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3094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docx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docx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海南省农垦二小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项目名称

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刘玉清

活动时间

2013年5月9日

活动地点

二楼小办公室

活动主题

会走路的树

主讲人

梁慧

参加对象

二年级语文组全体成员

活动内容

及进程

5月8日我们就二年级组的青年教师下周所要开课的《会走路的树》进行了集体备课。

我们每个人从中获得了不少的教学灵感。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

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在今天,它成了我们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

因为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现在我们提倡集体备课,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是为了追求效果。

它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设置悬念调动情感

  1、教师情境导入:

草木茂盛的树林,鲜花盛开的草地(出示挂图)。

这里的风景美吗?

就在这个小树林里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树林里的鸟儿们都唱起了欢乐的歌。

在一棵树上,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探着头。

睁着黑豆般的小眼睛,这儿看看,那儿瞧瞧,她沉浸在着迷人的景色中。

忽然,小鸟惊叫起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小鸟看到了什么?

(学生猜后)原来她看到了一棵会走路的树,揭题,板书:

会走路的树。

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们一定和小鸟一样的惊奇!

你们的小脑袋里有哪些疑问,请快提出来吧。

学生的疑问大致是:

树怎么会走路呢?

会走路的树究竟是什么?

……师: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那美妙的故事吧。

[从美妙的画面入手,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给孩子们美的享受,有设下了悬念,读文做情感的铺垫。

]

  二、整体感知自主合作

  1、配课文录音朗读或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文。

  2、听了这个故事,疑团解决了吗?

把你的收获说出来。

(学生可能会说:

“这不是一棵树,是驯鹿。

”)师:

那大家看过驯鹿吗?

贴出驯鹿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它的样子,特点。

哪个地方最像树?

  大家要想有更多新的发现,就一起读课文吧!

自读课文。

(给学生5~6分钟的时间自学),要求把生字词的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

不认识可以借助拼音拼读,一次读不好要读第二次、第三次……直到读准为止。

  3、小组合作交流。

(1)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读给学习伙伴听;

  

(2)小组内轮读课文,互相评价,纠正字音。

  4、汇报反馈。

(1)教师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长句,指导读。

  词语:

美丽早晨好奇陪伴有趣鹿角大概激动

  句子:

  

(2)开展“我会读”活动,或指名或几个合作,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熟。

  5、现在,你又有哪些发现了?

你对课文的哪个地方最感兴趣?

指名说。

  6、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自己练习读,读好后,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课文中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等着我们下节课来细细品味,故事还没有结束,等着我们继续编。

  [“语文教学应充满情感”,通过学生喜欢的图片,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自主合作交流中读书,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把初读真正落到实处。

]

  三、指导书写课外拓展

  1、写字。

   

(1)出示5个生字,认读。

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2)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丽、趣、”等字。

强调“丽”上面一横要长,盖住下面部分,“角”的最后一笔要出头。

  (3)学生练字,比一比,谁写的字最规范,最美观。

  (4)展示优秀作业,评议。

     用上这些词连起来说一段话。

或填空:

(美丽、角、好奇、早晨、有趣)

     一个春天的(),树上的一只小鸟看见了一棵会走路的树,感到非常(),于是坐在这棵树上去了许多( )的地方,最后它才知道那不是树,那是()的()。

这真是一个()的故事。

  2、选择性作业。

(任选一项完成)

   

(1)抄写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画出你喜欢的小鸟和小鹿图;

   (3)继续朗读课文。

  [本课的生字难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书写指导;课后选择性作业,一是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二是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

  板书:

    会走路的树

     早晨  树上有小鸟  图有趣

                 好奇

         美丽 鹿角

                驯鹿图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苏教版小语教材把《会走路的树》编进二年级下学期课正是把课文当载体落实这一目标的良好举措。

 

  这篇童话语言浅显流畅,故事有情有趣,歌颂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倡导了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和友爱、互助和团结。

教学时,要让学生学出情趣。

 

  文学本是有情物。

童话的字里行间永远充溢着情和趣。

有了趣,才吸引孩子们注目,想读,爱读,读中追根求源,读后掩卷静思;有了情,才使美好的故事、深刻的内涵、深远的寄托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感动他们,激励他们。

 

  树,是植物,它怎么会走路呢?

文题引发的有趣悬念,使课文有情有趣地展开故事情节。

 

  “好奇”你懂吗?

小鸟见到了什么感到好奇?

 

  这棵会走路的树,小鸟喜欢吗?

为什么?

读书,感悟,可以得出如下四点结论:

 

  1、会走路的树长得漂亮——“金色”。

 

  2、会走路的树勤快——“走来走去”。

 

  3、会走路的树态度和蔼:

“当然可以。

来吧!

” 

  4、树与小鸟成了朋友:

 

  “玩了好一会儿” 

  “把小鸟送回家” 

  “天天陪小鸟” 

  “去了许多地方,” 

  “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第二年春天,小鸟又见到另一棵会走路的树,它提出了什么问题?

 

  小驯鹿说了哪些话?

小鸟明白了什么?

 

  小驯鹿对小鸟好吗?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读书,体悟,一篇只有263字的短短童话却一波三折,有趣有情地演绎着,有起有伏地延伸着,如一出小戏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如一卷卡通色彩斑斓、熠熠夺目,更如一本连环画,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多彩,彰显了人世间的友善和和谐。

本文设计核心即以“讲读”的手段。

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中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合作、自主、表演的能力。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生命是多么的可贵,要珍惜生命,保护各种动物。

  

过程确认

 

海口农垦二小一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备课组长

刘玉清

记录、材料整理

刘玉清

时间

2013年5月9日

参与人员

刘玉清王晓珍林敏马永芳梁慧

备课中心问题

 围绕着“有效教学”这一课题展开讨论,确定《会走路的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讨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及可行的解决方法,理清教学思路。

 

过程描述

 

过程描述

 

讨论发言摘要:

梁慧:

我的教学思路是: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提高“读”的质量,自主品读悟读。

        在读课文时,我设计了“你最喜欢会走路的树中的哪一个?

你觉得它哪些地方很可爱?

”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边自由品读课文时,我边引导学生想象 树,是植物,它怎么会走路呢?

文题引发的有趣悬念,使课文有情有趣地展开故事情节。

 

  “好奇”你懂吗?

小鸟见到了什么感到好奇?

 

  这棵会走路的树,小鸟喜欢吗?

为什么?

把朗读和想象有机地结合,学生很自然地把自己就当作了小鸟和驯鹿再朗读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敏:

近来阅读课教学普遍存在学生读书太少的问题。

确实,即便是借助拼音自由读、指名读后正音再齐读,一般情况下,初读环节每个人都开口读的机会是二到三次,不足于让学生练到读正确流利。

我建议在理解看图的环节时,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

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是只教那些理解能力强的少部分学生。

马永芳:

我觉得及时地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给学生提供阅读表达的空间和自由。

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悟了就演,让学生先把感悟的读出来,说出来,演出来。

王晓珍:

我觉得引导学生想象 第二年春天,小鸟又见到另一棵会走路的树,它提出了什么问题?

 

  小驯鹿说了哪些话?

小鸟明白了什么?

 

  小驯鹿对小鸟好吗?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读书,体悟,一篇只有263字的短短童话却一波三折,有趣有情地演绎着,有起有伏地延伸着,如一出小戏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如一卷卡通色彩斑斓、熠熠夺目,更如一本连环画,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多彩,彰显了人世间的友善和和谐。

刘玉清: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会走路的树”听了小鸟的话,是怎么说的?

又是怎么做的?

从它的所说所做中,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呢?

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后,紧紧抓住“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呢?

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懂的?

”这个关键问题,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感受小树对小鸟的情谊。

如“我觉得小树很喜欢小鸟,我从小鹿说的话‘当然可以。

来吧’读懂了。

”我便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小树对小鸟的喜欢。

“小树对小鸟很关心、爱护,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小树是天天来陪小鸟的,他们成了好朋友”,让学生自由交流,我始终扮演着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感悟,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传情。

 

反思

 

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

经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和及时评议,我们设计出了较为合理的教学程序。

不过在公开课上,没有把握好朗读指导的时间,造成了说话环节的仓促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