐在一起,集思广议,达成了“强校先强师,强师靠教研”这一共识,最后,我们确定一条学校发展的绿色通道:

那就是树立科研兴校意识,走教学教研一体化之路,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工作,让校本教研盘活学校。

这是强师兴校的唯一路径,别无选择。

2.明确两大目的: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两大目的非常明确:

一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更多的教师成长成熟、成功成名。

二是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子走出家门,成人成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本着“立身边课题,破解教学难题”这样一种思路,开始了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我们首先抓了三件事,第一,对管理人员提出“三讲三不”要求,即“讲实际不务虚,讲实干不花俏、讲实效不功利”。

第二,抓教师认识提高,让教师们“认识先行”。

我们调研发现,一些教师对校本教研存在着“四不”问题。

一是不屑搞教研,重教轻研,认为教科研是花架子,有搞教研的时间还不如布置学生多做几道题,多背几篇课文来的实在。

二是不愿搞,认为校本教研费时费力,不一定出成果,见真效。

三是不会搞,无从下手,穷于应付。

四是没有时间搞,教学、管理、看班忙得团团转,哪有时间搞教研,其实质还是重教轻研,认识不足。

如何引领?

不屑搞的我们进行思想发动、认识提高,不会搞的我们进行培训指导。

我校几位领导做校本教研培训讲座7次,出刊校本教研理论指导集子两册。

不想搞的我们进行政策导向激励。

第三,建立各种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保证校本教研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3.探索三种形式:

校本教研,简而言之,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它的研究内容丰富多彩,它的研究形式多种多样。

我校尝试较多的是“以学促研”、“课例研究”、“主题研究”这三种形式。

(1)、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础,开展“以学促研”活动。

农村学校的教研往往主要指上课、听课、评课或参加会议听专家讲座,时间、精力、物力花了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

症结何在?

这样的教研往往是重“研”轻“学”,缺少实效性。

我们认为,研而不学则浅,学而不研则空,学是研的基础,教师们只有通过学习具备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才能互相补充,才能相互提高,才能让教师们能教研、会教研。

(2)、以课堂为研究的主阵地,开展课例研究。

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在课堂,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

为改变以往课例研讨“一听一评”这种单一的模式,我们作了以下几种尝试。

①同课异教研讨。

选择同一篇课文,由不同的教师自行设计,个别执教,然后再相互听课观摩,研讨切磋,取长补短。

②同人同课复教研讨。

一个教师选取同一篇课文,进行多次的教学设计,上课、研讨、反思,不断修改和完善,不断精雕细琢,最后,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展示。

③集体备课研讨。

就某一篇课文,某一部分教材展开研讨,共同挖掘教材,分析教材,书写教案,然后指定专人试讲,讲后评析,修改完善,二次讲解,最后形成“精品教案”和“精品课”。

课例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基于教师,以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以广大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因而,课例研究普遍受到我校教师的欢迎。

(3)、以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主题教研。

我们理解的校本课题有别于科研课题,我们的理解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

因此,我们主要进行周期短、开口小、见效快、更为实用的小课题研究。

基本模式为“生成课题——设计方案——行动研究——总结反思”。

4.开展“四项工程”

两年来,我校根据一线教师“三低一多”现状,我们以“以学促研”“课例研究”“主题研究”这三种形式为主,开展了校本教研“四大系列工程”。

即“基础知识整合工程”、“课型模式构建工程”、“小课题研究工程”、“精品教案结集工程”,收效甚佳。

(1)、“基础知识整合工程”:

这是我校以学促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做法和尝试。

主要是根据我校大批新教师对教材不熟,教材基本知识把握不住而开展的,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教师把所教学科的教材从高一到高三按册、按章、按节、按课把知识点细化成图表式、表格式、框架式、知识树式等形式,并集印成册,作为校本资料。

此项工程意在引领广大教师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跨越“教材关”,争做“学者型”教师。

(2)、“课型模式构建工程”:

这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课例研究”这一校本教研形式的具体体现,针对我校一线教师80%是近几年由各初中校选调上来的这一现状而开展的,这些教师工作热情高,工作干劲足,但在短期内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教学,教研室几次视导均提出要进行“课型研究”这一建议。

为此,我们又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开展了“课型模式构建工程”通过同课异教、同人同课复教进行最佳课型模式探讨,这项工程既重实践也重理论。

意在引领广大教师研究课程,研究课例,研究流程设计,跨越“教法关”,争做“专家型”教师。

(3)、“小课题研究工程”:

这是“以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主题研究”这一校本教研形式的具体体现。

主要是针对大部分教师只重教学不重研究,只重实践不重理论提升,只重问题上交不重研究解决这一现状提出的。

旨在解决教师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典型性的,具体的,小型的,可操作的问题,通过撰写课例、案例、反思、随笔、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加以探讨解决,从而形成“人人有立项,个个搞研究,科科出成果”这样一教研之风,引领教师跨越“教研关”,争做“研究型”教师。

(4)、“精品教案结集工程”:

它是“精品课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先有精品教案,再有精品课。

这项工程主要体现集体智慧,通过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通过试讲、修正、再试讲、再修正形成大家一致认可的精品教案,结集成册,资源共享。

旨在告知广大教师“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没有好的课程设计,就没有精彩的课堂效果。

这“四项工程”我们历时两年,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对教师跨越“教材关”、“教法关”、“教研关”起到了引领作用,破解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许许多多实际问题,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和校园文化。

5、收获五点启示

(1)、领导的认识要高。

校本教研是强师兴校的必由之路,学校要想上档次,创名牌、出名师、争名校,必须依靠校本教研,走教学研究一体化之路。

“强校先强师,强师须教研”,不重教研的学校注定没有发展后劲,不重研究的学校难出大的成果。

因此说,校本教研,成在教师,败在领导。

(2)、学校的引领要好。

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是校本教研的前提,这种氛围要靠学校去营造、去引领。

教学就是研究,搞教学就是搞研究,搞教学管理就是要调动各方积极性。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引领教师进行研究。

无论这种引领是科学的,还是初始的,但引领的结果肯定是有益的。

因此,教学管理者不但要做事,更要想事,要不停地想,在不停的想和探索之中出思路、寻出路、开眼界、出境界。

(3)、组长的配备要硬。

校本教研能否落到实处,抓出实效,教研组长是关键。

因此,选派得力教研组长非常重要。

只有配好一个带头人,才能形成一种凝聚力,才能形成一种教研风。

因此,我校任用教研组长必须符合“五个一”要求。

即:

教好一门课,搞好一课题,抓好一个点,管好一个组,带起一个面。

只有这样的组长,才有能力搞教研,才会把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4)、校本教研的主题要明。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个学期以什么为主题,开展哪些校本教研活动,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以开展什么工程为活动载体等,我们都要缜密策划,认真思考。

主题明确之后,我们都要通过“思想发动——理论培训——制定方案——督导实施——奖励激励”这五个流程来具体落实。

因此,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激励要活。

校本教研工作要想让老师们乐于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活措施。

我们主要是以精神驱动为主,物质激励为辅。

一是评选各类“名师”,让“名师”成为校本教研的中坚力量。

二是开展“五课赛讲”活动,让校本教研形成浓浓的“比、学、赶、帮”氛围。

三是把教师教研的汗水转化成教研成果,让老师们的论文、反思变成铅字,结成集子,激励教师去写、去研究。

四是提供平台,让教师在多种竞技场上显身手,通过“学科考试比成绩,班级管理比学风,学科活动比成效,教育科研比成果”,催生老师工作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五是彰显老师们的荣誉和劳动成果。

让我校的“名师”和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做为各种校刊的封面人物加以展示,并且让老师写老师,把老师的事迹登在《教学月报》校刊上。

这样,既锻炼了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也彰显了优秀教师的青春风采。

学校管理是软科学、硬功夫,一切皆在调动。

教学管理就是让我们的教师通过学习,唤醒进取心;通过培训,强化责任心;通过观摩,激发事业心;通过展示,树立自信心。

付出探索,收获启迪;抛洒汗水,绽放喜悦。

一年多教学工作的精心管理,校本教研的苦苦求索,“四项工程”的艰辛付出让我们惊喜地看到:

——我们的老师在成长。

那种“三低一多”的师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破解。

现在,我校一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60%,教材过关率达到95%,学生评教满意率达到97.3%,90%的老师争上高三、高四毕业班,70%的老师也确实有能力教毕业班。

这支教师队伍为我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我校的教学质量在不断攀升。

01—07连续七年高考年年有突破,年年出精品,年年上新台阶。

03—06连续四年高考被局授予“优秀单位”这些成绩把我校引向了规模办学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

——我们的校本教研成果在扩展。

强师兴校的“四项工程”及其它教研活动成果,我们分门别类结成校本教研成果集。

共分成《教学反思集》、《教学与反思》、《课例与案例集》、《心语集》、《政史地小论文集》《沃野集》、《基础知识整合集》、《课型模式构建集》、《小课题研究成果集》、《教学月报》等17种,结集83本。

这些集子,成为我校的校本资源。

其中李国瑛,李国林等老师主持的16个课题申报为市、县级课题,李克玉、付立山、刘鸿宾、张玖奎等128人次的论文、课件、教案、优质课荣获市县级奖。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我校的教学评估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使之更加科学、全面,从而更加有利地推动教学。

2.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已经形成,教研工作也已起步,但高质量的教研成果不多,有待学者专家进一步引领,从而使教研工作更加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工作。

3.实验教学重视不够,还须从头做起,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要求认真抓好实验教学。

4.教学手段还比较陈旧,还须对教师加大信息技术培养培训的投入。

5.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现象还很严重,还须加强教师新课程的学习和新课改思想的提升,让师生思想更新,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6.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室几乎是个空白,还须加大投入及早建设。

微机室也需更新换代。

总之,我校的教学管理基本上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我们将继续朝科学化、精细化、成果化努力。

我们将以评估为契机,乘评估之东风,认真研究落实市教学评估细则,总结经验,反省不足,查漏补失,完善提高,使我校的教学工作、教研工作、教改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水平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同时,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专家通过评估,多提改进意见,前进中的木头凳高级中学期待您春风化雨,指点迷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