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151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马关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

“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

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与其余的人并无分别。

”他想强调的是(  )

A.农民或者是市民都有可能成为僧侣

B.传教士可能随时被免职

C.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

D.世俗权力一定高于教权

2.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

“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缺乏人民主权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3.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

“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

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C.全国人民的支持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4.中国古代的音乐和舞蹈艺术注意吸收各民族文化并加以融合,下面较好地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

①《十面埋伏》 ②《秦王破阵曲》 ③《西凉乐舞》 ④《武林旧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

“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

”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6.“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有可能会变得专横”。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这句话强调的是()

A.生而平等B.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信仰自由

7.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

(孟子)曰: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这反映出(  )

A.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道德体系

B.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截然不同

C.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

D.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

8.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

“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

……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

……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

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D.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9.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

“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

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的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

10.《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11.“它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清扫了旧文化的地基。

批判“儒学价值系统”,为人们接受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新思想做了重要准备。

”材料反映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2.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

“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

”“信仰的奴役制”是指()

A.“人皆上帝”B.“人皆僧侣”C.“因行称义”D.“理性至上”

13.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B.发扬光大儒家思想

C.使儒家学说适应统治的需要D.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14.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

“‘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

”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  )

A.重新解释民族主义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彻底实现民生主义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15.对下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中国原子弹关键技术突破进度表

A.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我国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为国防科技事业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这是核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取得的巨大成就

16.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C.唯物与唯心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17.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始于文革结束前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是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D.否定了“两个凡是”

18.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

“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  )

A.程颢B.朱熹C.王守仁D.李贽

19.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二十五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建国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B.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

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20.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21.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2.有人说,莎士比亚是整个文艺复兴时代文学艺术家中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人。

下列选项能作为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证据的是(  )

A.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

B.对人的认识和追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C.肯定了人的欲望和自然的人性

D.把人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

23.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

二者的区别是()

①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

②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入到文化层面

③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

④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

2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下列各项新中国科技成就符合“世界之最”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南优2号”杂交水稻D.“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

25.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

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祭祀谷神D.庄稼收获

26.霍布斯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即自然状态下),每一个人对缚一件事物都享有“自然权利”,但是这种自然权利会带来纷争,因而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是“孤独、贫困、污秽、野蛮又短暂的”。

为了保全自己和过上更舒适的生活,在理性的指引下,人们缔结社会契约。

以下叙述中,最能体现霍布斯社会契约思想特点的是(  )

A.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其统治才有正当性

B.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

C.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反了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

D.签订契约以后,每个签订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27.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28.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

29.“上联:

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

下联:

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

”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  )

A.科学发展B.科教兴国C.和谐发展D.改革开放

30.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  )

A.“教育革命”B.整风

C.“科教兴国”战略D.工农教育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以“孝”“廉”为重要标准,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

“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

——《互动百科》

材料二唐代的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XX百科》

根据材料一、二,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分析二者有何不同,以及对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为更好地治理国家,求贤若渴的汉武帝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

汉武帝向董仲舒提出的问题是:

“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参尧舜,下配三王?

”“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材料三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