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2546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x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docx

金匮要略课后习题简答题

第1篇

1、试归纳并分析《金匮》首篇的治则。

答:

(1)虚实必须异治.如肝实证则最易传之于所克之脏(脾),故其治当先治脾,以防肝病传之。

而肝虚则不传脾,其治除补之以本味(酸)外,尚须助用焦苦,因子(心)能令母(肝)实,益用甘味,因补土可荣木

(2)表里当分缓急.表里同病时,一般当先表后里,但若以里症为急,则应先里后表(3)新久宜有先后。

如有痼疾即所谓久病,又患卒病即所谓新病,一般应先治卒病,因卒病见效快,而痼疾非旦夕可愈(4)攻邪当随其所得。

无论病邪自外入还是自内生,往往是两种甚或两种以上相合,故治疗必须分清轻重多少。

此外,尚须分辨邪正之盛衰强弱,以便药到则邪去正复。

2、简述首篇肝虚的治法及道理。

答:

五味补五脏,“酸入肝”故肝虚证以味酸的药物补肝脏;焦苦入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同时,火旺可制金,以防金乘木,故以焦苦的药物做辅助治疗;甘入脾,培土能荣木,又可制水助火,使肺金被制,以防乘犯肝木,故更用甘味的药物调补脾脏.

3、试述上工治未病的理论依据。

首篇原文“治未病”的含义是什么?

答:

“治未病”是指调治未受克我之脏传变而病的脏腑.因一脏有病可依相克关系传变他脏,当某脏还未受克己之脏传变时,即进行调治,目的在于预防脏病相传,如肝实病而脾虚者,当泻肝实脾,以防肝病传脾。

上工懂得,五脏之间存在生克制化关系,一脏有病,最易传其所克之脏,故在治病脏(克我之脏)时,首先必须想到要用适当的方法或药物治其所克之脏,如治疗奔豚的奔豚汤中即用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防肝邪(气、火)传(脾)胃,胃和逆降则等于补益(调理)了脾胃,体现了“当先实脾”之治未病之旨。

若但治其肝,多肝病未已而脾胃病又起。

临床上见有肝炎即清热解毒利湿,而不辨其寒热虚实,结果是肝炎益重,且脾胃病(乏力,纳呆等)又现。

4、“厥阳独行"的含义是什么?

“厥阳独行”是指阴气衰竭于下(即原文所谓“无阴”),阳气独盛于上(即原文所谓“有阳”)的阴阳失去平衡的状态。

意在强调人体在生理情况下,阴阳是相对平衡的,阴阳失衡是杂病的总病机.

5、整体观念在首篇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

从两方面体现整体观:

①天人整体观:

原文指出,自然界正常的气候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反常的气候在人体正气不足以抗邪的情况下会伤害人体,导致疾病。

自然界季节变化,人的色脉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②脏腑整体观: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脏腑经络之间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一脏有病可传变它脏,脏腑与经络病变也可相互传变,因而在治疗疾病时因考虑整体。

(可引原文论述)

第2篇

1、如何理解“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答:

第二篇提出的湿痹之候,是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特征的湿病,这种特征不同于一般的湿邪在表之侯,而是内湿与外湿相合的指征性表现,说明外湿内趋,病程已迁延一定时日,正气无力抗邪.既有外湿流注关节.筋脉造成的关节烦疼之症,又有内湿为重引起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症,是湿邪内阻影响膀胱气化而小便不利;湿趋大肠则大便反快.故宜取利小便法。

小便得利则内湿去,阳气通,外湿亦可随之祛除.此即“利小便,所以实大便”,“治病求本”之谓。

2、试比较麻黄加术汤证与麻杏苡甘汤证有何异同?

相同点:

均为湿邪在表之表实证,以一身关节疼烦为主症,以微汗法治疗,二方用药均有麻黄、杏仁、炙甘草,是由麻黄汤变化而来.不同点:

麻黄加术汤证为寒湿在表,除主症外,尚有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表现,治法为微发汗、除寒湿,宜用麻黄汤加白术。

麻杏苡甘汤证为风湿在表,有化热、化燥倾向,除主症外,以发热午后为重、无汗、恶风为特征,故治以发汗除湿、轻清宣化,方用麻黄汤减桂枝加薏苡仁,且小其制。

3、试述湿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说明其机理。

答:

湿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常兼风邪,而成风湿之邪,宜用微汗法;内湿宜用利小便法,此为《金匮》对湿病提出的治疗原则.治外湿之发汗法,必须遵循微汗法的原则。

因为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如果发大汗,则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不仅病未愈,还易伤卫阳及阴津。

故取微汗,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在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营卫通畅,可使风湿之邪一并宣泄而俱去。

内湿宜利小便法。

因病人素有内湿,又招致外湿,形成内外合邪,且内湿重于外湿,表现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必须治以利小便法,小便得利,则里湿去,阳气通,湿痹自除.可见,湿病治法虽有发汗和利小便之不同,但除湿必须通阳,阳气宣畅,湿邪方可尽除.禁忌大汗、火攻和下法。

第3篇

1、简述狐蜮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

病因:

湿热虫毒;临床特征:

咽喉及前后二阴溃疡和目赤;治疗原则:

清利湿热,解毒杀虫.

2、百合病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其临床表现有何特征?

百合病,多见热病之后或余热未尽,阴液被耗,也可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伤阴,心肺阴虚内热所致,以神志恍惚不定,语言、行动、饮食、感觉异常及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为主症,用百合地黄汤主治.

第5篇

1、中风病邪中络、经、腑、脏的不同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

中风病邪中于络,肌肤不仁;邪中于经,肌体重滞,不易举动;邪中于腑,神志不清;邪中于脏,不能语言,口吐涎。

2、“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如何理解?

答:

其意为:

受邪的一侧因经络闭塞而弛缓不用,健侧气血正常,相对紧张拘急,健侧牵引患侧,即出现口眼歪斜,不能随意运动。

3、试述桂枝芍药知母汤与乌头汤的区别运用。

答:

两方均治历节病,前方主治风湿偏盛而化热伤阴之历节病,以肢体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欲吐等为主症;功能: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兼养阴清热.后方主治寒湿偏盛历节病,以关节剧痛,不能屈伸为主症;功能温经散寒,祛湿止痛。

第6篇

1、大黄蛰虫丸与薯蓣丸同治虚劳,二者在治法上有何特色?

答:

大黄蟅虫丸是治疗虚劳干血的主方.治以缓中补虚,即缓消瘀血,瘀血去,新血生,寓有补虚之意。

治以祛瘀生新,峻药丸服,以防伤正.薯蓣丸是治疗虚劳风气百疾的主方。

由于虚劳气血阴阳俱虚,易受外邪侵犯致病。

治疗不宜单纯祛邪,应寓祛邪于扶正之中,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2、小建中汤为什么能治阴阳两虚的虚劳病?

答:

阴阳本是相互维系的,虚劳病日久,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造成阴阳两虚,阴虚生热,阳虚生寒,故可见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寒热错杂证。

正如《心典》所言:

“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则寒热错杂之证渐平,阴阳恢复平衡。

《灵枢》篇言: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小建中汤正是依此立法处方。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功能建立中气,甘温与酸甘合用,甘温助阳,酸甘化阴,故又能调和阴阳.但小建中汤毕竟偏于甘温,辨证当以阴阳两虚偏于阳虚者为宜。

3、何谓“缓中补虚”?

试结合原文说明之.

答:

“缓中补虚”即缓消瘀血,瘀血去,新血生,寓有补虚之意。

是虚劳干血的治法.原文: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

”虚劳日久不愈,营卫气血运行受损,瘀血内停,日久而成“干血”。

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肌肤失养,故症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此证由虚致瘀,治当攻补兼施,方用大黄蛰虫丸祛瘀生新,峻药丸服,扶正而不留瘀,祛瘀而不伤正,即“缓中补虚”之意。

第7篇

1、简述肺胀证治。

答: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论肺胀有二:

①咳而上气,喘,目如脱状,为外感风热,饮热互结,热重于饮,治以越脾加半夏汤,宣肺泄热,降逆平喘;②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为外感风寒,饮热互结,饮重于热,治以小青龙加石膏汤,解表化饮,兼以清热。

2、虚寒肺痿与消渴都有小便数,如何鉴别?

答:

虚寒肺痿小便频数或遗尿是因上焦阳虚,肺中虚冷,肺的治节功能失职,通调失常,“上虚不能治下所致",其证还多伴有多涎唾,口不渴之症;消渴病小便多,为肺胃热盛,火迫津液偏渗膀胱或肾虚不摄所致,热盛则灼津,肾虚则不能蒸津升腾,故其证必伴见口渴喜饮之症。

两者鉴别的关键在于口渴与否。

3、简述虚热型肺痿与肺痈的鉴别。

答:

同:

病变均在肺,属热。

异:

前者:

阴虚有热,见脉数虚,咳、口吐浊唾涎沫。

后者:

实热壅肺,见脉数实(滑数),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咳唾脓血。

4、试述小青龙加石膏汤证、越婢加半夏汤证、射干麻黄汤证的区别运用。

答:

三方相同点:

病机均为内饮外寒,内外合邪,肺失宣降。

在症状上都有咳而上气,即咳逆喘促。

不同点:

(1)病因病机不同。

越婢加半夏汤证为外感风寒,入里化热与痰饮相结;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与内饮相结;射干麻黄汤证为寒饮郁肺。

(2)证候不同.越婢加半夏汤证为热重于饮,喘重于咳之肺胀,症状表现为:

发热重,恶寒轻,咳喘重,目如脱状,口渴汗出,脉浮而大;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为饮重于热,咳喘并重之肺胀。

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头疼身痛,咳喘,烦躁;射干麻黄汤证为寒饮郁肺,痰气相击。

症状表现为恶寒无汗,咳喘气迫,喉中痰鸣,脉浮紧。

(3)治法不同。

越婢加半夏汤证治宜宣肺泄热,降逆平喘;小青龙加石膏汤证治宜解表化饮,清热除烦;射干麻黄汤证治宜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第9篇

1、仲景用具有栝蒌、薤白的方剂有哪些?

其异同点是什么?

答:

有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称谓“栝蒌薤白三方”。

栝蒌薤白白酒汤由栝蒌、薤白、白酒三味药物组成,其效为宣痹通阳、豁痰利气。

其主治证为胸痹典型证,症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其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虚、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栝蒌薤白半夏汤是在栝蒌薤白白酒汤基础上加半夏、加大白酒用量而成.其效为宣痹通阳、降逆逐饮.其主治证为胸痹较重证,症见在胸痹典型证基础上又见“不得卧、心痛彻背",病情进一步加重,其病机为痰浊壅盛.枳实薤白桂枝汤是在栝蒌薤白白酒汤基础上去白酒加桂枝、枳实、厚朴而成,其功效为宣痹通阳、泄满降逆。

其主治证为胸痹病气滞之实证,症见胸痹心中痞,胸满,胁下逆抢心及腹胀、苔厚腻等,病机为阴寒内盛、气滞不通。

2、胸痹心痛病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答:

胸痹心痛病的病因病机即“上焦阳虚,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为本虚标实之证。

它主要包括正虚与邪实两个方面。

由于上焦阳虚则阴邪逆而上乘,闭塞胸中清旷之区,阳气不通,导致胸痹心痛。

阳虚与阴邪上乘在胸痹心痛发病上,两者缺一不可。

即如原文所言“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第10篇

1、试比较附子粳米汤证与大建中汤证的证治异同。

答:

均为脾胃虚寒证,都有满、痛、呕逆症状。

两者阳虚程度、病变范围、痛势轻重、药力大小不尽相同。

附子粳米汤证为脾胃阳虚,偏于水湿内停,病位局限,病情轻,重用半夏以化水湿;大建中汤证属脾胃阳虚,偏于阴寒内盛,寒气攻冲之势较甚,病变涉及胸腹,痛势剧烈,病情急重,重用干姜以温中散寒。

前方温养脾胃力量弱于后者.大建中汤证属脾胃阳虚,阴寒内盛,寒气充斥上下内外。

症见自腹部至心胸部位剧烈疼痛,腹部见如头足样块状物起伏,痛势上下走窜,不可触近,近之则痛剧,呕不能饮食,手足逆冷。

2、小建中汤和大建中汤在主治病证、临床表现和功用方面有何异同?

答:

相同点:

二方均可治疗虚寒腹痛,功能温补脾胃,建立中气.不同点:

大建中汤证属脾胃阳虚,阴寒内盛,寒气充斥上下内外。

症见自腹部至心胸部位剧烈疼痛,腹部见如头足样块状物起伏,痛势上下走窜,不可触近,近之则痛剧,呕不能饮食,手足逆冷.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人参、饴糖温补脾胃。

共奏温中散寒,调补脾胃之效。

小建中汤证属阴阳两虚偏于阳虚。

症见腹痛、里急、悸、衄、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方中饴糖、甘草、大枣建中缓急;桂枝、生姜助阳;芍药益阴止痛.诸药相合,既能酸甘化阴,又能辛甘化阳。

共奏调和阴阳,建中缓急之效.

3、简述大黄附子汤证“发热”之理。

答:

大黄附子汤证发热与脉紧弦并见,紧弦脉主寒主痛,所以此发热非外邪所致(脉当浮),也非阳明腑实(脉当滑数),本证发热是由于寒实内结,营卫失调,阳气被郁,郁而发热,其热势不高,治以温里攻下,其热自退。

4、简述寒疝的分型及主方。

答:

阴寒痼结:

大乌头煎;寒疝兼表:

乌头桂枝汤;血虚寒疝:

当归生姜羊肉汤.

5、论述实热腹满的辩证施治.

答:

阳明里实兼太阳表证,里实为主:

腹满、发热,脉浮而数,大便不通,治:

表里双解。

方:

厚朴七物汤;阳明里实兼少阳证:

心下满痛兼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治:

表里双解,和解攻下。

方:

大柴胡汤;阳明里实,胀重于积:

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治:

行气通下。

方:

厚朴三物汤;阳明里实,胀积俱重:

腹满不减,疼痛拒按,大便不通,潮热谵语,治:

行气除满,攻下里实。

方:

大承气汤

6、《金匮》用厚朴、枳实、大黄三味药物组成的方剂有几首?

如何鉴别其异同点?

答:

有三首。

(1)小承气汤,见于《呕吐哕下利病》篇。

(2)厚朴三物汤,见于《腹满寒疝宿食病》篇。

(3)厚朴大黄汤,见于《痰饮咳嗽病》篇。

相同点:

(1)药物组成相同.

(2)病证相同:

大便秘结,腹胀疼痛,属实证、热证。

(3)病机相同:

热结气滞,腑气不通。

(4)治法相同:

行气导滞泄热。

不同点:

(1)小承气汤(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主药:

大黄。

主治症及特点:

下利谵语,燥屎内结,热结旁流,积重于胀。

功效:

攻积导滞(通因通用).

(2)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主药:

厚朴。

主治症及特点:

腹满疼痛,大便不通,胀重于积。

功效:

行气除满,泄热止痛.(3)厚朴大黄汤(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主药:

厚朴、大黄。

主治症及特点:

支饮腹满,大便秘结,胀积俱重.功效:

疏导肠胃,荡涤实邪.

第11篇

1、肝着病的病机、主症、治法与主方是什么?

 

答:

病机:

肝经受邪,气血郁滞,着而不行;主症:

初起病在气分,胸胁痞塞较轻而喜热饮,病成由气及血,胸胁胀痛或刺痛,而喜以手揉按或捶打胸部;治法:

行气活血,通阳散结;主方:

旋覆花汤。

第12篇

1、如何理解“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答:

对原文“凡食少饮多”的解释,常有人根据“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而解释为病人由于饮水过多而骤发痰饮病,为其成因之一;对食纳欠佳,又饮水过多者,理解成内虚外犯,内外相引而致饮病渐得的原因。

究其实质,对痰饮病的形成如同前述,应当强调饮邪为患的病机所在是脾失健运。

“凡食少饮多"不可拘泥于字下。

因脾运失司是关键,不仅影响胃纳而食少,并且食入于胃不能正常化生精微,反聚中焦而成饮邪,它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故心下有停饮,恰指狭义痰饮而言。

其临床特征,重者水气凌心则心悸;轻者妨碍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故短气。

2、何谓留饮、伏饮?

与四饮的关系如何?

答:

留饮与伏饮均系病程较长,饮邪停留部位较深,病势较重,一般药物难以攻除的饮病。

留饮有留而不去之意,指饮邪深痼于里,因其部位(心下、胁下、胸中、四肢)不同,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它分属于四饮之中.伏饮有潜伏不出之意,指饮邪久伏于胸肺,平素常有满喘咳吐等症,一旦气候变化,多因外寒引动内饮,使病情反复发作,因而它属支饮的一个类型.

总之,留饮、伏饮不是四饮之外的另种分类,是均在四饮范围之内的不同称谓.

3、《痰饮咳嗽病》篇对广义痰饮病提出了几种治法?

试将代表性方剂做简要归纳。

答:

(1)温阳化饮法:

脾肾阳虚,当分轻重。

①苓桂术甘汤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②肾气丸温肾蠲饮,化气利水。

(2)表里双解法:

①内饮外寒的支饮、溢饮,当以小青龙汤化饮解表.②外寒内饮兼郁热的溢饮,以大青龙汤发汗清热除饮。

(3)疏导肠胃法:

①狭义痰饮停聚成实者,用己椒苈黄丸前后分消,攻坚逐饮。

②支饮腹满者,以厚朴大黄汤疏导肠胃,荡涤实邪。

(4)泻水逐饮法:

①支饮不得息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饮。

②狭义痰饮之留饮欲去者,以甘遂半夏汤急则治标,因势利导。

③胸胁积饮,属悬饮;支饮久咳、邪盛正实者,均以十枣汤攻下逐饮或祛饮止咳。

(5)扶正祛饮法:

支饮痞坚,虚实错杂证,①虚者以木防己汤补虚清热,通阳利水;②实者则用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行水散结,消坚补虚.以上遵照“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总治则,治本以脾肾为主,治标有行、消、开、导、清诸法,充分体现了仲景对杂病辨证论治的精神,亦为后世痰饮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为什么“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答:

“心下有留饮”言明狭义痰饮的留饮,病位在心下,主症为“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因“心”与“背"在生理、病理方面有密切联系。

心之俞在背,背为胸之府,诸阳受气于胸中,而心阳又能转行于背。

腧穴则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灌注出入之所。

今心下之留饮阻遏阳气不能展布,而且影响督脉的温煦功能。

故背部有寒冷感,其范围形容“如掌大”,可视病情轻重、新久而定。

第13篇

1、肾气丸何以既治小便不利,又治小便过多?

答:

因小便不利与过多均与肾的气化功能相关。

肾主水,司小便之开合.肾之气化功能正常,则开合有度,反之,开多合少,则小便过多,开少合多,则小便不利。

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恢复肾之气化功能的作用,如此肾能化气行水,则可使小便通利,肾能化气摄水,则可制约小便过多.故肾气丸既可治小便不利,又治小便过多.

2、五苓散证和猪苓汤证的临床应用有何异同?

答:

①临床表现:

同:

小便不利、发热脉浮、渴欲饮水.异:

前者小便不黄,无热感,舌淡苔薄白,脉浮缓;后者小便短赤,甚灼痛,或尿血,舌红少苔,脉浮数或细数;②病机:

同:

水邪互结。

异:

前者素体阳虚,寒入与水结,阴未伤;后者素体阴虚,热入久与水结,阴已伤;③治法:

同:

利水。

异:

前者温阳化气行水;后者育阴清热利水;④药物:

同:

猪苓、茯苓、泽泻。

异:

前者:

白术、桂枝,后者阿胶、滑石。

3、简述栝楼瞿麦丸证的病机及临床表现.

答:

病机为下寒上燥。

肾阳亏虚,气化不利见小便不利,腹中冷;肾阳亏虚,不能蒸津液上承,又有燥热盛于上,故口渴,饮水不止.

第14篇

1、《水气病》篇血分、水分的含义各是什么?

答:

先闭经而后水肿者,为血分,因瘀血阻滞水道所致;先水肿后闭经者,为水分,因水湿阻滞血道而成。

2、防己黄芪汤与防己茯苓汤均治水气病,如何区别运用。

答:

两方中均有防己、黄芪、甘草,都能利水消肿。

而前方有白术,生姜,用于风水表虚证,症见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功能益气固表行水;后方有桂枝、茯苓,用于皮水阳郁,水肿较重,症见四肢皮肤肿,四肢肌肤轻微跳动,功能益气通阳行水,且本方防己、黄芪量大于前方,利水消肿作用更强。

3、水气病的治法是什么,如何区别应用?

请各举代表方说明

答:

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为水气病的三大治法.如水湿之邪偏于上、偏于表,则可用发汗法使邪从表而解.水湿之邪偏于下、偏于里,则可用利小便法使水湿从下而去.若水气停积于里,证重属实,且正气未衰,用利小便法无效者,可用攻下逐水法,使邪从二便而去。

发汗如越婢汤,利小便如蒲灰散,攻下如十枣汤。

4、风水与皮水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其共同治法是什么?

答:

风水与皮水均为肌表肿甚,可见脉浮,但风水有骨节疼痛、恶风等表证;皮水肿势更甚,按之没指,其腹如鼓,不恶风。

因二者病位均在表,故均可用汗法治疗。

《金匮•水气病》篇云: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不恶风,其腹如故,不渴,当发其汗.”风水与皮水二病皆有脉浮,身肿等症,关键在风水恶风,皮水不恶风。

这是因为风水属感受风邪,肺失通调,水溢肌肤;皮水则外感湿邪,病属脾失运化,肺失宣化,水溢肌肤.所以风水的病势急,发展快,肿势由上向下发展,且有脉浮,骨节疼痛,恶风等表证;而皮水则起病慢,病程长,以肿势较重不兼表证为特点。

前者病位主要在肺与皮毛,为表中之表;后者责之于脾、肺与肌肤,为表中之里.

5、试述水气病的分类、病机及其主要脉证。

答:

《金匮•水气病篇》按其不同的脉证,将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五种类型.它们的主要脉证分别是: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风水为风邪袭表,肺失通调所致,其特点是发病急剧,浮肿每从头面开始,迅即遍及全身,且兼有发热、恶风等表证.“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皮水由脾失健运,肺失通调引起,其特点是发病较缓,不兼风邪,浮肿多先见于下肢,继则泛溢全身.“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正水因肾阳虚,水湿泛滥。

正水常常腹满与身肿兼见,且水气上逆于肺,故见喘息.“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

石水为肾阳虚衰,阴寒水气凝结下焦,常见少腹硬如石状,水聚于下,未干于上,故其人不喘。

这种水肿,以腹满痞硬为主。

黄汗属营卫郁滞,湿热熏蒸,以汗出色黄粘衣,发热,身肿,骨节疼痛,脉沉迟为主要脉证。

此病若日久不愈,殃及营血,又可并发痈脓。

6、《金匮》中防己黄芪汤可用于治疗哪些病证?

答:

《金匮》中防己黄芪汤可用于治疗风湿与风水两种病证。

两条原文仅一字之差确是省文法的标志: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湿与风水是两种不同的病证。

风湿属于湿病,因感受风湿之邪,停留于肌肉、关节、经脉致病,以身重、关节疼痛为主症。

后者属于水气病,由感受风邪,肺失通调,水气泛溢致病,以面目身体浮肿为主症。

但水、湿二者本属同类,因辨证同属表虚证,故均可见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的症状,均属表气已虚,卫气不固,风湿(水)在表.因二者病机一致,故均可用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散水除湿,此为异病同治之例。

第15篇

1简述酒疸和女劳疸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答:

酒疸:

饮酒过度,湿热内蕴,清浊升降失常。

表现:

心中懊恼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小便不利。

女劳疸:

房劳伤肾。

表现:

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

2、如何理解“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答:

此为黄疸的治疗大法,黄疸的发病原因多由于湿热内蕴,气化失职,小便不利导致湿热无从排泄,日久熏蒸而成,因此治疗当以清热化湿,通利小便为主。

3、茵陈五苓散、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三方均治疗黄疸,如何区别应用?

答:

茵陈五苓散功能利湿清热退黄,主治湿重于热型黄疸,症见恶寒发热、恶心、纳呆、便溏、小便不利、口不渴、苔腻等;栀子大黄汤功能清心除烦,主治热重于湿,胃热独盛型黄疸,症见心中懊憹或热痛、心烦失眠、二便不利等;茵陈蒿汤功能清泄湿热,主治湿热俱盛型黄疸,症见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腹满,小便不利等。

4、试述栀子大黄汤证与大黄硝石汤证的区别?

答:

同:

均为湿热内蕴,热重于湿的黄疸证。

异:

栀子大黄汤病位偏中上,胃热独盛型黄疸,症见心中懊憹或热痛、心烦失眠、二便不利等,功能清泄里热兼以除烦;大黄硝石汤,病位偏中下,症见腹满拒按、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大便干结等,功能通腑泄热。

两方同用栀子、大黄.前者栀子、豆豉清心胸中郁热以除烦,大黄、枳实除热积,使热上下分消。

后者栀子、黄柏清泄里热,大黄、硝石攻下瘀热。

5、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三方所治病证病机、病位有何不同?

答:

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均治湿热黄疸,其病位偏上,热重于湿者宜用栀子大黄汤;湿热俱盛,病在中焦者,宜用茵陈蒿汤;病情急重,里热成实,病位偏于中下者,宜用大黄硝石汤.

第16篇

1、泻心汤中并无止血之品,为何能主治衄、吐血证?

答:

《金匮》泻心汤由大黄、黄芩、黄连三药组成。

方中虽无止血之品,但本方却有止血功能,泻心汤主治因心火亢盛,不仅扰乱心神,且邪热迫血妄行,形成的吐血、衄血。

常见面红目赤,心烦不安,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此类吐血、衄血,泻火即可止血.方中大黄通腑泻热,釜底抽薪。

芩、连以泻心火,三药苦寒直折其热,火降血亦安,则吐衄自止.泻心汤虽无直接止血之品,但从审因论治着手,因此能够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

2﹑何谓远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