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6370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docx

《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docx

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精选试题

钢材热处理工考试-钢材热处理工初级

1、热处理基础工艺代号中,第四位数字代表()。

A.加热方法

B.工艺类型

C.附加工艺代号

2、马氏体的含碳量越高,其硬度越低。

()

3、内力是金属内部产生的与外力相抗衡的力,在某些条件下,不加外力也会产生。

()

4、根据室温组织不同,其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的钢属于亚共析钢。

()

5、作布氏硬度试验时,当试验条件相同时,其压痕直径越小,材料的硬度越低。

()

6、合金渗碳体与渗碳体晶体结构相同,性能亦相同。

()

7、金属塑性一般受金属晶粒影响,晶粒大,塑性差。

()

8、碳素钢的塑性随其温度升高,塑性越好。

()

9、按化学成份分类钢,可分成碳素钢、合金钢。

()

10、化学热处理不仅改变了钢的组织,而且表层的化学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

11、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刀具、模具和量具。

()

12、合金元素加入钢中,会降低钢的回火稳定性。

()

13、硅和锰均在碳素钢中以间隙固溶体的形式存在。

()

14、在相同的回火温度下,合金钢比同样含碳量的碳素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

15、提高渗氮温度,氮化物聚集长大,所以弥散度大,硬度高。

()

16、硫主要是由生铁带入钢中的有益元素。

()

17、磷是由生铁带入钢中的有益元素。

()

18、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片状珠光体比球状珠光体转变成奥氏体的速度慢。

()

19、渗碳体的转变速度一般比铁素体慢,所以在奥氏体中残存着渗碳体。

()

20、钢的本质晶粒度是表示钢材晶粒大小的尺度。

()

21、冷却速度愈大,则过冷度就愈小。

()

22、马氏体的转变没有碳原子的扩散,只有晶格的改组,没有形核和长大的过程。

()

23、钢的最高淬火硬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而合金元素对淬硬性影响不大。

()

24、08F、20、45、65Mn、T12A都是碳素钢。

()

25、正火与退火在冷却方法上的区别是:

正火冷却较快,在空气中冷却,退火则是缓冷。

()

26、钢的实际晶粒度是表示钢材晶粒大小的尺度。

()

27、除含铁(Fe)和碳(C)外,还含有其它元素的钢就是合金钢。

()

28、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0%并含有一定数量磷、硫、硅等元素的铁碳合金,一般含碳量为2.5%~4.5%。

()

29、只要采用本质细晶粒钢,就可保证在热处理加热时得到细小的奥氏体晶粒。

()

30、甲醇的产气量很高,很少产生碳黑,所以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气体渗碳剂。

()

31、过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织是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二次渗碳体的数量也愈多。

()

32、双介质淬火具有内应力小,变形及开裂少的优点。

()

33、高速钢是一种含有钨、铬、钒等多种元素的高合金结构钢。

()

34、钢因过热而使晶粒粗化,但快速冷却下来晶粒就细化了。

()

35、为了获得足够低的硬度,合金钢退火时必须采用较碳钢更慢的冷却速度和更长的退火时间。

()

36、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本质上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所以它们的形态和性能无多大区别。

()

37、合金钢因为含有合金元素,所以使C曲线向右移,马氏体转变温度也提高了。

()

38、灰铸铁低温软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使珠光体基体中的共析渗碳体球化和分解出石墨以降低铸铁硬度。

()

39、Q235-A•F表示碳素结构钢的屈服强度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

40、确定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主要是依据钢的临界点、工件形状与技术要求。

()

41、工件渗碳后,只是改变了表面的化学成份,要使工件获得表面高硬度和中心高韧性,必须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

()

42、埋在土壤里的低碳钢管发生穿孔事故,是由于局部受点腐蚀所致。

()

43、固体渗碳时加入催渗剂的作用,是为了促进一氧化碳的形成。

()

44、残留奥氏体是不稳定的组织,工件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引起尺寸变化。

()

45、亚共析钢的性能是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硬度、强度增加而塑性降低。

()

46、淬火、低温回火以后的钢。

常用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测定其硬度。

()

47、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因为加热速度快,使钢的临界点升高,所以加热温度较高。

()

48、渗氮可提高钢件的疲劳强度。

()

49、钢的含碳量愈高,淬火温度愈高,晶粒愈粗大,残余奥氏体愈少。

()

50、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一般是在A1点以下(500~650℃),退火过程不发生组织转变。

()

51、1Cr18Ni9Ti是高合金工具钢。

()

52、奥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

()

53、有焰燃烧需要很高的煤气压力。

()

54、无焰燃烧时,煤气、空气的预热温度不得超过混合气体的着火温度。

()

55、内应力是金属内部产生的与外力相平衡的力或为平衡物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

56、在合金内部沿晶界形成氧化物相或脱碳区的现象叫内氧化。

()

57、凡有斜度的键所组成的联接,对中性必然差。

()

58、非金属夹杂物会提高钢的强度、塑性。

()

59、煤气与空气的混合充分与否是整个燃烧过程快慢的关键。

()

60、无焰燃烧时,火焰很短,甚至几乎看不到火焰。

()

61、用煤气作燃料,其主要缺点是易爆炸和有毒。

()

62、不同金属材料的密度是不同的。

()

63、产品质量的好坏是靠检查出来的。

()

64、内控标准严于国标和部标。

()

65、机器生产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主要经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与热处理、产品的装配三大阶段。

()

66、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产生“死点”位置的条件是相同的。

()

67、曲柄滑块机构和摆动导杆机构产生急回运动的条件是相同的。

()

68、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主动轮的转速与从动轮的转速之比,等于主动轮分度圆直径与从动轮分度圆直径之比。

()

69、大、小齿轮的齿数分别为84和42,当两齿轮互相啮合传动时,大齿轮转速高,小齿轮转速低。

()

70、蜗杆直径系数是蜗杆分度圆d1与模数m之比。

()

71、对中性好的键联接,其键的工作面必然是两个侧面。

()

72、气体压力的实质就是气体分子作不规则热运动撞击在物体上的结果。

()

73、将煤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加热到着火温度,无需点火即可燃烧。

()

74、有焰燃烧是煤气与空气在炉内先混合再燃烧。

()

75、有焰燃烧需要设置通风机及冷风管道。

()

76、无焰燃烧的整个燃烧过程在烧嘴砖内既已结束。

()

77、合金钢在淬火加热时易过热。

()

78、炼铁原料中,焦炭作为燃料产生大量的热量,使铁熔化,石灰石作为熔剂,使氧化铁还原。

()

79、液压校直机是利用液体压力加压于工件来校正工件的变形。

()

80、理想的淬火介质的冷却速度应在C曲线“鼻尖”附近(450~650℃)要慢,在450℃以下要快。

()

81、传动机构出现“死点”位置和急回运功,对机构的工作都是不利的。

()

82、棘轮机构拥有棘爪,因此没有棘爪的间歇运动机构,都是槽轮机构。

()

83、槽轮机构都有锁止圆弧,因此没有锁止圆弧的间歇运动机构都是棘轮机构。

()

84、联接螺纹多用牙型角为85°的三角螺纹。

()

85、T36×12/2-3左--表示梯形螺纹,螺纹大径为36mm;导程为12mm螺纹线数为双线,3级精度,左旋螺纹。

()

86、一对相互啮合的斜齿圆柱齿轮,其旋向相同。

()

87、在正截面中,蜗杆传动相等于齿条齿轮传动。

()

88、键的长度都是略短于或等于轮毂的长度。

()

89、水的淬火冷却特性正好与我们所期望的理想冷却性能相等。

()

90、加热时由于气体介质和钢铁表层碳的作用,使表层含碳量降低的现象称为脱碳。

()

91、工件在盐水及碱水中冷却后,应清洗干净,否则会造成工件腐蚀。

()

92、电子电位差计应有良好的接地,并应正确的配置热电偶和补偿导线。

()

93、导热性能差的金属工件或坯料,加热或冷却时会产生内外温度差,导致内外不同的膨胀或收缩,产生应力,变形或破裂。

()

94、金属材料冷却时,因表面和内部的温度不同形成温差,表里收缩不一,材料内部会产生很大的应力,造成零件变形甚至开裂。

()

95、工艺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工艺纪律和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生产操作。

()

96、油作为淬火介质的主要缺点,是低温区冷却缓慢,不易使钢发生马氏体转变。

()

97、煤油的产气量高,但易产生碳黑,由于价格便宜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气体渗碳剂。

()

98、液体渗碳法加热均匀,渗碳速度快,但由于所用盐浴大多有毒,所以使用不广泛。

()

99、毫伏汁所配用的热电偶,必须与刻度盘上标注的热电偶的分度号一致。

()

100、现用的电阻丝材料较贵,为了节约,可以将能导电的铁丝制成电阻丝代用,只要保持符合电阻值的要求就行。

()

101、金属或合金在热处理加热时,由于温度过高,晶粒长得很大,以致性能显著降低的现象称为过热。

()

102、金属或合金的加热温度达到其固相线附近时,晶界氧化和开始部分熔化的现象称为过热。

()

103、残留奥氏体的存在,会降低工件的淬火硬度,在室温下使用时,会自发发生马氏体转变,使工件尺寸增大。

()

104、所有金属及合金都具有磁性,能被磁铁所吸引,生产上常用磁铁来起吊各种金属材料,固定金属工件等。

()

105、班组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工艺管理和工序质量管理。

()

106、金属材料一般可分为黑色金属和()两类。

A.有色金属

B.贵金属

C.非金属

D.有机材料

107、滑移面和滑移方向越多,金属的塑性()。

A.越好

B.越差

C.无变化

108、硫与铁生成的化合物的熔点是()。

A.1000~1200℃

B.985~1000℃

C.985℃

109、钢中的()元素的存在导致钢材高温轧制时出现热脆现象。

A.S

B.N

C.H

110、()是炼钢时采用脱氧而残留在钢中的元素,它能减轻硫的有害作用。

A.Si

B.O

C.Mn

111、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的材料,它包括金属和()。

A.合金

B.有色金属

C.黑色金属

D.非金属

112、钢在热加工后形成的纤维组织,使钢性能相应变化,在垂直于纤维的方向上具有较高的()。

A.抗拉强度

B.抗弯强度

C.抗剪强度

113、奥氏体的强度和硬度(),且具有良好的塑性。

A.不高

B.很高

C.较高

D.不变

114、钢中常存的五大元素是()。

A.碳、硅、锰、磷、硫

B.碳、铜、锰、硫、铝

C.碳、铜、锰、硅、氮

115、热处理基础工艺代号中,第三位数字代表()。

A.热处理

B.工艺类型

C.工艺名称

116、铁碳相图上的PSK线其代号用()表示。

A.A1

B.A3

C.Acm

117、为了保证获得要求的工作特性,一般高速钢最终要进行()。

A.退火

B.淬火

C.淬火和一次回火

D.一次淬火和三次回火

118、为了充分消除高速钢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通常要进行三次回火,其回火温度是()。

A.350℃~400℃

B.450℃~500℃

C.550℃~570℃

D.580℃~620℃

119、理论上将含碳量为()%以下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A.4.3

B.0.77

C.2.11

120、一般碳素钢的最高加热温度比铁碳相图中固相线低()以防止过烧。

A.100~150℃

B.150~200℃

C.50~100℃

121、35钢在铁碳状态图中属于()。

A.共析钢

B.亚共析钢

C.过共析钢

122、45钢在铁碳平衡图中的位置相当于()。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

123、选择制造冷冲压件的材料()。

A.08F

B.45钢

C.65Mn

124、为了细化组织,提高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常对低碳钢零件进行()处理。

A.完全退火

B.正火

C.再结晶退火

125、一般碳素钢停锻后在空气中冷却,相当于()处理。

A.退火

B.正火

C.淬火

D.回火

126、可锻铸铁名称以符号()表示。

A.HT

B.KT

C.QT

D.RHT

127、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的范围,在此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操作称为()。

A.完全退火

B.不完全退火

C.等温退火

128、为了改善T12A钢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状态,一般预先热处理采用的方法是()。

A.正火

B.完全退火

C.球化退火

D.扩散退火

129、调质钢经调质后的组织为()。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珠光体

D.回火贝氏体

130、按钢质量分类,优质碳素钢中硫、磷的含量应为()。

A.S≤0.035%,P≤0.045%

B.S≤0.035%,P≤0.035%

C.S≤0.025%,P≤0.035%

131、按钢的含碳量分类,碳素钢中,中碳钢的含碳量为()。

A.>0.25%

B.0.25%~0.6%

C.>0.77%

132、正火钢的组织比较细,与退火钢比较它的()。

A.强度、硬度高

B.强度、硬度低

C.强度高、硬度低

133、20Mn钢的含锰量为()%。

A.<0.8

B.0.7~1.0

C.0.2

134、纯铁在1000℃时为()晶格。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135、炼钢生产是()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

A.氧化

B.还原

C.氧化-还原

136、工具钢、轴承钢锻压后,为改善其切削加工的性能和最终热处理的性能,常需进行()。

A.完全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正火

D.球化退火

137、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基本恢复其原有性能,常进行()。

A.扩散退火

B.再结晶退火

C.正火

D.完全退火

138、GCr15钢制滚动轴承,为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常进行()。

A.渗碳

B.淬火和低温回火

C.表面淬火

D.正火

139、T8钢与60钢相比,特点是()。

A.Ms点低,C曲线靠左

B.Ms点低,C曲线靠右

C.Ms点高,C曲线靠左

D.Ms点高,C曲线靠右

140、有一个35钢零件,当从Ac1与Ac3之间的温度淬火时,它的淬火组织是()。

A.马氏体和索氏体

B.马氏体和铁素体

C.马氏体和珠光体

141、牌号GCr15钢的含铬量为()。

A.15%

B.1.5%

C.0.15%

D.0.015%

142、40Cr钢为常用调质钢,热处理工艺一般为()。

A.淬火

B.淬火和低温回火

C.淬火和中温回火

D.淬火和高温回火

143、正火后可得到()组织。

A.粗片状珠光体

B.细片状珠光体

C.球状珠光体

D.片状十球状珠光体

144、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时常采用的氧-乙炔火焰是()。

A.还原焰

B.氧化焰

C.中性焰

145、弹簧经淬火回火后,为了提高质量,增加表面压应力,可采用()方法提高使用寿命。

A.表面淬火

B.渗碳处理

C.渗氮处理

D.喷丸处理

146、以20CrMnTi钢制工件,气体渗碳后一般采用()。

A.预冷直接淬火

B.等温淬火

C.一次淬火

147、钢中产生白点的原因主要是钢中存在()。

A.氢气

B.碳

C.硫

148、完全退火是将亚共析钢加热到()以上,保温一定时问,然后缓慢冷却,以得到接平衡状态的组织。

A.Ac1

B.Ac3

C.A1

D.A3

149、渗碳时进入扩散阶段要()煤油滴入量让零件表面的碳向内表层扩散,表面碳浓度适当降低,渗碳层增加,最后回到所需表面含碳量和所要求渗碳深度。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150、气体燃料发热量单位是()。

A.千焦/公斤

B.千焦/标米3

C.千卡/米3

151、炉气中氧化性气体与钢表面碳作用,降低表面层含碳量的现象称()。

A.氧化

B.温度不均

C.脱碳

152、固体渗碳时,为了不使工件表面的碳浓度过高,防止出现网状或粗大的碳化物,一般将新、旧渗碳剂混合使用,它们的比例为()。

A.新渗碳剂50%,旧渗碳剂50%

B.新渗碳剂30%,旧渗碳剂70%

C.新渗碳剂40%,旧渗碳剂60%

153、我国常采用的高频加热设备的输出频率为()。

A.250kHz

B.8kHz

C.50kHz

D.2.5kHz

154、做锤锻模应选用()钢。

A.40CrNi

B.5CrNiMo

C.CrMo

D.4Cr13

155、常用的气体渗碳剂组成物中()是稀释剂。

A.甲醇

B.丙醇

C.苯

D.煤油

156、凸轮轮廓曲线没有凹槽,要求机构传力很大,效率要高,从动杆应选()。

A.尖顶式

B.滚子式

C.平底式

157、()对轴削弱较大,但联接的对中性较好。

A.切向键联接

B.半圆键联接

C.花键联接

158、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工序质量变化属于()。

A.操作原因

B.偶然原因

C.异常原因

159、CO的比重为()。

A.1.52千克/米3

B.1.25千克/米3

C.2.25千克/米3

160、用氧气作助燃剂时,煤气的着火温度为()。

A.500~600℃

B.600~700℃

C.450~500℃

161、用空气作助燃剂时,煤气的着火温度为()。

A.500~600℃

B.600~700℃

C.450~500℃

162、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密度越大,其重量也就()。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163、非金属夹杂物是在()工序产生的。

A.炼铁

B.炼钢

C.轧钢

164、成材率及力学性能都好的钢是()。

A.镇静钢

B.沸腾钢

C.半镇静钢

165、在热处理常用的盐类中,毒性较大的盐是()。

A.氯化钠及氯化钾

B.碳酸钠及碳酸钡

C.黄血盐及氯化钡

166、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是利用()。

A.辉光放电原理

B.温差现象

C.电磁感应原理

D.热能原理

167、()联接特点是:

键宽与轴槽的实际配合较为紧因而不会松动,键宽与轮毅槽之间有较大间隙。

A.半圆键

B.导向键

C.普通平键

168、在气体渗碳的排气阶段,通常以加大煤油量来迅速排气,此时炉温应达到()。

A.650℃以上

B.750℃以上

C.850℃以上

169、气体渗碳过程中,随时观察排气管火焰的颜色和长度来判断炉内的工作状况,正常情况时火焰状态应是()。

A.火焰长,尖端出现亮白色

B.火焰短,外缘呈浅蓝色

C.火焰稳定,长度约80mm~120mm呈浅黄色

D.火焰亮,有大量火星

170、若使凸轮轮廓曲线在任何位置都不变尖,也不变成叉形,则滚子半径必须()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大于

B.小于

171、某种淬火介质具有良好的冷却特性,是因为它存在逆溶性,这种淬火介质是()。

A.聚醚水溶液

B.食盐水溶液

C.三硝水溶液

D.聚乙烯醇水溶液

172、一个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应具有的冷却特性是()。

A.在约500℃以上的高温区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缓慢,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

B.在约550℃以上的高温区应具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在低于约250℃的低温区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缓慢

C.从高温到低温一直应保持足够快的冷却速度

173、热应力引起工件变形的规律是()。

A.立方体平面凸起,棱角变圆

B.立方体平面凹陷,棱角不变

C.立方体平面不变,棱角变圆

174、组织应力引起工件的变形的规律是()。

A.立方体平面凸起,棱角变圆

B.立方体平面凹陷,棱角不变

C.立方体平面凹陷,棱角变尖

175、淬火用水温一般控制在()。

A.0~15℃

B.15~30℃

C.35~70℃

D.70℃以上

176、水作为淬火介质,其温度越高,则冷却能力()。

A.越大

B.越小

C.与与温度无关

177、当皮肤溅上强酸、强碱时的安全处理方法是()。

A.迅速擦掉

B.擦掉后冲洗

C.用大量清水冲洗

178、盐水溶液在碳钢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500~600℃)的冷却能力比水大的原因是()。

A.在红热工件表面析出的盐立即爆炸,将蒸气膜破坏的缘故

B.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后便不会形成蒸气膜

C.淬火时由于盐的爆炸加快了对流

179、生产中所说的水淬油冷属于()。

A.双液淬火

B.分级淬火

C.延时淬火

180、滴注式气体软氮化常用渗剂为()。

A.煤油

B.甲酰胺+尿素

C.甲醇

D.上述都不行

181、由于加热温度太高,沿奥氏体晶界面上发生的氧化或熔化现象称为()。

A.过热

B.过烧

182、高速钢刀具淬火后若出现晶粒粗大,碳化物呈角状趋势或沿边界呈网状分布,这种缺陷称为()。

A.过热

B.过烧

C.腐蚀

D.荼状断口

183、当车间发生电气失火时,首先应该()。

A.使用泡沫灭火机

B.切断电源

C.检查失火原因

D.监测火情

184、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主要影响是造成()。

185、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性能。

186、T12A钢按用途分类属于()钢。

187、根据钢水的脱氧程度不同,可分为镇静钢、()等。

188、金属是指具有特征的光泽,良好的导电性,()一定的强度和塑性的物质。

189、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称为()。

190、45钢按用途分类属于()钢。

191、生铁由铁矿石经()冶炼而得。

192、对热处理工艺基础分类中某些工艺的具体条件的进一步分类称为()。

193、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是分解、()、扩散。

194、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

195、不锈钢因为钢中含有高铬,在钢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薄膜,所以阻止或()了腐蚀介质向内部浸蚀。

196、铸铁的牌号是由表示铸铁特征的汉语拼音作为规定代号的,阿拉伯数字的第一组数字表示()值,第二组数字表示伸长率值。

197、钢的热处理是使其获得所需()和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198、碳素钢是含碳量()2.11%而不含特意加入合金元素的钢。

199、45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200、淬透性是每种钢的固有属性,淬透性主要取决于()的大小。

201、T12A的平均含碳量为1.2%,和T8相比较,热处理后其硬度高、韧性()、耐磨性好。

202、轴承钢GCrl5的淬火加热温度为(),大多采用流动性好的机械油作冷却剂。

203、金属材料在加热时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称()。

204、造成淬火工件硬度不足的原因是欠热、过热、()、或操作不当。

205、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过程主要有三个参数:

温度、时间及()。

206、冷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和稳定工件尺寸。

207、滴注式气体渗碳工艺的过程是由排气、()扩散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的。

208、球墨铸铁的回火工艺按温度可分为低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

209、影响奥氏体长大的主要因素有: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化学成份。

210、化学热处理的过程基本分为分解、()和扩散三个过程。

211、调质钢应有足够的(),工件淬火后,其表面和中心的组织和性能均匀一致。

212、我国材料的牌号用国际的化学元素符号、汉语拼音和()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示。

213、在可控气氛中实现无氧化加热,就是控制()使钢不氧化脱碳,又不发生增碳反应。

214、流体是液体和()的总称。

215、煤气中的()超过一定比例时有爆炸的危险。

216、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有氧化物、硫化物和()等。

217、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能降低钢的强度和()。

218、操作者必须按照“三按”,即按图纸、按工艺、()进行操作。

219、低温井式电阻炉的最高使用温度为650℃。

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