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1725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docx

《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docx

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

浅谈珍珠母化学成分及药用现状研究进展

【摘要】中药珍珠母为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动物合浦珠母贝或蚌壳动物三角帆蚌等双壳类动物去除角质层的贝壳。

主要的成分为碳酸钙,还含有有机质、氨基酸、以及少量微量元素。

其性味咸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止痛定惊。

临床主要用于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等症。

本文就珍珠母的化学成分、药学研究及药用现状的进展进行归纳。

【关键词】珍珠母 化学成分 药用现状

  中药珍珠母为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动物合浦珠母贝Pteriamartensii(Dunker)或蚌壳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等双壳类动物去除角质层的贝壳。

珍珠母主要的品种有淡水蚌和咸水贝。

主要的产地是沿海地区,福建,江苏,浙江等地。

目前2010版药典收录的品种是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马氏珍珠贝。

其性味咸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止痛,定惊。

用于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等症。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进程,对传统中药材的成分分析及有效物质研究的开发已经广泛开展。

本文就珍珠母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1 珍珠母的化学成份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珍珠母的95%为致密的晶状碳酸钙—霰石,以宽约8微米,厚约微米的细微片晶排列成层。

钙作为重要的元素,是调控神经和肌肉的运作的主要因子,参与了机体内多种代谢,同时是骨骼的组成部分。

钙的缺乏会引起软骨病、骨质疏松、癫痫发作、神经机能障碍等[1]。

  还有大量微量元素,其中锂的含量比较高,达到了,锂的作用机制并不明显,也不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锂属于作用尚未确定的元素,但Li+存在于人体组织的体液中,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珍珠母中还含有二十多种氨基酸。

主要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

其中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最高。

药典收载的三个珍珠母品种,马氏珍珠贝的氨基酸总量是,褶纹冠蚌的氨基酸总量为,三角帆蚌的氨基酸总量为。

在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在脊椎里,甘氨酸是一个抑制性神经递质。

假如甘氨酸接受器被激活,氯离子通过离子接受器进入神经细胞导致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马钱子碱是这些离子接受器的拮抗物。

丙氨酸的功能主要为预防肾结石、协助葡萄糖的代谢,有助缓和低血糖,改善身体能量。

  珍珠层。

该层的成份和珍珠是一样的,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珍珠的化学组成为:

CaCO3为%、H2O为4%,有机质约为%。

含有亮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另外,还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牛磺酸、丰富的维生素、肽类。

  2 珍珠母的药学研究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珍珠母的相关药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珍珠母的传统加工方法与质量。

珍珠母主要是浙江省嘉善县陶庄加工的,产地在昆山、南通、盐城、常熟等地的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

水洗-碱煮-水洗-煅烧-成品包装。

成品贝壳凸面浅粉色、米黄色并有彩色光泽,贝壳凹面略粗糙,浅黄色,剥离层明显,半透明且有光泽。

  珍珠母的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所含物质有影响。

烘烤、烘培、锻酥、锻透这四种常用的炮制方法,对珍珠母的碳酸钙含量有很大的影响。

各个炮制品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碳酸钙的测出量也升高,同时水煎出物也增加。

炮制珍珠母的碳酸钙和水煎出物均比生药材的高。

山东省的王本东等觉得珍珠母的有效成分主要分布在珍珠层,为了使药材的有效成分煎出率高,成分不被破坏,而且价格便宜,主张在产地把采得的生珍珠母用清水洗净,去掉泥沙杂质,用碱水煮过、漂净,用砂轮磨去外层黑色的棱柱层,只保留珍珠层,充分干燥后用万能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100目筛既成。

采用这种方法加工成的珍珠母饮片,不经过高温反复煅制,有机质没有破坏,无机盐也没有变化,有效成分得以保留,因粉碎成细粉末,饮片的表面积增大,煎出率增高,更能发挥药效,并且机械加工饮片,只保留珍珠层,节约了工时,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服用量,还可以冲服,使用更为方便,因此我们认为这种方法炮制的饮片质量优于煅制的珍珠母饮片质量。

  珍珠母的煎煮方法和用量也有研究。

马爱华等做了研究,每剂药方中珍珠母的剂量最大不应该超过20-25克,超过这个量,药物中碳酸钙不能溶解在药汤中,多余的药材就浪费了。

珍珠母的粉碎度越大,碳酸钙的溶解也越快越好。

珍珠母的煎煮时间以40分钟为宜,此时有效成份已经充分溶解。

同时珍珠母是传统先煎药物,将其粉碎,分别过20、30、40、60、80、100目筛子,结果发现,过20目筛的煎剂中碳酸钙煎出率为%,随目的增加,碳酸钙煎出率也逐渐增加,到100目的煎剂已经达到了%。

  珍珠母水解提取氨基酸工艺的研究。

赵希贤等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含氮量及氨基酸的种类含量为指标,考察酸浓度、酸液体积、水解时间这3个因素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结果优化的珍珠母水解提取工艺条件为为硫酸浓度为6mol/L,酸液体积为珍珠母量的8倍,水解时间为8h。

  3 珍珠母的临床作用

  珍珠母性味咸寒,归肝心经。

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止痛、定惊等作用。

用于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等症。

目前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三个方面的用途:

  心脑血管系统

  用于治疗高血压。

中医理论中高血压的原因有:

肝阳上亢,肝火亢盛,肝肾阴虚等。

肝并不是单指解剖学上的肝脏,代表了体内气血的总称。

在治疗上,珍珠母咸寒之味,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正好对症。

常用的中成药有:

降压丸,龟甲养阴片,天麻钩藤饮等。

还有医师自配珍珠母复方,和西药相对应或相辅助治疗高血压。

陈桂德在1998年就采用珍珠母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5例病人有效率为96%。

  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及辅助治疗偏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一旦气血运行不畅,毕至脉络淤阻而至头痛,或因肝阳上扰,脉络拘紧,导致反复发作。

珍珠母平肝潜阳,引血下行,合并化淤通络药物,可以治疗此症。

白恒慧采用岭南名医张介平先生的珍母补益方,治疗阴虚型头痛病例数十例,效果良好。

对于寐差者,加入珍珠母后会有镇惊安神安眠的作用。

宋承山等人采用自拟药方和西药谷维素、安定、阿司匹林等联合用药,治疗偏头痛232例,有效率达到96%[10]。

用于治疗顽固性失眠症。

失眠是现代人日益严重的症状,且许多患者在使用了各种西药后仍没有好的疗效,失眠依旧。

珍珠母平逆肝气,镇惊安神,可以治疗顽固性失眠[11][12]。

用于辅助治疗脑缺血损伤。

珍珠母水解液可以稳定缺血损伤神经元代谢功能的作用,使它的代谢合成处于低水平状态,有利于神经元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存活[13]。

药理学研究表明珍珠母具有抗脑缺血作用。

周峻伟等报道,珍珠母可以明显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的表达。

MCP-1是脑缺血损伤中的重要因子,它可以强烈趋化单核细胞,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在脑缺血损伤中占重要地位。

脑缺血组织中的MCP-1表达显着增加,珍珠母可以降低这种增加,保护缺血脑组织[14]。

  内分泌系统

  有报道将珍珠母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低,导致内分泌失调。

采用咸寒的珍珠母以震慑浮阳,消除患者的头面烘热,烦躁等症状。

高洁萱等采用自拟的平更汤合并植物神经调节的西药,治疗45例更年期综合症,总有效率达到95%[15]。

  用于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是妇女常见的病症,多由怀孕、月经不调、盆腔疾病、服用避孕药等引起。

采用珍珠母百合煎剂,可以治疗黄褐斑患者其中的心神不宁,失眠多梦者。

杭州的许文红等采用珍珠母合剂治疗黄褐斑,有效率达到62%[16]。

  神经系统

  治疗老年抑郁症。

王志伟采用天麻、丹参、珍珠母等治疗心肝火旺、瘀血阻滞型老年抑郁症有效果[17]。

  用于辅助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症。

一切抽动、抽搐、震颤、痉挛,都是肝亢风盛之象,属于肝风内动之症。

采用珍珠母平肝潜阳,治疗此症[18]。

从西医的角度考虑:

珍珠母中含有大量的钙。

而各种抽搐,痉挛,一般都与钙离子的缺乏有关。

所以补充了钙质,即可解除病患。

  其他

  用于骨抑移植,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19]。

珍珠母是碳酸钙在胶原蛋白和非胶原蛋白组成的有机基质成份中沉积而形成的,人类的骨骼是磷酸钙在胶原蛋白和非胶原蛋白组成的有机基质成份中沉积而形成的,两者的形成过程有相似性。

珍珠母有机物中还含有类似于BMPS的信号分子,进入人体后,扩散到骨髓中,激活成骨细胞,最终诱导新骨生成。

珍珠母的有机成份很少,大概只有1-5%,但其对矿物质的沉积,生物矿化,贝壳硬度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可以说贝壳是由有机物的调控形成的。

珍珠母中提取的水溶性基质体外培养鼠骨髓基质细胞和新生鼠颅骨造骨细胞,其活性与BMPS相似,可以刺激细胞,使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是细胞分化的标志之一。

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产品上市,我国老龄化人口目前已经有亿,研究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非常具有开发前景。

  用于辅助治疗慢性胃炎。

“胃必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组方中含有珍珠母、元胡、牡丹皮三种药物。

对慢性胃炎有效率达到%,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也有疗效[20]。

珍珠母中和胃酸的作用研究。

居明秋[21]等人检测了珍珠母中和胃酸的作用,发现1g珍珠母可以中和/L的盐酸145ml。

每次2g,每日三次,就可以中和人体一天内分泌的总胃酸量。

得到的结论是:

珍珠母是一种天然的中和胃酸的中药,用药量大概为1-5g/天。

  用于皮肤病治疗:

宫丽梅等用珍珠母和冰片配合做成细粉,治疗过敏性皮炎,有良好疗效[22]。

浙江沈丽娟采用珍珠母和茶油治疗褥疮,三周内40例患者有38例治愈[23]。

用于治疗扁平疣。

珍珠母平肝潜阳,燥湿收敛,却腐生新[24]。

  4 小结

  珍珠母主要的成分为CaCO3,含量在90%以上,有机质含%左右,另含少量的镁、铁离子还含有20多种氨基酸。

近年来对珍珠母的传统加工方法与质量及其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所含物质有影响和水解提取氨基酸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也较多。

在临床上与其他重要配伍应用治疗范围较广,可用于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如可以治疗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症、慢性胃炎等症,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张学英,谭毅.不寐[J].广西中医药,2004,27(4):

61.

周璜,陈铭叁,等.马氏珍珠母贝提取液-珍珠氨基酸液的营养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1995,11:

239-240.

万永奇.珍珠母的传统加工方法与质量[J].基层中药杂志,1994,8

(2):

10.

王本东,周花.珍珠母炮制方法的探讨[J].基层中药杂志,2001,15

(2):

55.

马爱华,周晓东.珍珠母的煎煮方法及用量研究[J].时珍国药研究,1997,8(5):

423.

赵希贤,杨抒宁,彭澍.珍珠母水解提取氨基酸工艺的初步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

54-56.

竹青,曹阳,王明如.珍珠母复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

38.

陈桂德.珍珠母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5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9,15:

44.

白恒慧.珍母补益方治疗头痛的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5,12(3):

152.

[10]宋承山,宋本道.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

453.

[11]李勇,肖辉,李玉杭.顽固性失眠从肝论治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

37.

[12]李燕.珍珠母眠安汤治疗失眠58例.新中医[J].2003,35(7):

54-55.

[13]钟相根,李澎涛,王永炎.清开灵有效组分对缺血脑组织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

21-23.

[14]周峻伟,季绍良,李澎湃.珍珠母、胆酸、栀子苷、黄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脑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1:

500-501.

[15]高洁萱.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J].山西中医,2006,22:

53.

[16]许文红,朱建凤.珍珠母祛斑合剂治疗黄褐斑11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

564.

[17]王志伟.老年抑郁症的辩证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09,12:

116-117.

[18]李东,隋宏,王芳.邢向晖教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三则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3,21:

1253-1254.

[19]张坤治.马氏珍珠母碳酸钙及总氮含量测定[J].洛阳医专学报,2000,18:

334-335.

[20]王树轩,常敏义,陆世鸿.胃必宁胶囊的制备和毒理实验[J].中医药学报,1995.

[21]居明秋,金玲,居明乔。

珍珠母中和胃酸酸量的测定[J].中国海洋药物,2000:

28-29.

[22]宫丽梅,郭清风.珍珠母方治疗过敏性皮炎[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

26.

[23]沈丽娟.珍珠母油膏治疗褥疮4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2:

392.

[24]刘惠民,邓国泉,周玲.复方薏苡仁颗粒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

626-6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