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1723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2

课时作业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池州高三摸底)有人称赞秦始皇说: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

”秦朝的统一,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B.统一了全国的法律制度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

其他三项均与设问要求不符。

答案:

C

2.(2018·深圳高三六校联考)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就是说(  )

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

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

解析:

据材料“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故A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郡县制的必然性,不是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秦始皇决定要实行郡县制的时间问题,故C选项错误;郡县制在秦朝集权统治之前已有,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答案:

A

3.(2018·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高三调研)秦朝《置吏律》中规定:

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

此规定是为(  )

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

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对官府的主管官员的任职和调动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预防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即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D项正确。

题干强调该做法是为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无关,排除A。

题干没有体现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而是强调该做法是为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排除B。

题干强调该做法是为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无关,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

4.(2018·银川高三联考)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解析:

从材料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来看,九卿中的一些职位是负责皇室事务,为皇帝个人及其家族服务,表现出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本质”的要求,排除A、C、D项。

答案:

B

5.(2018·延安高三统测)据《史记》记载,秦朝在地方“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监还可称为“监公”,或称为监御史、监郡御史、郡监等。

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

秦朝的监御史(  )

A.和郡守、郡尉相互牵制

B.掌握地方的行政事务

C.充分体现了人民的监督权

D.由皇帝任命,直接向皇帝负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或解读信息的能力。

本题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故可排除A、B、C三项,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D项。

答案:

D

6.(2018·阜阳高三质检)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

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

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

题干材料中秦朝中央官职“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仪”和“少府”的职能体现了秦朝中央官制“家国同构”的特征,故答案为B项。

材料中未涉及九卿间的彼此牵制,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央官制的管理方式,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

B

7.(2018·长春高三阶段测评)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

这表明(  )

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故B项正确。

A、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答案:

B

8.(2018·鹰潭高三八校统测)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官要对所掌户籍和赋税造册“上计”中央,以查考其政绩。

秦朝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等,为历代所沿用。

此举表明(  )

A.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户籍是征收赋税的依据

C.对人民的管理日益加强D.开始有了户籍管理制度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为历代所沿用,这说明历代政府对人民的管理日益加强,故C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选项错误;虽然户籍是征收赋税的依据,但材料强调的是通过户籍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也没有说明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生时间,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答案:

C

9.(2018·济南高三调研)“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抓住题干中“史实”“史论”“史识”的定义来分析,可知C项中的认识是在分析大量史实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属于“史识”,故答案为C项。

A、D两项属于史实,排除;B项是对郡县制的评价,属于史论,排除。

答案:

C

10.(2018·平顶山高三段考)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

“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这说明(  )

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可以看出,“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所以答案选C。

答案:

C

11.(2018·萍乡高三评估)中国皇帝制度出现后,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用车马称“乘舆”。

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御批”。

皇帝有病称“不豫”。

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

皇帝之印称“玺”。

材料反映出(  )

A.皇帝专称减少了对皇权的限制

B.皇帝制度顺应了当时历史潮流

C.封建皇权随时代发展逐步强化

D.封建皇帝在当时具有独特权威

解析:

皇帝专称与对皇权限制的减少不构成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皇帝这些称呼只是一种称呼,不能说明皇帝制度是否顺应时代潮流,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显示其权力是否被强化,排除C;由材料信息可知,皇帝的专称其他人不能僭越,这说明皇权在当时具有独特权威,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2.(2018·芜湖高三摸底)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

“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有“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这体现了君主专制,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反映的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所以选C。

题干反映的是秦朝的政治制度,A、B、D反映的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状况,排除。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2018·泉州高三统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仆射周青臣进颂曰: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

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始皇悦。

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

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藩镇将领)而无叛州。

……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

何以言之?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夕之矣。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

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唐)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封之国。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后之君苟欲厚民生,强国势,则必用吾言矣。

——顾炎武《郡县论》

(1)材料一中“周青臣”与“淳于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据材料一概括他们各自的理由。

(12分)

(2)材料二从哪些视角分析了郡县制取代“封建”制的进步之处?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封建之失”“郡县之失”的主要表现。

对此,顾炎武在材料三中提出了怎样的改良策略,其实质是什么?

(12分)

解析:

(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

由材料“周青臣……以诸侯为郡县……淳于越……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可知,两人的焦点在于对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态度。

理由:

赞同——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秦朝的长久统治。

反对——商周依托分封制维持了长久的统治;没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的先例。

(2)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

由材料“……时则有叛将(藩镇将领)而无叛州……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可知,郡县制取代“封建”制的进步之处是官吏的产生与任免或人事任免权的掌控;是否会导致叛乱。

(3)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

由材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可知,材料三中“封建之失”“郡县之失”的主要表现是分封制缺陷是地方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郡县制缺陷是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由材料“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可知,顾炎武在材料三中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实质是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相结合。

答案:

(1)焦点:

对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态度。

理由:

赞同——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秦朝的长久统治。

反对——商周依托分封制维持了长久的统治;没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的先例。

(2)官吏的产生与任免或人事任免权的掌控;是否会导致叛乱。

(3)表现:

分封制缺陷是地方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郡县制缺陷是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策略: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实质:

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相结合。

14.(2018·包头高三调考)政治制度是古人创造的管理国家的智慧,是文明之光。

历史有惊人的巧合,古代东西方人民几乎在同一时期都创造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分别为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奠基。

探寻和比较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我们从更理性的角度去反观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古代雅典政权机构简表

依据材料比较东西方的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提取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4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方制度文明的比较。

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要认识到以下不同点:

最高权力机构;官职的产生方式;权利的运作。

并能够从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分别说明。

答案:

分别从权力的分配、运作,官职的产生方式等方面找不同的信息。

可以从背景、影响等方面分别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