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024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docx

《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docx

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2

路基工程作业指导书

目的:

对路基土石方的施工进行全面的控制,确保路基作业施工的质量。

适用范围:

DK67+000~DK77+600段内所有路基作业施工工程

编制依据: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

《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4-98

六标段DK67+000~DK77+600段施工组织设计

一、路基工程的一般规定

1、基床厚度:

路基基床是指路肩施工高程至其下1.2m范围,是路基上部受列车动力作用和水文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一层。

基床分为表层和底层两部分。

Ⅰ、Ⅱ级铁路由路肩施工高程至其下0.5m为基床表层,表层下0.7m为底层;Ⅲ级铁路由路肩施工高程至其下0.3m为基床表层,表层下0.9m为底层。

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厚度为2.5m,由路肩施工高程至其下0.6m为基床表层,表层下1.9m为底层。

名词解释:

路堤结构:

由路堤本体、基底或地基和护道构成。

路堤本体:

由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和基床下至基底或地基面之间的填筑构成。

桥涵缺口:

桥缺口:

指桥台背后上方长度不小于桥台该度加2m的范围;涵缺口:

指涵管两侧每边不小于涵管孔径二倍的范围。

预留沉落量:

一般指为抵补路堤本体完工后的继续沉落而预先加筑沉落土的路堤加高或加宽量。

当考虑路堤地基的后期沉降时,预留沉落量应包括路堤本体沉落与基底或地基土的沉降。

预留沉落量不包括设计断面上的路基加宽量。

土料:

指天然土和岩石,包括经刨松,破碎的土石。

填料:

指用以填筑路堤本体和基底换填的土料,包括经筛选或按一定要求掺合加工的土料。

填料按其选用原则的要求表述为:

适用填料:

包括应用、宜用或可用于某规定部位的填料;宜用或可用填料:

指当应用填料缺乏,取用困难时,允许代替使用的填料;不适用填料:

包括严禁、不得和不宜用于某规定部位的土料。

渗水土:

指填料分类中细料土含量小于15%的岩块,粗粒土(粉砂、粘砂除外)。

非渗水土:

指填料分类表中的各类细粒土和粉砂、粘砂以及细粒土含量大于等于15%的岩块类土和粗粒土。

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mm地区,易风化泥质软块石按非渗水土考虑。

2、填料的分类、分组及使用范围:

路基填料选择是决定路堤能否形成坚固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填料的分类体现出填筑路堤的压实性、水稳性、渗透性和冻胀性等工程性质。

一般按填料的来源、粒径、形状、细粒部分的含量和塑性图,把填料划为岩块(包括块石和碎石)、粗粒土(包括砾石、砂类土)以及细粒土(包括粉土、粘性土)三大类,20小类。

另外根据填料本身的风化程度、级配的优劣,划分为ABCDE五组。

A组:

优质填料。

包括:

硬块石、级配良好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砂砾、粗砂、中砂等不风化的填料;

B组:

良好填料。

包括软块石、级配不良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砂砾、粗砂、中砂、细粒土含量再15%~30%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和细砂、粘砂、砂粘土、砂粉土等不易风化的填料;

C组:

可使用的填料。

包括:

软块石、细粒土含量在30%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和粘砂、粉粘土、粉土等容易风化的填料;

D组:

不应使用的填料。

包括风化严重的软块石、粉粘土、粘土等严重风化的;

E组:

严禁使用的填料。

包括有机土(就是含有腐烂的动植物,有臭味)。

二、路堤施工作业标准:

1、基床土的压实标准

用细粒土和粘砂、粉砂填筑基床表层,压实系数K≥0.95,基床底层K≥0.90;用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填筑基床表层,相对密度Dr≥0.75,基床底层Dr≥0.70。

在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地区,K值可减小0.05。

施工控制:

基床与其以下路堤的分界面和基床底层与表层的分界面,应予以压实整平,并由技术人员经过检查核对其高程后,再分别按基床构造的规定填筑压实。

基床每填高0.3m,(基床根据厚度依次分层填筑),压实密度及其均匀性应经过试验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方可在其上继续填筑。

2、基床的要求:

2.1应优先选用A组填料。

其次B组填料。

2.2当选用B组填料的砂粘土时,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地区,其塑性指标不得大于12。

2.3如不得不使用C组填料的细粒土含量大于30%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和细粒土中的粉土、粉粘土、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的地区,其塑性指标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

2.4严禁使用D、E组做基床表层填料。

2.5基床底层的填料可选用A、B、C组。

如不得不使用D组填料时,必须采取措施。

2.6施工控制:

此项主要是由施工技术人员依据《铁路路基施工规范》进行填料的分类,按规定取土样作试验,并严格控制填料的变化,确保使用合格的填料。

3、基床粒径的级配要求:

3.1基床表层中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5cm的石块。

3.2基床每一压实层的全宽必须使用同一种且条件相同的填料;上下层使用不同种类及条件的填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两渗水土填层间,粒径较粗的填料的D15与较细的d85之比应小于或等于4(D15为颗粒较粗填料中,颗粒含量占15%的粒径;d85为颗粒较细填料中,颗粒含量占85%的粒径)。

3.2.2非渗水土与渗水土填层间,颗粒较粗的填料D15粒径应小于0.5mm。

相邻填层填料粒径条件不符合上列要求时,两层间应加设垫层。

3.3施工控制:

由试验人员做填料的颗粒级配试验,从级配曲线图上查取D15、d85的值。

4、基床以下路堤标准:

4.1填料要求:

路堤基床以下部分填料,宜选用A、B、C组,如用D组应采取改良措施。

路堤浸水部分的填料,宜选用渗水土填料。

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要有防止振动液化的措施。

4.2压实标准:

用细粒土和粘砂、粉砂的压实系数K≥0.85;对于路堤浸水部分、桥涵缺口,有护坡填土和重型架桥面吊梁行使地段的压实系数K≥0.90。

采用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的相对密度Dr≥0.65,对于路堤浸水部分、桥涵缺口,有护坡和重型架桥机吊梁行使地段的相对密度Dr≥0.70。

5、基底处理:

路堤基底应根据施工时地面和土质的实际条件,按设计规定进行处理。

通常对基底的处理有:

5.1铲除草皮:

当基底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1:

10时,路堤高度大于1.2m可直接填筑再天然地面上;但路堤高度小于1.2m的地段,应清楚草皮;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向坡度为1:

10--1:

5时,无论路堤填筑高低均须清楚草皮。

5.2基底挖台阶:

在稳定的斜坡横向坡度为1:

2.5--1:

5时,原地面要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对基岩面上的覆盖层,宜先清除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以保留。

挖台阶应自上而下进行,随开挖随填筑压实,以保持台阶稳定。

5.3基底碾压:

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如松土厚度不大于0.3m,应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

压实密度均应比照与路堤结构相应部分的要求进行施工和检验。

5.4疏干基底:

预先疏干施工范围内的地表积水,并将地表晒干后再填筑路堤。

如遇水田、池塘,也可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按设计要求填筑路堤。

遇地下水时,设置的地下排水设备应及早完成,或以渗水土、不易风化的岩石填筑在路堤底部。

5.5软弱基底的处理:

水田水塘或饱和粉细砂基底,采取抛填片石、填砂、填砾石及其他土质加固措施时,应按《铁路路基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6、路堤填土压实:

6.1填土压实工艺流程:

填土路基一般划分为“四区段、八流程”。

四区段指:

填土、平整、碾压、检验四区段;八流程指: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各区段和流程内只允许做该段和流程的作业,不允许几种作业交叉施工。

每个区段长度可根据使用机械的生产能力、台车数量确定,但为了保证机械有足够的作业长度,最短不得少于40m,如果长度不够或因桥涵隔断不连续,也应按四个区段的施工程序,安排施工。

四区段位置应立牌标明。

6.2水平分层填筑:

6.2.1填土分层厚度应根据机械性能,要求的密实度,不同填料等经过试验确定。

6.2.2开工前主管技术人员应根据路堤高度及分层厚度,计算出分层数,压路机走行速度,碾压遍数,向工区主任、领工员及压路机司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主任、领工员应该认真控制号填层厚度,并配合机械随时调整层厚。

6.2.3填筑时应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土。

每层须采用一种填料,不得将两种及以上材料混填,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面应作成两侧1—4%的横向排水坡。

6.2.4当地形起伏,高低不平,应由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为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一致,边坡两侧各超填0.2--0.3m,竣工前刷边整平。

6.2.5细粒土和粉砂、粘砂填层的压实应在其接近最优含水量时进行。

当其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排水疏干、松土晾干或其他措施。

当含水量过低时,应加水润湿,也可先挖弃表土,取用含水量适当的底层土。

6.2.6填料的挖、装、运、铺及压实应连续进行。

在作业过程中:

对细粒土和粉砂、粘砂填料,应避免其含水量的不利变化;对粗粒土和软块石,应防止产生颗粒的分解、沉淀和离析。

7、摊铺整平:

7.1铺土要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整平,使土层厚度均匀,层面无显著的局凹凸(不大于30mm),以保证压路机能基本均匀进行压实。

8、碾压密实:

8.1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平整程度应由技术人员、领工员和压路机司机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才能进行碾压。

8.2对不同填料,应先进行压实试验,以确定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压实试验区域宽度至少为宽度为压路机宽度的三倍,压路机走行如S形,相邻两行中间重叠至少为0.3m,三行压实的土壤都应被压同样的遍数,并在中间一行进行密实度试验。

8.3压路机司机根据密实标准,填土厚度,按试验人员提供的控制遍数进行压实。

一般情况下为4—6遍,最多时亦可达8—10遍,如超过10遍应考虑减少层厚。

压实密度及其均匀性须经试验符合要求方可在其上继续填筑。

三、路堑施工作业标准:

1、路堑开挖方式:

路堑开挖方式要根据地形情况、岩层产状、路堑断面及其长度并结合土方调配合理确定。

1.1全断面开挖:

适于平缓地面短而浅的土石路堑,用挖装、车运机具施工。

1.2横向台阶开挖:

适于平缓横坡上一般土石路堑,用挖装、车运机具施工;较深路堑一般采用分层开挖。

1.3逐层顺坡开挖:

适于土质路堑,用铲运、推运机械施工。

1.4纵向台阶开挖:

适于土石旁山路堑;按土石方调配要求采用适当的机具施工;可利用土石自重或爆破运出土石。

边坡较高时,宜分层开挖;路堑较长时,可适当开设马口。

2、开挖土石路堑要遵守的规定:

2.1先检查坡顶、坡面,对危石、裂缝或其他不稳定情况,必须妥善处理。

2.2开挖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底开挖。

2.3在岩层的走向、倾角不利于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的地段,应顺层开挖,不得挖断岩层;应采取施工振动的措施;在没有挡土墙的上述地段,应采取短开挖或马口开挖,并设临时支护等措施。

3、边坡开挖的要求:

3.1正确标出边桩连接线,经常检查边坡开挖坡度,纠正偏差。

3.2坡面平顺,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无凹悬危石、浮石、渣堆、杂物。

3.3边坡上出现的裂缝、坑穴、凹槽要采用勾缝、灌浆、嵌补、支项等措施防护加固,嵌补平整。

3.4平台台面应有向路基侧沟排水的坡度。

3.5边坡防护施工不能紧跟开挖时,应暂时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作护坡时再刷坡挖够。

4、路堑基床施工要求:

路堑基床施工,应于开挖接近堑底时,鉴别核对土石,然后按压实的基床设计断面测量放样,开挖修整。

要求路基基面平顺,肩棱整齐,路拱坡面合度;爆破时局部缺损的路肩应以浆砌片石修补平整;填补凹坑应采用与路基面土石种类相同的填料,并加强压实。

四、路基工程的一般病害及预防措施:

1、路堤沉降:

A、反映现象为路堤沉降过大,对安全行车造成隐患或多上碴造成成本加大形成浪费;

B、产生原因:

地基处理不妥;填土压实度不够;冬季、雨季施工措施不健全;

C、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