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3567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完整版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

REV

版次

签名

日期

签名

日期

签名

日期

MODI.

修改

STATUS

状态

编写AUTH.

审核CHK’DBY

批准APP’DBY

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GUANGDONGPOWERENGINEERING

CORPORATION

文件号DOCUMENTNO.

GPEC/YGP/EP/GL/044

阳高项目部

施工方案

#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

版权所有COPYRIGHTGPEC/YGP2016Page1of23

 

发文范围:

(共1份)归档夹类:

施工方案夹号:

发文

份数

发文

份数

发文

份数

项目经理

E

综治部(物资管理室)

E

汽管工区

E

项目副经理

E

综治部(行政人事室)

E

电控工区

E

项目总工程师

E

计财部

E

综合工区

E

施工管理部

E

计财部(合同室)

E

焊接工区

E

质安部

E

计财部(财务室)

E

金属检验室

E

质安部(质量管理室)

E

信息文件室

E

土建一工区

E

质安部(安全管理室)

E

调试工区

E

土建二工区

E

综治部

E

锅炉工区

E

文件中心归档备查

1

注:

“E”表示后台服务器上查阅。

本版文件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批准人:

1、工程概况

1.1山西同煤阳高电厂一期工程#2锅炉制造厂为哈尔滨锅炉厂股份有限公司,锅炉选型为循环流化床、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直流锅炉,采用全钢构架悬吊结构,锅炉紧身封闭。

锅炉构架采用全钢结构,主要构件的材料采用抗蚀的高强度低合金钢,燃烧室断面呈长方形,宽*深*高30163*10143*52000mm下部采取单布风板形式,包括一个风室和一个布风板,燃烧室各面墙全部采用模式水冷壁,由光管和扁钢焊制而成。

1.2施工范围:

#2锅炉炉膛脚手架搭设及拆除。

1.3施工进度:

2017年02月16日至2017年05月1日。

1.4适用范围:

同煤阳高低热值煤热电项目#2锅炉炉膛脚手架搭设及拆除。

2、编制依据

《锅炉水冷壁图纸》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版电力工程部分中的有关规定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

火力发电》DL5009.1—2014

《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环境保护法》2016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施工前应将专项方案编制并审核、论证、修改完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3.2现场准备

3.2.1施工电源引到施工区域内,按照要求设置二级和三级电闸箱。

3.2.2现场施工照明充足,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3.2.3现场消防设施齐全。

3.2.4施工工器具检查维护。

3.2.5施工前要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3.2.6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场地不得有积水。

3.2.7脚手架材料进场后需通知项目部物资管理、监理专业工程师、业主专业工程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并做相应签证,计划购买的规格必须与实际购买的规格相符合。

3.3人员准备

施工负责人:

梁圣健、张传收

负责工程材料准备、人员准备相关事宜

技术负责人:

董金成、陈元昊

负责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质量控制

安全员:

马涛、张永地、蔺元国

负责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的人员安全与脚手架的质量控制

负责脚手架搭设过程的技术指导

架子工:

18人;起重工:

2人;电工:

2人

4.施工方法

4.1施工顺序

水冷壁布封板清理无杂物→第一层脚手架施工并验收→布封板到水冷壁斜坡拐点处脚手架搭设并验收→上部脚手架搭设→脚手架整体验收→脚手架拆除

4.2基本搭设方法

由于脚手架结构复杂,加上现场施工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是在实际施工中监护控制。

第一层脚手架搭设图

 

布封板到水冷壁斜坡拐点处脚手架以及上部脚手架搭设图

 

4.3搭设要求

4.3.1材料选择

1.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2.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严重锈蚀的钢管不得使用。

3.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3.6钢管。

4.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扣件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5.采用冲压钢脚手板,不得使用扭曲变形、劈裂、锈蚀严重的脚手板。

6.为防止脚手架上扣件、架杆等小件掉落砸坏水冷壁及水冷布风板、风帽等设备在脚手架1m标高出铺设安全网或者密目网等。

7.炉膛内脚手架安全通道设置在左右水冷壁侧盘旋至62米处,前后侧每十二米架设环形通道。

8.为减轻脚手架称重,脚手架上方不设置储物平台,焊接用的焊机等设备在水冷布风板及炉膛外侧进行放置。

焊线临时电源等有水冷布风板及炉膛外侧引入。

4.3.2立杆搭设方法

1.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宽大于200mm,长大于2000mm,且平稳,不得悬空)。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000mm。

4.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5.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距内,同步距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6.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并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3.3脚手架纵向水平杆搭设方法

1.脚手架纵向水平杆应随立杆按步搭设,并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2.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的长度不应小于3跨

3.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4.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3.4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搭设方法

1.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接扣且严禁拆除。

4.3.5剪刀撑与横向斜撑搭设方法

1.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

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

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3.脚手架剪刀撑与单、双排脚手架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不得滞后安装。

4.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α

45°

50°

6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

7

6

5

5.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6.脚手架高度在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4.3.6脚手板搭设方法

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

2.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脚手板长度小于2米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横向水平杆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3.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mm-150mm;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作业层端部的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用镀锌铁丝固定在支撑杆上。

5.满堂脚手架操作层支撑脚手板的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1/2跨距。

4.3.7扣件安装方法及规定

1.扣件规格应与钢管外径相同。

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4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4.4.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底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及上部脚手架搭设前;

2.每搭设完6m-8m高度后;

3.达到设计高度后;

4.4.2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要求内容: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应符合本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2.底座应无松动,立杆应无悬空;

3.扣件螺栓应无松动,并用力矩扳手抽检扣件螺栓的扭力。

4.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满堂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以及高度在20m以上的满堂支撑架,其立杆不悬空与垂直度的偏差应符合本表,详见JGJ130-2011表8.2.4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

偏差

检查方法

及工具

1

立杆垂直度

最后验收垂直度20~50m

±100

经纬仪或

吊线和卷尺

2

剪刀撑与地面的倾角

45°-60°

角尺

4.5脚手架的拆除

4.5.1脚手架拆除前,工长要向拆架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工作,交底有接受人签字。

4.5.2拆除前,班组要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班组必须对拆架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要有记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拆架子的注意事项必须讲清楚。

4.5.3拆架前在地上用绳子或铁丝先拉好围栏,没有监护人在场,脚手架不准拆除。

4.5.4架子拆除程序应由上而下,按层按步拆除。

先清理架上杂物,如脚手板上的混凝土、砂浆块、U型卡、活动杆子及材料。

按拆架原则先拆后搭的杆子。

剪刀撑、拉杆不准一次性全部拆除。

4.5.5拆架时要注意扣件崩扣,避免踩在滑动的杆件上操作。

4.5.6拆架人员应配备工具套,手上拿钢管时,不准同时拿板手,工具用后必须放在工具套内。

4.5.7拆架休息时不准坐在架子上或不安全的地方,严禁在拆架时嘻戏打闹。

4.5.8拆架人员要穿戴好个人劳保用品,衣服要轻便,不准穿胶底易滑鞋上架作业。

4.5.9搭设及拆除中途不得换人,如更换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5.10拆下来的脚手杆要随拆、随清、随运,分类、分堆、分规格码放整齐,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锈,扣件要分型号装箱保管。

4.5.11装卸材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4.6强条实施内容

1.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000m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2.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接扣且严禁拆除。

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架子工应持证上岗。

5.钢管上严禁打孔。

6.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5、安全技术措施

5.1脚手架载荷计算

5.1.1大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5.1.1.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3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3=0.3×1.4÷(4+1)=0.084kN;

活荷载标准值Q=2×1.4÷(4+1)=0.56kN;

静荷载的设计值q1=1.2×0.033+1.2×0.084=0.14kN/m;

活荷载的设计值q2=1.4×0.56=0.784kN;

5.1.1.2强度计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弯矩分别按图1、图2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M1max=0.08q1l2+0.10q2l2

跨中最大弯矩M1max=0.08×0.14×1.42+0.10×0.784×1.42=0.176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2max=-0.10q1l2-0.117q2l2

支座最大弯矩M2max=-0.10×0.14×1.42-0.117×0.784×1.42=-0.207kN·m;

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M/W=(-0.207)Χ106χ(4.49Χ103)=46.151N/mm2;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46.151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5.1.2小横杆的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5.1.2.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3×1.4=0.046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3=0.3×1.4÷(4+1)×1.4=0.118kN;

活荷载标准值Q=2×1.4÷(4+1)×1.4=0.784kN;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q=1.2×0.046+1.2×0.118+1.4×0.784=1.294kN;

5.1.2.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qmax=ql2/8水平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Mqmax=1.2×0.033×1.42÷8=0.01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0.06Pl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Mpmax=0.06×1.294×1.4=0.109kN·m;

最大弯矩M=0.01+0.109=0.118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118Χ106χ(4.49Χ103)=26.337N/mm2;

最大应力计算值σ=26.337N/mm2小于小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5.1.3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双扣件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3×1.4×4÷2=0.091kN;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2=0.033×1.4÷2=0.023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3=0.3×1.4×1.4÷2=0.294kN;

活荷载标准值Q=2×1.4×1.4÷2=1.96kN;

荷载的设计值R=1.2×(0.091+0.023+0.294)+1.4×1.96=3.234kN;

荷载的设计值R=3.234kN小于双扣件抗滑承载力=12.8kN,满足要求!

5.1.4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097kN/m

NG1=(0.1097+(1.4×4÷2)×0.033÷1.8)×48=7.703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为0.300kN/m2

NG2=0.3×13×1.4×(1.4+0.3)÷2=4.641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0.110kN/m

NG3=0.11×13×1.4÷2=1.001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0.005kN/m2

NG4=0.005×1.4×48=0.336kN;

静荷载标准值NG=7.703+4.641+1.001+0.336=13.681kN;

活荷载标准值NQ=2×1.4×1.4×2÷2=3.92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1.2×13.681+0.85×1.4×3.92=21.082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1.2×13.681+1.4×3.92=21.905kN;

5.1.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0.7μzμsω0

其中ω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采用:

ω0=0.300kN/m2;

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采用:

连墙件μz=0.740;立杆稳定性μz=0.740;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取值为0.107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为:

Wk=0.7×0.3×0.74×0.107=0.017kN/m2;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为Mw=0.85×1.4×0.017×1.4×1.82÷10=0.009kN·m;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MW/W≤[f]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f]

i──截面回转半径,取1.59mm;

N──立杆轴向力,取21.905kN;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表5.3.3得:

k=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表5.3.3得:

μ=1.570;

计算长度,由公式l0=kuh确定:

l0=3.264m;

长细比L0/I=3.264×103÷(1.59×10)=205.285;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0/i的结果查表得到:

φ=0.172

A──立杆净截面面积,取4.24cm2;

W──截面模量,取4.49cm3;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取305N/mm2;

考虑风荷载时σ=21.082Χ103χ(0.172Χ4.24Χ102)+0.009Χ106χ(4.49Χ103)=291.075N/mm2;

考虑风荷载时σ=291.075N/mm2不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305N/mm2,满足要求。

不考虑风荷载时σ=21.905Χ103χ(0.172Χ4.24Χ100)=300.363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σ=300.363N/mm2不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305N/mm2,满足要求!

5.1.6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3.6条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Hs=[φAf-(1.2NG2k+0.85Χ1.4(ΣNQk+MwkφA/W))]/1.2G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NG2+NG3+NG4

静荷载标准值NG=4.641+1.001+0.336=5.978kN;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0.1097kN/m;

活荷载标准值NQ=2×1.4×1.4×2÷2=3.92kN;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wk=0.009÷0.85÷1.4=0.008kN·m;

Hs=(0.172×4.24÷104×205×103-(1.2×5.978+0.85×1.4×(3.92+0.008×0.172×4.24×100÷4.49)))÷(1.2×0.1097)=22.53m;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3.6条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H]=Hs/(1+0.001Hs)

[H]=22.53÷(1+0.001×22.53)=22.033m;

脚手架计算高度H=48m小于[H]=22.033m与50.000mm,满足要求!

5.2脚手架安全要求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架子工应持证上岗。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要求无色盲,无听觉障碍,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眩晕和突发性昏厥等疾病,无妨害登高作业的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3.搭拆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4.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确认合格后使用。

5.钢管上严禁打孔。

6.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7.满堂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