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6382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docx

《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4单元 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docx

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含详解

第3课 美苏争霸

(时间:

25分钟 分值:

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两大阵营的分裂

D.新兴民族国家的纷纷出现

解析 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苏联的对外政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形成了美苏争霸的局面。

答案 B

2.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战

略意图作出了重大调整。

这一调整的前

提是(  )。

A.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B.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度提高

C.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衰退

D.美国军事实力的相对削弱

解析 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把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上,20世纪70年代,苏联军事实力超过美国,勃列日涅夫开始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答案 B

3.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积极推行全球攻势战略,以美国为对手展开了激烈

争夺,争夺的重点是(  )。

A.东亚B.非洲

C.中东D.

欧洲

解析 战后

,美苏争霸重点是欧洲,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加紧发展军事力量,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状态。

答案 D

4.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

略防御的态势。

下列各项与形

成这种态势有关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滞胀”

B.“马歇尔计划”成为

美国经济的负担

C.西欧、日本加

紧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解析 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出现“滞胀”,使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削弱,被迫

转攻为守。

经济实力决定其外交政策。

答案 A

5.造成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古巴导弹危机”B.美苏争霸

C.美苏关系恶化D.苏联出兵阿富汗

解析 本题情境性强、难度不大,符合新教材特点。

通过两幅图及图解,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正是由于柏林墙的修筑,导致了柏林的一分为二,而其根源则是美苏争霸。

答案 B

6.美苏争霸的实质是(  )。

A.争夺世界霸权B.争夺对第三世界的控制权

C.争夺世界经济霸权D.争夺世界军事霸权

解析 美苏争霸实际上是

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上的对抗,实质是美苏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强权政治,争夺世界霸权。

答案 A

7.尼克松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  )。

A.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B.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

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优势

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

解析 分析美国外交政策变化时注意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无论是收缩还是扩张都是以本国的利益为核心的。

尼克松主义的提出实质上是为了维护美国的既得利益。

答案 B

8.赫鲁晓夫上台后美苏关系出现了某些“和解”的迹象(  )。

A.说明美苏两国放弃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B.戴维营会谈是重要的表现

C.古巴导弹危机是重要表现

D.说明美苏两国放缓了军备竞赛的速度

解析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双方对抗激烈的表现。

答案 B

9.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  )

①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对峙 ②逐渐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 ③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④美国开始对苏联冷战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1955年华约和北约对立局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立格局的形成;1956年上台后的赫鲁晓夫改变对外战略,形成美苏争霸的局面,故②③正确。

答案 C

能力提升(14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说: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

材料二 1973年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

他认为,“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勃列日涅夫之所以能够实施“缓和”战略的自身优势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说明苏联的“缓和”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其目的实现了吗?

说明理由。

(7分)

(3)分析说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外战略政策的内在一致性。

(3分)

解析 第

(1)问要从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经

济军事实力增强,缩小了美国的差距入手分析。

(2)问“缓和”战略的根本目的要

注意透过材料二的现象看本质问题;“缓和”战略的目的实现程度要从1985年左右苏联自身经济政治状况入手分析。

第(3)问的回答要从目的和手段两方面比较分析两者的共同点。

答案 

(1)20世

纪60年代末开始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实力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

(2)目的:

加强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进

而争夺世界霸权。

没有实现,因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后,苏联经济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失败了。

(3)采用“缓和”手段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归纳总结

 

在高中答历史大题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对历史大题感觉无话可说;另一种是面对大题滔滔不绝,但是这两种情况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不得分或是得分少。

那么历史大题要怎么答呢?

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

历史大题答题模板1、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含义及区别

历史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

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

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

如:

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历史原因

(一)从原因广度上分析:

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

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么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⑴主观原因:

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⑵客观原因:

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目的、动机:

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

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

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

历史大题答题模板2、特点与特征;性质与实质含义与区别

特点与特征: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因此如果问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次革命运动的特点,就应该把同类事件或革命运动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性质、实质:

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即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特点,看它的特征,看它的实质。

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点苗头来,性质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

倘若是指一本书的性质,这就是具体说明它是属于哪一方面(或哪一类),以什么体例写出来的著作。

是战争的性质,则需要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等等。

如果问的是革命的性质,就必须以当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看它革命的动力是以哪个阶段为主体,在其斗争纲领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代表哪个阶级说话等等,最终要确定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实质,也就是本质。

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来掌握本质。

历史大题答题模板3、经过;内容含义与区别

经过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

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之外,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

如:

“五四”运动的经过怎样?

就要答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结局(取得初步胜利)三部分内容。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

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

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

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历史大题答题模板4、效果、意义、教训等含义及区别

效果、结果、后果

效果:

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结果:

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后果:

是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

在历史问答题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

最常用的是结果,有时用后果。

作用、影响、意义

作用:

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

影响:

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义:

指的是价值和作用。

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

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如此等等...

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

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

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

经验、教训、启示

经验:

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

教训:

一般指反面的失败的方面;

启示:

则二者兼而有之。

历史大题答题模板5、其他常用术语含义及区别

1、情况、状况

情况和状况都是指情形。

因此二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

例如:

“试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一题就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特点和影响。

它们的差异在于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

因此在题目问情况的时候就要着重答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2、简述、综述、概述

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

但是历史问答题的题目中如果出现了“简述”二字,就意味着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简单叙述题,如“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二是复合简述题,如“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措施及影响”;三是综合叙述题。

如“简述中国古代在医药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综述就是综合叙述。

历史问答题中如果含有“综述”二字,就肯定属于综述题。

然而,在历史问答题中,综述题直接用“综述”作提示语的并不多,更多的是用“简述”作提示语,有的甚至不用提示语。

所以,判断一道问答题是不是综合题,主要应该看全题意思是否以综述作为主要解答方法。

综述题和简述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从答案内容来看,简述题只要求叙述一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集中;综述题则要求叙述多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分散。

第二,从解答方法来看,简述题主要概括叙述,而且采用的是“详细概括法”,综述题虽然也要概括,但它采用的是“高度概括法”;而且它的主要解答方法是综合。

第三,由上述两点就决定了简述题属于普通题或“基础题”,而综述题属于综合题或“提高题”。

概述就是概括叙述的意思。

概述和综述的意思基本相同。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采用“高度概括法”去叙述。

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

3、评述、评价、评论

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

评价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

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评价)偏重于结论。

高考中的评论(评价)题,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

在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

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的观点等。

评价和评论历史问题有一套专门的方法,不赘。

4、联系、结合

例,“联系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

“联系”、“结合”意思差不多,字面上说是与之发生关系,实际上则是以之作背景用依据,用以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题中要求“联系(结合)的内容是次要的,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主要答案所在。

那么前者究竟答不答呢?

当然要简明扼要地回答,但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之上。

下面再看一例,就更清楚了:

“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700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

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

5、说明、表明

“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22、24、30、32题).

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

”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

”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的意思。

6、体现、反映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

“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一现象,通过刘迎的诗“反映”出来了。

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

7、指出、举出

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此)史实或结论;而举出(列举)则为举列性质,如不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举两个例子就行了。

但当年有的考生却是想到哪件事就把前因后果都阐述一遍,最终却未能归纳出什么潮流,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是因为没掌握解题要领,尤其是没搞清楚题目要求的缘故。

8、基本、根本

“基本”是指大部分、总体上或主体而言。

“根本”则是指根源、实质和内部、深层而言。

以原因为例,“基本原因”可以说是几方面原因的和(一些次要的或技节性的原因可以不计),而“根本原则”则要追根溯源而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

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选A项“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如果选“基本原因”,则还要加上B项“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了人民强烈愤怒和C项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这两点。

9、主要、简要

“主要”是指几者中最重要的;“简要”即简明扼要,是要精炼而准确地把主要的部分概括性地表述出来。

关键在于抓住主要之点,否则是简而不要;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则又不成其为主要,而是庞杂了。

如:

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这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都有许多特点,而要求答“主要特点”,每个人三五句话就概括了。

如此精炼的水平,考生自是不易达到,教师要将其训练到此程度,又谈何容易!

10、现象、表现

“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

“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11、是什么、什么是、为什么、怎样

是什么是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得不单凭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

如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方面是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二是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语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

例如,什么是“明治维新”?

为什么是询问原因和目的。

考生要凭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

例如,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

怎样是疑问代词,询问原因、性质、动作、状况、方式或情况等。

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子中间时,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问原因和经过;二是经过和结果,并且以前者出现的机会居多。

例如,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

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经过。

再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怎样?

这一题就是要求答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结果。

12、谁、几

谁一般指人,而且仅指一个人。

几,一般专指问人物或事件的数目,比如,几人(几位)、几件、几次等。

13、哪、哪些

哪是疑问词,哪些是哪的复数,不止一人一事如此。

哪一般专指地名,如,西汉建都在哪里?

在历史问答题中,哪些常用于句子中间或末尾,只用于疑问,并且一般不必答出它的总数。

例如,日本古代和近代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再者,“哪”如果和“几”相结合,出现在一个疑问句里,那就不仅要答出数目,而且还得把各个数字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名称写清楚。

例如,世界近代史上哪几个国家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这就应该答英国、美国和法国三个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