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规划.docx
《仓储物流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储物流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仓储物流规划
仓储物流规划培训大纲一
一、什么是仓储
仓储从字面上即可理解为用仓库来储存东西,这个概念比较简单。
书上也说明了商品的储存是指商品离开生产领域但在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处于流通领域时所形成的“停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说明过,在产品处于它从中生产出来的过程和它进入消费过程之间的间隔期间,产品形成商品储存。
二、现代物流中仓储的意义
现代物流中仓储的意义表现的两个方面是:
1、保持商品物质实体的有用性 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产品生产的节奏同产品消费的节奏不一致的情况,因此总会存在现在用不上或用不了或有必要留待以后使用的产品,那么为了在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时间差距内保证产品的有用性,就必须要借助于仓储,这是仓储的最基本意义。
2、调节产品流通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仓储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
我们知道,市场需求逐渐个性化,多样化,生产方式也逐渐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转变,因此现代物流也必须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特征,但多品种、小批量就意味着物流费用的上升,例如对运输来说,过多的小批量,零担运输必然导致高成本,所以在这里有必要通过仓储的产品积散作用等来协调产品的流通过程,我们在后面将具体讲到仓储是如何来协调流通,降低成本的。
三、仓储的战略决策
仓储系统的能力与费用的确定取决于仓储作业的战略规划。
对于任何一个新建的仓库而言,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规划可降低仓库的建设投资和仓库的运行费用;对于已有的仓库通过战略目标的明确,则可改善仓库的出入库频率和提高货位的利用率。
因此制定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对仓储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仓储企业的战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
仓库内部空间决策、仓库自建或租赁决策、仓库服务提供方决策、仓储设备更新或购置决策等。
1、仓库空间决策
仓库所需空间一般由货物存储所需的空间,仓库过道和通道空间、存储设备存放空间和仓库管理人员办公所需空间组成。
仓库内部空间的大小首先可根据每年储存货物的数量和存储货物的特点,通过对未来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确定所需要的基本存储空间;再根据对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预测,确定仓库未来的弹性发展空间;然后再根据对仓库的内部布局和作业设计、作业机械确定仓库的通道和过道空间,从而确定仓储作业所需的硬性使用空间。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仓库建设成本、仓库的维修成本和顾客服务方面的因素,在满足顾客服务的前提下,追求总成本的最小化,从而确定合理的仓库空间的大小。
2、仓库自建或租赁决策
评价仓储经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容量利用系数,仓库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满仓利用。
但仓库全年实际处于满仓的可能性极小,经营运作良好的仓库一般也仅在75%~85%之间。
因此,在15%~25%的时间里那些旨在满足高峰所需的仓库空间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企业自有仓库,以满足75%的仓储要求,而用公共仓库或合同仓库应付高峰期的要求.
3、仓储设备决策
竞争性的市场要求仓库具有准确、及时的信息处理、存储和出入库系统及高效的包装和输送系统。
但在仓储作业的许多环节中,手工操作仍然必不可少。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仓储作业中的人工操作和机器自动化处理的合理配置就显得至关重要。
合理的仓储设备必须符合标准化,能保持或提高物料的搬运活性,使物料处于易搬运的放置状态;满足“移动路径最短、存储空间占用最小、人工控制程度最低”的原则,而且在成本开销方面,必须能够做到最低的成本开支。
在仓储设备的选择决策时,一般来说,应基于仓库现有内部布局,遵循技术成熟、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和满足需求的原则,从设备的生产效率、设备的采购成本、设备的可靠性和设备的柔性化程度以及设备维修的难易等方面考虑。
以货物品种为横坐标,以累计资金占用额百分数为纵坐标,按上表第七栏所提供的数据,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联结各点作曲线,则绘成下图所示的ABC曲线。
分类后,对三类货物的存储采取不同的措施,即对货种F、D,在设备配置,储位分配、定单相应顺序和保管条件等方面给予优先权。
四、仓储物流规划的原则
仓储规划方案应能做到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货物在仓库内快速、准确地流动。
这个目标的实现,要通过物流技术、信息技术、成本控制和仓库的组织结构的一体化策略才能达到。
仓储系统的物流规划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特定场合下,有些原则是互相影响的,甚至互相矛盾。
为了做出最好的设计,有必要对这些原则进行选择和修改。
1、系统简化原则
要根据物流标准化做好包装和物流容器的标准化,把杂货、粮食、饮料、食盐、食糖、饲料等散装货物、外形不规则货物的组成标准的储运集装单位与装卸设备的配合、集装单位与仓储设施的配合,这样做会有利于仓储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在异地中转等作业时,不用换装,提高通用性,减少搬运作业时间、减轻物品的损失、损坏,从而节约费用,同时也简化了装卸搬运子系统,降低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
2、平面设计原则
即如无特殊要求,仓储系统中的物流都应在同一平面上实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利用率和作业效率低和能源消耗较大的起重机械,提高系统的效率。
3、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原则
现代物流是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物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结合解决了物流流向的控制问题,提高了系统作业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系统作业效率。
如果不能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尽早分离,就要求在物流系统的每个分、合节点均设置相应的物流信息识读装置,这势必造成的冗余度,增加系统的成本;如果能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尽早分离,将所需信息一次识别出来,再通过计算机网络传到各个节点,即可降低系统的成本。
4、柔性化原则
仓库的建设和仓储设备的购置,需要大量的资金。
为了保证仓储系统高效工作,需要配置针对性较强的设备;而社会物流环境的变化,又有可能使仓储货物品种、规格和经营规模发生改变。
因此,再规划时,要注意机械和机械化系统的柔性和仓库扩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
5、物料处理次数最少原则
不管是以人工方式还是自动方式,每一次物料处理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通过复合操作,或者减少不必要的移动,或者引入能同时完成多个操作的设备,就可减少处理次数。
6、最短移动距离,避免物流线路交叉原则
移动距离越短,所需的时间和费用就越低;避免物流线路交叉,即可解决交叉物流控制和物料等待时间问题,保持物流的畅通。
7、成本与效益原则
在建设仓库和选择仓储设备时,必须考虑投资成本和系统效益原则。
在满足作业需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投资。
五、案例展示:
中远集团物流战略规划
中远集团为了贯彻落实“由拥有船向控制船转变,由全球航运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的发展战略目标,更好地适应国际物流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中远集团对公司的物流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中远集团以国际化的远洋船队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包含300多个站点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功能齐全的信息系统;拥有运营车辆1222辆,其中集装箱货车850多辆,物流车辆339辆(配备GPS系统的为94辆),大件运输车32辆;仓储和堆场154万m2;成功开行了6条以“中远号”命名的集装箱“五定班列”,并且培养了一支有多年实际经营和运作物流业务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
尽管中远物流已与40多个国家的货运机构签订相互为代理协议。
为拓展物流业务范围,树立中远物流品牌,中远公司增强了物流项目设计和管理、重点拓展汽车、家电、项目和展品物流市场,积极开拓冷藏品、危险品等专项物流领域。
目前中远已分别与上海别克、一汽捷达、神龙富康、上海桑塔纳、沈阳金杯众多汽车厂商及海尔、科龙、小天鹅、海信、奥柯玛以及长虹等家电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据了解中远近期还将:
开辟2条中远铁路专线;依托高速公路网,逐渐建立完整、全方位的国内干线配送和城际快运通道;发展国际航运代理市场,促进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三大集散中心的中远物流空运网络建设。
现代物流是依靠现代技术支撑的行业,没有科技支撑,物流业务将寸步难行。
在这方面中远物流也重点抓了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的工作是,在建立完整的网上货运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中远物流船队数据中心,强化中远物流的客户服务水平,拓展中远物流的服务范围;第二方面的工作是完善现代物流应用系统,包括两个内容:
完善“5156”公共信息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
中远物流公司已经拥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系统。
他们将“网上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网上汽运高度信息系统”、“网上结算”等功能模块进行集成,形成了“”物流网站,能够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网上物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为物流项目的开发和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同时,建立以北京物流总部为中心、覆盖8个区域公司的中远物流专网,逐步将“5156”物流平台建设成为中远物流业务操作、项目管理、客户服务及应用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
开发个性化物流信息系统,为重大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近年来,中远船队船舶载重吨位由过去的1700万t增加到2300万t,平均船龄15.l年降低到11年,物流服务能力与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仓储物流规划培训大纲二
一、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
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是物流园区规划的基础,主要为规划做好准备工作。
该阶段主要包括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分析。
1、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
主要包括通过座谈、走访、电话、调研表等调研形式进行政府、企业、市场、周边环境等直接资料的收集,以及通过网络、论文、报告、行业资料等收集形式进行网络、图书馆、资料数据库等间接资料的收集。
其中调研范围和对象主要包括:
网络层次:
国家及区域物流政策,所在地总体情况等。
政府层次:
规划局、交通局、服务办、园区规划主导部门等。
企业层次:
可能入驻企业、潜在需求企业等。
市场层次:
所在地市场、物流园区等。
周边环境:
规划用地周边环境、所在地周边环境、全省乃至全国环境等。
从网络、政府、企业、市场、周边环境等层面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对区域物流园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基础设施、服务竞争等情况,对物流园区辐射地区的宏观经济、产业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和研究,为进一步准确预测园区远期和近期的物流量做好准备。
2、资料初步分析
通过收集调研表格和整理访谈笔记等形式,对收集到的地区或行业总量数据(生产总量、消费总量、GDP等)进行整理形成调研报告,对园区的规划定位提出初步建议,确定大略方向。
3.区域发展预测阶段
区域发展预测是物流园区总体定位的数据支撑,定量分析和可靠基础。
这里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交通发展、设施服务水平发展和物流需求发展五个支撑点进行分析。
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是物流园区所有行业及产业发展的基础,其增长的速率与园区涉及行业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是园区内涉及行业未来发展的反映,通过经济发展预测,可以推断出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园区发展的基础;
区域产业发展预测是寻求园区潜在服务对象的必要数据支持,通过区域产业发展预测,识别重点客户进行重点培养和招商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是园区发展的立足点和发展点。
区域交通发展预测是园区未来发展的推动力,通过结合国家及区域交通战略规划,发掘潜在物流需求,为物流园区留出足够预留用地,制定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区域设施服务水平发展预测是园区发展的拉动力,通过区域物流园区和市场的调研分析,找出实际服务能力和区域物流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出物流园区在区域发展和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为物流园区发展确定细分市场;
物流需求发展预测是园区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对于物流量的预测分析,确定物流园区的规模和功能。
二、基础设施平台的规划设计
1、园区用地规划
园区用地规划主要是对物流园区建设规模的大小进行确定,园区建设规模太小,会限制区域潜在物流需求,不利于园区的持续发展。
园区规模太大,则可能造成投资浪费和资源闲置的现象。
在物流园区规划中,假设每年的作业天数按365天计算,物流园区的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S=Li1i2a/365
其中,S为物流园区建设总面积,单位为104平方米;L为预测规划目标年份的社会物流总量,单位为104吨;i1为规划目标年份第三方物流市场占全社会物流市场的比例系数;i2为规划目标年份第三方物流通过物流园区发生的作业量占第三方物流全部物流作业量的比例系数;a为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单位为平方米/吨。
2、功能设计
物流园区的功能设计主要围绕园区的战略定位,采自顶向下的方法,即在确定物流园区的规划原则以后,对物流功能规划所涉及的核心功能进行列举和分析,然后通过收集整理一系列国际最先进的物流园区案例,总结出对要规划物流园区最适合的经验。
随后,整个物流园区将被划分为几个大功能区域,例如物流产业区和管理服务区,再从国际最佳实践经验,以及背景调查和需求分析得到的实际需求两方面入手,为每个功能区域命名、定义、分配相应的面积,引入相关的设施、设备和IT系统。
3、布局设计
物流园区的设施规划与布局设计是指根据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经营目标和功能设计,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照货物的进入、组装、加工等核心流程和主要业务环节(集装箱服务、生产原材料供应和配送、生活资料采购和配送流程、保税物流作业以及空港、海港、铁路物流服务),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进行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设计出合理的技术路线,达到一定的目标(作业流程最短、运输路程最短、费用最小等),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仓储物流规划培训大纲三
一、规划思路
物流园区规划应综合考虑宏观布局设计、基本战略定位、组织网络架构和营运策略设计等几个不同的方面。
除物流中心平面分区及功能规划外,还应从如下几个层次进行设计:
1. 作业层次:
如储运作业的整合与标准化(托盘、储运箱与容器共同化)、配送运输作业整合(车辆共同化)、作业信息输入整合(条码化)、采购作业与订单信息传递(EDI、EOS)等。
2. 作业管理层次:
如库存管理、存货管理(MRP、ABC分级)、营销信息反馈(POS)与分析、出货订单排程、拣货工作指派等作业的规划管理。
3. 决策支援层次:
如配派车系统、配送区域规划、物流成本分析与计费定价策略等。
4. 经营管理层次:
策略联盟、联合采购、共同配送等业者间的资源整合。
可由产业垂直整合、水平整合,或不同行业间的整合方向进行。
二、方法措施
1、物流市场和竞争策略研究
(1)分析中国物流行业概况(政策、资本、运作、购并)。
(2)分析所规划的物流园区在所在地第三方物流市场中可能占有的容量,及其各细分市场的容量和成长率。
(3)分析所规划的物流园区的经营网络、所在地及相关地区的现实和潜在的物流客户群状况
(4)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和确定所规划的物流园区在有效的物流半径内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和潜力。
(5)分析和确定所规划的物流园区的客户能力、运作成本及对进驻企业的整合价值
(6)结合所规划的物流园区的优势和物流市场竞争情况,分析并确定所规划的物流园区未来可能的业务目标
(7)评估所规划的物流园区潜在的商业风险:
业务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资源风险,及其相应对策 2、战略分析
(1)分析和评估所规划的物流园区工程完工后的战略和竞争实力
(SWOT)即: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2)价值贡献和运作能力 3、体系设计
(1)运输体系规划
(2)物流系统的衔接与配合
(3)物流功能、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整合 (4)进驻企业与物流中心的合作竞争 (5)信息系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