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419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x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docx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材料

 

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关乎中小企业发展大计。

今年8月,我单位会同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银监局、省参事室等省直有关部门组成4个联合调研组,分赴合肥、芜湖、蚌埠、黄山等8个市进行持续两个多月调研。

调研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企业等形式,共召开座谈会20余场,参加座谈发言逾500人次,并深入20余家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个案访谈。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地方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不断制定措施,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融资困难有所缓解。

2010年全年,全省小企业贷款余额2136.9亿元,同比增长61.2%,居全国首位,高于全部贷款增速37.9个百分点。

全省县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4亿元,同比增长32.2%,高于全省贷款增速8.9个百分点。

全省金融机构小额担保贷款同比增长57.7%,全年累计发放6.2亿元,有力支持了群众就业和创业。

全省已经开业的211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292.18亿元,绝大多数都是投向中小企业,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

(一)服务中小企业的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健全

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和大项目,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只能依靠地方银行、小银行和草根金融机构。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取得了明显成效。

1、大力引进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

2006年以来,我省新增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东莞银行、杭州银行等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17家,使全省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36家,从业人员达12万多人。

2、大力发展本土银行业金融机构。

我省在全国率先重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了徽商银行。

强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成立了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芜湖扬子商业银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等农村银行。

至2010年末,全省农村银行已达42家,数量持续在中西部位居第一。

2009年和2010年两年,徽商银行和农信社系统各项贷款增量为1040.29亿元,占全省贷款增量的22%以上。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步伐加快,目前全省已有17家村镇银行获批,有力推进了全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增添了新渠道。

3、大力发展担保服务机构。

自1999年4月我省在全国首批成立了铜陵金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以来,10年间,我省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已经形成以省信用担保集团为龙头,多层次担保机构协同发展的格局。

尤其是省政府安排15亿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以来,推动各地新设政策性担保机构27家。

目前,全省大部分市、县都成立了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撬动各地大量配套资金和吸引社会资金,全省共有108家担保机构获得47亿元注资,资本实力大大增强,有力推动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扩渠。

其中,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民营担保公司蓬勃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省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机构有282家,其中国有参股及民营的有158家,占总数的58.5%。

4、不断健全完善地方金融体系。

自2006年以来,新增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村镇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10类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我省金融业态,逐步形成了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金融业态网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多方位、多形式的金融支持。

(二)服务中小企业的融资专营机构逐渐增加

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快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设立步伐,目前全省已设立各级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201家,较年初增加了63家。

不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地方金融机构成立了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各中小银行业在省内的小企业专营机构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同时,各农村法人金融机构以流程再造为契机,设立了26家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较上年增加了20家,全方位加强对农业产业链和环节中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2009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在我省迅猛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省已有336家小额贷款公司获批,212家正式开业。

小额贷款公司发挥“小、快、灵”经营优势,积极为小企业服务,累计发放贷款292.18亿元。

尤其在市县一级,小额贷款公司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淮北市为例,至2011年2月底,淮北市已开业的7家小额贷款公司共发放贷款263笔,余额3.1亿元,95%以上都投向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日渐丰富

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金融需求千变万化。

为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我省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1、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

近年来,我省组织了多场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会,成为银企对接的重要内容。

据统计,2010年成功对接中小企业项目7587个,占全部对接项目的94.3%;对接金额3301.7亿元,占全部对接金额的88.9%;实际到位贷款1614.3亿元,占全部实际到位贷款的77.2%。

各市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对接方式。

如淮南市设立了金融服务中心,搭建一个常年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咨询服务的平台,实行银企对接合作的常态化。

合肥市2008年联合在肥各商业银行、担保公司以及其它金融服务机构,正式开通网上“合肥市中小企业金融超市”,提供“全天候”24小时在线服务,为用户提供了完善而迅捷的网上银企对接融资功能,节省了银企双方的交易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金融超市”共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中小企业1700多户,为4000多户企业提供了融资咨询服务,有效缓解了该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开发多样化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

各金融机构围绕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开展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全省金融机构提供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有100余种,其中创新产品达60余种,产品服务范围涵盖中小企业生产、贸易流通等各个环节。

如农行安徽省分行推出的“小企业简式快速信贷业务”、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的“创业一站通”业务等,受到了社会好评。

(四)扶持中小企业上市的力度不断加大

我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

2010年,我省共落实2009年中小企业上市补贴费用527.5万元。

建立完善了全省上市后备资源企业年报、季报制度,对全省拟上市企业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尤其加大对中小企业培育力度。

目前,全省中小板企业上市公司家数达到1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达4家,累计融资额124.19亿元,上市融资已经成为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

(五)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中,商会协会的作用不断发挥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全省工商联系统及行业商会协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发展,积极探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新途径。

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模式。

一是“商会授信”模式。

如安徽省管材商会,一次接受银行授信1个多亿,一举解决了商会内部会员企业的资金难题。

二是“联保贷款”模式。

2010年蚌埠市福建商会与银行合作,通过“联保贷款”融资模式,帮助具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会员企业有效缓解融资难题。

仅2010年,商会就为会员企业成功办理了联保贷款及授信达2000万元。

此外,省工商联直属商会和电线电缆商会也与民生银行合作开展了联保贷款业务试点。

三是“互保基金”模式。

合肥市钢铁贸易商会由六家常务副会长以上单位作为发起人设立合肥市钢贸互保基金,委托合肥市创新担保公司管理运作。

创新担保公司根据担保管理办法,自主进行风险评价和判断,将符合条件的钢贸企业推荐给金融机构,为钢贸企业架起与银行沟通的桥梁。

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该互保基金累计为35户钢贸企业76笔融资提供了担保,金额为37350万元。

截至目前,互保基金业务担保代偿率为零。

四是“担保商会”模式。

中小企业自发成立的具有团体法人性质的会员制担保机构,会员企业加入担保商会需交纳一定的担保基金,贷款不交纳任何费用,不增加企业负担,并可以顺利地实现贷款融资。

2009年7月淮南市工商联组建了淮南市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

截止2010年底,13家会员企业共向淮南通商农村合作银行贷款1.18亿元,累计贷款2亿多元。

运作至今没有发生一笔代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商会会员企业的资产总额已达到2.4亿多元。

二、地方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在地方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做了大量的有益偿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的一致欢迎,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于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金融机构欠发达

近年来,我省的地方金融体系逐步健全,但是,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在我省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少、规模小,发展很不充分,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渴求。

(二)民间资本作用未充分发挥

实践证明,民间资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民间信贷约为全市银行贷款的65%,1991年上升至80%,目前为25%。

目前我省中小企业由于融资困难,不少转向民间借贷,但是月利率大多高达5-8分。

一方面导致中小企业负担沉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民间资本的法律风险。

我省民间资本没有广泛进入地方金融机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是:

一是市场准入难。

由于审批限制,民营银行组建很难,民间资本还不能大量涌入金融领域。

二是发展空间受限。

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依据银监会《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必须要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这就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如要改制为村镇银行,大股东必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当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都没有民间资本的活力和创新精神,这就严重挫伤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积极性。

同时,根据银监会和人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可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不超过资本净额50%的资金,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一般不予合作。

淮北市7家已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仅有1家申请贷款获准。

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只能通过吸收成本较高的社会资金或长期负债融资来发放贷款,成本高,数额有限。

小额贷款公司的困境只是众多中小金融机构艰难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

三是税负重。

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由于地方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税费按照一般工商企业来对待,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和5.56%营业税及附加,运营成本比银行高出许多,使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举步维艰,挫伤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积极性。

(三)金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省在金融产品创新上做了大量探索,但金融产品的创新仍严重不足。

如联保互保、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知名品牌知名商标质押等融资方式已经在江浙等沿海发达省份全面开展,对推动融资难问题解决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我省这些金融产品的推出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银行的积极性不高,成效不显著,因而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工具不多。

同金融产品创新相比,金融制度创新更带有根本性。

虽然近年来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一些地方还设立了金融超市,但总体来看,同国内金融活跃地区相比,金融机制创新不足,仍然有很大创新空间。

(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宽

小型微型企业本身的发展特征,决定了其很难通过公开的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同时,由于现阶段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的限制,造成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内的整个证券市场基本上与小型微型企业无缘,直接融资的概率极低。

此外,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融资产品还处于探索阶段,获批发行集合债券的中型企业很少,小型微型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只有合肥等极少数地方发行过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融资产品。

三、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建议

国内外经验证明,只有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