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0403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docx

《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docx

正太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报告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建筑业为核心产业,涉足房地产开发、国际贸易等多元产业竞相发展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公司。

拥有各类技术经济管理人才600多名,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00多名。

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装修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消防设施工程五个一级资质,地基与基础工程、公路工程设施总承包工程等多个二级资质和对外经营签约权。

拥有14个子公司,16个驻外分公司,11个直属项目部,经营地域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新加坡、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等多个国际市场。

截至到2013年底,企业总资产25亿元,资产负债率54%,银行信用等级为AAA级,最高授信额度5.2亿元,当年工程结算收入551508万元,利润23869万元。

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诚信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质量立业、市场拓业、科技兴业、精诚创业”的经营理念,积极实施科研设计、建材生产与施工管理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一五”以来,公司完成的3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80多幢,多项工程(含参建)荣获“鲁班奖”、江苏省“扬子杯”、上海“白玉兰杯”、湖北“楚天杯”等优质工程奖项。

公司技术成果主要有:

一是公司各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技术成果,逐步形成企业工法和标准;二是公司自主研发或与东南大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三是公司在国外项目施工过程中与国际组织交流学习、总结创新和消化吸收的国际前沿科技成果。

公司倡导以“绿色建筑、科技建筑、人文建筑”为核心的和谐建筑发展理念,在建筑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连续多年被授予“江苏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30强”、“江苏省先进建筑业企业”、“江苏省营业收入百强企业”、“江苏省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承包商60强”等荣誉称号。

公司在建筑业科技创新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连续被评为“江苏省建筑业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近年来,企业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先后建造了一批以“鲁班奖”工程为代表的高等级优质工程,积聚了一支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人才队伍,创造了一批以行业标准和国家级施工工法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成果,建立了一套高水平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按照建立“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公司以建筑业领域“四节一环保”为重点,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定位测量新技术、深基坑支护监测新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复杂钢结构建造技术、新型模板脚手技术、抗震加固技术、新型保温节能材料及技术、工具式结构围护技术等,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力度,先后主持完成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节能热水系统项目”,穹顶钢结构双向旋转累积滑移施工技术、预应力穹顶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等。

公司鼓励职工进行技术革新和创新,并重点针对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周转材料、施工机具、施工技术等进行创新,2011年以来,公司获得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7项;企业拥有有效专利数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公司同时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特别是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在重点、规模工程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规划的实施情况。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自成立以来,以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不断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健全产学研合作运行体系,以技术中心为创新龙头,以项目为依托,依靠一线施工技术骨干,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应用,时刻关注国际、国内施工前沿技术,让创新能力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增加经济效益,储备进军新领域、新市场的专有技术,为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供技术支持。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以企业承建的高、大、难、新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研究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不断建立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运行体系。

技术中心成立之初,便根据企业从事的领域、承建工程的特点,以及技术中心的实际及行业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的制定了适合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一是围绕房屋建筑施工领域的施工工艺、施工机具进行革新和创新,开发出新型工具、模板、脚手等周转材料,不断提高施工效率;二是积极研究新领域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为公司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军新领域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为我所用,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效益;四是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号召,重点开展节能保温、绿色施工成套技术方面的研究。

几年来,技术中心紧紧围绕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开展工作,通过不断完善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体系与制度建设,发挥技术创新的骨干作用,增强了企业技术中心在集团科技创新中的龙头作用。

基本形成以集团技术中心为龙头,以专业技术带头人和区域技术中心为骨干,以下属企业技术中心为分支,科研机构为辅助支撑的树状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利用社会资源,充分整合集团的现有优势资源,实现“由局部优势向整体优势、个体优势向团队优势、分支机构独享向集团共享”的转化。

近年来,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在施工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开发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目前公司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明专利2项。

不断改进和创新施工工艺,获得国家级工法3项,省级工法15项,行业标准2项。

不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特别是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使承建工程质量显著提升,施工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安全、环保施工,目前已获国家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项,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0余项。

技术创新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技术中心现有专业研发人员5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50%以上,研发设备原值934.7万元以上。

公司技术中心每年年初均下以公司年度技术工作计划,明确当年公司及下属单位技术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完成这些任务目标提出指导意见。

每年底对技术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和个人薪酬挂勾。

技术中心近期目标任务

在建筑施工新技术研发方面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目标项目:

078工程――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施工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主持或参加制定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1项,地方工程建设标准2项;

积极进行新工法开发,完成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3项;

重点在节能保温等新材料研制及新技术开发方面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同行合作研究开发项目2项;

引进高层次人才5名,培养高层次人才10多名,培训人才100人次;

建立、完善信息管理平台;

建设成为拥有人才、技术和资源综合性系统集成优势的开放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服务实体,为公司的经营开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1)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建设

 技术中心设领导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三个层次。

  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特殊性,战线长、竞争性强、地域宽、人员流动性大,因此我们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组建了具有建筑业特点的技术中心,即树状结构:

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1)决策层:

决策层是公司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由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副总工程师、技术质量部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技术骨干等10人组成。

委员会设主任1名,由总工程师担任;设副主任2名,由总经济师和技术部经理担任。

负责对集团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规划、计划、技术政策及重大科技项目进行审查、决策、指导、检查、监督,组织企业工法、科技成果、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优秀论文等企业内部评审工作,确保公司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技术中心主任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担任,副主任由集团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兼任。

  2)管理层:

管理层为综合办公室、科研开发管理部、财务管理部、检验测试中心、各技术研究开发所等部门组成。

由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项目、确定人员调配与引进资金、对外合作和项目成果验收等。

3)执行层:

  执行层由公司技术中心各研究所、材料检测与试验中心、各分公司施工技术研究所及在项目上的若干工程课题攻关小组等组成。

科研开发及管理部主要负责共性、关键性及超前3~5年中长期项目的开发,并为集团范围内的科技创新提供试验、检测和科技信息方面的服务、协调和管理。

材料检测与试验中心主要负责公司技术研究方面需要进行材料、成品、试件的检验与测试,同时也可进行市场检测任务的承接。

各分公司施工技术研究所负责根据承接工程项目的特点及需要,及时将需要进行研究攻关的课题报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审核,并负责项目攻关小组的有关协调和检查工作。

  若干工程攻关小组是根据承揽工程的特点,抽调相应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针对性的进行一题一研,面向实际,解决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各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的技术创新规划和计划,并结合本单位的施工、生产需要,以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开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创新工作。

三个层次形成了一个以公司技术中心为核心,以项目运行为纽带,层次分明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框架图如下:

 

(2)企业技术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

企业技术中心运行几年来,完善了《正太集团科技进步奖励办法》、《正太集团创优管理奖励办法》和《正太集团安全及绿色施工工程奖励办法》,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及验收管理制度、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产学研合作项目管理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检测规程、车辆管理办法、印信使用和保管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这些制度涉及了技术中心日常管理、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等全方面。

(3)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的保障

研发平台建设发展初期,企业领导思想高度重视、市场定位准确,在研发经费的保障在给予了大力支持。

每年按不低于上一年结算收入的0.3%确定全年科技活动经费总额,并根据科技研发项目计划对全年的科技活动经费进行分解,分解到责任单位和项目,定期检查各分公司是否按投入计划将资金拨付到位。

科研经费实行财务统一收取,专款专用;项目研究中期进行检查,项目验收后进行审核,对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课题研究而又节约成本的进行奖励,对超支的及时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预算。

2013年公司投入科技活动经费1743.2万元。

完善制度规范资金管理。

按照择优资助原则,进一步改进了科技计划申报、立项、审批、拨款制度,实行了常年受理、分批立项和先立项后资助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专家咨询制度,严格了经费拨款审批制度,建立了科技项目进度和科技经费使用跟踪制度,提高了科技经费投入效率。

(4)企业技术中心的激励机制

技术中心建立了适应科研机构特点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主要有《技术任职资格及晋升管理规定》、《项目考核激励办法》、《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激励制度,紧紧围绕项目实施目标管理,强调以成果论英雄,在求得技术中心员工共同发展的同时,机会和资源向优秀者倾斜,在中心形成“按绩论职、能进能出、动态循环”的竞争机制。

技术中心员工实行与公司其他员工不一样的薪酬制度。

技术中心员工收入=月基本工资+月度绩效工资+项目中期奖金+年底奖金+项目提成,其中月度绩效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具体参照公司技术中心员工薪酬管理规定执行。

项目提成是重要项目开发成功后对项目组人员的中长期激励,技术中心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公司员工平均工资的2倍以上。

在坚持薪酬、待遇引人留人的同时,坚持提供培训、进修和鼓励人才自由发展等条件吸引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根据个人的技术特点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公司有计划地给予人才培训和到国外继续深造的机会,鼓励个人考取更高学位和晋升高级技术职称,中心对考取与工作相关的更高学位的按一定比例报销学杂费,在职务、职称晋升上优先考虑。

同时,技术中心走校企联合办学培养人才的路子,满足个人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增强个人素质、适应知识更新的要求。

公司技术中心还计划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联合培养自己的研究生,提高创新团队的综合素质。

对于一些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公司正在制定虚拟股份激励制度,可以把个人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作为一项特殊的生产要素,科学量化后,按一定合理的比例来入股,让他们形成个人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关系,从而达到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的目的。

《公司内部工程专家与学术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中对被选为内部工程专家与学术带头人的,其薪酬与福利待遇都有明确的规定。

技术中心主要技术带头人:

范宏甫、胡明亮、何益民、钱艺柏

范宏甫:

男,1968年9月出生,南京大学毕业,硕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工程建设高级职业经理人,泰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为我公司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带头人。

胡明亮:

男,1963年出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鉴定专家,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南京市地基基础与深开挖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岩土力学学会理事,南京市高层建筑专家组专家,江苏省招标办评审专家。

在省“旧房改造地基基础评估”项目的研究中,主要负责“桩式托换”项目的研究,获建设厅三等奖,参加编写了《桩基础施工与管理》一书,以及南京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修编工作,主编“江苏省多节挤扩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近年撰写论文二十余篇。

现为正太集团技术中心外聘专家,是我中心地基基础学科带头人。

何益民:

男,1969年12月出生,东南大学毕业,本科,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工程建设高级职业经理人。

江苏省建筑业专家委员会专家。

主编的工法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12项,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篇。

现为我中心新型建材及结构施工技术带头人。

钱艺柏,男,196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

扬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本科双学历、学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工程建设高级职业经理人,全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活动诊断师;江苏省“333工程”科学技术学科带头人。

江苏省建筑业专家委员会专家、江苏省“扬子杯”评委专家、江苏省省级工法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评委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评审专家、国家优质工程评审专家。

主持完成国家级工法3项;完成江苏省省级工法11项;拥有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两项。

主编国家规范《无障碍设施施工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和国家行业规程《择压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4-2011)。

主编江苏省省级标准《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GJ32/TJ95—2010),参编的江苏省省级标准《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DGJ32/TJ155—2013);参编的江苏省地方规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GJ32/TJ143-2012);编写的《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成果编写与指要与案例》;参编的江苏省省级标准《医院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和参编的国家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正在报审中;

在《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等省级以上专业学术期刊和学术交流会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完成的论文《深圳骏皇名居超高层住宅施工新技术应用与实践》获江苏省建筑施工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超长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室工程施工》获03年中国建筑技术与管理创新论坛(上海)优秀成果奖。

主持完成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7项。

现为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兼新型模板脚手架及钢结构施工技术带头人。

企业技术中心现有工程技术人员52人,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33人。

外聘专家11人,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7人。

已形成一支技术素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团队。

(5)技术中心的创新环境

进一步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已制定《正太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发展规划》、《正太集团加强科技进步工作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实施细则,加快推进创业创新工作的发展。

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用于科研、技术开发、检测等方面的仪器仪表、科研设备、试验设备的投入,用于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方面的应用软件的购置,公司已有科研、检测、实验设备105台套,计934.7万元。

(6)技术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情况

技术中心成立后就开始研究、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适合本企业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和方法,提出推动产学研结合的计划和措施,加强了与国内知名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以及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

先后与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究热水节能项目,与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编写《抹灰砂浆技术规程》,2011年3月1日实施;与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联合编写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范》(DGJ32/TJ143—2012),2013年1月1日实施,与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编写的《江苏省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技术研究》(DGJ32/TJ155—2013),2013年12月1日实施,编写的《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成果编写与指要与案例》;参编的江苏省省级标准《医院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和参编的国家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正在报审中;

2012年与东南大学合作,结合国家重点工程――海南航天城工程总体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的需要,联合进行《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与火箭水平总装转运厂房综合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攻关,取得了初步成果;与盐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了基坑工程支护监测施工方案,解决了一系列施工技术难题。

我公司十分注重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专业对口合作,借助产学研平台,解决过程施工中的难点问题。

(7)企业间技术合作

进几年,我们以承建工程为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一些大公司的合作,先后与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建筑公司、新加坡和合私人建造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过多项良好合作,增强了与大公司的信息沟通,促进了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技术进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与新加坡和合私人建造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台模施工工艺,在四美苑公寓上成功应用,节约周转材料200多万元。

与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广州花都体育馆项目广州花都体育馆为肋形穹顶大跨度网壳结构,有24榀径向桁架、6榀环向桁架和中心压力环向组成结构体系,最外圈环向管桁架是国内首次采用的环向管桁穿预应力技术,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施工技术和工艺可借鉴,工程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

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服务功能,做好企业的助手和产学研结合的桥梁,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在大型钢结构体育馆、逆作法施工公司先后与经验丰富的上海建工集团等展开了技术合作。

公司充分利用拥有对外签约权和国外分公司的优势,针对国外项目的特点,加强与国外大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

每年组织科研技术人员赴国外考察交流。

(8)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我中心各种研发设备仪器共计105台套,原值达934.7万元。

具体见附件。

技术中心建筑面积约930平方米,按照有关建制要求,先后建成水泥检测室、混凝土研究室、钢筋力学室、防水材料室、混凝土标准养护室等专业室以及综合管理室、设备管理室、档案管理室、技术资料室等管理职能部门;中心仪器设备主要有2000kN压力试验机、1000kN万能试验机、600kN万能试验机、300kN万能试验机、300kN水泥压力试验机、5000N水泥抗折试验机、ISO水泥试验设备、建筑门窗“三性”检测设备、ZY-50型锚杆拉力计、防水卷材拉伸试验机、低温冷冻箱、混凝土维勃稠度仪、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高温炉、滴定分析设备仪器、桩检测仪、室内环境检测设备等。

技术中心做到人手一台电脑,并购置了中国建科院开发的PKPM结构计算软件、中望CAD软件、品茗施工计算软件各类深基坑、高支模、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等计算软件,基本满足各种结构及施工计算的需要。

根据技术中心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利用社会各类技术资源,包括更好地引进吸收高层次人才,改善研发条件,公司决定在南京河西科技园新建公司技术中心,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2015年竣工交付使用。

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

技术中心成立后,围绕企业企业发展和施工生产的需要,针对企业的实际,坚持原创性创新、自主开发、产学研合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企业间技术合作等几着并举,积极开展关于施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1)穹顶钢结构双向旋转累积滑移施工技术

结合正太集团承建的广州亚运花都新体育馆工程的施工,公司技术中心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对“大跨度穹顶钢结构高空双向旋转累积滑移施工技术”进行专题研究。

提出了利用屋盖支撑混凝土结构和搭设中心胎架支撑系统设置高空内外滑移滑道,承担单元拼装和滑移过程中桁架结构的重量。

穹顶钢结构件实行工厂预制,现场高空逐段集中拼装,节约施工场地,减少拼装支撑胎架和对其他专业的影响,解决了大型吊装设备吊装半径无法覆盖的问题。

滑移单元在固定平台高空拼装完成后,采用先进的液压顶推技术和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对拼装单元及其累积体在不同标高、不同半径轨道上进行同步滑移,保证屋面穹顶钢结构单元在整个累积滑移过程中的同步性和稳定性。

将穹顶屋盖钢结构划分为两个对称滑移分区,采用逆时针和顺时针同时旋转累积滑移施工方法,缩短钢结构安装工期。

将以中心对称的钢结构屋盖分段累积滑移到位,避免大面积搭建钢结构安装支撑架,减少高空作业和现场用地,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由于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地面拼装和高空逐段集中拼装相结合,然后进行高空双向旋转累积滑移,不需搭设满堂脚手架,减少大型起重机械,不同专业施工交叉影响少,施工安全性高,速度快,经济环保效益好。

通过对钢管桁架内的预应力索张拉建立预应力,改善结构受力,减小钢结构截面积,节省材料,减轻构件自重和变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该技术于该技术成果完成的《穹顶钢结构双向旋转累积滑移施工工法》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工法。

广州市花都区亚运新体育馆工程工程中成功应用,该馆为直径116m,高27.8m的大跨度肋形穹顶屋盖,由24榀径向桁架和5榀环向桁架和1榀环向钢梁组成,网壳中心连接一直径为7.5m的中心压力园环,总用钢量2400吨。

该工程设计新颖,曾获广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和全国优秀设计三等奖,施工工艺新、难度大;经研究采用穹顶钢结构双向旋转累积滑移施工技术,构件利用工厂和现场地面焊接拼装相结合的方法,有效的保证了工程质量,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危险。

利用胎架支撑系统和高空拼装平台相结合,避免了满堂脚手架的搭设,节省了周转材料70%以上。

滑移技术比外部多吊机吊装施工方法减少了1台250t履带吊,节约了大型起重设备机械费,单项机械费(包括租赁费和进出场费用)节省约1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缩短了钢结构屋架安装工期,比多吊机施工方法提前20多天工程完成。

利用对钢管桁架内的预应力索张拉建立预应力,显著减小使用状态下弦钢管的拉应力,减小钢管的截面积,节约材料。

预应力施工过程中采用分批同步张拉、逐根张拉以及单根钢绞线一端张拉,另一端补足的张拉方法,减少了预应力张拉设备。

施工占用场地少,对其他专业的影响小,装修和机电安装可立体交叉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及梁作为外滑移轨道的支撑,节约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