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1140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生物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兴奋、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分析

1.下列关于兴奋产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内外K+、Na+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B.Na+外流的结果导致了静息电位的产生

C.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D.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2.感受器接受一定刺激后,会产生兴奋。

下图是能引起兴奋所需最小电刺激强度和最短持续时间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能引起兴奋的电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之间呈反比关系

B.给某人以40伏、持续时间0.4毫秒的电刺激,感受器不会兴奋

C.当刺激持续的时间是0.1毫秒时,刺激强度足够大时,感受器可以兴奋

D.当刺激强度低于20伏时,不管刺激持续多少时间,感受器都不会兴奋

3.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及兴奋恢复的过程中,膜内电位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4.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

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

5.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6.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分别是(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7.下列表示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的图是(  )

A.

B.

C.

D.

8.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时会出现膜电位的变化,受刺激部位的变化情况是(  )

A.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B.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一直保持“内负外正”

D.一直保持“内正外负”

9.下列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消耗能量

B.兴奋传递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D.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参与

10.神经纤维受刺激时,下列哪项能表示受刺激部位(箭头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11.下面的各段神经纤维模式图中,表示有一处产生神经冲动的和都处于静息状态的分别是(  )

A.a和e

B.b和f

C.c和f

D.d和e

12.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13.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是(  )

A.

B.

C.

D.

14.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

A.

B.

C.

D.

15.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会很快地发生一次怎样的电位变化(  )

A.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膜内外电位不变

16.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

B.神经元细胞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会产生动作电位

C.产生动作电位的为一类可兴奋细胞

D.刺激蛙的坐骨神经产生的正电波是动作电位

17.下图中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大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  )

A.神经膜离子分布内负外正

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

18.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的膜电位变化与对应的膜内外离子变化,据图分析,离子Ⅰ、Ⅱ分别是(  )

A.K+、Na+

B.H+、K+

C.Na+、K+

D.Na+、H+

19.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电位差发生变化,称之为动作电位,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产生的

B.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外流产生的

C.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产生的

D.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

20.生物体内的无机离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运输时一般属于协助扩散,而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时,属于主动运输。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的流动方式和恢复静息电位时K+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21.图为神经细胞在恢复静息状态过程中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运输过程,据图回答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图示可确定上方为细胞外,下方为细胞内

B.图示Na+和K+进出细胞为主动运输过程

C.静息电位指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D.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Na+外流

22.如图表示某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甲、乙两种离子出入细胞的情况。

图中①~④表示甲、乙离子出入细胞时不同的转运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甲是Na+,乙是K+

B.神经细胞膜在形成静息电位时对甲的通透性小,对乙的通透性大

C.受到刺激时,由于①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为内正外负

D.甲、乙离子出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3.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24.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2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溶液S换成纯水,给予神经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也能产生动作电位

B.如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b分别是Na+和K+

C.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原因

D.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形成的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兴奋

26.物质X会抑制神经纤维内Na+向外运输,物质Y可以促进Cl-向神经纤维内运输,现在分别用物质X和Y处理甲、乙两条神经纤维则(  )

A.甲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减小

B.乙神经纤维兴奋可能无法产生

C.甲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不变

D.乙神经纤维产生的兴奋无法传导到两端

27.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28.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某动物离体神经细胞电位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c点对应的峰值将降低

C.c~e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K+内流引起的

D.a~c段对应的膜内电位变化通常情况下为由正到负

29.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峰值分别是-70mv和30mv

B.若将该神经置于低Na+溶液中,则c点将会下移

C.a~c段的钠离子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c~e段的钾离子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30.下图为神经元动作电位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阶段膜内的K+浓度低于膜外

B.b阶段的电位变化是Na+主动运输所致

C.c阶段膜内的Na+浓度低于膜外

D.d阶段的电位变化是K+内流所致

31.在一定浓度的Na+溶液中,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示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受刺激后,由a变为c是K+不断进入膜内的缘故

B.由c到e的过程只消耗由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C.c点的大小与膜外Na+浓度直接相关

D.受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向轴突的方向传导

32.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如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表示静息电位,此时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

B.图中b点受到刺激后,膜上Na+通道开放,Na+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图中d点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

D.图中c、e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此时细胞内外没有离子交换

33.下图表示神经纤维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B.bd段主要是Na+外流的结果

C.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d点将上移

D.若受到刺激后,导致Cl-内流,则c点将下移

34.如图是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段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造成的,且不消耗ATP

B.bc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Na+内流造成的,也不消耗ATP

C.cd段膜电位变化的原因是Na+外流、K+内流,此过程消耗ATP

D.引起b时刻膜电位变化的因素一定是局部电流

35.神经电位测量结果如曲线图,该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4主要是由膜内K+在短期内大量涌出膜外造成的,该过程需要离子通道,不需要消耗能量

C.若组织液换成Na+浓度更高的海水,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下移

D.若组织液换成K+浓度更高的液体,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下移

36.将维持正常活性的蛙离体神经纤维浸润在任氏液(相当于蛙细胞外液)中,在t1时刻施加刺激,其膜内Na+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  )

A.O~t1时段,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强

B.t1~t2时段,神经纤维膜产生动作电位

C.t3时刻,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

D.用适宜浓度的KCl溶液代替任氏液,可得相同的实验结果

37.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如图显示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趋势(曲线1)和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曲线2),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c所需的时间和c点膜电位数值的大小均由膜内Na+浓度决定

B.b、d两点膜电位的数值均代表静息电位

C.曲线e~f段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多需要消耗能量

D.g点前后神经细胞膜内外始终存在离子的交换

38.如图表示两种果蝇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据图分析,突变体果蝇膜电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Na+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异常

B.K+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异常

C.Na+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异常

D.K+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异常

39.科学家发现shake突变纯合子果蝇对二乙酯乙醚极其敏感,二乙酯乙醚能引起纯合子果蝇神经冲动传导异常而发生惊厥,如图是shake突变纯合子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某神经纤维在A时刻受到刺激而发生的膜电位曲线。

参照该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说明突变纯合子与野生型果蝇因Na+外流,膜内电位由正变成负

B.BC段表明突变纯合子比野生型果蝇恢复初始状态慢

C.突变纯合子与野生型果蝇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相等

D.突变纯合子出现上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其神经纤维膜上与K+、Na+运输有关的蛋白质受到了二乙酯乙醚的作用

40.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41.下图中甲所示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乙所示为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电位。

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_______性发生变化,钠离子大量流向膜___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段。

42.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

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

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与分布的控制很可能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电位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静息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神经细胞膜内外K+、Na+的分布不均匀,膜外Na+多,膜内K+多,A正确;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依赖于K+外流,B错误;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对Na+通透性增大,Na+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正确;兴奋部位由于Na+大量内流,使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D正确。

2.【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能引起兴奋的最低强度和最短持续时间之间呈反比关系。

强度为40伏、最短持续时间0.2毫秒的电刺激,感受器就会兴奋,故B错。

3.【答案】D

【解析】当神经细胞未受到刺激时,膜对钾离子有通透性,膜内钾离子外流,造成膜外表现为正电位,膜内表现为负电位;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膜对钠离子透过性增加,膜外钠离子内流,导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造成膜外表现为负电位,膜内表现为正电位;兴奋过后,受刺激部位膜内钾离子外流,恢复为静息电位,膜外表现为正电位,膜内表现为负电位,故D正确。

4.【答案】C

【解析】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

5.【答案】A

【解析】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时变为内正外负。

6.【答案】B

【解析】神经纤维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所以神经冲动能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通过膜电位变化产生的局部电流进行的。

所以选B。

7.【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A中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负内正,表明神经纤维处于动作电位状态;图B、图C都不正确;图D中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表明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8.【答案】A

【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迅速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因此,受刺激部位的变化情况是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9.【答案】D

【解析】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A错误;兴奋传递过程中钾离子与钠离子回复正常状态是通过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内钾离子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C错误;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需要借助神经递质的传递作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会进入到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然后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所以需要内环境参与,D正确。

10.【答案】B

【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兴奋时,神经细胞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形成动作电位。

11.【答案】B

【解析】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外,所以表现为内正外负,对应图b;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多于膜内,所以表现为外正内负,对应图f。

12.【答案】D

【解析】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受刺激后,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

13.【答案】A

【解析】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静息时,由于神经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14.【答案】D

【解析】静息时,神经细胞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15.【答案】A

【解析】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由于Na+内流,使神经纤维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正确、B错误;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错误、D错误。

16.【答案】D

【解析】神经元没有受到一定强度刺激时,处于静息电位,当受到一定强度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即产生神经冲动,故A、B正确。

如果是普通细胞,受到刺激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故C正确。

刺激蛙的坐骨神经产生的正电波和负电波都是动作电位,故D错误。

17.【答案】B

【解析】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是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大量钠离子内流,使膜内变成正电位,膜外变成负电位。

18.【答案】A

【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造成的,故Ⅱ代表Na+。

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是K+外流造成的,故Ⅰ代表K+。

19.【答案】B

【解析】神经纤维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是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

20.【答案】D

【解析】Na+主要存在膜外,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外Na+顺着浓度差内流到膜内,为协助扩散,使神经纤维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恢复静息电位时膜内K+顺浓度梯度流向膜外,为协助扩散,使神经纤维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故D正确。

21.【答案】D

【解析】由于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故K+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故根据图示可确定上方为细胞外,下方为细胞内,A正确;据图示可知,Na+出细胞为主动运输过程,K+进细胞为主动运输过程,B正确;静息电位指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C正确;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K+外流造成的,D错误。

22.【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是K+,乙是Na+,A错误;神经细胞膜在形成静息电位时,对甲的通透性大,对乙的通透性小,B错误;受到刺激时,由于④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为内正外负,C错误;离子出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23.【答案】A

【解析】据题表分析,动物神经细胞膜内钠离子浓度低于膜外钠离子浓度,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细胞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故K+排出细胞的过程不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钠离子出细胞属于逆浓度不会通过通道排出的,C错误;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属于被动运输,D错误。

24.【答案】D

【解析】根据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可知,细胞受刺激后,膜外的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由于膜外的Na+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内,此过程是一个协助扩散的过程。

Na+带正电荷,进入细胞内,改变了局部的电荷数量比,使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当降低S中的Na+浓度时,再受刺激,由于膜外Na+浓度变小,进入细胞内的Na+数量就少了,内外电位差就会减小,即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膜内K+外流造成的,因而不受影响。

25.【答案】A

【解析】将溶液S换成纯水,给予神经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没有钠离子内流,膜电位无法形成内正外负,因而也就不能产生动作电位,A错误;静息电位时,Na+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膜外,K+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膜内;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Na+内流,导致膜内Na+浓度增大,形成电位变化,B正确;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形成膜内外电位差,同时与相邻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并发生电荷移动,因而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原因,C正确;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造成膜内外电位变化,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形成的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兴奋,从而使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D正确。

26.【答案】B

【解析】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引起的,动作电位是Na+内流导致的。

用物质X处理甲后,对神经纤维内外K+浓度没有影响,但会导致神经纤维内外Na+浓度发生变化,则甲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基本不变,动作电位可能发生变化。

用物质Y处理乙后,内流的Cl-抵消了部分内流的Na+,可能导致动作电位无法产生。

27.【答案】C

【解析】a~b段和b~c段表示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此时Na+内流,顺浓度梯度进行,该过程不消耗能量。

c~d段和d~e段表示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此时K+外流,该过程也不消耗能量。

28.【答案】B

【解析】a~b段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Na+通道打开,Na+通过协助扩散内流进入细胞内,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Na+通过协助扩散内流进入细胞内的量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