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8129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朝代歌:

原始夏(前2070-前1600)商(前1600-前1046)周(前1046-前770),春秋(东周)战国(前770-前475-前221)秦(前221-前207),两汉(前202-8,25-220)三国(220年-280年)晋(265—420年),晋后南北(420—589)分,隋(581-618)唐(618-907)五代(891-979)宋(960-1127-1279),元(1271-1368)明(1368-1644)清(1644-1840-1912晚清)及民(1912-1949)。

第五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历史性的巨变,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

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过渡时期,主要进行了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第二阶段从三大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爆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此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第四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有较大改变。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导入新课】“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

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

”“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如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要摘几片。

”上述口号说明了什么问题?

违背了什么哲学原理?

【考试大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历史概念】

新民主主义经济:

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它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经济发展而来的。

它是一种混合型的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个体农民经济、私营工商业等。

它在旧中国的整个经济中占的比重较小,但却代表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在全国居主导地位,最终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

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时期。

党在这一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是我国劳动农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劳力、耕畜、农具缺乏的困难,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劳动互助组织。

它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组成,实行共同劳动、分散经营。

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量一般高于个体农户。

农业生产互助组分季节性的临时互助组和长年互助组两种。

有的长年互助组还积累了少量的公共财产。

由于互助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互助组织,它带有半社会主义的萌芽。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互助组进一步发展成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合作社:

是建国初期人民公社的较低级形式,在当时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为恢复生产,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成立的农村生产互助组织,后来农业合作社的活动不断扩大,发展到完全的大公无私,发展成人民公社。

国家资本主义:

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国家资本主义为国家所承认并受国家监督,它有利于资产阶级和反对无产阶级。

它实际上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是变相的私人资本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在中国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之路"。

现阶段,我国和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的企业也属于国家资本主义。

人民公社:

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

人民公社是党的整风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一九五八年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产物。

计划经济体制:

又称指令性经济,是一种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所有。

【复习指导】可结合必修Ⅰ第21、22课,必修Ⅲ第23课内容学习理解。

【知识梳理】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基础

1.背景:

新中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1)原因: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长期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严重破坏。

(2)表现:

工业水平低,农业落后,交通堵塞,通货膨胀,市场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2.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土地改革(1950-52年);合理调整工商业;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统一财经。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结果:

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4.意义: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1)国民经济恢复:

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

(3)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

目的: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2.一五计划工业建设与民族工业发展不同点:

近代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新中国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或“近代民族工业布局畸形,新中国初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近代民族工业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新中国初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总路线

(1)内容:

“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可理解为“一体两翼”,“一化”即工业化为主体,“两翼”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

解决所有制问题,即变各种形式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

(3)特点:

工业化(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互相促进;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统一;“一五”计划时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

4.开始: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5.成就:

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苏(俄)中两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异同

1.相同点:

(1)政治上:

①都是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暴力方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

②排除内忧外患,为过渡提供了安定的国内环境。

③都以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成果确立下来。

(2)经济上:

①都采取过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过渡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②都开展有计划地国民经济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后盾。

③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

④都曾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一定程度上促进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⑤都把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收归国家,由国家经营。

(3)思想上:

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依据国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不同点:

(1)国际背景不同:

十月革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面临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

新中国是在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中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过渡的时间相差较大:

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基本上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近20年的时间。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大致经历了建国初期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和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两个时期,仅用近7年的时间,与苏联相比,时间要短。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赎买政策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国民经济中农、轻、重比例不同:

苏联比例失调;中国比例适合。

(5)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方式不同。

4.“一五”计划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1)重工业是国民经济、国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十分不全;

(3)中国要想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4)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东北地区建立工业基地的优势:

有工业基础;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资源丰富;解放较早,群众基础好。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

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难以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1)1953年,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1955年,掀起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政策:

“赎买”政策;②策略:

利用、限制和改造;③方式:

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

④具体步骤:

(1)国家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2)1953年底,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有效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造。

其中“和平过渡”是指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5.影响: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政治)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6.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比作“一体两翼”:

“一体”指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主体,“两翼”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

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

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3)从根本上说,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服从社会主义工业化,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又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四、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中共八大(1956年)

(1)内容:

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建立。

②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

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

在“八大”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2.左倾错误的初步发展

(1)原因: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2)内容(“三面红旗”)

①总路线: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认识:

反映了党和人民的迫切愿望;忽视了客观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②大跃进: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认识:

忽视客观规律;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一大二公”为特点,即合作社的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认识:

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影响:

①“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造成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不同

(1)“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运动涉及生产关系方面。

(2)“大跃进”运动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生产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4.我们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量力而行。

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要考虑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要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不要急于求成,不能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5、三年经济困难(1959年-1961年)

原因:

左倾错误;三面红旗;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6.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1962年底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7.“文革”(1966—1976年)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注意区分“文革”与文革时期。

“文革”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革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党和人民对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不是“文革”的成就。

消极影响:

(经济上)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思想上)个人崇拜。

【知识拓展】新中国历史分期

1、过渡(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1956年)①恢复发展经济:

1949年—1952年底②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至今)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1966年②文革时期:

1966年—1976年③徘徊时期:

1976年—1978年④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背景

措施

结果

一五计划

新中国成立之初,落后的农业国

优先发展重工业

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三大改造

多种所有制并存,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2、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起步的?

主要任务是什么?

如何实施的?

(1)背景:

①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同时,恢复和发展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②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

(2)任务: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国家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实施:

①工业化建设:

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②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起,国家进行三大改造。

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我国基础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3、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取得成就和产生失误原因分别有哪些?

有哪些经验教训?

(1)成就原因:

①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②是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不断纠正错误;③是广大干群对“左”倾错误自觉抵制的结果。

(2)失误原因:

①客观原因: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有一个认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②主观原因: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照搬苏联模式;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规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正确认识“左”的错误,致使政治上“左”的错误蔓延到经济领域,并恶性膨胀。

③历史传统的影响。

中国封建专制存在时间长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习惯用阶级斗争学说和群众运动的方法解决问题;④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尖锐,使我党领导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

(3)经验教训:

①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②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国情出发。

③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的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⑤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国内外环境。

⑥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能坚持群众路线。

⑧经济发展不以破坏坏境为代价,要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⑨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政策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

4、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与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相似之处

①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时进行;②都实行以重工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都采取五年计划的方式;③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④重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和轻工业相对缓慢。

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⑤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苏联是运用阶级斗争和行政命令手段;中国采取和平赎买和公私合营政策);⑥对农业都实行了集体化改造(苏联是农业集体化、中国先是土改农民所有再是农业合作化最后是人民公社化),在思想上个人崇拜都比较盛行,民主法治建设都相对滞后。

苏联的大肃反和中国的文革都给国家发展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⑦都突出阶级斗争和反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

条件

政治:

新中国成立和人民政权巩固

经济: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借鉴苏联经验教训,总结本国建设经验。

侧重点

以工业化建设为主体,以三大改造为两翼,优先发展重工业。

侧重“多快好省”的“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影响

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启示

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经济建设符合客观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科学、和谐发展。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导入新课】从对联看改革开放

  上联:

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断下联: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横批:

已经过去。

  上联:

盖新房取新娘日子喜洋洋下联:

粮满仓油满缸家中有余粮横批:

改革开放。

     上联:

吃精粮喝高汤 下联:

穿名牌住楼房 横批:

小康生活。

     1978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

“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断,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横批:

已经过去。

”说明了什么问题?

【考试大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复习指导】可结合必修Ⅲ第24课,选修Ⅰ第17课内容学习理解。

【知识梳理】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广大干群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左倾错误,而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两个凡是”,引起全国不满。

(3)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实现了思想大解放。

(4)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为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

2.标志: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

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经济方针:

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经济体制改革概念:

(1)内容: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2)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4)根本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6)正确认识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新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农村开始进而扩展到城市,被誉为新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十四大)。

主要特点: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大影响: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增强了当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夯实了政治文明和科教文化发展的基础;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

三、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方针确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在农村首先改革的原因: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多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人民公社化压抑农民的积极性,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导致农民贫困;部分地区农民自发行动,包产到户。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含义:

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原因:

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3)性质: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没有改变所有制形式)

(4)特点:

由农民自发到政府推动;以土地等基本的生产资料公有为前提,坚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5)意义:

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村行政机构发生变化,人民公社被乡、镇机构取代;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使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认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