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6452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docx

《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docx

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

2018年11月12日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1854年签订的《日美亲善条约》规定“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

”这是(  )

A.司法权B.议定关税权

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2.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

“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

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4.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5.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战争

6.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

这表明(  )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

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8.1880年,薛福成写道: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

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而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

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10.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1.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1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3.一些是史学家评论说,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中枢,这种对当时中国社会中枢的“震撼”指的是(  )

A.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B.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增开天津等通商口岸

14.规定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虎门条约

C.中英天津条约D.中英北京条约

15.1832年英国议会报告指出:

鸦片税是按成本301.75%的税率征收,印度财政收入的需要无法摒弃它,而且它主要由外国消费者承担。

正因为如此,英国政府(  )

A.纵容英国烟贩对华走私鸦片

B.积极谋划对华侵略战争

C.急于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D.禁止印度殖民政府出口鸦片

16.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乂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  )

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

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

17.中国学者蒋廷黻指出:

“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他所说的“世界大势”是指(  )

A.工业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

B.英国对世界殖民帝国的追求

C.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延伸

D.农民阶级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8.历史观点的辨析﹣﹣鸦片战争的缘起

问题:

(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

为什么?

(2)马士以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2018年11月12日高中历史的高中历史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1854年签订的《日美亲善条约》规定“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

”这是(  )

A.司法权B.议定关税权

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权利。

主要对利益均占的条约特点理解。

【解答】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联系所学,这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利益均占”特点,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的体现,故D正确;

ABC项都不符合题意内容,故排除。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列强对华侵略权益的理解,是对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

2.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

“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

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是考查近代列强对华侵略中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解答】拿破仑三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808年4月20日﹣1873年1月9日),拿破仑的侄子,他在1848年当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1852年称帝,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他发动普法战争,在色当会战中惨败,9月4日宣布退位,法兰西第二帝国结束。

《南京条约》签于1842年,《马关条约》签于1895年,《辛丑条约》签于1901年,不是他当政时期,1860年《北京条约》是他当政时期,故排除A、C、D项。

题干内容涉及的是在华传教的特权,正是1860年《北京条约》中的内容。

故选:

B。

【点评】本题把几个不平等条约放在一起考查,重点是要求掌握各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同时要注意掌握每个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东西方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可知是东西方相互碰撞和融合,故B项正确;

依据题干材料“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可以看出近代中国逐渐介入世界事务,但并不能表现出是在按照西方模式演变,故C项错误;

依据题干材料“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可知东西方的交流强调的并不是西学东渐的过程,而是相互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故D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4.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1877年”,“领事馆”切入,结合近代外交进行思考。

【解答】领事馆是近代外交产物;清政府在国外设立领事馆,反映了清政府的外交从封建时代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所以C符合题意;

仅靠设立领事馆并不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排除A项;

B项中的“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与史实不符;

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排除D项;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清政府的外交从封建时代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5.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考查鸦片战争的性质。

【解答】由于历史认识主体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这就决定了历史认识的社会属性,这种属性是在对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中体现出来的。

故鸦片、通商、夷匪等词都体现了对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简单的把其认为是中英战争,掩盖了其侵略本质。

故淡化价值判断的表述是中英战争。

故选:

A。

【点评】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列强向外侵略、扩张的体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民族耻辱和灾难,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中国从此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除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更加尖锐外,还增添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被迫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6.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

这表明(  )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分析】本题涉及了列强对华侵略、清朝政局的变动,总理衙门的设立。

重点了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解答】海关是一个国家的大门,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题中“英国人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后,制订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作了详细规定”这表明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故A项符合;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C项洋务运动在1860年就开始了,不符合史实;D项错在“完全”一词。

故选:

A。

【点评】注意了解近代中国受列强侵略的史实,理解半殖民地化过程的含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

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分析】本题是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重点要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内容。

【解答】题干问的是美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获得的利益,美国没有参与战争,不会有军费赔偿,排除A项;

在北京划定使馆区(界)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内容,排除B项;

允许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中规定的,排除C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条约》规定列强的商船和军舰可以沿海通商口岸和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D项符合。

故选:

D。

【点评】本题是把近代列强对华侵略获得的特权放在一起考查,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近代列强在华获得的不平等条约内容。

8.1880年,薛福成写道: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

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而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

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分析】本题以薛福成关于鸦片战争的论述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鸦片战争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①开设工厂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故排除;

②协定关税在材料中未涉及到,故排除;

③材料中“一国获利,各国均沾”,指的是最惠国待遇,故正确;

④材料中“洋人居中国而不归中国管理也”指的是领事裁判权,故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鸦片战争知识点的掌握,在解答题目时,要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点:

一是各国均沾,二是洋人在中国,而中国不管,结合课本材料进行问题的回答。

9.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分析】本题是考查两次鸦片战争,重点要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解答】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也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C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清政府1860才设总理衙门,故排除D.“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B项符合。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要求掌握鸦片战争的原因、不平等签约内容、影响。

10.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考查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依据材料的信息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可以自己确定进口税率,说明中国政府收回了关税的自主权。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关税,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没有关于进出口货物税率的内容。

应排除。

故选:

A。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南京条约>的内容:

(一)五口通商。

将中国沿海城市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

(二)强占香港。

把中国香港割让给英国。

(三)赔款。

中国赔偿英国款项总计2100万银元,

(四)协定关税。

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

11.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要了解的林则徐禁烟运动内容,重点掌握鸦片战争的背景。

【解答】“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对英国对华走私鸦片的本质目的不清楚,对英国政府还心存幻想,认为英王知道真相可以制止。

当时英国随着工业革命的即将完成,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大门,对华侵略,而闭关锁国的中国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资本主义扩展殖民市场缺乏了解,对英国政治谈不上了如指掌,因此D项排除。

当时的清政府自然经济为主,并不需要扩大对外贸易,从题中也没有这方面信息,从恳请英王制止鸦片贸易,谈不上禁烟得到英王认可,故排除B、C项。

故选:

A。

【点评】本题要求对掌握禁烟运动史实,并重点理解鸦片战争前英国对华侵略根本原因和本质目的。

1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公使进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中国对英、法两国赔款600万两白银。

【解答】夷是中国近代对西方国家的蔑称,而当中国清政府被打败后对西方先进国家的惧怕而不敢再提“夷”字,不敢再以“天朝上国”自居,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

故选:

B。

【点评】1860年10月,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

侵略者以焚毁皇宫作为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续增的条款包括:

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造教堂;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13.一些是史学家评论说,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中枢,这种对当时中国社会中枢的“震撼”指的是(  )

A.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B.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增开天津等通商口岸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来进行分析。

【解答】A.列强控制中国的海关,并没有震惊到中国的中枢地区。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攻占了北京,是材料中所谓的震撼中枢地区的意思。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起不到震撼的作用。

D.增开天津为商铺,没有起到震撼的作用。

故选:

B。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4.规定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虎门条约

C.中英天津条约D.中英北京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哥占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北京条约的内容。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只要搞清楚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的内容,就可以正确选择,属于简单题。

15.1832年英国议会报告指出:

鸦片税是按成本301.75%的税率征收,印度财政收入的需要无法摒弃它,而且它主要由外国消费者承担。

正因为如此,英国政府(  )

A.纵容英国烟贩对华走私鸦片

B.积极谋划对华侵略战争

C.急于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D.禁止印度殖民政府出口鸦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对鸦片收税,说明鸦片在英国人眼里是合法的,这就纵容了英国烟贩对中国的鸦片走私。

B.材料体现不出英国对中国谋划侵略战争。

C.材料没有反映出打开中国商品市场的要求。

D.从材料可以看出,财政收入是无法抛弃鸦片税的,所以不可能禁止殖民地政府出售鸦片。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英国走私鸦片的特征,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之前中英贸易的特点。

16.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乂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  )

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

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性质和背景来分析。

【解答】A.从英国人看来,鸦片战争是一场通商战争,不存在正义与不正义。

B.英国人这样做是为了掩盖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而不是强调原因。

C.说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这就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本质。

D.英国人不是为了纪念这次战争,所以把它称为通商战争,本质上是为了掩饰战争的侵略性质。

故选:

C。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7.中国学者蒋廷黻指出:

“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他所说的“世界大势”是指(  )

A.工业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

B.英国对世界殖民帝国的追求

C.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延伸

D.农民阶级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A.鸦片战争的背景之中,有一点就是工业革命,英国迫切需要打开市场,也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材料能够反映出来,这就是世界大趋势。

B.英国对殖民地国的追求不是世界大趋势。

C.材料与资产阶级代议制无关。

D.农民阶级获得土地与材料内容没有关系。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原因,还要搞清楚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8.历史观点的辨析﹣﹣鸦片战争的缘起

问题:

(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

为什么?

(2)马士以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目的。

正当满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努力寻找新的资源及产品生存空间。

【解答】

(1)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危机加剧不是中国实行的禁烟运动。

理由,结合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的社会状况的对比进行概括。

(2)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马士认为中英战争的目的是维持中英双方长期的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维持中英之间的正常贸易。

这一目的实质是将中国纳入英国的世界殖民体系,变中国为英国的原料来源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故答案为:

(1)不是。

理由: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而它在亚洲下一个主要的侵略目标就是中国。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禁烟运动只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变中国为他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

(2)马士认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