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0101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x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docx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二期)工程

工布江达至米拉山段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工布江达至米拉山段

第六标段项目经理部

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工布江达至米拉山段共设置两座隧道,分别为娘盖村隧道和松多隧道,本标松多隧道。

拟建松多隧道位于工布江达县松多乡境内,为分离式隧道。

松多隧道左线起点桩号为K4446+765~K4448+960,全长2195米;右线起点桩号为K4446+745~K4448+985,全长2240米。

1.2、地形、地貌

该隧道区属高山峡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

隧道范围内中线高程4200.5米~4766.0米,最大高差约566米。

山体自然坡度25°~55°,植被稀疏、主要以高原草甸为主,出口段生长少量灌木。

进出口均处于山前斜坡地带,山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隧道区两端洞口附近仅有狭窄山路通过,通行条件差。

1.3、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表水为尼洋河河水和出口段山体内出露的泉水,河水、泉水均属于常年流水。

河流走向为N165°转向N82°、河床横向坡度小于2.0%、水流坡度小于3.0%;河水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和积雪融化,地下水补给较少;排泄主要以地表、地下径流及蒸发为主,河水水位标高在4174.8~4220.3米之间。

隧址区范围分布4条冲沟。

根据调绘情况,隧址区发育季节性溪流和常年性泉水,沟面宽约0.5m~5.2m,隧道出口处发育两条冲沟,分别位于ZK4448+620~ZK4448+740和ZK4449+010~ZK4449+070,长度分别为920m和780m;由于隧道出口段主要为泥石流和崩坡积碎石、角砾堆积物,其空隙大,渗透性较强,所以沟内水流已向两侧山体部分渗入。

勘察期间水面宽约0.2m~2.7m,水深0.1m~0.5m,最大洪水水位约0.3m~0.8m。

1.4、气象

该区气候分界较为明显,本路段所处的米拉山以东地区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小气候复杂多样,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征。

气温垂直变化特别明显,年无霜期156天,年日照时数2016小时,昼夜温差大于10℃。

多年平均气温8.3℃,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15.8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4℃,极端最低气温-19.7℃。

多年平均降水量640.1mm,年最大降水量808.3mm,日最大降水量45.2mm,小时最大降水量16.5mm,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6月至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75%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359.6mm;空气相对湿度64%。

季节性冻土标准冻结深度为1.2米。

1.5、地质岩性、地质构造

根据两次勘测结果,结合地面地质调查:

隧址区进口段、洞身段为第四系崩坡积成因碎石、块石,分布不均匀;部分段落基岩出露,地层岩性为二叠系上统蒙拉组石英片岩夹石英岩,局部地段可见片岩。

隧址区出口段主要为第四系崩坡积、泥石流碎石、碎屑物和河流阶地堆积体卵石,分布不均匀,下部岩性为二叠系上统蒙拉组石英片岩,夹变质砂岩和板岩。

1、隧道进口段至洞身段(ZK4446+765~ZK4448+780、YK4446+745~YK4448+780)

(1)碎石、块石层:

灰黄色、灰色,中密~密实,粒径一般2cm~5cm、含量约60~70%,呈棱角状、粘土物充填,颗粒级配差;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片岩、石英岩,根据现场调绘、钻探、物探揭露覆盖层厚2~20.0mm,广泛分布于地表,其沿隧道轴线分布段落为(ZK4446+765~800、YK4446+745~770)。

(2)强风化石英片岩:

灰色、局部夹变质砂岩、板岩等,节理裂隙极发育,裂面见铁锰质浸染,岩质较脆,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部分块状、柱状,敲击声较沉闷。

根据钻探、物探解释成果,该层分布段落为(YK4446+770~820、ZK4446+800~880)。

(3)中风化石英片岩:

灰色、浅灰色,局部夹石英岩、偶见片岩,变质结构、片理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部分裂面见铁锰质浸染,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及少量块状,局部碎块状,节长5cm-30cm,块经4cm-8cm,岩质较坚硬。

倾角50°~60°,敲击声音清脆。

根据钻探、物探解释成果,该层分布段落为(YK4446+820~YK4447+020、ZK4446+880~ZK4447+100、YK4448+560~YK4448+780、ZK4448+600~ZK4448+780)。

(4)微风化石英片岩:

灰色、浅灰色,局部夹石英岩、偶见片岩,变质结构、片理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质较新鲜、坚硬,岩体较完整。

倾角50°~60°,敲击声音清脆。

根据钻探、物探解释成果,该层分布段落为(YK4447+020~YK4448+560、ZK4447+100~ZK4448+600)。

(5)F2逆冲断层

1、F2断层主要影响大里程端的强风化~中风化石英片岩,断层在隧道内的位置ZK4448+810~ZK4448+850、YK4448+880~YK4448+910段,断层影响高度约为隧道底板以下5m至顶板以上20m范围。

此段内隧道围岩以受构造应力影响的石英岩、石英片岩破碎成的碎石、块石为主并夹有大量泥状物质,且此段为隧道的富水段落。

2、隧道出口段(ZK4448+780~ZK4448+960、YK4448+780~YK4448+985)隧道出口处距离松多断面约300m,与F2断层断层大角度相交,角度约75°~80°。

受区域性松多断裂和F2逆冲断层影响,山体岩石极为破碎;经雨水冲刷和风化剥蚀作用,坡体上冲沟发育,坡脚多形成冲沟型泥石流堆积物,坡面为坡积碎石、碎屑流覆盖层,在靠近河岸段局部残留有阶地卵石层,下部地层岩性为石英片岩夹石英岩、局部夹变质砂岩和板岩,产状175-210°<35-55°。

(1)坡面型泥流及坡积堆积物:

角砾及碎石,分布于斜坡中、下部,灰色、中密~密实,主要由碎石、碎屑物组成,成分为石英片岩、板岩,砂性土充填,棱角状、颗粒级配差;残留阶地堆积物卵石,灰色,粒径2~12cm,次圆状,含量约60%,分选较好、母岩成分为石英片岩、花岗岩、石英岩,粘土和砂填充、含量约40%,含少量碎石、漂石和块石。

根据地调、钻探、物探解释成果,该层分布段落为(YK4448+880~985、ZK4448+860~960)。

(2)强风化石英片岩:

灰色、浅灰色,片理面倾角53°,局部夹变质砂岩、板岩等,节理裂隙极发育,裂面铁锰质浸染,岩质较脆,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部分块状、柱状,敲击声较沉闷。

根据钻探、物探解释成果,该层分布段落为(YK4448+780~880、ZK4448+780~860)。

本区段隧道出口段位于F2逆冲断层的上盘,受构造应力影响大,隧道围岩较差,岩体主要以块状、碎块状为主,且岩体内含有较多的粉细砂、黏性土颗粒。

二、钻爆设计

2.1、一般规定

1、开挖轮廓形状和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尽量减小开挖轮廓线的放样误差,应采用全站仪确定开挖轮廓线和炮眼位置。

2、通过爆破试验,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对振动波的监测,不断优化钻爆参数,实现光面爆破,把对围岩、支护及衬砌的扰动减到最低程度。

3、隧道开挖断面应以二次衬砌设计轮廓线为基准,考虑预留变形量、测量贯通误差和施工误差等因素适当放大,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预留变形量应符合设计规定,或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宽度、埋置深度、施工方法和支护情况等条件,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

(2)测量贯通误差应符合现行交通部现行《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4-98)中的规定。

(3)施工中应根据量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

4、当两相对开挖工作面相距40m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

当两端开挖工作面间的距离剩下10-15m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

5、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在有可能发生涌水、突发地段应加强开挖工作面与洞内后部工作点的联系。

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200m,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应根据爆破方法与装药量计算确定安全距离。

6、隧道开挖中所使用爆破器材的运输、贮存、检验、再加工、使用和退库、销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规定。

2.2、钻爆设计原则

(1)Ⅴ级围岩

采用台阶分部开挖法开挖,上弧及拱脚、边墙采用弱爆破,配合风镐开挖,核心土采用松动爆破配合挖掘机开挖。

循环进尺0.5~1.0m。

预留沉降量按12cm考虑开挖断面,具体根据量测结果调整。

掏槽方式:

掏槽采用掏槽爆破时振动较小且比较方便于手风钻操作控制的的楔形掏槽方式。

周边眼爆破:

上台阶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炮眼间距0.40~0.5m;下台阶周边眼采用预裂爆破,炮眼间距0.30~0.40m。

起爆方式:

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毫秒微差起爆,掏槽眼与扩槽眼的起爆时差不小于100ms,周边眼同段起爆,底板眼最后起爆。

(2)Ⅳ级围岩开挖爆破设计

开挖方式:

围岩条件较差时,采用上下台阶开挖,间距8~10m。

上台阶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循环进尺1.5m~2m。

下台阶与上台阶同步跟进。

围岩条件较好时,爆破循环进尺2~2.5m,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

预留沉降量按7cm考虑开挖断面,具体根据量测结果调整。

掏槽方式:

掏槽采用掏槽爆破时振动较小且比较方便于手风钻操作控制的的楔形掏槽方式。

周边眼爆破:

全断面或上台阶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炮眼间距0.45~0.6m;下台阶周边眼采用预裂爆破,炮眼间距0.35~0.45m。

起爆方式:

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毫秒微差起爆,掏槽眼与扩槽眼的起爆时差不小于100ms,周边眼同段起爆,底板眼最后起爆。

2.3、装药量设计

Ⅰ周边眼间距E、最小抵抗线W周边眼间距E是直接控制开挖轮廓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借助于经验公式E=Ki×d,一般情况下E=(8~12)d(d为炮眼直径);抵抗线W=(1.0~1.5)E。

本设计炮眼间距E为500mm,炮眼直径D为35mm,满足对E、W值的要求,施工过程根据爆破效果和具体岩层适当调整。

Ⅱ周边眼每米装药长度L、装药集中度q

①L=2m2.8[δ]c/(V0×ρ0)1.4—L1.4

满足条件:

每米装药长度L的精度达到0.005m即可

m——不耦合系数m=D/d=35/25=1.4

ρ0——炸药密度,采用2#岩石炸药,ρ0=0.95g/cm3

[δ]c——岩石抗压强度,弱风化灰岩,[δ]c=140MPa=1400Kg/cm3

V0——标准状态下,每克炸药生成气体的体积,查表取8000cm3/g

②q=(πd2/4)ρ0•L

=π×3.22/4×0.95×0.0261=0.2Kg/m

由于采用全断面一次爆破,符合2#岩石炸药对装药集中度q值的经验值范围。

Ⅲ炮眼数量N的确定

炮眼数量计算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N=S0/E+CS

=34.4/0.5+1.4×82.89=185(个)

S0——开挖面周长(m)

E——周边眼间距(m)

C——掏槽眼和扩大眼系数,中硬岩取1.4(m)

S——开挖隧道断面积(m2)

实践证明,该公式求得炮眼数量偏小,N取值在160~190个。

Ⅳ每循环装药量Q

Q=q•V

q——单位岩石炸药用量,由修正的普氏公式q=1.1K0(f/S)0.5计算求得q=1.1Kg/m3由于采用水压爆破,从而减少了炸药用量,通过现场实际爆破效果做对比分析结果节省炸药,q在此取0.9-1.2kg/m3为宜。

V——单循环爆破岩石体积(m3)

按此公式计算,Q=253.9Kg

2.4、各炮眼药量分配

围绕水压爆破关键技术,遵循药包对殉爆距离的要求,通过多个循环爆破效果对比分析,优化炮眼中上部注水长度与炮泥回填堵塞长度的最佳比例,后对各部位炮眼进行药量分配,掏槽眼及底眼采用大直径药卷,连续装药;辅助眼及内圈眼采用大直径药卷,连续装药,其装药量按照递减的原则进行分配;周边眼采用小直径药卷。

2.5、钻爆设计

本段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采用自制,隧道洞身Ⅴ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或CD法施工,IV级围岩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

洞口浅埋段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

具体施工步骤及方法:

⑴V级深埋及IV围岩:

主要适用于S-Ve,S-Vc和S-Vd围岩相对较完整时也可以采用此施工方案。

施工主要步骤:

1、环行开挖上断面Ⅰ、Ⅱ、Ⅲ;2、施作上断面初期支护1;

3、开挖上断面核心土Ⅳ;4、跳槽开挖下断面V;

5、施作下断面初期支护2;6、跳槽开挖下断面Ⅳ;

7、施作下断面初期支护3;8、施作仰拱4;

9、仰拱回填5;10、整体模2、二次衬砌6。

①隧道采用环行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施工中先按I、II、III顺序环行开挖上断面,施作初期支护1,然后开挖上断面核心土,下断面V、VI采用跳槽开挖,开挖后及时施作相应的初期支护2、3,全断面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仰拱4并进行仰拱回填5,然后按整体模二次衬砌6.

掏槽方式:

掏槽采用掏槽爆破时振动较小且比较方便于手风钻操作控制的的楔形掏槽方式。

周边眼爆破:

上台阶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炮眼间距0.40~0.5m;下台阶周边眼采用预裂爆破,炮眼间距0.30~0.40m。

起爆方式:

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毫秒微差起爆,掏槽眼与扩槽眼的起爆时差不小于100ms,周边眼同段起爆,底板眼最后起爆。

⑵洞口及V浅埋地段施工步骤及方法

·

图中希腊字母(I、II、III…)表示开挖顺序,阿拉伯数字表示衬砌支护顺序。

本施工为了配合EBZ260掘进机掘进高度进行设计。

施工步骤:

I、导洞及部分主洞拱部超前导管注浆支护;2、导洞上半断面开挖。

III、导洞及部分主洞上半断面初期支护;4、导洞下半断面开挖

V、导洞及部分主洞下半断面、仰拱初期支护;

VI、主洞拱部超前导管注浆预支护;7、主洞上半断面开挖。

Ⅶ、主洞上半断面初期支护;9、主洞下半断面开挖

Ⅹ、主洞下断面、仰拱初期支护;

Ⅺ、浇注仰拱、及仰拱填充;

Ⅻ、敷设防水板,采用模板台车全断面一次模筑二次衬砌混凝土。

本图适用于S-Va、S-Va加强、S-Vb、S-Vc、S-Vd衬砌施工方案,围岩隙发育,较破碎段落可采用此方案施工,围岩相对较完整时可采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

①V级围岩CD法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导洞和主洞上台阶的长度,主洞与导洞距离不大于12m,如若拱顶下沉或周边收敛过大应增加临时仰拱。

②隧道初期支护开挖一榀拱架的距离支护一榀拱架,每循环最大进尺不应大于1.5倍拱架间距,并尽早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和浇筑仰拱,时支护系统封闭成环,二次衬砌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综合分析,适时施做。

③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管超前、浆严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的原则,控制最大临界震动速度v≤15cm/s。

(3)Ⅳ级围岩开挖爆破设计

开挖方式:

围岩条件较差时,采用上下台阶开挖,间距8~10m。

上台阶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循环进尺1.5m~2m。

下台阶与上台阶同步跟进。

围岩条件较好时,采用全断面爆破开挖,爆破循环进尺2~2.5m,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

预留沉降量按7cm考虑开挖断面,具体根据量测结果调整。

掏槽方式:

掏槽采用掏槽爆破时振动较小且比较方便于手风钻操作控制的的楔形掏槽方式。

周边眼爆破:

全断面或上台阶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炮眼间距0.45~0.6m;下台阶周边眼采用预裂爆破,炮眼间距0.35~0.45m。

起爆方式:

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毫秒微差起爆,掏槽眼与扩槽眼的起爆时差不小于100ms,周边眼同段起爆,底板眼最后起爆。

2.6、水袋安装

往炮眼中注水的方法为采取普通塑料袋灌注水工艺,即利用自动灌水、自动封口的水袋封口机现场加工水袋,长度20cm/个,调整封口温度,以130~150℃为宜,要求水袋封口后不泄不漏、灌填饱满。

2.7、爆破器材

炸药:

采用2#岩石销铵炸药,周边眼采用φ25mm小药卷,其它采用20cm长,直径φ32mm标准药卷,每卷0.15Kg炸药。

雷管:

孔外采用电雷管引爆,连接件及孔内均采用非电毫秒雷管(1、3、5、7、9、11、13、15段),共8种段别。

导爆索:

周边眼采用导爆索不耦合装药。

2.8、装药结构

掏槽眼和底眼连续装药。

周边眼采用间隔不耦合装药结构,炮泥封口,装药结构见图

爆破装药结构示意图

2.9、装药连续网络

装药时,每2人一组,分片按照钻爆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进行装药,起爆网路采用复式联结网路,每一簇即“一把握”,导爆管在自由端15cm以上处,安装2个引爆雷管,各簇导爆管在自由端10cm以上处安装2各引爆电雷管,结均采用黑胶布包扎,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联结时注意:

导爆管不能打结和拉细;各炮眼雷管连接次数相同;网路连接好后,要有专人负责检查。

2.10、炮眼布置原则

1、掏槽炮眼布置在开挖断面的中部采用直眼掏槽,炮眼方向在岩层层理或节理明显时,不得与其平行,呈一定角度并尽量与其垂直。

2、周边炮眼沿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以保证爆出的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3、辅助眼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和掏槽眼之间,力求爆下的石渣块度适合装渣的需要。

4、周边眼与辅助眼的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以保证开挖面平整,但掏槽炮眼加深10-20cm。

5、炮眼布置数量视隧道开挖断面的大小和围岩情况而定。

2.11、钻眼

钻眼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炮眼的深度和斜率应符合钻爆设计。

2、当采用手持凿岩机钻眼时,掏槽眼眼口间距和眼底间距的允许误差为±5cm;辅助眼眼口间距允许误差为±10cm;周边眼眼口位置允许误差为±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3、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及装药量,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4、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

5、采用手持凿岩机凿眼,当凿眼高度超过2.5m时应配备与开挖断面相适应的作业台架进行凿眼;钻孔作业应定人定岗,尤其是左右侧周边眼司钻工不宜变动。

6、当采用凿岩台车开挖时,对钻眼的要求,可根据台车的构造性能结合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2.12、控制要点

1、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和微震控制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装药量,以减小对围岩的扰动,控制超欠挖,控制洞碴粒径以利于挖堀装载机装碴。

2、隧道开挖每个循环都要进行施工测量,控制开挖断面,在掌子面上用红油漆画出隧道开挖轮廓线及炮眼位置,误差不超过5cm。

并采用激光准直仪来控制开挖方向。

3、钻眼必须按设计指定的位置进行。

钻眼时掘进眼保持与隧道轴线平行,除底眼外,其它炮眼口比眼底低5cm,以便钻孔时的岩粉自然流出,周边眼外插角控制在3~4°以内。

掏槽眼严禁互相打穿相交,眼底比其它炮眼深20cm。

4、装药前炮眼用高压风吹干净,检查炮眼数量。

装药时专人分好段别,按爆破设计顺序装药,装药作业分组分片进行,定人定位,确保装药作业有序进行,防止雷管段别混乱,影响爆破效果。

每眼装药后用炮泥堵塞。

5、起爆采用复式网络、非电起爆系统,联接时,每组控制在12根以内;联接雷管使用相同的段别,且使用低段别的雷管。

雷管联接好后有专人检查,检查雷管的连接质量及是否有漏联的雷管,检查无误后起爆。

6、开挖中注意观察石质的变化情况及爆破效果,及时调整钻爆设计。

7、控制隧道底超欠挖,保证底面平顺。

保持临时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积水浸泡围岩。

2.13、光面爆破措施

为了取得理想的爆破效果,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下列措施进行操作:

严密组织:

光爆钻孔时,应由专人统一指挥协调,认真实行定人、定位、定机、定标准、定数量的岗位责任制。

测量定位:

先由测量班在掌子面测出炮孔位置,并用十字线标定,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炮眼方向。

掏槽:

全断面开挖时采用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台阶法开挖时采用复式楔形掏槽。

掏槽眼炮孔超钻200~300mm,并加强装药。

钻孔:

分区按顺序钻孔,刷帮压顶钻孔时,固定技术熟练的司机施钻,提高钻孔的速度和准确性。

开口时慢慢推进,特别是要控制好周边炮眼的钻孔精度和外插角,达到定位准确,开挖轮廓平顺,炮孔末端齐整的要求。

清孔验孔:

钻完一孔后及时进行清孔验孔,炮眼检查的标准为:

“准、直、平、齐”;炮眼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各炮眼相互平行,孔底要落在同一平面上。

炮眼验收合格后,清除孔内的碴粉,准备装药;对不合格的炮孔要坚持重钻。

装药联线:

选用低爆速、低猛度、传爆性好、威力大的炸药,并与岩石的波阻抗相匹配的炸药。

各类炮眼采用合理的装药系数,周边眼选用小直径药卷不耦合装药,事先将药卷按照设计间距固定在小竹片上,然后轻轻地送入孔内;掘进炮眼连续装药,掏槽眼药量要加强。

炮孔采用机制炮泥堵塞,炮孔最小堵塞长度不得小于200mm,联线应确保内圈眼的爆破效果和周边眼同时或分段起爆。

爆破网络检查:

装药联线完成后要对整个爆破网络进行全面检查,在确认整个网络无误后方可起爆。

不断优化爆破设计:

每次钻爆完成后,技术人员与爆破人员一起检验爆破效果,主要检验石碴块度是否均匀、周边眼炮痕保留情况、炮眼利用率等,根据爆破效果及围岩实际情况,调整钻爆参数,以求取得更好光爆效果。

Ⅳ级围岩光爆开挖炮眼布置见图。

2.14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注意事项

为保证小净距隧道中夹岩柱在开挖工程中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小净距隧道在开挖应在先开挖一侧(左洞或者右洞)进深30m方能进行另一侧开挖施工。

(1)V级围岩开挖

V级围岩地段原则上采用人工开挖,若需要爆破采用控制爆破,左线隧道右侧(后期开挖洞室的内侧)如果需要爆破开挖,则要求采用预裂爆破。

爆破震动速度不大于20m/s。

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5米。

(2)V级围岩开挖

小净距地段Ⅳ级围岩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炸药量,爆破震动速度控制在25m/s。

隧道采用短台阶法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8~1米。

先期开挖的左洞仰拱施作面必须超前右洞开挖面5m以上。

如果下半断面需要爆破开挖,则二次衬砌距离下半断面开挖面保持在≤50米,左右侧二次衬砌施工应同步进行,不宜错开太多。

(3)小净距隧道开挖原则

①小净距隧道开挖时应按照“能挖不爆”的原则进行开挖,尽量使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如果一定需要爆破时应严格遵循“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进行施工。

②小净距隧道的钻爆设计基本上类同于正常分离隧道的钻爆设计,但在孔深、单孔装药量上较正常分离隧道少。

在钻爆时及时收集整理资料,随时调整爆破参数。

③对于小净距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应检测围岩在爆破影响深度以及爆破震动对周围其他建筑物的破话程度。

监测爆破震动应遵循下列原则:

a、应考虑爆破方法、药量、距离、地质状况等因素,确定爆破最大振幅、频率。

b、监控爆破对地面的震动影响,宜在铅垂方向及相正交的两个水平方向(其中一个方向为爆破点方向)上同时测定。

c、检测爆破震动值的空间衰减时,至少应设3个测点。

三、火工品管理

3.1炸药库的设置

1、我部在K4449+600右侧1KM位置设置一座炸药库,建筑面积约为300m2,库房采用砖混结构,炸药箱采用20T移动式炸药箱及2万发移动式雷管箱,炸药库设置有消防沙池、灭火器、灭火锹、防雷设施及安保监控报警设施等。

2、炸药库由民爆公司派遣的库管员1名,安全员1名,爆破员1名,公安局派遣1名保安员,并挂设各种安全制度及岗位职责。

3.2、爆破工程管理员、爆破技术员与爆破员应具备的条件及职责:

1.爆破工程管理员:

应由从事三年以上爆破工作,无重大责任事故,熟悉爆破事故的预防、分析和处理,并持有安全作业证的爆破工程技术员担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