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398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docx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docx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

山东省胜利一中

2019-2020年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I)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自刭陷阱脖颈杀一儆百美好憧憬

B.梦魇俨然衍变奄奄一息偃旗息鼓

C.缔造孝悌谛听瓜熟蒂落递交申请

D.椒兰跌跤暗礁一代天骄骁勇善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渡假甘拜下风不假思索名门旺族

B.厮打箭拔弩张凭心而论鞭辟入里

C.靓妆蜂拥而至文恬武嬉顾名思义

D.妨碍永褒青春哀声叹气琳琅满目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A.清莹淡薄流失B.轻盈淡泊流失

C.轻盈淡薄流逝D.清莹淡泊流逝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适值清明时节,华天丽日,清风拂面,泛舟八百里洞庭湖,只见烟波浩淼,水光潋

滟,君山岛上亭榭隐约,绿阴葱茏,可谓秀色可餐。

B.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网也开通了,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

设备,教学效果大大提高,真是大快人心。

C.关于李白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流传的故事未必不

含着添枝加叶的成分。

D.五角大楼炮制的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报告》遭到中方的严正抗议后,

白宫急忙出面打圆场,表示美国并没有将中国视为威胁。

5.下列句子表述简明,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

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B.读高三时,父亲病故,当生活把放弃求学与打工养家的两难选择推到他面前时,他

坚强地选择了后者。

C.在新一轮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

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检查、评议、整顿等一系列艰难的工作。

D.对山西省方山县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取缔所有非法网吧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讨论——净化网络环境,取缔是最好的办法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问题。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社会制度、宗教、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有很大不同。

在许多西方人眼里,中国有一种“神秘感”。

同时,西方出于自身的经验等原因,有一种自然的逻辑:

一个国家实力的增长必然导致向外扩张。

这一切,都可能引起对中国的误解。

更何况还有少数人积极制造“中国威胁论”以蛊惑人心。

笔者以为,要化解这种“中国威胁”论调,除了进行有理有据的驳斥,我们还需要重视文化的力量,需要加大跟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力度和质量。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体现着那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精神和性格。

作为一种“软”力量,文化最容易深入人心,消融人们心中的误解乃至敌意,正如杜甫的诗所说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展现出了优美、和谐文化的国度,很难让人想到会对别人造成威胁。

即使有人别有用心地制造“威胁论”,也会失去市场。

我们需要通过充分的文化展现让外界知道,实力的增长不一定意味着扩张,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会始终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与经济的影响相比,现在的中国在对外方面缺乏有力的文化表现。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不久前说:

“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

”他举例说,在图书出版方面,中国近年来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是1比10。

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4068种,出口只有14种。

从日本引进694种,出口22种。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最近也在一本书中说:

“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不仅文化传播的数量不够,而且在有限的对外文化表现中,那些能体现数千年文化积淀以及真正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也十分缺乏。

在德国柏林以及汉堡,过去几年都举办过规模相当大的“中国文化节”。

从国内来的文艺节目相当多而且种类丰富。

可是,热闹一番之后发现,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少之又少。

而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依然还主要是长城、兵马俑、功夫加上京剧脸谱等零星元素。

儒、道、禅这些最体现中国文化和谐精神的思想以及由此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外国人难得一见。

笔者曾跟一些德国人闲聊到禅文化,有人竟然认为,禅来自日本。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文化在国外有限的表现也常是扭曲的。

一些人可以在一两个月的针灸训练之后,就开始在国外开展针灸治疗。

一些病人因为治疗无效,也因此对中医产生了不信任。

有的人不会太极拳,自学了几个招式之后,就为外国人开太极拳培训班赚取学费。

一些外国人凭自己非常有限的了解,就著书注解《易经》《老子》这样的作品。

这些做法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

中国其实有不逊于任何民族的优秀文化。

回顾历史,可受启发。

19世纪之前,欧洲就出现了长达两百年的“中国热”。

法国、英国、德国竞相学习中国文化。

现在到欧洲旅游,不少景点都能发现中国式建筑。

伏尔泰曾说:

中华文明昌盛发达的时候,欧洲人“还只是一群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

中国国力的增长,势必也给中国的文化复兴以推动力,国外也势必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国外不断成立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证明。

这也给我们展现自身优势文化提供了契机。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不负时机,努力创作真正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作品,打动世界各国的人民,让中国变得更加面目可亲。

国家的有关机构也应加大对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的鼓励,提高对外文化传播的力度和质量。

(选自《参考消息》)

6.下面各项中不能用来作为化解“中国威胁论”因素的一项是()

A.在图书出版方面,中国近年来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是1比10。

B.儒、道、禅这些最体现中国文化和谐精神的思想以及由此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的展

现。

C.伏尔泰曾说:

中华文明昌盛发达的时候,欧洲人“还只是一群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

D.文艺工作者应不负时机,努力创作真正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作品,打动世界各国的人民,让中国变得更加面目可亲。

7.作者举撒切尔夫人的话是为了说明()

A.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

B.中国对外方面的文化表现远远落后于经济方面的影响。

C.中国近年来在图书出版方面逆差严重。

D.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国的文化发展速度。

8.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要我们通过充分的文化展现让外界知道,实力的增长不一定意味着扩张,有着深

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会始终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和谐,“中国威胁论”就会不攻自破。

B.当前一些中国人惟利是图,在国外开针灸班、太极拳培训班,著书注解《易经》《老

子》这样的作品,这些做法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

解。

C.19世纪强盛的中国之所以没有给别人“威胁”的感觉,反而令人心向往之的原因,

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文化的力量。

D.当前中国国内的和国外的形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都极为有利,文艺工作者和国家有

关机构都应当抓住这一时机,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白字太白。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

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

“子,谪仙人也②!

”言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③,召入,而白已醉。

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新唐书·卷二O二》)

【注】①任侠:

以“侠义”自任。

②谪仙:

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

③乐章:

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王璘辟为府僚佐辟:

征召

B.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异:

与自己不同

C.帝欲官白官: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做官

1,3,5

D.还寻阳,坐事下狱坐:

因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知章见其文,叹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C.帝赐食,亲为调羹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1.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神龙初遁还,客巴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擿其诗以激杨贵妃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B.C.③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个性特

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

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思想。

D.李白游览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郭子仪认为他是奇才,因此,郭子请求免去自己

的官职来赎李白的罪。

 

1,3,5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3分)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分)

(3)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回答问题。

(8分)

台城台城

韦庄刘禹锡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韦庄:

晚唐著名诗人②台城:

古都金陵的核心,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③结绮、临春:

台城当时的两座高楼。

④后庭花;乐曲名。

(1)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2分)

(2)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