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9637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docx

《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docx

静脉输液工作总结共32页

静脉输液工作总结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工作总结

一:

静脉输液治疗专科组工作总结  

  气道护理学组半年工作总结  

  气道护理学组在护理部统筹及指导下,得到了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使气道护理学组基本能按活动计划开展工作,现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气道护理小组活动完成情况  

  1.专科例会:

按计划举行气道护理小组例会,讨论各科存在气道护理难点问题,解决一些共性存在问题,对成员进行沟通,了解成员对气道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以便有针对性进行下一步培训。

  

  2.业务开展情况:

  

  1)气道湿化护理要点床边教学:

探讨了间断气道湿化法与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法在严重外伤患者人工气道湿化中的运用效果。

利用现场教学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大家能掌握气道湿化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同时也聆听了各科室在湿化护理中的难点,有的放矢做好了培训工作。

  

  2)利用海报形式(每月发放一次)及时更新气道护理知识新进展,让大家了解气道护理前沿知识。

  

  3)根据护理部指引,接受全院与气道相关护理会诊。

  

  3.护士培训情况:

  

  1)1月份派出xxx参加广东省护理学会举办的静脉输液护理理论与实践学习班  

  2)2月份派出xxx参加xxx学习班  

  3)5月份派出xxx参加xxx学习班  

  二、目标计划完成情况:

  

  1、制定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护理流程指引。

  

  2、制定气道湿化标准指引

二:

输液小组工作总结_。

  

  输液小组工作总结  

  20xx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里我们输液小组的工作,有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1、积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学习。

  

  今年,我们组织了多次小组学习,建立了“爱的点滴”QQ群。

8月组织了一次PICC置管并发症案例分析会,通过对上半年PICC置管中3例比较典型的并发症进行案例分析,让小组成员更直观、系统的学习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同时强调了输液工作前瞻性评估的重要性,要求各小组成员回科室督促科室护理人员规范静脉输液行为,积极预防输液并发症。

  

  10月初,副组长彭艳参加了湖南省静脉输液年会,学习了20xx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并在回院后组织了全院性专题业务学习,对我院的静脉输液技术起到了有效的督导作用。

  

  2、PICC置管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院有两名已获正规资质的PICC置管师,还有一名年青护师在进修期间重点参与了PICC置管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相关技术。

今年全院共实施PICC置管21例。

其中外一6例,外二3例,内二1例,内三2例,骨科9例。

目前,大部分外科医生都已形成按需置管意识,今年外科置管病例较去年有所增加,置管患者多为癌症术后化疗患者。

其余科室置管病例多为血管条件差、治疗周期较长的输液患者。

  

  为进一步规范PICC置管技术,今年我们在骨科专门设置了一间PICC置管室,有效地改善了置管环境,降低了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3、护理科研及论文的发表。

  

  输液小组关注的不止是PICC置管,而是所有的输液相关技术。

针对我们临床输液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输液工具的使用,我们申请了医院科研项目《静脉留置针的安全管理》,并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逐步改进输液技术,积极防范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撰写了论文《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均已发表或待发表。

  

  4、开展PICC门诊维护,扩大社会效益:

  

  去年,我们仅仅为本院置管患者提供门诊维护服务,接受了少量外院患者的门诊咨询。

今年,在此基础上,我们接受了省级医院置管的PICC后期维护20多人次,较去年明显增多。

  

  5、积极吸收新鲜血液,扩展输液小组队伍。

今年又有4名同志加入我们输液小组,目前小组成员共有14名。

并建立了QQ群“爱的点滴”,方便了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

  

  二、工作中暂时面临的困难。

  

  1、意识的待加强:

部分护理人员对输液技术相关知识的重视度不足。

尤其是部分年青护士满足于输液的“一针见血”,而忽略了输液的前期静脉准备、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等。

  

  2、置管病例数量难以提升。

今年输液小组PICC置管例数较去年不升反倒略有下降,我们分析有如下原因:

  

  

(1)受医院在院人数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置管为15例,但由于下半年住院人数的减少,置管仅为6例。

  

  

(2)病种的限制。

PICC多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而我院没有肿瘤专科,而外科肿瘤化疗患者少,从而限制PICC的发展。

  

  (3)PICC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相互协作。

比如置管术后导管末端定位需要放射科协助,如果出现血栓需要血液科指导溶栓等,而医院的学科建设以及相关领域对PICC的关注度还有待继续完善。

  

  (4)关于导管材质。

目前我院选用的PICC导管为德国贝朗PICC管。

此导管的优点为价格较低,患者易于接受。

缺点是材质偏硬,易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穿刺针粗,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和患者的疼痛感;而最大的不足是留置时间仅为三个月,不能满足化疗患者的需要,今年外科就有一位患者为了完成化疗两次置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当然,困难是暂时的的,我们已积极查询了其他PICC导管,采购中心正与“康新”、巴德PICC导管供应商积极联系。

这类导管留置时间可达一年,基本能满足化疗患者的需要,虽然价格较之前导管要高,但材料费和置管费均能纳入三保病人报销范围,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我们的努力,我相信这些困难都会迎仍而解,我们的工作也会开展的越来越好。

三:

静脉输液治疗总结  

  我们的静脉输液治疗还仅限于单纯穿刺及遵医嘱用药。

我们的护士各方面知识都有欠缺。

因此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我院特举办了培训班

四:

医院输液工作总结  

  医院输液工作总结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并完善制定了各班护理人员的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护士各尽其职。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

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抓起,杜绝漏洞。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三查七对制度。

登记,加药,穿刺,更换液体等。

  

  (3)认真填写并完善各项登记记录。

  

  3、认真执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  

  二、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严格按工作计划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制定出下周工作重点。

  

  2、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使每位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各项业务水平。

  

  3、认真执行日测日检工作,护理人员每天认真真实统计好个人工作量,业务收入等日常工作。

负责人不定期抽检,及时发想问题及时解决。

  

  三、服务质量管理  

  1、认真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积极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并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礼仪培训,在工作中很好应用,提高满意度,增进护患情感,拉近护患距离。

  

  2、开展健康教育,对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8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四、加强业务技术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增加对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培训,以增加知识面。

  

  2、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扩大知识面。

  

  3、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

  

  4、每月组织急救知识培训并考核内容。

  

  5、鼓励每位同志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6、护理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年轻护士学习老同志实践经验,老同志学习年轻同志知识面,新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院内感染与质控的管理  

  1、科室坚持了每天对输液大厅进行紫外线消毒,在病人众多的情况下确保安全,未发生一例交叉感染。

  

  2、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监测。

  

  3、对于出现差错事故及时上报,不漏报,不瞒报,实事求是,专人管理,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定性。

大家共同发言引起大家重视,避免给患者带来伤害。

  

  六、存在问题:

_。

  

  1、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不到位,有时因让患者等待时间长而引起患者家属不满。

  

  2、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急诊急救知识欠缺。

  

  3、个别护理人员工作不认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并改正。

  

  半年来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绩,但也存在一定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希望医院领导给予批评和指正!

五:

静脉输液操作总结

  摘要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护士不再单纯被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而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患者实行全方位细致的服务。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最常见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在千百次的实践和革新尝试中也一直在不断进步。

  关键词静脉输液;操作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百余年来,护理学通过实践研究并结合其他知识,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护理质量的需求更是越来越高,护理操作已不单只是一门操作,更可以说发展成为一门艺术。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临床上静脉输液最多见。

通过静脉输液,不仅可以及时快速补充体液、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通过输送药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并且越做越好。

笔者将在静脉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及一些技巧总结如下。

  1.配液体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去敲开安瓿

  对于需锯的安瓿,锯痕应小于1/4周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抽吸安瓿针头置于安瓿中部,因为针头置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置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2.血管的选择血管选择的正确与否是能否“一针见血”的重要因素

  通常护士都会选择柔软、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可临床上常可遇到很多年老体弱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他们的手足静脉大多细小表浅而且皮下脂肪少、血管活动度大,稍不注意就可能使穿刺失败。

所以在穿刺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血管特点,看清血管走向,摸清深浅,而且在进针时宁浅勿深。

对于那些血管极不好找的患者切忌用手拍打血管,那样容易使凝血功能不好患者的针眼再次出血,我们可以让患者手热敷或下垂几分钟,也可以借助血压计:

按照常规测血压的方法绑上袖带,充气后很快可以发现血管被暴露出来;抢救患者输血时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用血压计袖带给血管加压,让血液在短时间内输送到患者体内达到抢救的目的。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输液贴的使用

  现在临床上大多数用的都是CA-2型的输液贴,在贴液贴时习惯先用一条胶布贴住针柄,再用一条贴于针眼上,这样一来,很容易污染针眼,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先撕开末端保护膜的一个小角贴于治疗盘上,然后把未贴于治疗盘上的两条胶布一起撕下来贴于针柄和针眼上,最后一条固定,这样不仅提高了输液速度也加强了无菌操作。

  4.进针技巧

  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角度大需将针头上挑,让患者疼痛,所以在穿刺时,护士用左手把患者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然后持针以10°~20°从血管正中快速刺入,见回血后轻压针柄使角度小于15°后再进针少许,这样便减轻患者疼痛。

  5.调节滴速

  一次性输液器的使用加大了操作的安全性,但久而久之便会发现一次性输液器的调节器容易失控导致滴速不好控制。

笔者通常按患者的自身情况与药液的理化性质来调节滴速,可绝大多数患者在输液时都希望尽快输完,尤其在临近吃饭或急需大小便时,此时患者往往自行调快,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在输液前我们有责任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并解释药物速度加快的后果,无其是对于那些心肺功能不好或输入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护士更应加强巡视勤观察,避免意外的发生。

拔针的最佳时间为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以便让患者输入尽可能多的药液。

拔针也有它的技巧:

通常我们都讲究“一轻、二快、三按压”,在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下贴于针眼的那条胶布不分离,根据进针角度及针头走向进行拔针,先按与血管纵轴平行的方向慢慢向外拔针少许,然后抬高约10°~15°的角度快速把针拔出。

将针头拔出后应快速按压,切忌边拔边按,这样不仅让患者感到疼痛,还容易把胶布上棉条纤维带入血管,也不可边按压边揉,这样容易使已经凝血的血管重新出血。

针尖刺入血管针眼要比皮肤肉眼所见针眼高~,为了更好地止血,应鼓励患者用多指一起按压,做到真正的彻底按压。

对于凝血机制好的,我们一般要求患者按压2~3min即可,对于凝血机制较差患者则需按压20min以上。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六:

护理知识总结

护理实习——输液知识

  一.正确看待“输液”。

  “输液”在医学术语中叫做“静脉点滴”或叫“静脉输液”。

有些病人或病人家属十分信赖“输液”,不管病情轻重或有没有必要,一开口就说“吊两瓶水(输液)就可以了”。

这种“不打吊水病难好,输液一挂病就跑”的输液万能的想法是不妥的。

  “输液”固然有它的许多优点,如药效起效快,某些对皮下、肌肉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亦可采用静脉用药;可将药液加入“吊水”中滴注等等。

但是“输液”有时也有意想不到的烦麻:

  

(1)易引起感染。

如果注射器、针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引起针眼处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等。

  

(2)易引起不良反应。

“输液”的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率比口服的要高得多。

如输液反应、胃肠道反应、空气栓塞、晕针等,有些可以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

  (3)易染上传染病。

输液最易通过血液、血液的代用品或交叉感染(尤其是在某些地区一次性输液器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而传染上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以及艾滋病。

  (4)耗时费钱。

  因此,治疗疾病不能完全依靠输液,必须依据病情来决定,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为什么有的输液瓶上要裹上黑布?

  医院有时可以看到输液瓶上包了一层黑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道理很简单:

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促使某些药物的氧化、分解和变色,如肾上腺素经日光照射后易氧化变成红色、棕色,产生有毒物质;当你遇见“输液”瓶裹有黑布的静滴液时,请你不要认为这是“多此一举”,随意将其掀开,以免达不到治疗效果和发生意想不到的毒性反应。

  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1.输液以什么样的速度最合适?

输液在速度上也是很有讲究的。

每分钟以多少滴最为合适呢?

这个问题是灵活和复杂兼而有之。

一般情况下,成人以5O滴/分钟左右,儿童在20滴~4O滴之间,但在下列特殊情况下,要视病情、体质等灵活调整:

  

(1)老年人和儿童,心肾功能较差或不太完善者,以慢速滴注为宜,一般在2O滴~30滴之间较妥。

否则会在短期内输入大量液体而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或因肾排出受阻而全身浮肿。

  

(2)对患有心肺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尽量不要输液,以免加重上述器官的负担。

若非用不可时,宜严格控制入液量和滴速,入液量一般控制在25O毫升~50O毫升,滴速控制在15滴/分钟以内。

  (3)因腹泻、呕吐、出血、烧伤等严重脱水或休克的患者,入液量要大,有时可达400O毫升~6500毫升/24小时,滴入速度要快(6O滴~1OO滴/分钟),甚至更快,必要时可多通道输液,以尽快增加血溶量而促使病情好转。

快速而大量输液中要严密观察病情,以防循环负荷过重及脑、肺水肿。

  (4)不同的药物,滴入的速度也有快慢之分。

比如高渗溶液(5%糖盐水,脉通,低、中分子右旋糖酐等),由于渗透压高,会在短时间内使血容量骤增,如果速度过快,常可以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又如含钾的药物,配制的浓度要低,输液的速度不要过快,以免产生高血钾而发生危险。

上述两类药物的滴速一般要控制在15滴~2O滴/分钟。

此外对于血管活性药物升血压时,应注意血压升降情况随时调整滴速。

而在治疗颅内高压时,静滴的速度要快、最好是静脉推注,要求在15分钟~30分钟内注完250毫升20%甘露醇,太慢则起不到降颅压的作用。

  输液过程中,病人或病人家属不要认为输液快几滴慢几滴无所谓,或因躺着着急,而任意扭快滴速,这样的作法是不对的。

最适宜的滴速是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的,因此千万不要随便加快或减慢滴速,以防意外发生。

  四.防止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等),或在输液过程中因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或局部静脉感染,并因此产生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现象,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这叫做静脉炎。

出现静脉炎应如何处理呢?

  (l)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

方法是将上述药物把纱布或毛巾浸湿,盖在静脉炎出现的部位,然后盖上塑料布,再用多层温湿毛巾(约6O℃左右)保温。

每隔5分钟将内层和外层都更换一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一日2次。

  

(2)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

将如意金黄散撒在多层纱布上,然后敷在静脉炎处,外层用塑料布裹住再贴上胶布,每天两次换药。

敷后患者有清凉、舒适感,起到止痛、消炎作用,效果很好。

如合并感染,可应用抗生素治疗。

  (3)必要时可用超短波治疗。

只要按照上述方法处理,静脉炎很快就可消失。

 

七:

护理工作总结精选

  篇一:

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20xx年护理部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努力开展工作,从根本上改善了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在此期间,我们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不断探索。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力推进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范纲要(20xx-20xx)》和贵州省卫生厅文件精神,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1、目前,我院已开展优质护理病房6个,覆盖率为60%;

  2、组织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长及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医院好的做法,拓宽思路,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科室之间交叉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二、加强管理,强化措施

  1、每月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通过开展调查分析,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积极进行整改。

  2、完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及护士的业绩挂钩。

  3、护理部每月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进行检查,将优质护理与护理质量有效结合,找出不足,及时按照检查标准的要求逐一完善我院护理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我院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4、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优先满足“护理示范病房”人力资源配置,保障基础护理有效落实。

  三、突出重点,拓展内涵

  1、创新模式,学习先进做法。

动态调整绩效考核制度及分配方案,将护士完成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及住院患者满意度等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2、明确工作职责,实施责任护理。

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制,人人都是责任护士,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3、改革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

实行无缝隙、全程责任护理。

  4、根据科室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配置情况将护士责任分组,设置责任组长、责任护士。

  5、简化护理文书,使用护理电子病历,缩短书写时间。

制定各种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统一制定书写模板,规范全院护理文件书写,将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給病人。

  6、更新工作流程,实现责任追究。

修订护理人员分层管理职责、护理工作流程、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明确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

  7、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将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及广大患者的监督。

  四、协调职能部门,实施垂直管理

  护理部积极协调总务科、药剂科、检验科等护理支持系统,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1、每月开展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使基础护理操作更加规范、专业。

  2、每月开展全院护理查房,邀请科主任参加现场指导,提高护士主动学习能动性,培养护士自信心。

  3、认真实施护士的岗前培训及岗位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

  4、护理部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强化“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激发年轻护士努力学习,对全院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稳步提高各级护理人员技术能力,达到人人过关,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最大限度保障护理安全。

  5、积极推动护理科研管理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近两年已有多项护理科研项目立项,填补了我院护理科研的空白,今年5月选派两名护士长到重庆参加PICC技术培训,并将该技术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成立了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规范输液流程。

  6、通过积极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

品管圈活动、护士节纪念活动、演讲比赛、技能演示等,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向心力。

全面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7、规范实习生带教管理,促进教学相长。

  六、加强监控,保障质量

  1、护理部自制护理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护理人员及患者规避风险。

完善毒、剧、麻、高危药品及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2、加强护理质量的重点、关键环节监控。

对护理人员环节监控,新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

对病人环节进行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

  3、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提倡无处罚不良事件的上报,发现问题,有效解决,并从护理流程、护理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七、取得的成绩

  1、护理人员理念改变:

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需求。

  2、工作模式改变:

实行责任分组,所有护理工作落实到人,增加了责任意识。

  3、护理内容改变:

治疗和基础护理逐渐等同化。

  4、护理排班模式改变:

弹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

  5、护患关系改变:

和谐了护患关系,形成良好的了护理工作氛围。

  6、病房环境改变:

陪护减少了,病区环境安静、整洁有序。

  7、满意度的改变:

护士关心病人,病人理解护士,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八、存在问题

  1、医院部分职工转变观念不到位,缺乏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医院的支持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3、护理垂直管理不到位。

  4、护士还承担着部分护理工作以外的事情。

  20xx年将全院铺开,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力争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以适应医院改革发展创新的需要。

护理部将不断完善、不懈探索,努力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做实做细,让我们的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和政府满意”。

  篇二:

护理部主任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在科护士长的业务指导下,在各质控小组的督导下,在全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