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997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4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张裕公司由清末著名爱国华侨张弼士创办于1892年,是中国第一家葡萄酿酒企业,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见证。

张裕的历史本身就充满传奇——李鸿章亲批执照,翁同龢题写门头,民国时期四任元首、三任总理都对张裕偏爱有加,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曾亲临张裕公司参观,题赠“品重醴泉”,对张裕公司优异的产品质量给予极高评价。

 

上图是北洋海军章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建立了北洋海军。

上图是鸦片战争后,大量洋货涌入上海通商口岸。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

1895年在南通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使南通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

 

国统区通货膨胀,货币急剧贬值,人们不得不带大捆大捆的金圆券抢购日用品。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前认知必备

目标导航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结果。

(重点)

2.探究列强侵略对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难点)

3.了解洋务运动的兴起的背景、内容。

(重点)

4.认识到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难点)

5.了解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表现及影响。

(重点)

要点导读

教材创新研读

教材要点详解

知识点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洋纱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

(1)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2)列强操纵中国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3.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议一议: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3)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领悟整合】

知识点2洋务运动

1.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2.概况

(1)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2)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

在中央是奕,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

(4)旗号:

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后期打出“求富”旗号。

3.实践

(1)创办军事工业。

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近代教育。

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

4.结果:

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图文探究:

梁启超《变法通议》记述:

同治初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思考:

从俾斯麦的介绍来看,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重点有何不同?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中国:

科学技术;日本:

政治制度。

洋务运动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5.意义

(1)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3)瓦解了本国封建自然经济。

【领悟整合】

知识点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

(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2.概况

(1)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来源:

官僚、地主和商人。

(3)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4)代表:

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图文探究:

读右图。

思考:

依据上图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有什么地域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

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特点:

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

经济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向西方购买设备和引进机器;自然经济瓦解。

影响:

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由此而产生的近代资产阶级不断发动改革和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3.意义:

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领悟整合】

知识深化应用

1.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表现与影响

(1)解体的表现

①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的分离。

家庭手工业的逐渐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这是几千年封建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标志。

②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还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3)解体的影响

①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列强侵华的结果之一,中国的社会经济虽然商品化的进程加快了,但是中国经济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③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示例1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解析: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指的是: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破产,出现男耕女不织的现象,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

答案:

B

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1)思想上: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

“中体西用”的思想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

统治阶级承认了“中学”的不足,寄希望于西学。

(2)经济上

①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矿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

②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洋务派开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为基础,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它打破了中国市场上外国商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国经济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3)政治上:

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并成长起来。

(4)外交上:

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

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5)军事上:

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6)教育上:

洋务运动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示例2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

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

A.改变了中外贸易状况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洋务运动,注意从材料信息“洋务运动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使洋商收入锐减”,可以推断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正确理解材料是做题的关键。

答案:

C

典例分类剖析

类型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命题揭秘:

列强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考查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表现及影响。

从考查题型看主要采用选择题形式,从能力层次来看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典例1(2012·安徽文综,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

……(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

由材料内容可知在重庆商人购买外洋商品中,钱庄充当了介绍人,中间支付者的角色,因此钱庄在帮助洋货打入中国内地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故选D项。

答案:

D

变式训练

1.阅读下面《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

茶叶(担)(年平均值)

生丝(匹)(年平均值)

鸦片战争前

5000

5000

1845年

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时代特征。

表面上看,中国外贸出口增加,但联系鸦片战争后的史实,应明确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另一方面也加紧了对中国的工业品倾销,中国的外贸应处于被动地位。

答案:

A

类型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命题揭秘:

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及影响;从体型来看,常见考查题型是选择题;从能力层次看,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考查方式看,主要采用新材料进行考查;今后高考考查的方向主要是表现及影响等方面。

典例2(2012·上海单科,17)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

A.石油化工业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D.轻工纺织业

解析:

中国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因此民族资本家主要以投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轻工业为主,A、B、C三项属于重工业,D项属于轻工业。

答案:

D

变式训练

2.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应该完全直接面向民生

B.以轻工业为主,作用积极

C.不应强调发展重工业

D.以提高就业率为第一要务

解析:

由材料中“天地之大德曰生”可知,张謇创办民族工业的目的是解决民生。

所以民族工业要发展轻工业,使老百姓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故选B项。

答案:

B

类型三课本图文史料

命题揭秘:

教材中的插图及史料常作为高考题的材料;从体型来看,常见考查题型是选择题;从能力层次看,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今后高考考查的方向将更加明显。

典例3(2012·江苏单科,5)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

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

“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