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359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38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

《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docx

东三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根据《大水头煤矿东一采区开拓方案设计说明书》、《东一采区回风施工图》,在东一采区回风平巷内,以1180回风石门与东一采区回风平巷中线相交实测导线点Dh向东55.000米(平距,中-中),开口施工东一采区回风巷,巷道方位及坡度:

开口以方位237°19′37″,坡度以+4‰向前掘378.603m,再以坡度+20°向前掘进193.081m(平距、斜长205.473m),然后坡度以+4‰向前掘进23.820m时,东一采区回风巷施工到位。

再以方位304°14′22″,坡度以+4‰向前掘进32.125m(平距、中~中)与边界上山

(一)贯通,然后以方位334°14′22″,坡度以+4‰向前掘进20.305m(平距、中~中)时,与边界上山

(二)贯通。

开口见附巷道工程平面图。

 

2、工作面位置关系与四邻采掘关系

(1)地面位置:

东一采区回风石门位于F40断层以北,地表为基岩裸露的荒山沟壑区、农民耕种的旱田沙地,主要以旱田沙地为主。

(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东一采区回风石门东以东部煤层井田边界线与魏家地煤矿相接,南至南部煤层井田边界线,西至东203开切眼、边界上山及1180回风石门,北至东103工作面回风顺槽。

(3)工程用途:

通风、运输、行人。

(4)服务年限:

东一采区回采结束。

附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图1-1)

 

工程设计数量、参数一览表表1-1

巷道名称

工程量

煤岩类别

后期工程量

段号

方位

平距(米)

斜长(米)

坡度

备注

东一采区回风

378.603m

岩/煤

 

237°19′37″

378.603m

378.603m

+4‰

 

193.081m

岩/煤

 

237°19′37

205.473.m

205.473.m

+20°

 

23.820m

 

237°19′37

23.820m

23.820m

+4‰

 

32.125m

 

304°14′22″

32.125m 

32.125m

+4‰

 

20.305m

 

334°14′22″

20.305m 

20.305m

+4‰

 

第二章地质说明书

第一节施工巷道围岩特性

1、煤层顶底板情况:

见煤层顶底板明细表。

附煤层顶底板明细表(表2-1)

煤层顶底板

煤层

类别

岩石名称

厚度(m)

主要岩性特征(含水性)

顶板

伪顶

炭质泥岩

3.2

灰黑色、片状、鳞片状。

直接顶

砂质泥岩

12.7

灰色,下部含铝质,有滑感,上部含砂质,致密,块状,坚硬。

老顶

粗砂岩

9.8

灰白色,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此之。

底板

直接底

细砂岩

6.5

浅灰色,含白云母碎片。

老底

粗砂岩

7.5

灰白色,成分以石英为主。

区内变化情况

一层煤在有些区域没有炭质泥岩伪顶存在,直接与直接顶铝质泥岩接触。

铝质泥岩越向上部铝质成分减少,并逐步过渡为泥岩。

一层煤的老顶实际上是Ⅱ含水层。

2、煤层特征

一层煤在东一采区回风巷范围内均匀有分布,顶煤厚在4.2m。

从整体来看:

工作面内煤层的厚度变化不大,造成这一煤层赋存特点的主要因素是受DF8、DF9及F40大断层应力牵引揉搓作用,煤层发生塑性流变所致。

受断层应力作用,西二采区回风巷范围内煤层破碎,裂隙发育,易发生抽冒,掘进期间必须加强顶板管理,搞好巷道支护质量。

附煤层特征明细表(表2-2)

煤层特征明细表

表2-2

项目

参数

项目

参数

含煤地层

Jzy

正常涌水量(m3/min)

0.05

煤层编号

一层煤

地温(.C)

正常地区

煤层平均厚度(m)

6.5

煤层结构

简单

煤层倾角(°)

4-8

煤层稳定程度

稳定

夹矸层数

1

变异系数

46.2%

夹矸厚度(m)

0.5~3.5

普氏系数(f)

<0.7

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13

容重(t/m3)

1.41

瓦斯相对涌出量(m3/t)

6.68

自然发火期(月)

3—6

二氧化碳含量(m3/min)

0.9

煤尘爆炸指数(%)

39.24

最大涌水量(m3/min)

0.5

可采指数

99%

煤质

水份

灰份

挥发份

固定炭

发热量

含硫量

含磷量

工业牌号

1.58%

16.38%

32.30%

6416

卡/克

0.87%

0.019%

弱粘结煤

3、综合柱状图(表2-3)

东一采区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柱状

层厚

岩石

名称

岩性描述

….….

….

5.0m

粉砂岩

灰、紫红色,上部粒度较小,为砂质泥岩。

.。

.。

.

.。

.。

.

.。

.。

.。

.。

6.9m

含砾粗

砂岩

灰白色,含煤、岩碎片及黄铁矿晶体。

J2x

9.8m

泥岩

灰色、紫红色等杂色,松软,具可塑性,团块状构造,夹薄层砂质泥岩。

………

……

9.8m

细砂岩

灰白色、成分以石英为主,含白云母碎片。

◎◎

◎◎◎

12.7m

铝质泥岩

灰色、松软,具可塑性,底部含铝质。

3.2m

炭质

泥岩

灰黑色,含炭质、铝质,块状结构。

5.9m

一层煤

黑色,以半亮及半暗型为主,沥青光泽,有黄铁矿薄膜及结核,硬度中等,多为末状。

………

……

6.5m

细砂岩

灰白色,含煤及白云母碎片,坚硬。

···

··

···

··

···

7.5m

粗砂岩

灰白色,成分以石英为主,含白云母碎片。

 

T

 

T3n

….….

….

….….

….

….….

5.1m

粉砂岩

灰黑色,含煤、白云母碎片及煤线。

……

……

……

细砂岩

灰黑色,具水平层理。

第二节地质构造

由于东一采区回风巷区域范围仅南部有小面积的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剩余区域只有勘探钻孔资料,故资料来源比较单一。

附工作面地质构造表(表2-4)。

工作面地质构造表

东三采区煤系地层总体构造形态为向南东倾覆的单斜构造,区内主要以断层构造和小褶曲构造为主。

受断层应力作用,区内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在2~24米之间,断层构造还导致该区域内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破碎,该资源开采带来加大影响。

根据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该区域没有发现股河床冲刷情况。

东三采区共有断层构造8条,主要以逆断层构造为主,这就是造成该区域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原因,断层附近煤层受挤压应力叠加堆积变厚。

编号

构造性质

产状(褶曲轴面)

实见位置及控制情况

走向

倾向

倾角

落差

DF34

正断层

N40°W

SW

55°

10~29m

钻孔勘探及三维地震勘探控制断层。

DF35

正断层

N10°W

W

40°

0~20m

钻孔勘探及三维地震勘探控制断层。

DF36

逆断层

SN

W

52°

0~33m

钻孔勘探及三维地震勘探控制断层。

DF37

逆断层

EW

N

46°

0~12m

钻孔勘探及三维地震勘探控制断层。

DF38

逆断层

SN

W

19°

0~9m

三维地震勘探控制断层。

DF39

逆断层

N38°W

SW

30°

0~4m

三维地震勘探控制断层。

F40

正断层

N34°W

NE

35°

0~15m

三维地震勘探控制断层。

DF41

逆断层

N60°W

EN

58°

0~38m

三维地震勘探控制断层。

第三节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气候干旱,年降雨量远小于蒸发量。

煤层之上有Ⅱ、Ⅲ及第四系三个含水层,且井田地表有雨季沙河,据相邻的中一采区工作面开采观察,由于放顶煤开采对顶板的破坏性较大,故开采后两个含水层水将进入采空区本采区充水主要来源于Ⅱ、Ⅲ两个含水层,同时井田地表有雨季沙河。

开采后地表塌陷会疏通各含水层及雨季时期沙河水流,给工作面安全回采带来较大威胁。

同时本区西部层有郭城小煤矿开采,由于小煤矿开采资料不清,小煤矿开采后采空区积水及有害气体是该区域开采的主要危害,必须制定专门的治理措施。

第四节瓦斯、粉尘及其它情况

1、瓦斯:

该区域属高瓦斯区域,为未开采区域,在原始煤层中掘进,故瓦斯相对涌出量仍然比较大。

2、煤尘:

煤尘具有强爆炸特征。

爆炸指数34.48﹪

3、煤的自燃:

煤层自然发火期3-6个月,但也有21天的发火历史。

属自燃煤层。

4、地温、地压:

均属正常地区。

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

第一节巷道断面

1、巷道断面形状及断面尺寸

巷道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东一采区回风巷掘进宽度为4600mm,净宽度为4400mm,掘进高度为3700mm,净高度为3600mm,掘进面积为14.69m2,净断面面积为13.75m2。

2、巷道特征表(表3-1)

 

第二节巷道支护及工程质量

1、支护方式:

采用锚网、锚索、喷浆联合支护。

支护参数及材料规格:

东一采区回风巷巷道断面形状均为半圆拱形;采用锚网、锚索、喷浆联合支护,顶部及帮部均使用Ø22×26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每根顶锚杆使用1节S2360型和1节Z2360型树脂药卷锚固,每根帮锚杆使用2节Z2360型树脂药卷锚固;出现断层、煤岩交界处锚杆间、排距为700×800mm,煤质较好或岩巷时,按照800×800mm按矩形布置。

巷道全断面挂金属网,锚杆托板均使用不规则铁托板加125×125×12mm小铁托板。

锚杆螺帽均使用快装螺母加半球垫加减磨垫片进行快速安装,锚杆预紧力不小450N.m。

每隔4网(3.2米),在巷道顶部正中施工一根Ф17.8×7000mm深的锚索进行加强支护,每根锚索采用4节Z2360型树脂药卷锚固。

锚索托板使用300×300×80㎜木托板加200×200×16㎜铁托板,中孔直径20㎜,锚索预紧力不小于30MPa。

全断面喷浆封闭,喷浆厚度50㎜。

当工作面顶板破碎、遇断层构造带时锚杆间排距缩小至700×700㎜,并增打顶锚索,顶锚索间距2.4米,以加强支护,并由技术副队长补充相应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贯彻后实施。

附支护参数表(表3-2)支护参数表表3-2

锚索、锚网、喷浆联合支护

喷浆厚度

(mm)

顶锚杆

帮锚杆(mm)

排列方式

锚杆间

排距

(mm)

外露长度(mm)

锚固剂

长度(mm)

直径(mm)

长度(mm)

直径(mm)

2600

Φ22

2600

Φ22

矩形

800×800

20~70

S2360

S2860

50

附巷道断面支护示意图(图3-1、3-2)

东一采区回风巷锚杆布置图:

 

2、工程质量:

、地测部门标定施工中腰线,每组线不少于3个点,距工作面不得超过30m,巷道必须严格按照地测部门标定的中线沿煤层顶板施工,发现中线有问题时,必须立即与地测部门联系,重新标定。

、按设计断面画轮廓线施工,并标注锚杆眼位置,中线到两帮的误差不得超过100mm,巷道最大超挖量不得超过150mm,巷高误差为+200mm。

、当巷道掘进30m后,安装一台激光指向仪,固定牢靠,以便于施工。

、工程质量达优良品,优良品率达100%。

、锚杆间、排距误差为±50mm,锚杆与巷道轮廓线夹角为90°±15°,外露长度20~70mm。

、金属网搭接长度保持在30~50mm范围内,且紧贴帮、顶,无松弛,无掉包现象,联网扣数不得少于11扣/m,底角锚杆必须按-150

三花布置施工在两网茬子中间,两底角严禁出现“赤脚、穿裙”现象。

、锚杆必须按规定做锚固力试验,帮、顶锚杆初期锚固力均达7T,终期锚固力达10T。

、托板安装要求:

紧贴煤(岩)面,不得有贴顶、贴帮不实和托板松动现象,顶、拱、帮部锚杆螺母扭距不小于450N·m。

、喷体要求:

喷浆后墙面及顶部必须平整,喷厚必须达到50mm,砂浆按配合比均匀配制,标号不低于100#,喷浆前先挖底角,冲洗帮、顶,然后先墙后顶进行喷射,保证基础达到100mm,尤其是风筒背后及底角的喷厚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喷浆回弹及时清理,以保持巷道的整洁。

、质量验收:

验收员严格按标准验收,按照掘进巷道“十条线”管理,并认真填写好验收台帐,技术队长做好矿压观测,并将收集的数据上报生产部。

同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素描工作。

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巷道顶板下沉量及两帮移近量的观测,及时向生产部反馈有关信息。

、材料、设备、工具分类存放整齐,挂牌管理,浮煤必须清理干净,保持巷道清洁。

3、材料消耗(表3-3)

 

说明:

如果支护参数变化,材料再另做计算。

第三节巷道设施布置

根据施工需要,巷道内需布置风筒、压风管、供水管、排水管、瓦斯抽放管、电缆线、通讯线、监测线、输送机等,考虑其安全、合理、文明生产等因素,在巷道内具体布置如下:

1、风筒:

采用Φ600mm柔性胶质抗静电风筒,布置在巷道右拱形处,必须吊挂平直,缝环必挂,无破口漏风现象,转弯处用铁弯头过渡,避免死弯。

出风口距离工作面不大于5m,以工作面瓦斯不超限,煤尘不飞扬为宜。

2、供水管、压风管、排水管、瓦斯抽放管、注浆管等布置在巷道右帮,供水管、压风管采用4寸焊管,排水管钩采用2寸焊管,瓦斯抽放管采用5寸焊管,注浆管采用6寸焊管,管路安装必须使用管钩,每5m施工一个管钩,管钩为5钩,用Φ20螺纹钢加工,打注Φ22×1200mm螺纹钢锚杆锚固,从上往下依次为供水管、压风管、排水管、瓦斯抽放管、注浆管,管挂钩最低处离底板1.6m,管路吊挂平直,刷漆编号,风、水无跑、冒、滴、漏现象。

3、电缆(动力、监测、通讯、信号):

动力电缆由东一采区变电所→东一回风移变→馈电开关→各设备开关→各设备;监测、通讯线进入掘进工作面。

电缆均敷设在巷道左帮,必须使用电缆钩悬挂,电缆钩间距为1.5m,上下两头铁丝可靠固定。

要求各线路干净整洁,无浮尘。

动力电缆在最下一钩,且距离巷道底板1.8m,垂度不大于100mm,其他缆线在上方,其中检测电缆和通讯电缆与动力电缆的距离不得小于0.3m,电缆接线盒必须可靠悬挂在适当位置,严禁在电缆上挂其他东西。

4、轨道铺设:

轨道从东一采区回风大巷与东一采区回风石门巷交汇处设道岔转弯,以利于东一回风大巷出煤、出渣、进料。

道轨偏向巷道左帮铺设,采用24kg/m的钢轨,枕木(长×宽×厚=1200×160×140mm)间距为800mm(中—中),在轨道接头处必须铺设枕木,轨道间距600mm,要求铺设平直,扣件必须齐全、牢固,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无杂拌道,枕木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轨枕下应捣实无松动现象,且外露达到轨枕的1/3。

轨道中心线距巷道左帮为1000mm,距巷道中心线为700mm。

5、刮板输送机铺设:

巷道开口10m后铺设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机靠巷道正中稍微靠左铺设,铺设要平直,溜槽接头应紧密,搭接无台阶,链条张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防止卡链或底链脱槽,机头、机尾打双地锚固定。

6、胶带输送机铺设:

巷道施工100m后拆除刮板输送机,安装一台胶带胶输送机,带输送机靠巷道左帮铺设,胶带输送机中心线距巷道中心线800mm,距巷道的左帮1500mm.必须铺设平直,构件齐全牢固,机头机尾打Φ22×2600mm双底锚进行固定,安全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附巷道设施布置图(图3-3)

 

 

第四节围岩变形及支护质量监测

巷道施工过程中,加强安检员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用力矩扳手逐根检验锚杆的支护质量,不合格的锚杆必须及时补打。

开口前,必须对开口点前后10m范围内的巷道顶部补打Φ22×2600㎜的螺纹钢锚杆进行加固,锚杆间排距为800×800㎜。

巷道开口后,及时安装顶板离层仪,并每隔20m设置一组矿压观测点,进行巷道顶板下沉量及两帮移近量的观测,按要求及时向生产部汇报观测数据。

在巷道开口交岔点处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在掘进过程中每100m安设一个,并悬挂观测记录牌板,按要求及时收集数据,做为基础技术材料来保存。

第四章施工方式

第一节设备配备

根据工作面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刮板输送机(开口段)、胶带输送机、锚杆钻机、风钻、风动扳手、耙斗、喷浆机、除尘风机、绞车、局部通风机来保证正常施工,如遇岩巷掘进时,还需要配备耙斗装岩机和风钻。

附设备配备表(表4-1)

设备配备表表4-1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型号

功率

备注

1

风钻

2

YT—28

风动

岩巷段使用

2

耙斗装岩机

1

PB-60

17KW

岩巷段使用

3

顶锚杆钻机

2

MQT-130/3.2Ⅱ

风动

4

帮锚杆钻机

2

MQTB-80/2.0

风动

5

喷浆机

1

转子Ⅴ型

4.5KW

6

刮板输送机

1

SGW—40T

40KW

开口段使用

7

胶带输送机

1

SPJ-800/55

55kw

8

除尘风机

1

KSL-175ZL

4.5KW

9

风动扳手

2

BK-42

风动

10

绞车

1

JHMB-14

14KW

11

局扇

2

FBD№6.3

28KW

第二节施工方式

1、掘进方式:

采取钻爆法掘进。

2、运煤、渣方式

开口10m段工作面的煤由侧装机配合人工装车,10米后安装40型刮板输送机,由侧装机配合溜子人工装矿车,掘100m后安装1台胶带输送机煤巷由侧装机配合人工装车,岩巷由耙斗将岩石耙到皮带输送机配合人工装车。

施工工艺

1、炮掘

1)、工艺流程:

交接班-敲帮问顶-扒工作面渣-延伸中腰线、画巷道轮廓线-标注掏槽眼、辅助眼、二圈眼、周边眼等炮眼眼位,打上部炮眼-二次扒渣-核查下部巷道轮廓线、标注下部炮眼眼位、打下部炮眼及补帮锚杆-检查瓦斯-装药联线-检查瓦斯、洒水降尘、放炮-通风、检查瓦斯、洒水降尘-敲帮问顶、扒装渣-标注锚杆眼眼位-支护-自检。

(1)交接班:

接班人员进入工作面,由班长、跟班队长共同检查工具设备、围岩、支护、通风、瓦斯、中腰线等情况。

(2)画轮廓线:

根据中腰线点检查中腰线,再根据检查后的中腰线按设计断面画轮廓线。

(3)打上部炮眼:

按炮眼布置图标定炮眼位置,再根据施工要求打眼,严禁继续加深残眼。

(4)打下部炮眼。

按炮眼布置图标定炮眼位置,再根据施工要求打眼。

(5)装药放炮:

由专职放炮员,按爆破说明装药、联线、放炮,班组长进行适当的协助工作。

(6)通风、防尘:

放炮后等炮烟散尽,瓦检员检查瓦斯,确认瓦斯正常后,方可进入工作面洒水降尘。

(7)敲帮问顶:

由班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用长柄工具将巷道顶帮的浮煤、矸捣落。

(8)支护:

正前人工攉煤形成锚杆钻机作业、挂网等作业平台,其宽度不小于1.5米(达到1.5米即可),高度不低于2.5米,平台未形成,严禁施工锚杆等作业。

首先打注巷顶正中锚杆,并挂网紧固,做为临时支护,再由验收员按设计锚杆间排距用喷漆点好眼位,然后用锚杆钻机根据锚杆长度打好眼孔,按规定装药卷,安装锚杆,然后挂网,及时紧螺帽,最后打注帮部锚杆、挂网。

(9)装运煤(岩):

将工作面的煤(岩)用侧装机、耙斗装岩机装运到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配合人工装车运走。

(10)自检:

清理工作面,整理工具,给下一循环创造条件。

2)、爆破说明书

(1)爆破条件(表4-2)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煤岩石普氏系数

f

1~24~6

2

掘进面积

M2

14.69

3

炮眼深度

M

1.2、1.0

4

炸药、雷管

1—5段矿用毫秒雷管、3#矿用乳化炸药

(2)炮眼布置

掏槽眼:

采用三对楔形掏槽,掏槽眼排距0.5m,成对掏槽眼眼距1.8m,眼底距离0.2m,与工作面夹角70°,布置8个。

辅助眼:

布置29个。

周边眼:

根据光爆要求,拱顶帮眼眼距为300mm,共布置27个。

底眼及底角眼:

眼距为500mm,共布置11个。

(3)装药量

掏槽眼:

每眼装4卷,4×8×0.15=4.8Kg

辅助眼:

每眼3卷,29×3×0.15=13.05Kg

周边眼:

每眼装3卷,27×3×0.15=12.15Kg

底眼及底角眼:

每眼装4卷,11×4×0.15=6.6Kg

每循环装药量为36.6Kg,雷管75发。

(4)装药结构:

均采用单向雷管正向装药当岩石松软不易控制时,周边眼采用毫秒雷管单段空气柱不偶合装药结构。

(5)联线:

串联一次爆破。

根据预期爆破效果随时调整各眼的装药量,以达到光面爆破效果即周边眼的炮眼残痕率达到80%。

预期爆破效果

名称

单位

数量

名称

单位

数量

炮眼利用率

%

80

炸药消耗量

Kg/m3

2.49

每循环进尺

m

0.8

雷管消耗量

个/m3

5.1

每循环爆破岩体

m3

14.69

每米炸药消耗量

Kg/m

45.75

每循环炮眼总数

m

75

每米雷管消耗量

发/m

93.75

M

每眼装药量

小计

起爆

顺序

联线

方式

卷数

长度

M

重量

Kg

充填长

MM

卷数

重量

Kg

1—8

掏槽眼

8

1.2

4

1.2

0.9

600

32

4.8

串联

9—37

辅助眼

29

1.0

3

1.0

0.75

600

87

13.05

38—64

周边眼

27

1.0

3

0.6

0.45

600

81

12.15

65—75

底眼

11

1.2

4

1.0

0.75

600

44

6.6

合计

75

244

36.6

说明

每循环炸药消耗量为36.6Kg,雷管75发

(2)炮眼布置图:

 

2、班组长和跟班队长对上一班的工程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查,发现问题必须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方可进行生产。

生产过程中要确保本班施工的工程质量,为下一班做好服务工作。

3、临时支护:

在巷道顶部及时施工两根锚杆并挂网,及时紧固作为临时支护。

4、永久支护:

临时支护之后的锚网、喷浆,以及锚索加强支护。

第五章生产及辅助系统

第一节运输系统

1、运渣路线:

工作面的煤岩由侧装机、耙斗装岩机→40型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装矿车→东一回风石门→东运输大巷→1180运输石门→副井→地面。

2、运料路线:

地面→副井→1180运输石门→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