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016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7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docx

《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docx

高中湘教版必修一三四章复习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生物演化史:

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生物发展阶段:

太古代——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

有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

元古代——出现陆地。

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

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

脊椎动物出现,如鱼类、两栖类。

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

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爬行类、鸟类出现,如:

恐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

新生代——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2、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

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人类演化与环境: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概念: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表现:

3、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1)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①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气候

光照 

喜光植物:

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密林的中上层 

喜阴植物:

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底层

西双版纳人工经济林运用光的垂直衰减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 

热量分布 

从赤道到两极,随着热量和温度的有规律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植被带 

从沿海到内陆,随着水分条件变化,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植被景观 

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和水分的不同,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②植物个体形态对环境的适应:

莲和骆驼刺因水分条件不同导致个体形态不同 

莲:

具有柔嫩、硕大的叶子,但根系不发达。

骆驼刺:

叶子刺化,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地中海气候区植物具有叶子小,叶面上覆盖有蜡质的特点,与夏季炎热干燥有关。

 

③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时、农事的指示作用 

干旱地区寻找水源的指示作用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 

铁芒萁——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 

碱蓬——盐碱性土壤环境 

芦苇——水湿环境 

矮牵牛花——大气中SO2污染 

草原与森林指示干旱、半干旱与湿润、半湿润气候特征 

“枣发芽,种棉花”反映华北春季气温升高,有利于春播的气候特点 

旗状树冠延伸方向代表风向

树桩年轮的疏密可以反映降水量多少状况,在温度变化较少的条件下,树轮较疏,反映降水量较大,反之,较密降水量较少。

树木向阳面生长快,年轮较疏。

 

④影响动物分布的因素:

植物分布、气候差异、地形起伏、人类活动等 

熊猫——箭竹 

悉尼奥运吉祥物:

树袋熊——新鲜桉树叶 

驯鹿冬季从苔原带南迁针叶林,免受大风雪袭击,而且有充足食物;夏季从森林北迁苔原带,以躲避蚊虫侵扰,同时可以找到更好食物。

 

(2)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循环促使物质迁移、能量流动,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 

改变大气成分:

CO2、CH4、H2、NH3、水气→N2、O2 

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 

参与沉积岩形成,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

 

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绿化植物、营造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城市绿地具有吸类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 

3、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概念:

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作用:

结合陆地环境的枢纽、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使地表由岩石裸露变为草木丛生 

(2)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肥力概念:

土壤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重要性:

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理想土壤成分:

空气+水分=矿物质+有机质 

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资源,但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引起土壤肥力减退。

 

(3)土壤的形成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人类活动参与成土过程:

合理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化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在地带性变化规律或现象处出现了与之不相一致的现象或事物这种状况我们称之为非地带性。

非地带性因素:

洋流、地形、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水分差异、岩石性质等。

(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分布区一: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部

成因:

1、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2、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厄加勒斯暖流、澳大利亚东北部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东南部的巴西暖流、中美地峡东部的北赤道暖流及圭亚那暖流)。

分布区二:

非洲西部15°N附近

成因:

1、南半球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从而形成丰富的降水;

2、由于赤道逆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二)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该地虽然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但由于东非高原海拔较高,使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降水较同纬度地区少,热量、水分条件达不到热带雨林气候标准,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2、非洲30°S附近地区:

该地湿季是由于夏季来自海洋的气流越过暖流上空带来大量水汽,干季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3、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该地虽受暖流影响,但因其在山脉的背风坡而降水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4、北回归线附近的墨西哥高原:

根据所处纬度,该地本来应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墨西哥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而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三)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分布延伸到赤道附近:

原因是由于秘鲁寒流延伸到赤道附近,南北狭长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沙漠气候向东部内陆延伸。

北美洲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33°N以北,是由于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非洲大陆东岸索马里半岛的沙漠的形成:

一是由于东北信风从大陆吹来,干燥少雨;

二是夏季盛行的西南风越过索马里上升流(寒流),使该地沿岸降温、干旱,从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只要是温带地区,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两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因为距海洋远,受海洋影响小,气候特征表现为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但北美大陆东岸该类型气候一直延伸到沿海,一是因为北美大陆西部高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另外东岸拉布拉多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巴塔哥尼亚沙漠的形成,是由于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风难以入内,形成了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岸西风漂流(寒流)的分支更加重了沿岸的干燥。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热量,水分 

影响因素——海拔高度 

分布规律——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主要分布地区——海拔较高的山地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重点解析:

雪线

1、含义:

 

永久积雪区的最低界限,即常年积雪的下界。

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水多,每年降水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

雪线即为终年积雪区的下界线,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气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把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

雪线实为一个地带,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在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有多年积雪和冰川的形成。

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2、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气温——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雪线高; 

降水——降水量大---雪线低;降水量小---雪线高。

 

山势——雪线及以下:

陡---雪线高;缓---雪线低。

雪线及以上:

平坦的缓坡,积雪易遭风吹蚀,而使雪线抬高;陡峻的山坡,往往发生雪崩,而使雪线下降。

 

坡向——阳坡:

T高---雪线高;阴坡:

T低---雪线低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

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在中国西部,从青藏高原、昆仑山往北到天山、阿尔泰山,雪线高度由6000米依次下降到5500米、3900~4100米和2600~2900米。

再往北到北极地区,雪线降至海平面。

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雪量的多寡。

在青藏高原,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为500~800毫米,雪线高5500~6000米;阿尔卑斯山脉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雪线高度仅2700米左右。

祁连山东段的年降水量大于西段,雪线由东(4600~4700米)向西(5000米)升高。

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

在同一山地,南坡的雪线通常比北坡高。

但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极大,致使南坡雪线(4500米)比北坡雪线(5900~6000米)低1400~1500米。

 

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

空气变冷、变湿,导致雪线降低;反之,引起雪线上升。

这种变化有季节性的,也有多年性的。

第四纪时期几次大的气候波动,出现冰期和间冰期,都引起雪线的大幅度升降。

故古雪线升降是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

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

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

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

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雪线高度受气温、降水、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地而异。

 

(1)气温

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如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为4800~5200米,天山为3500~4200米,北新地岛为600米。

 

(2)降水

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否则,反之。

副热带高压区降水量少,雪线最高。

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量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

迎风坡降水量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少,雪线高。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高达5800米。

 

(3)地形

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的影响。

如阳坡气温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