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018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6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docx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docx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

  

 

  

2012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

 

  

 

 

 

 

 

 

 

   

 

 

 

 

 

非遗保护的初衷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在广州这样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新岭南文化中心的重要内容,非遗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价值的代表作,所以是保护的重中之重。

广州市非遗资源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大多可以产业化,这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而且可以以此为提升广州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文化发展以特色取胜,丰富的非遗资源是广州区别于深圳等珠三角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

在珠三角地区,东莞、深圳等地文化建设备受瞩目,但是广州有着深厚岭南文化的积淀,这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对它们的充分、合理开发将是广州文化得以在珠三角地区屹立的重要特征。

一2006~2011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顾

(一)广州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启动与三级名录及传承人体系的逐步建立

2005年3月,广州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非遗产保护工作就此正式启动。

2006年,广州市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

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和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分别从政府和学者的角度为非遗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

2007年2月13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广州市文化馆正式挂牌成立。

这是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负责执行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计划和工作规范;组织实施和指导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申报、保护和展览、宣传、推介及交流传播工作。

市非遗中心的成立不仅意味着非遗保护的最基层组织机构的健全,更意味着非遗保护工作有专门的机构专司其职。

由此,广州非遗工作按部就班地逐渐铺展开来。

广州自2005年非遗保护开始以来,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首先,在国际上,广州市拥有两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分别为粤剧和古琴艺术(岭南派)。

在国内,广州市已经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国家、省、市三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保护体系。

其次,广州市非遗门类比较齐全,各门类非遗传承人分布比较均衡,呈健康发展态势(见表1、表2)。

表1广州市非遗项目分类情况统计

表2广州市非遗传承人分类统计*

再次,广州市非遗项目占全国及全省非遗总数比例基本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

广州市非遗项目占全国非遗项目的百分比由第一批的1.05%提高至第三批的1.13%,占全省非遗项目百分比由第一批的10.26%提高至第四批的17.31%(见表3)。

表3广州市非遗项目占全国及全省百分比情况统计

(二)积极开展、参加非遗展示活动,提升广州市非遗显示度

对于鲜为现代人所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适度的展示是在短时期内让人们了解它的重要渠道。

为此,广州市在近几年开展了多次非遗展示活动。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自定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广州市在2008年、2010年、2011年均比较成功地举办了以普及非遗文化为目的的广场活动。

2008年6月14日在广州图书馆举行了“三雕一彩一绣”及榄雕、灰塑、砖雕的展示活动,并举办了非遗知识问答活动,向公众普及了非遗常识。

2010年6月10日,广州市文化遗产日活动以“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为主题,分广场演出和广场展示两部分进行,近30个非遗项目登台亮相。

广场演出包括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等,精彩地演绎了广州民间艺术独特的地域特色;广州展示以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为主。

这让市民充分领略到了广州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6月12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广州市各区还举办了各具特色的活动:

越秀区举办了青少年戏服设计大赛,海珠区举办了现场展演、建设青少年传承基地,荔湾区举办了持续一个月的粤剧展览……2011年6月11日,广州市“文化遗产日”非遗活动——广州市首届“广东传统醒狮表演赛”在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花都区炭步镇塱头古村落文化遗址广场举行。

全市12区(县级市)非遗保护部门和炭步镇选送的13支传统醒狮队、9支少儿醒狮队进行了以“挖掘传统醒狮技艺,传承优秀醒狮文化”为主题的精彩表演赛和巡游活动。

从这三次比较成功的非遗活动来看,广州市把“广场”和“展演”作为了活动关键词。

“广场”是城镇中的开阔场地,是城镇居民从事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的文化中心,[1]以此为活动地,更贴近市民的日常生活。

“展演”的意义在于不仅向市民单方向地输入非遗信息,更在于要与市民形成一种“互动”,从而让市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非遗活动中来。

可以说,广州市文化遗产日的非遗活动抓住了当下非遗保护中最核心的问题,即非遗从百姓日常生活中来,再回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

2011年,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及佛山、肇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岭南风格》系列展在广州塔第31层展开。

在3月29日、4月29日、6月29日、10月8日,先后多次展出广州市非遗代表作,主要包括“三雕一彩一绣”及珐琅、灰塑、榄雕、骨雕、戏服、广式家具、红木宫灯等。

这些作品绝大多数出自各个项目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手,展现了广州非遗的基本面貌。

其中3月29日展出的“高兆华玉雕艺术展”是借鉴性最强的一次展示。

这次玉雕展是广州玉雕界首次个人作品展,展出了高兆华先生玉雕作品53件,这既是对高兆华玉雕艺术的一次总结,也反映了广州玉雕的当代风采。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之《广州玉雕——高兆华玉雕作品精选》也于当天发布。

当天下午在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高兆华玉雕艺术研讨会”。

这种“实品展示、图书、研讨会”的模式既生动、形象,让普通大众容易接受,又具有一定的学术含量,值得其他展示活动借鉴。

广州市不但自己举办了诸多非遗展示活动,还积极地参加了全国各地乃至国际上相关的活动,抓住每一次可以抓住的展示本市非遗资源的机会。

2009年11月6日,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了广州玉雕、广州牙雕、广州榄雕、广绣、广彩、广州戏服、广州红木宫灯、广式硬木家具、广州珐琅、广州木雕、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等十余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参加了“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并邀请了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学文现场展示榄雕制作技艺。

同年11月12~14日,“第二届世界遗产旅游博览会暨第二届国际休闲旅游与旅游商、礼品交易会”在澳门威尼斯人会展中心举行。

广州市非遗中心组织了“广州玉雕”和“广州珐琅制作技艺”两个非遗项目参加了该次博览会。

并邀请广州玉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高兆华和广州珐琅制作技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志峰作现场技艺展示。

2010年5月,广州市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古琴艺术(岭南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谢导秀先生,应邀赴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演奏古琴,向欧洲学子精彩演绎了岭南古琴音乐艺术,受到学子们的热烈欢迎。

同年10月15~18日,广州市组织了广彩瓷烧制技艺、广州玉雕、象牙雕刻、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4个项目参加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2011年的世博会是一个举国关注的盛会,其中,为期5天的“广东周”是展示广东文化的重要舞台。

广州市携广彩、牙雕、玉雕、戏服、剪纸、醒狮等6项广州民间传统技艺进行展演,好评如潮。

广州市如此积极地参与全国及国际活动,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广州的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广州文化形象,而且可以增强广州本地人的文化自信及文化自觉。

(三)开展“非遗走进大学”及“青少年暑期传承班”等系列活动,探索大众传承新路

“传承”是非遗保护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广州市在重视传承人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的大众传承之路。

2009年,广州市非遗中心主办了“非遗走进大学”系列活动。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染织系和艺术设计系开设了广彩、广绣、玉雕的课程,编写了相关课程教材,将传统工艺美术正式纳入大学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系里组织大学生参观非遗作品。

2009年9月11日,广州美院2007级装饰艺术系全体同学在系主任万小宁教授带领下参观了广州市番禺莲花彩瓷实业有限公司;9月25日,广州美院2008级装饰艺术系同学共60余人在庞国华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陈家祠;11月12日,广州美院新松园展厅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非遗图片展示,以图片加文字介绍的方式为主,展出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医药、民间文学、曲艺、民俗等64个市级非遗项目以及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的介绍。

另一方面,院系还组织大学生到牙雕、玉雕、广式家具的工厂、工作室进行实习,现场跟传统工艺的大师、老师傅学习制作技艺,并举办了传统工艺精品展、工艺大师与学生座谈会等活动。

这样的参观与实践活动不仅使大学生切身地感受和认识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而且使学生可以将非遗文化的精髓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从而创作出很多兼具传统与现代风韵的作品。

同时,大学生的创作思路也会给非遗传承人以启发,促进传统艺术融入现代语境中。

此外,广州美院还主办了非遗专题讲座,邀请中山大学非遗中心副主任宋俊华教授讲授非遗相关理论知识,并就非遗保护现状及重要性与大学生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学生既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精英,又是即将走上社会的一个群体,在他们之中传承非遗文化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此次“非遗走进大学”活动虽然涉及面较窄,但是它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实践与理论的碰撞,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从2010年开始,广州市非遗中心开始在每个暑假举办青少年非遗传承班。

2010年8月2日,广绣免费传承班开班,共招收15名8岁以上的青少年学员,由许炽光等三位广州绣品工艺厂的老师傅担当教学工作,一对一、手把手地教。

9月,非遗中心又开办了“少年醒狮班”(收费),16学时为一期,一期招收20名8~11岁学员。

2011年暑假,市非遗中心举办了第二期公益性的暑期青少年非遗传承班,有“广绣”“醒狮”两项培训内容,学员们除了自付学习用品的费用外,无须缴纳其他任何培训费用。

其中,广绣班招收三个班共50名学员,依然由许炽光等广绣大师担纲教学,醒狮班招收24名学员,由南沙区黄阁镇大井村的醒狮队的两位主力进行教学。

从这两年青少年传承班开班情况看,传承活动以“精”为主。

一方面,传承班努力“精”减学员,以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一对一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授课老师“精”英化,许炽光是广绣行内具有较高声望的老师傅,曾先后获得“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绣的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

参加醒狮班教学的张梓康是广州体育学院龙狮协会会长,学习醒狮已有10年,张炽垣师承黄阁麒麟舞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们曾多次参加醒狮比赛,并多次获奖。

能够得到这些代表性传承人甚至大师级老师的亲手教授,是这些学员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二2012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

(一)广州市又添11项省级非遗项目及多名传承人

在名录方面,2012年3月,广东省文化厅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市共有11个项目入选。

其中,小凤饼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致美斋广式调味品制作技艺入选“传统技艺”类;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入选“传统医药”类;蔡李佛拳(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入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成为广州唯一该类市级以上项目;粤绣、象牙雕刻、广州榄雕、岭南盆景技艺入选扩展名录“传统美术”类;莲香楼广式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入选扩展名录“传统技艺类”;小柴胡制剂方法入选扩展名录“传统医药类”。

从该名录看,传统技艺类和传统美术类项目依然在名录中占有绝对数量优势,其他类项目则略显薄弱。

在传承人方面,2012年12月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498人,广州市象牙雕刻传承人张民辉、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广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文敏榜上有名。

10月,广东省文化厅公示了“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广州市何克宁等20位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