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9304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附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Ca40Fe56Cu64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食盐是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为NaCl,NaCl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盐

2.下列仪器中,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中,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碳酸钠B.氢氧化铝C.氧化钙D.硫酸镁

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aClB.FeC.O2D.N

5.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利用了物质的沸点的是

A.蒸馏B.过滤C.重结晶D.凝固

6.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O2→COB.SO2→SC.FeCl3→FeCl2D.HCl→Cl2

7.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ClB.蔗糖C.NH3D.氯气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

:

C:

: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MgCl2的电离方程式:

MgCl2=Mg2++2Cl−

9.1H、2H、3H、H+、H2是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氢元素的五种微粒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磁性氧化铁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11.X、Y、Z、W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的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X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B.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都是气体

C.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X>Y>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W>Z

12.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32−+H+=CO2↑+H2O

B.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HCl

CH3=CH2Cl

C.碳酸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K2CO3

2K++CO32−

D.醋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H2O

CH3COOH+OH−

13.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A.将灼烧至黑色的铜丝插入无水乙醇,铜丝变成红色

B.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并能较长时间保存

C.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

D.通入SO2气体后,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变浅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乙醇与Na反应比水与Na反应剧烈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15.下列有关生活中几种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皂化反应

C.蛋白质可以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生葡萄糖

D.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检验司机是否酒驾,乙醇表现还原性

16.目前工业上处理有机废水的一种方法是:

在调节好pH和Mn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使有机物氧化降解。

现设计如下对比实验(实验条件见下表),实验测得有机物R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13K时,在0~100s内有机物R降解的平均速率为:

0.014mol·L−1·s−1

B.对比①②实验,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有机物R的降解

C.对比①②实验,可以发现在两次实验中有机物R的降解百分率不同

D.通过以上三组实验,若想使反应停止,可以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

17.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3CO2+4Na

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3CO2+4e−=2CO32−+C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Na++e−=Na

18.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a+1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pH<7

C.NH4Cl溶液的Kw大于NaCl溶液的Kw

D.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

增大

19.下列关于化学键及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越来越大

B.NaOH和NH4Cl化学键类型相同

C.N2和CCl4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石英晶体和干冰晶体熔沸点不同,是因为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同

20.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1mol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

H—H 436kJ;Cl—Cl 243kJ;H—Cl 431kJ。

下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正确的是

A.氢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稳定

B.2HCl(g)=H2(g)+Cl2(g)的反应热ΔH<0

C.H2(g)+Cl2(g)=2HCl(g) ΔH=−183kJ

D.相同条件下,H2(g)+Cl2(g)=2HCl(g)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相等

2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甲醇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B.2.4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D.1L0.5mol/L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CH3COO−数为0.5NA

22.已知X(g)+3Y(g)

2W(g)+M(g)△H=−akJ·mol−1(a>0)。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与2molY(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X的转化率和Y的转化率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

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W与M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2:

1

C.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23.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B.该装置图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C.该实验装置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检验是否有氯气逸出

24.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浓度越稀还原产物价态越低。

现用一定量的铝粉与镁粉组成的混合物与100mL硝酸钾溶液与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任何气体放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00mol/L的NaOH溶液,加入的溶液体积与产生的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铝与混合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Al+3OH−+3NO3−=8Al3++3NH4++9H2O

B.参加反应硝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6mol

C.参加反应的铝与镁的质量之比为4︰3

D.混合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72mol/L

25.某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印染、制革、木材和农业等领域有重要用途,其溶液可能含有NH

、Al3+、SO

、Fe2+、Cl−等若干种离子,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样溶液中肯定有NH

、SO

和Fe2+

B.试样溶液中一定没有Al3+

C.若气体甲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448L,沉淀丙和沉淀戊分别为1.07g和4.66g,则可判断试样溶液中还有Cl−

D.该盐在工业上可以用作净水剂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26.(4分)化学用语是化学的专用术语。

(1)①写出氟化钙的电子式________;②写出溴乙烷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7.(4分)已知A、B、D是食品中的常见有机物,A是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

以A和水煤气(CO、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B、C、D、E、F,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E是CO和H2 以物质的量之比1:

2反应的产物,F为具有特殊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请回答:

(1)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2)B→C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有机物B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

B.除去F中含有D、E杂质可用NaOH溶液洗涤、分液

C.D和E反应生成F时,浓硫酸主要起强氧化剂作用

D.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H2 反应转化为B

28.(4分)取一定量的CuCl2产品投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生得到一种仅含四种元素的不溶性盐X,并产生气体CO2。

设计如下实验探究X的组成和性质。

已知各步反应所需试剂均过量,请回答:

(1)混合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uCl2与Na2CO3反应生成X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4分)某研究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通入足量SO2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成了SO42−。

该做法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可以代替FeCl3的试剂有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酸性KMnO4溶液    C.碘水    D.NaCl溶液

30.(4分)称取58.7克Ba(OH)2和BaCl2固体混合物,配成500mL溶液,把该溶液分成5等份后分别加入相同浓度不同体积的NaHCO3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如下表。

已知加入NaHCO3溶液体积为80.0mL时,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实验序号

NaHCO3溶液(mL)

20.0

40.0

60.0

80.0

100.0

沉淀的质量(g)

1.97

3.94

5.91

7.88

7.88

(1)NaHCO3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Ba(OH)2和B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题B(解析)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食盐是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为NaCl,NaCl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盐

1.【答案】D

【解析】A.氧化物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称为金属氧化物;另一种若为非金属元素,则称之为非金属氧化物,故A错误;B.酸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B错误;C.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故C错误;D.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故D正确;答案选D。

2.下列仪器中,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A.

B.

C.

D.

2.【答案】B

【解析】A.观察仪器图形可知,该仪器为分液漏斗,故A不选;B.观察仪器图形可知,该仪器为蒸馏烧瓶,故B选;C.观察仪器图形可知,该仪器为容量瓶,故C不选;D.观察仪器图形可知,该仪器为圆底烧平,故D不选;故答案选B。

3.下列物质中,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碳酸钠B.氢氧化铝C.氧化钙D.硫酸镁

3.【答案】B

【解析】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应具有碱性,但碱性不能过强,过强会伤害胃粘膜;以上四种物质中,硫酸镁溶液显酸性,碳酸钠溶液,氧化钙的水溶液均显碱性,而氢氧化铝显两性,碱性较弱,能够与胃酸反应,故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正确;故答案选B。

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aClB.FeC.O2D.N

4.【答案】B

【解析】A.NaCl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A项错误;B.Fe既能表示一个铁原子,也能表示铁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B项正确;C.O2表示氧气分子或者氧气,C项错误;D.N既能表示一个氮原子,也能表示氮元素,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D项错误;答案选B。

5.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利用了物质的沸点的是

A.蒸馏B.过滤C.重结晶D.凝固

5.【答案】A

【解析】A.蒸馏是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互溶的液体的,A符合题意;B.过滤是利用溶解性不同来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的,B不符合题意;C.重结晶是利用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来进行分离提纯的,C不符合题意;D.凝固是利用物质熔点或溶解度来进行的分离提纯,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6.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O2→COB.SO2→SC.FeCl3→FeCl2D.HCl→Cl2

6.【答案】D

【解析】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选项中的物质应为还原剂的变化,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据此分析解答。

A.CO2→CO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所以CO2是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A项错误;B.SO2→S中S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所以SO2是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B项错误;C.FeCl3→FeCl2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所以FeCl3是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C项错误;D.HCl→Cl2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所以HCl是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D项正确;答案选D。

7.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ClB.蔗糖C.NH3D.氯气

7.【答案】A

【解析】A.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故A正确;B.蔗糖是有机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C.NH3只存在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NH3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NH3自身不能电离,NH3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氯气只存在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氯化氢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氯气自身不能电离,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A。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

:

C:

: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MgCl2的电离方程式:

MgCl2=Mg2++2Cl−

8.【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个,可以与氧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所以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

:

C:

:

,故A正确;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结构简式要体现出它的官能团,故B错误;C.钠是11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故C正确;D.MgCl2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MgCl2的电离方程式:

MgCl2=Mg2++2Cl−,故D正确;答案选B。

9.1H、2H、3H、H+、H2是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氢元素的五种微粒

9.【答案】D

【解析】A.11H、12H、13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为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互为同位素,H+为氢离子和H2为氢分子,故A错误;B.质子数为1,都是氢元素,故B错误;C.不是氢元素的不同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11H、12H、13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为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互为同位素;H+为氢离子和H2为氢分子,故它们是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故D正确;故答案选D。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磁性氧化铁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10.【答案】A

【解析】A磁性氧化铁为四氧化三铁,为黑色,不能做为红色油漆,应是氧化铁,故错误;B.漂白粉含有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故正确;C.氢氧化铝能和胃酸反应减少胃酸,同时少量氢氧化铝对人体无害,故正确;D.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故正确。

故选A。

11.X、Y、Z、W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的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X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B.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都是气体

C.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X>Y>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W>Z

11.【答案】C

【解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则W原子其内层电子总数为10,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W是Cl元素;由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Z为S元素;Y为O元素;X为N元素;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

A.X为N元素,其氢化物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A正确;B.Y为O元素;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为氧气和臭氧,在常温下都是气体,故B正确;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X>Y,Z>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W>X,所以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W>X>Y,故C错误;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W>Z,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W>Z,故D正确;故答案为C。

12.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32−+H+=CO2↑+H2O

B.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HCl

CH3=CH2Cl

C.碳酸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K2CO3

2K++CO32−

D.醋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H2O

CH3COOH+OH−

12.【答案】D

【解析】A项、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A错误;B项、乙烯与氯化氢加成生成氯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CH2+HCl

CH3CH2Cl,故B错误;C.碳酸钾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K2CO3=2K++CO32−,故C错误;D.醋酸钠在溶液中水解生成醋酸和氢氧化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

CH3COOH+OH−,故D正确;故选D。

13.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A.将灼烧至黑色的铜丝插入无水乙醇,铜丝变成红色

B.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并能较长时间保存

C.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

D.通入SO2气体后,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变浅

13.【答案】B

【解析】A.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铜做催化剂,故正确;B.生成的Fe(OH)2是白色沉淀,但容易被氧气氧化变色,故错误;C.浓H2SO4有吸水性,将胆矾晶体的结晶水吸去,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故正确;D.高锰酸钾有氧化性,SO2有还原性,通入SO2气体后,高锰酸钾被还原,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变浅,故正确。

故不符合事实的是B。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乙醇与Na反应比水与Na反应剧烈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14.【答案】B

【解析】A.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苯能够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萃取,选项A错误;B、甲烷与氯气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与氯气反应属于加成反应,选项B正确;C、因为钠与乙醇及水反应能放出氢气,都是因为水和乙醇中含有羟基,因为水中羟基氢更活泼,所以钠与水反应更剧烈,选项C错误;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选项D错误;答案选B。

15.下列有关生活中几种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皂化反应

C.蛋白质可以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生葡萄糖

D.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检验司机是否酒驾,乙醇表现还原性

15.【答案】C

【解析】A.淀粉、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n值不确定,故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A正确;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皂化反应,B正确;C.蛋白质可以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生氨基酸,C错误;D.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检验司机是否酒驾,乙醇被氧化,表现还原性,D正确;故答案选C。

16.目前工业上处理有机废水的一种方法是:

在调节好pH和Mn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使有机物氧化降解。

现设计如下对比实验(实验条件见下表),实验测得有机物R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13K时,在0~100s内有机物R降解的平均速率为:

0.014mol·L−1·s−1

B.对比①②实验,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有机物R的降解

C.对比①②实验,可以发现在两次实验中有机物R的降解百分率不同

D.通过以上三组实验,若想使反应停止,可以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

16.【答案】D

【解析】由图象可知,①②pH相同、浓度相同,但②反应速率较大,可知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③温度、浓度相同,但pH=9,此时浓度不变,可知在碱性条件下不能使有机物R降解,以此解答该题。

A.313K时,在0~100s内有机物R降解的平均速率为

=0.018mol•L−1•s−1,故A错误;B.对比①②实验,可以得出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大,但如温度太高,可导致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不一定大,故B错误;C.对比①②实验,600s后,有机物可完全降解,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在碱性条件下不能使有机物R降解,则若想使反应停止,可以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