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8138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docx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docx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分析

班级:

姓名:

《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第一课时

[旧知检测]:

1、点同学背诵《静女》

2、《孔雀东南方》晚练(周四)提问、释疑。

[考点呈现]: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尝试练]:

3、熟读,尝试当堂背诵。

4、注意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迢迢牵牛星

(2)、纤纤擢素手

(3)、盈盈一水间(4)脉脉不得语

5、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巩固练]: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纤纤擢素手

(2)、皎皎河汉女

(3)、泣涕零如雨(4)终日不成章

7、读了整首诗,我们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8、读了“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两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你觉得加横线的词语有何表达技巧,结合全诗谈谈这种表达技巧的效果。

[拓展练]:

10、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规律]:

欣赏古典诗词,我们应该收获什么

[课堂检测]:

当堂背诵。

附:

相关知识链接

这首诗选自何处?

(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诗的名字,它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演义开头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

古诗十九首大都抒发了那个时代离家在外的游子和守候在家的思妇的感伤之情。

古代有位文学评论家叫钟嵘,他评价古诗十九首“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班级:

姓名:

《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

第二课时

[常识·背景]:

1、歌行与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

属乐府诗一类。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行”是乐曲的意思。

歌行体,为南朝宋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使之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到初唐时期,这种在汉魏六朝乐府诗基础上发展诗体更趋完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2、据史料记载,此诗当作于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后,赤壁之战是曹操能否完成统一大业的关键一役,他虽遭失败,但不灰心,仍要招贤纳士,壮大力量,图进取。

为此他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因此,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到作者心境,诗人的慨叹,不是局限于个人建功立业的狭隘情素之中,而是体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对时光易逝,人才难得的焦虑。

[旧知检测]:

1、默写《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纤纤擢素手,。

,泣涕零如雨。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2、第二周“周周清”提问、释疑。

[考点呈现]: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尝试练]:

3、熟读,尝试当堂背诵。

4、注意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譬如朝露

(2)、青青子衿

(3)、呦呦鹿鸣(4)何时可辍

(5)、契阔谈宴(6)、周公吐哺

5、用现代汉语阐释诗意(翻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巩固练]: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但为君故

(2)、悠悠我心

(3)、食野之苹(4)枉用相存、

(5)、何时可辍(6)、绕树三匝

7、读了整首诗,结合欣赏课文插图,我们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拓展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

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

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

“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像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

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值诗情产生了跌宕。

一墙之隔,竞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

[课堂检测]:

当堂背诵。

第三课时

[旧知检测]:

1、默写

纤纤擢素手,。

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

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

,何时可辍?

,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

,何枝可依?

2、周一“日日清”提问、释疑。

[考点呈现]: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尝试练]:

3、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4、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5、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用“朝露”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集。

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命运的看法,格调低沉伤感,但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B.本单元的诗歌体现了我国文学史上古诗的发展状况:

《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

《诗经》和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而乐府民歌和五言诗则同时继承了这两大传统。

C.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史传称他“登高必赋”,“颇有悲凉之句”,是此时最伟大的诗人。

他的诗具有沉郁质朴、苍莽悲凉的风格和直抒胸臆、博大雄浑的特点。

D.陶渊明,名潜,其诗多描写田园景色和村居生活,为田园诗鼻祖。

他的诗平淡自然,浓厚有味,形象鲜明,感情率真,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极高的造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诗。

(2)从诗中和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

安史之乱时期。

(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答:

[拓展练]:

蒿 里 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

义士:

指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将领。

 讨群凶:

指讨伐董卓及其其部将。

会盟津:

也称孟津,在今河南省孟县南。

相传周武王起兵伐纣时,中途曾和联盟反纣的八百诸侯会合于此地。

这里用“会盟津”代指各路讨董卓军队的结成联盟。

 

乃心在咸阳:

指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

 雁行:

鸿雁的行列,比喻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子。

嗣还:

随即。

还,同旋。

戕:

残害。

东方各路军阀退兵后,随即互相残杀起来。

8、“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9、“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10、本诗有什么样的风格?

[课堂检测]:

默写全诗。

《汉魏晋诗三首·归园田居》(总第四课时)

[常识·背景]:

作者简介 :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

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

[旧知检测]:

1、点学生背诵《迢迢牵牛星》、《短歌行》。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体无比 ( 可爱 )           幸可广问讯 ( 幸运地)

B、会不相从许 (一定  )          渠会永无缘  (他;见面)

C、始适还家门 ( 出嫁 )         适得府君书 ( 刚才)

D、可以卒千年  (终、尽 )         逆以煎我怀  (逆料、想到将来)

[考点呈现]: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尝试练]:

3、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4、下列对《归园田居》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巩固练]:

5、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

韵,这里指性格、气质。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男,实际是十三年。

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6、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住宅周围土地有十余亩,草房有八九间。

方,周围。

四旁。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繁茂的榆树,柳树遮蔽着草屋的后檐,桃树、李树整齐地排列在堂屋的前面。

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门外没有一点尘土杂物,干干净净,住在陈设简陋的屋子里觉得清闲。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长久关在樊笼里,如今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

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

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拓展练]:

8、阅读陶渊明的第九首《饮酒》诗,完成①-④题。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

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讳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①“问子为谁与?

”这句中的“子”是指________。

②“疑我与时乖”这句中的“我”是指________;“与时乖”是指________。

③“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

”这两句诗的正确

A.整个世间的风尚都是这样,希望你也随风就俗。

B.希望你洗清身上的泥,做一个高尚的人。

C.整个世界都崇尚道德,希望你也能洁身自好。

D.整个世间都是随波逐流,希望你不要随着泥水淌去。

④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检测]:

默写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