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6654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

《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

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蒙牛乳业集团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公司介绍

(一)集团简介

本着“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的企业定位,蒙牛乳业集团在短短十年中,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从创业初“零”的开始,蒙牛集团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302.65亿元,实现净利润12.37亿元。

这一成绩让蒙牛成为国内首家销售额突破300亿元的乳品企业。

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5%;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冰淇淋和酸奶销量居全国第一;乳制品出口量、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居全国第一。

据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500强”,蒙牛乳业集团位居第11位,名列全国同行业之首;在2006年首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蒙牛乳业集团位居亚洲乳制品企业第3位(前两名为日本企业)。

另据权威机构公布数据显示,蒙牛乳业集团跻身2009年全国大企业集团500强第241位,2009年全球乳业20强第19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蒙牛股票被国际著名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评选为至2012年全球50只最优质股票之一。

(二)企业文化—蒙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经营理念:

百年蒙牛强乳兴农

◆企业精神:

学习沟通自我超越

(1)学习沟通:

每一位蒙牛人都要致力于在团队中减少相互之间的误解和被误解。

(2)自我超越:

勇于跟自己较劲儿,把每一件小事情都要做完整、做到位。

◆企业宗旨

对用户:

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

对客户:

合作双赢共同成长

对股东:

高度负责长效回报

对员工:

学习培训成就自我

对社会:

注重环保回馈大众

管理理念--科学化、市场化、系统化

人才理念--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

质量理念--产品人性化、标准全球化

◆蒙牛的使命:

为国家创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企业;为民族创建一个具有百年发展力的世界品牌;为提升消费者的健康品质服务;为员工搭建人生价值的实现平台。

◆蒙牛的核心竞争力:

以成功经营人心为终极目标,以双赢利益机制和学习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

 

二、本行业概况

  

(一)市场展望

 1、乳业各部门将同步增长

  整个宏观经济走势持续好转将会带动乳业各部门的同步增长。

城市奶类消费的增加和畜牧大省奶源基地的建设为中国乳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如何改造中国目前传统的乳业产业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

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目前奶牛单产水平,进一步推广中国式的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居民乳品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难题。

  2、无菌包装市场广阔

  “一杯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我国人均牛奶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几年,牛奶的消费逐渐增加,健康奶、学生奶的宣传铺天盖地:

代表国产乳品市场将会有重大的发展。

在很多产品中,如利乐包、屋顶包和聚酯瓶,包装成本偏高,不适合我国普遍家庭的经济现状,而小袋无菌奶则不然,其价格较便宜、产品风味好,而且在常温下保存时间长,生产厂家、商场也会很欢迎这种设备及其产品。

该产品不仅克服了生产地域的限制,而且还去掉了运输过程中所需的冷链,有利于市场拓展。

  无菌奶设备的开发成功,标志着在无菌包装技术上又一重大的突破,为市场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目前竞争的加剧,企业亟待改善产品质量及提高产品性能,通过发展逐步打破进口设备长期主导高端市场的局面,如家电和电脑产业一样,国产的无菌包装技术也一定能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3、益生菌产品的市场前景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它是全球公认的一个最大的最具消费潜力和市场空间的消费王国。

益生菌产品一旦在这个国家里被广为认可,它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的指数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益生菌自身的特殊功效也才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中国在最近几年来已加快了对益生菌研究与开发应用的步伐,益生菌已在农业的养殖项目中的生态环保和食品生产、饮料加工等领域派上用场,今后它的使用对象和使用范围,肯定会得到不断的扩大和伸延。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年我国从日本进口的益生菌类产品酵素菌原种为2400多吨,目前预计我国每年从日本进口的酵素菌(原种)达3000多吨。

光酵素菌这一产品在国内的市场总产值已接近30亿元,而且,市场需求量在日益增长。

在益生菌奶饮品方面,日本益力多公司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就在中国的广州和上海这两大城市中开设了两间益力多奶饮品生产工厂,且日生产能力和规模都在100万瓶以上。

根据这些状况,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或者折射出益生菌产品在中国是有多么强的市场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国家总理温家宝在维坊视察酵素菌对农作物的种植效果时,曾把益生菌酵素菌技术称之为中国农业未来之希望。

可以预料,21世纪,益生菌产品将会被人们更加广泛地应用,中国的益生菌产品市场,前景是无限宽广的。

  

(二)面临的挑战

  1、液态奶集中度较高,奶粉市场较分散

  我国液态奶产业集中度提高,前四强产量占全国液态奶产量的58.19%,同比增长3.74个百分点。

其中蒙牛与伊利产量提升明显,分别同比增长63.05%和53.66%,市场份额得到较快提升。

三鹿集团的液态奶业务保持平稳,由于全国液态奶市场的扩大,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而光明乳业受“郑州事件”影响较大,销量受到影响,市场份额下降也较大。

  而按照AC尼尔森的统计数据,中国液态奶的产业集中度更高。

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06年2月份,中国液态奶三巨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蒙牛30.3%,伊利23.1%,光明8.7%,此三强市场份额合计62.1%。

  相比液态奶市场,中国奶粉市场的产业集中度要低得多。

主要是由于国内乳品企业很多都是从生产奶粉起家,后来才大规模进入液态奶领域,伊利、蒙牛、光明等在液态奶市场先发优势明显,很快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奶粉市场则需要进一步整合。

2005年奶粉行业集中度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CTR2为11.85%,同比降低1.83个百分点;CTR4为17.98%,同比降低2.53个百分点;CTR10为28.52%,同比降低1.69个百分点。

其中,前三强里面只有伊利的增长较为明显,产量同比增长达到14.6%,但是增长速度小于全国奶粉业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在前10强中,光明乳业的增长速度最快,达到46.86%。

  2、外资乳业公司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由于乳品的特殊性,鲜奶不适合长途运输,中国的进口主要以奶粉为主,国内奶粉消费在100万吨左右,年进口量在30万吨左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005年中国乳制品进口数量下降7.82%,进出口总量较2004年下降4.3%。

乳制品出口势头良好,出口量同比增长16.12%,出口金额增长45.3%。

出口量占进出口总量的比重由15%上升到18%。

  中国乳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国际乳业巨头的目光,纷纷到中国投资设厂,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尤其是液态奶)。

然而,由于对中国乳业市场液态奶的价格战准备不足,到2004年年底时,已经在中国乳业市场奋斗近10年的跨国乳业公司,却被中国本土的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企业逼到了要么停止经营撤离中国、要么暂时偃旗息鼓的尴尬境地。

  外资乳品企业迄今在中国乳业市场中并没有独大,而是相继采取了韬光养诲之策。

如达能将乳业的管理权与品牌的使用权交给光明,帕玛拉特把旗下工厂交给国内企业管理,卡夫将股权卖给了三元。

国内的液态奶市场基本还是国有品牌在主导,雀巢等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奶粉市场上。

  进入2005年,外资调整战略,加快步伐对中国乳业市场掀起一轮新的进攻,与首次孤军奋战、用产品进军的形式不同,这次外资企业加强了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主要用资本开路,在投资形式上也更加多元化,如资金入股、技术入股、输出管理理念等多种方式进行,先后有英国RichKeen公司与统一中国投资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认购完达山50%股权、达能增持光明乳业由9.7%提高到11.5%、丹麦阿拉?

福兹牵手蒙牛合资组建婴幼儿奶粉企业、帕马拉特在天津授权生产、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投资8.64亿元人民币收购三鹿43%的股份等。

中国乳业市场还处在剧烈的竞争当中,外资的品牌优势,销售管理优势等对国内企业仍然是潜在威胁,国内的乳业竞争将越发激烈。

  3、基地型乳业公司在常温奶领域占优

  按企业在奶源和市场两大行业竞争核心因素方面优势的不同,可将企业分为市场型和奶源型两大类,伊利和光明分别是国内两大类乳品企业的代表。

由于我国乳品行业刚进入高速发展期,因此,虽然两大类型企业在向全国扩张的过程中有相互融合的趋势,但历史的经营模式和竞争优劣方面的差异在短期内很难消除。

  中国原奶生产成本因奶畜饲养地区和饲养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原奶生产成本总的特征是北低南高、农牧区低于大中城市,农户散养低于集中舍养,基地型乳品企业成本优势明显。

  市场型乳业公司靠近市场,在保质期短的巴氏奶、酸奶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基地型乳业公司由于规模优势和原料成本优势,通过发展方便(不需要冷链系统)、保质期长的UHT产品而抓住了近年来需求高增长的市场机遇得到快速的发展。

液态奶的高度同质化已经被消费者认识,价格成为消费者购买液态奶的重要因素,而市场型乳业企业在成本上不占优势,难以与基地型公司在价格上进行竞争

三、主要竞争对手的分析--伊利

  

(一)伊利的人才优势

  1、系统培训加强人才竞争优势

  伊利集团新闻发言人张剑秋指出:

“伊利集团领导层平均年龄是35岁,员工平均年龄是26岁,我们拥有一支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队伍。

  伊利集团的人才战略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人力资源专家罗赢评价说:

“伊利集团作为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率先在企业内部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激发管理团队活力,这是非常可贵的,此次伊利集团建立系统培训体系,通过统一学习的方式,培养精英团队共同的精英理念和精英思想、提升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这将进一步加强伊利集团在人才方面的竞争优势。

  2006年1月,伊利集团与利乐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伊利-利乐专业学院”,重在提高伊利中高层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提高业务及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2006年的4月3日起,伊利集团50名中高层管理者将集体接受来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的EMBA培训,为伊利集团的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1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乳业中唯一一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在伊利挂牌,高科技人才的汇集必将进一步增强伊利集团的研发和技术优势。

  2、首创双轨晋升制度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

  伊利集团一贯重视人才培养。

为了培养人才,伊利集团率先在行业内实行了管理和技术双轨晋升制度,为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从见习级专员到资深级专家等十余个晋升阶梯,为管理人员建立了从主办到总经理等十余个晋升阶梯,使人才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个性、经验和兴趣,自主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并通过培训和个人努力不断晋升。

  多年来,在伊利的努力下,在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学习型组织”,伊利员工因此拥有了一个全员学习的环境。

伊利鼓励员工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和转移,通过网上学习交流、月度学习体会汇编,出国学习考察报告会等形式鼓励员工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以此实现内部知识的转移。

  在伊利集团,从管理人员到技术工人,每个人都能得到不断培训和提升的机会,他们所拥有的是没有天花板的上升空间,也正是因为如此,2005年度伊利集团当选中国“最佳雇主”。

  

(二)伊利的资源优势与整合

  要说在中国发展乳制品产业,首先就要发展奶牛业,在内蒙古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有着发展奶牛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伊利集团就生长在这块沃土中,但资源的优势并不等同于经济的优势,牧场、奶牛、奶源、加工、市场是一个有机的链条,资源优势只是链条起始端的基础,要达到顶端的经济优势,必然要经过转化与整合的锤炼。

而我国长期以来乳业发展缓慢,主要是资源优势的基础并未充分得到开掘与夯实,从而阻滞了经济优势的伸展。

伊利集团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转化与整合,将两个优势链接起来。

所以,他们在创业之初提出实施奶源兴市战略的同时,首先把重拳用在了加快奶源基地建设上面。

据了解,目前呼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之一,全地区每养一头奶牛就增加3亩牧草,给每户农民增加3000至5000元的纯收入。

呼市周边地区农牧民因饲养奶牛一年增加牧草种植18万亩,给农民带来纯入3亿元,造牛粪近10万吨,形成了一个牛多粪多草多的良性循环、多方受益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发展格局。

  抓奶源基地建设只是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第一步,伊利要做中国的伊利,在生产链条上,他们凭借自己在业界的龙头优势,以理性的筹划开始在国内进行乳业资源的整合,在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投资2.5亿元建起了中国目前最现代化的奶粉生产线,一期投资1.1亿元在北京绿色环保基地--密云县建成日处理牛奶200吨的保鲜奶生产基地,在包头投资1.6亿元建设了一个全新的液态奶加工厂,在上海、北京、天津等中心城市,也都建起了生产伊利著名奶制品的大型企业。

如今,伊利集团的奶制品生产已在业界具备了绝对的规模优势,UHT奶产销量自1999年升至全国第一并保持至今,雪糕及冰淇淋产量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奶粉连年稳居前三名。

  (三)伊利的机遇优势

  2005年11月16日,作为唯一牵手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乳制品企业,伊利通过了全球最高标准的检验,成为中国有2006年11月3日,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伊利集团与蒙古国体育总局签署合作协议,开始为蒙古国2008年奥运代表团独家提供乳制品。

  一直以来,伊利集团与蒙古国的合作非常紧密,并且已经打通了一条从健康到奥运的中国式路线图。

继其已经开始了与蒙古国的乳业全面合作后,伊利的金牌特点、奥运品质已经逐渐为这个国家所熟悉,而现在它已经为蒙古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所有运动员每天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要帮助这个从来没有品尝过奥运金牌滋味的国家在北京第一次圆梦。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正式乳制品,伊利此番与蒙古国奥运代表团牵手,借助冠军品质的牛奶,一个新的奇迹或将诞生。

  (四)总述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连续三年销量第一。

其中,2005年度,伊利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75亿元,高居中国行业榜首。

伊利产品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饮用乳制品,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食品品牌。

  伊利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生产的10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伊利冷饮连续11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连续8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产销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位,2005年跃居全国第一。

  在连续三届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伊利以127.87亿元、136.12亿元和152.3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三次位居中国乳业首位。

四、蒙牛宏观环境分析

  

(一)人口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

目前全国有1.32亿60岁以上的老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

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

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

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二)经济环境

  1、经济全球化分析

  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趋势之一:

金融业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首先,证券市场对全球资源配置所起的支配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其次,金融业的全球化正在导致财富在全球的重新分配;

  最后,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多极化。

  趋势之二:

国际贸易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

  首先,近5o年来,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比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高一倍以上的趋势,在21世纪将继续延续下去。

这一趋势的长期的量的积累,已使国际经济关系乃至国际政治关系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

  其次,贸易和投资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际分工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这一趋势,将随着金融全球化而不断得到新的推动;

  最后,国际贸易在21世纪将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趋势之三:

跨国公司将持续推动企业的跨国兼并浪潮

  首先,企业的跨国兼并是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规模经济的需要;

  其次,企业的跨国兼并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壁垒,模糊民族国家的经济界线。

各民族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趋势之四:

国际互联网络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首先,国际互联网络的普及提供了加强各国经济联系的新纽带;

  其次,国际互联网络将不断提高金融、贸易、企业全球经营的效率和质量;

  趋势之五:

知识将成为21世纪生产要素中的一个独立成分

  首先,哪个国家能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国家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的公民和让每一个公民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环境;

趋势之六:

经济风险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这就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

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加快了这种经济风险的传播速度。

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防范各种可能的风险,缩小其对全球经济的破坏程度。

金融风险的防范,将是21世纪国际合作的一大主题。

  经济霸权主义和经济利己主义有可能使一部分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这是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风险。

防止这种风险的惟一正确途径是实现国际经济交往的民主化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趋势之七:

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社会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的不断深化,将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使各国间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加,这样,必然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领导人和政府的政策选择余地缩小,这必然有利于形成国际关系的民主与合作气氛;

  最后,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从积极方面看,外来文化可以丰富本国的文化,带来更健康、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

从消极的方面看,外来文化中的颓废主义、黄色文化、利己主义甚至邪教也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在一个国家里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破坏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

如何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趋利避害,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2、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获得丰收。

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增长9.0%,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308公斤/亩,比上年增长6.6%。

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棉花产量632万吨,比上年增长30%;油料3057万吨,增长8.8%;糖料9528万吨,下降1.2%。

肉类总产量7260万吨,增长4.7%;水产品产量4855万吨,增长3.2%。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改善。

全年工业增加值62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7%,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2%;重工业增长18.2%,轻工业增长14.7%。

分主要产品看,原煤、发电量分别增长15.0%和14.9%,生铁、粗钢和钢材分别增长24.1%、23.2%和23.5%,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机、空调器等增长29.1%-42.6%,汽车产量520万辆,增长14.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

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1342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增长38.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呈逐步平稳回落态势,一季度增长43%,上半年增长28.6%,1-3季度增长27.7%。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620亿元,增长27.6%;农村增长17.4%。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第一产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9.6%转为增长20.3%;第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8.3%和21.6%,分别回落8个和0.5个百分点。

部分增长过快行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回落。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速回落38.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回落65.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回落43.5个百分点。

农业、能源等行业投资力度加大。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6.1%,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增长32.9%和29.3%。

  市场物价涨幅有所提高。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9%,涨幅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上年涨价滞后因素的影响。

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4.8%。

从构成看,食品价格上涨9.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6.4%,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7.6%,蛋上涨20.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7%。

  (三)自然环境(蒙牛总部所在地呼和浩特)

  近年来,以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为依托,呼和浩特奶牛产业快速发展。

到2004年,全市奶牛存栏量突破50万头,鲜奶产量达到159万吨,全市人均鲜奶占有量达到615公斤,是发达国家人均鲜奶占有量的近一倍,乳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

在全国37个省会首府城市和直辖市中,奶牛存栏数、鲜奶产量和人均鲜奶占有量、乳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等指标均位居第一。

2006年前7个月,呼和浩特市奶牛头数达到58.2万头,鲜奶产量136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7.9%和51.1%,乳业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呼市地处北纬39.58—41.36度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世界上公认的饲养奶牛带上,天然无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适宜的自然环境,富饶的天然牧场,悠久的奶牛饲养历史,使呼市发展奶牛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生产出世界上最优质的乳制品。

  据介绍,呼和浩特市目前的牛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7%,是全国产奶量最大的地级市和最大的乳业生产基地,目前,仅伊利、蒙牛两家企业,就占据了中国全国牛奶市场45%的份额,坐上了全国乳品企业的头两把交椅。

  (四)政治法律环境

  中国经济连续20年飞速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企业开始面对世界的竞争压力,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国企业的政策。

对于乳制品的企业也不例外,为其发展提供了很多政策上的鼓励。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完善完美,由于法制的作用市场也开始越来越规范,这对于蒙牛这样正规的大企业来说无疑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蒙牛选址定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