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711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docx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docx

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人教版三上第5单元

课题

17孔子拜师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孔子和老子作初步的了解。

4.对古人名、字、号的学问作简单了解。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词语中感受人们对于孔子和老子的品行的敬重。

教学准备:

学生:

课前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师:

课件

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带读——齐读

2.提问:

你们指导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

你还知道他说的哪些名言警句?

3.板书:

孔子——称呼,读正确,强调“子”的读音(zǐ),表示尊称。

你了解孔子吗?

谁来用自己的话给我们介绍?

(学生畅谈)

4.教师补充“资料袋”内容:

自由读,你对孔子又多了怎样的了解?

5.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地思想家和教育家?

为什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我们中国甚至世界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等你学完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你就明白了。

(板书:

拜师)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通读全文,要求:

(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

(2)围绕着课题“孔子拜师”你已经读懂了什么?

2.交流评议:

围绕着课题“孔子拜师”你已经读懂了什么?

3.出示生字词:

远近闻名知识渊博曲阜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学问

拜访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毫无保留传授

佩服敬重品行

(1)音:

阜(fù)餐宿(平舌音)翘舌音:

授长(zhǎng)进

前鼻音:

兼闻闷品

后鼻音:

迎等境

(2)在描写孔子拜师的语句中,哪个句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读给大家听听。

3.丰富知识:

文中出现了这些名字,你都能对号入座了吗?

孔子老子老聃孔丘仲尼

——学生畅谈

——教师补充介绍古人名、字、号的简单学问。

中国古人的姓名要比现代人复杂得多,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

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母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和志趣而取的。

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原则和习俗。

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你能根据这段介绍,和课文中这些名、字出现的情境,对上面的名、字对号入座吗?

孔子名(丘),字(仲尼)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

——拓展补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3)词语辨析:

迎候等候

——从字面上,你能看出它们的差别吗?

等候:

主要的意思在“等”上,为等待之意。

迎候:

主要的意思在“迎”上,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到来的人)。

——具体的语境中,你会正确选择吗?

(作业本4)

三、作业:

1.书写指导:

“迎”字不要多一点;“尘”上面的“小”字不要带钩;

“品”字三口位置的摆放;“丘”与“兵”的区别。

2.完成《课堂作业本》2、3、4、5。

3.阅读链接:

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更多资料。

尤其是孔子的语录。

课外链接:

老子(老聃):

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家。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伟大哲学家。

后来的人都称他为老子。

"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大概凡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到这个称号。

教学反思:

 

课题

17孔子拜师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课前收集孔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老子)

谦虚勤奋礼貌谦逊

永不满足诲人不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纳闷山丘传授品行迎候等候

学无止境远近闻名风尘仆仆不离左右

2.听写后校对,齐读

3.出示:

远近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再次行礼学无止境不离左右

用上上面的一个词或几个词夸一夸孔子。

二、深入读文,感悟孔子为学的谦虚勤奋、永不满足

1.题目为《孔子拜师》,今天这堂课我们首先来看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是怎样“拜师”的呢?

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圈划批注。

2.交流反馈:

要点:

(1)第一自然段:

已经远近闻名,还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渊博,三十岁,离开家乡去拜师。

·远近闻名:

这说明孔子当时本身学问已经很高,还那么虚心好学。

·三十、离开家乡:

年纪不小,仍虚心好学,甚至不惜离开家乡。

可见他在学习上永不满足。

·相机积累表示学问高的成语?

(学识渊博才高八斗饱学之士博古通今博学多才读书破万卷多才多艺见多识广学界泰斗满腹经纶满腹珠玑通达古今学富五车)

(2)第二自然段: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为了拜师,不惜路途遥远,不辞劳苦,决心之大,精神可嘉。

·想象:

在这奔师而去的几个月内,你能想象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吗?

·“终于”也说明了路途的遥远,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之多。

·朗读指导

(3)于是上前行礼……“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身为闻名老师的孔子为了学问,不惜降格以学生的身份拜师,谦逊有礼彬彬有礼……)

·读出感情来。

读出谦逊来。

(4)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

“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再次行礼”“您”等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的谦逊有礼,尊敬师长。

·从“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等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的谦虚好学,

(5)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刻苦奋进。

3.小结:

根据板书,回顾孔子拜师的经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品读课文,感受老子的礼貌谦逊、诲人不倦

1.出示最后一段: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子也是我们值得敬重的人。

到文中找找句子。

交流反馈:

(1)在洛阳城外,孔子看到一驾马车……

·作为一代大思想家,为了迎接来求学的学生,竟然亲自出城相迎,多么谦逊,热忱。

(2)老子说:

“你就是……我就在这里迎候。

·这里用“迎候”表现出他尊重贤才、谦逊有礼,在这里如果换成了“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

(3)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孜孜不倦诲人不倦

3.回读最后一段: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4.词语辨析: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两个词能交换位置吗?

为什么?

选词填空:

佩服敬重尊敬

①这位老爷爷经常为大家做事,受到了全村人的()。

②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这样的人一定能得到大家的()。

③他这么快就把难题解答出来,真让人()。

四、朗读表演,进一步感受

1.同桌分角色读课文

2.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小组合作——师生配合——推荐朗读表演

一、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孔子的名言。

2.孔子、老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课后我们亲自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兵把搜集到的内容写下来。

(结合课后的“综合性学习”来开展)

课外链接:

孔子猜谜

第一则:

昔仲尼,师项橐

燕国有一少年叫项橐。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

“听说孔圣人很有学问,特来求教。

”孔子笑说;“请讲。

”项橐朝孔子拱拱手说:

“什么水没有鱼?

什么火没有烟?

什么树没有叶?

什么花没有枝?

”孔子听后说:

“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以开花。

”项橐一听咯咯直笑,晃着脑袋说:

“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孔子感叹道:

“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这便是《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

第二则:

老农出题

有一天,孔子到乡村去讲学,走累了,就在一口水井边休息。

      这时候,有个老农挑着一副担子,也来到水井边休息。

他站在井边,把扁担搁在井口上,然后问孔子:

“我有一个字想请教先生。

”孔子问:

“是哪个字?

”老农说:

“就是我的动作呀!

”孔子看了看,马上就笑着说:

“这很简单,井口搁一条扁担,当然是中庸的中字啊!

”那老农也大笑说:

“先生是见物不见人,你猜错啦!

”孔子认真一想,发现自己确实错了,心里后悔极了。

你能猜出是什么字吗?

教学反思:

 

课题

18盘古开天地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滋、润”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黑暗、四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创造”等词语。

2.积累“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新词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盘古是怎样开创了美丽的宇宙,初步感受我国古代神话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滋、润”等9个生字。

正确读写"黑暗、四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创造"等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盘古是怎样开创了美丽的宇宙,初步感受我国古代神话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收集、了解我国的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创造

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美丽的宇宙

教学过程:

一、听读,引入文本情境

1.天地是怎样形成的?

人是从哪里来的?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寻觅。

在古代,虽然科学技术不发达,但人们的想象却异常丰富,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回答这万古之谜,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盘古开天地》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2.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轻轻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二、自读,分类学词语

1.多么神奇的神话故事啊!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和句子的阅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

混沌猛劈清浊缓缓蹬地一丈倒下

逐渐四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祖宗

学生自由读——分类学习

(一)“混沌”、“清浊”、“滋润”

①谁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

指导读准字音。

②找规律:

它们有什么特点?

(偏旁都有三点水)

③理解意思:

·混沌:

联系课文理解“混沌”的意思。

(连成一团,看不清楚)

读句子: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清浊:

想一想,你所看过的哪些东西是“清”的,哪一些东西是“浊”的?

·滋润:

想一想,喉咙干渴的时候,你喝了一口水,或者很干燥的大地,下过一场雨的土地啊,你的喉咙被滋润了,土地也滋润起来了,是吗?

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二)“倒下”、“血液”

①读一读,找规律:

它们有什么特点?

(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