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7654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docx

《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docx

XX学院网络核心机房基础建设方案

XX学院网络核心

机房基础建设方案

 

2014年12月

 

机房基础建设

机房基础建设,是我校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他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支撑平台,为数字化校园及一卡通的应用平台运行、数据保存等提供硬件支撑,同时为应用平台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运行环境,并且保障应用平台的数据安全,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一、商务要求

1.项目性质

【要求】

1.1本项目为硬件建设工程:

投标所报价格包含设备、材料、施工、技术服务、培训、运杂费,设备质保期内上门服务包括更换设备、安装费及其他所有费用,所有设备均须由投标人送货上门并安装调试,用户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1.2投标厂商应在投标时提供对学院机房基础建设完整方案,同时应承担整个项目设备采购、安装调试。

1.3投标厂商应提供厂商授权。

1.4对本文件中标记“☆”的项不可偏离。

2.知识产权

【要求】

投标人应保证在本项目使用任何产品或其任何一部分时,不会产生因第三方提出侵犯其专利权、软件版权、著作版权、商标权或其它知识产权而引起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因此产生的法律和经济责任由投标人承担。

如投标人不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则在报价中必须包括合法获取该知识产权的相关费用。

3.产品案例

【要求】

投标人所投的品牌设备必须在湖南省设有办事处(技术支持中心),并且在湖南省高校,有两所以上的成功案例(要求提供案例客户名录)。

并提供成功案例的合同复印件。

4.培训

【要求】

4.1中标方需根据我校机房基础建设的情况,对我校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硬件及软件的安装、操作、使用、管理方法;

4.2在系统施工期间我校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要求公司对于用户的培训从系统安装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一直到系统的调试、使用、维护每一环节都对用户进行细致的培训,保证我们对产品的深入理解;

4.3通过培训要求我校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软件和设备的基础应用操作和使用、充分挖掘和利用软件的各项功能;系统使用经验介绍,常见问题处理等,提高用户的维护能力;

4.4中标公司必须对系统的组成、原理、思路、故障处理等进行培训。

4.5为保证系统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行,中标方必须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

投标书应有针对各系统的使用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与方案。

5.售后服务

5.1机房基础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需提供5年质保,终身维护服务,包含软件版本升级。

5.2在保修期内由于设备本身质量原因造成的任何损伤或损坏,投标人须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

5.3售后服务期内中标方应免费保证本项目正常稳定地运行。

5.4在接到报修通知后,投标人应在30分钟内电话响应。

对于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严重故障(包括由系统软硬件等原因引起的),投标人工程师及其他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在8小时内赶到现场,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确保实现的措施,直至系统完全恢复到正常运行为止。

要求投标人在12小时之内修复系统故障,对无法修复的设备故障,投标人在24小时内提供性能相当的备品备件供买方使用。

6.工程进度要求

6.1自中标之日起10天内:

完成机房静电地板、强弱电桥架及线路、机柜的改造及安装。

6.2自中标之日起25天内:

完成机房电力系统、精密空调、动态环境监测安装及部署。

6.3自中标之日起35天内:

完成数据中心、服务器集群安装调试。

6.4自中标之日起50天内:

完成现有服务器中应用系统到服务器集群的迁移、调试。

二、技术要求

1.机房装修

【目标】

保证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充分满足机房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给系统管理员创造一个舒适、典雅的环境。

【要求】

1.1UPS电池和精密空调外机移到机房隔壁房间;

1.2弱电改为上走线方式。

采用敞开梯型桥架式。

根据机房中的机柜的总体规划,在每一排机柜上方设置一路桥架。

弱电桥架采用从机柜正上方,天花下铺设。

弱电桥架采用在网络机柜汇合处采用300MM宽的铝合金走线架,300MM宽的铝合金。

1.3重新铺设防静电地板。

采用无边全钢防静电活动地板,防火A级,采用国产优质耐磨贴面,各项指标均满足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静电地板的性能指标如下:

防静电

地板

名称

防静电全钢架空活动地板

规格

600×600*35(长×宽*厚)

厚度

≥35mm

集中负荷

≥3560N

分散承受力

≥17000N/㎡

重量

约43.5公斤/㎡

要求通过电子工业部防静电产品质量监督中心检测,符合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2.综合布线

【目标】

增加线缆的使用周期,减低网络故障点,适应设备接口频繁移动的需要,降低线路耗材的费用。

【要求】

2.1机房内新增机柜5台;

2.2每个机柜内(含原有的5个机柜)配置2个63AC型断路器,12个16AC型断路器,16个10A万能插孔,通过2.5A铜芯线连接。

2.3配置3个一体式16路KVM(包含鼠标、键盘、显示器),17寸显示器。

2.4图腾机柜技术参数:

1)、外形尺寸:

800mm(宽)*1000mm(深)*2000mm(高),容量42U

2)、基材:

钢材:

优质冷轧SPCC钢板;

3)、高密度六角网孔前后门:

单开前门,按钮门把手双开后门,六角蜂窝状网孔,通风率达到65%以上;

4)、半高的侧面板:

侧面板可上锁,上\下部侧面板均可免工具安装;

5)、顶板:

带有不少于3个大型U型进线口;

6)、承重:

单个机柜静载不少于1000KG

2.5KVM参数

双滑轨KVM多电脑切换器,为一组控制设备,其允许从一组控制端(键盘、显示器、鼠标)安全控管高达16台电脑;其整合了LCD屏幕、键盘及触控板于抽拉式的机体内,并可安装于机架上。

LCD屏幕及键盘/触控板模块可以独立抽拉,为了提高您机房内空间使用的效率,当键盘/触控板模块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其推回收好,并展开轻薄的LCD屏幕,以方便监控电脑的运作状态。

3.空调新风系统

【目标】

保障机房内的恒定温度和湿度,保持机房内空气的新鲜度。

【要求】

3.1精密空调的总冷量应不小于22.8KW。

3.2采用下送风制冷式的精密空调。

3.3精密空调必须含承重架。

3.4新风机送风量不小于1500M3/h。

3.5机房温度保持在夏季22℃±2℃,冬季20℃±2℃,湿度保持在55%±10%,洁净度保持在粒度大于0.5微米,小于18000粒/升。

3.6需要提供232/485智能接口及通讯协议

4.配电系统

【目标】

障机房电力供应的稳定,确保机房电力供应不因外界电力的中断而中断,同时保障机房电压的稳定、质量稳定无干扰。

【要求】

4.1机房的供配电应满足《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778-2000的规定,其供配电系统的电源频率为50Hz,电压为220V。

4.2计算机网络机房的负荷等级为一级负荷,供配电系统按照一类供电方式设计,在配电设备前端增加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达到供电可靠不间断,质量稳定无干扰。

4.3设备电源的电压变化在220V±5%之内,频率变化在50H±0.5Hz之内。

4.4机房配电系统采用UPS延时+柴油发电机的设计。

4.5UPS厂家需提供232/485智能接口及通讯协议。

4.6配置1台25KVA模块化UPS主机,后备延时不小于3小时,配置64节12V100AhUPS专用电池。

4.7UPS与发电机的配比为1:

1.25,当市电断电后自动切换到UPS供电,提供发电机启动时间。

4.8柴油发电机输出功率不小于30KW。

4.9燃油消耗不大于208g/kw.h,电流不小于70A

4.10两个双电源切换开关,支持两路市电、一路柴油发电切换。

5.环境监控系统

【目标】

监测机房内部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内部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和应变速度,使设备工作在安全的环境之下,并且可以通过各种报警手段把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实现机房维护和管理的少人值守甚至无人值守。

【要求】

5.1监控范围为:

UPS电源监控系统、精密空调监测系统、环境温湿度监测系统、漏水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并需要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报警信息等方式发送相关报警信息。

5.2采用嵌入式技术对场地内各个需要监控的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5.3信息通过网络传到本地客户管理主机上监控和显示。

并能够通过WEB浏览器,使获得授权的相关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对各监控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管理,所有数据均以非常友好的人机界面显示在本地客户管理主机上。

5.4集中监控系统建立可以扩充的整体平台,为以后增加监控设备或系统留有接口开发。

5.5采用内部网传输,监控系统数据传输遵循IEC802.3国际标准,IP协议,同时支持双路数据上传,新接入监控系统对现有的业务生产系统不造成影响。

5.6嵌入式监控系统可以对报警数据进行定时或者按异常状态主动上报,设计要求占用带宽小于30KB左右,平均值不大于20KB,要求对网络资源的占用非常小。

5.7前端监控采集主机采用嵌入式模块化技术,嵌入式LINUX软件完全固化在硬件里,没有病毒、黑客的烦恼,以实现稳定、高效、自检自愈、免维护运行。

5.8监控系统软件接口开放,采用XML通用格式,适合以后IT系统的整合与二次开发。

5.9软件采用B/S结构和大型SQL数据库,基于WEB的集中监控管理软件具有界面友好、快速报警、自动纪录、多级协同浏览,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无需分发安装客户端软件);

5.10该系统设计能完全满足24小时⨯365天长时间正常运行;

5.11集中管控平台支持windows2000、XP、2003多种操作系统,并能实现软件平滑升级。

5.12各种数据和运行日志被记录于标准的数据库中,支持现有的EXECL办公软件直接生成相应的报表。

提供SNMP接口及特殊要求的SOCKET接口,与其他管理系统联接,为综合设备网管系统提供原始的设备运行数据。

监控设备

数量

备注

UPS电源

1个

对UPS内部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各部件的运行状态及各种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视,一旦有设备发生故障,系统会自动报警。

全面诊断UPS状况,监视UPS的各种参数。

一旦UPS报警,应自动切换到相关画面。

越限参数将变色,并伴随有报警声音。

可根据用户需要设置短信通知。

对于重要的参数,可作曲线记录,可查询一年内的曲线,并可显示选定某天的最大值,最小值,使管理人员对UPS的状况有全面的了解。

精密空调

1个

采用厂家提供的通讯协议和智能通讯接口,实时监视精密空调的工作状态与参数。

系统可实时、全面诊断空调运行状况,监控空调各部件(如压缩机、风机、加热器、加湿器、去湿器、滤网等)的运行状态和参数,系统一旦监测到有报警或参数越限,越限参数将变色,并伴随有报警声音,有相应的处理提示。

对重要参数,可作曲线记录,通过曲线记录可直观地看到空调机组的运行品质。

空调机组若有故障发生,可以通过系统检测出来,及时采取步骤防止空调机组进一步损坏。

温湿度

12个

对机房内进行温度与湿度的监控与报警,一旦发现温湿度越限即刻启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空调的工作设置值或调整房间内的设备分布情况,系统记录下的曲线可供管理人员参考,以便根据当地的各季节温湿度状况适时调整。

尽可能让机房内各点的温湿度趋向合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烟感检测

2个

对机房内进行烟雾的监控与报警,一旦发现烟雾指标越限即刻启动报警,确保机房的安全正常运行

水浸检测

10米

漏水监控系统须采用耐腐蚀,高强度的感应设备及其他附件,将有水源的地方围起来。

一旦有水泄漏碰到感应设备,感应设备通过控制器将漏水信号及漏水的位置及时地输送到监控系统,确保系统在第一时间报警。

视频监控

1个

与机房现有视频监控头对接,将监控头的信号连接到系统中的网络硬盘录像机。

通过集中监控中心的监控软件对整个网内的图像进行录像、管理、分组等。

报警方式

1个

手机短信

6.数据中心

【目标】

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数据中心,保障整个系统中数据的高安全、高性能及数据的容灾性;搭建成为应用服务器层、数据库服务器层与数据存储层相分离的三层架构平台。

【要求】

6.1数据中心平台采用服务器集群或双机备份的方式,可以在单点故障情况下做到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6.2数据保存在存储上,存储采用双机方式,即双存储同时存储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

6.3数据中心服务器采用高性能服务器,要求配置4颗IntelE5-4607以上CPU,64G内存,不少于2块300GSAS硬盘,2块8GHBA卡,4块千兆网卡,双电源。

6.4数据中心使用统一的数据库和中间件平台,通过ROSEHA来实现系统的高可用。

6.5数据中心存储采用2台企业级存储,每台缓存总控制器缓存不小于8G,并为每台存储需要配置12块2TSAS硬盘。

6.6数据中心存储与服务器采用光纤连接,FC-SAN连接方式。

6.7数据中心平台需要实现Oracle数据库及SQLServer2008数据库共存,并两套数据库均实现双机互备。

7.服务器集群

【目标】

实现服务器资源利用最大化,降低服务器设备投资,做到物理服务器发生不可知的物理故障时,应用系统能自动迁移,实现应用零停机,自动转换。

【要求】

7.1现有的8台DELLR710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增加一块8Gbps单口光网卡。

7.2利用虚拟化集群技术将现有8台服务器统一管理,实现资源统一分配。

7.3虚拟机需要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即根据虚拟机上运行的应用平台的资源消耗自动增减硬件资源。

7.4需要配置统一管理平台,可以远程管理和调度所有的虚拟集群平台。

7.5实现无缝自动迁移,当物理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此物理服务器上的虚拟机可以获得其他物理服务器的资源,并继续运行,实现零停机、自动切换。

7.88台dell服务器采用FC-SAN方式,通过光交换机连接到服务器集群存储上。

7.9光交换机为24端口8Gb交换机,至少16端口激活,含16个4Gb/s短波SFP,含Webtools、Zoning、EM软件授权,全光纤支持级联,可按需扩展到24个通讯端口,冗余电源(固定),机架套件。

7.10数据中心存储采用1台企业级存储,每台缓存总控制器缓存不小于8G,并为每台存储需要配置24块2TSAS硬盘。

7.11数据中心存储与服务器采用光纤连接,FC-SAN连接方式。

7.12虚拟化集群软件为一个控制中心,16个标准CPU授权,原厂安装服务,需提供原厂授权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