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8151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9 大小:1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教材第2~8页的内容。

本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数一数”,另一部分是“比多少”。

这些内容是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第2、3页是一幅反映新学年开始的图画。

图中有老师、学生、鲜花、树木、房屋、飞鸟等。

人和物的数量注意用到10以内的数。

通过数画中的人和物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数数能力和认数情况。

第6页是教学“比多少”,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感知“多、少”的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前已经初步认识了10以内的数,会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并初步有了比较的思想基础,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接受。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

(1)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一一对应的思想。

(2)使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和教学活动中,学会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是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与人合作和交流的快乐。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观察、操作、尝试。

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2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数一数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学生数数和认识数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较为简捷明了的数学语言来汇报所看到的物体的数量。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教学用具:

主题图、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

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小朋友,你们喜欢数学吗?

为什么呀?

(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说得都很对!

数学知识非常有用,科学家为什么能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数学知识。

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

从今天起同学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把数学学得最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

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尝试数数。

(1)质疑:

教师:

“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

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习:

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如:

能用“1”表示的有:

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

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看球赛;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盆花;天空有7只鸟;8只大雁;校园里有9个女学生;10名男同学等)。

然後让同桌再互相说。

2、二次尝试

找一找,数一数:

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

(指名回答)

3、再次次尝试:

a、猜数游戏背对抢答学生出示1——10的卡片。

允许学生提示:

“猜得太大了,大了,小了,很接近了……”学生在帮助下所猜出的数不断接近目标数,直到猜中。

b、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

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

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

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

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

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c、动脑动手:

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三、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

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

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

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的内容,以及第7页“做一做”,第8页练习一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多”“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

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

难点:

会比较几个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主题图及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请学生看图讲故事。

(2)学生讲故事。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

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终于盖好了新房子。

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

(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

你观察的真仔细!

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他们加油!

同学们讲得真好。

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

观察图,组内交流。

说一说图中物体的个数。

(2)小组交流。

(我们知道有4个萝卜,3个苹果;我知道有3只小猪,4只小兔;我知道有4根木头,4个小凳;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砖,没有多余的转或兔子)

同学们说的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是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

你们记住了吗?

(板书:

同样多)

看看,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是同样多?

谁愿意说一说?

(一只小猪吃一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我还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

你发现谁多谁少了吗?

(木头多,小猪少)

(板书:

多少)

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这节课要学的知识。

(板书课题:

比多少)

(3)同桌互相说一说。

途中还有什么与什么同样多?

什么比什么少?

什么比什么多?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摆卡片,边摆边说。

①一个同学摆,同桌需摆的和他同样多。

②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同学们合作的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谁多、谁少?

(数一数,写上数。

对齐摆,长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样长的表示同样多)

你们的方法都很好,到底应该怎样摆,你们一定要多动脑筋。

(2)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学生说。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出示一串红白相同的珠子,让学生判断那种颜色的多。

①生在组内说说。

②小组交流汇报。

(用数的方法比:

数出红、白珠子各有几颗,再比较。

用找朋友的方法比较,一颗红珠子和一颗白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还可以这样比较:

因为这串珠子是按一颗红珠子,一颗白珠子,一颗白珠子,一颗红珠子的顺序穿起来的,如果最后一颗是白色的,那就可以说两种珠子同样多,反之就是红珠子多)

(4)课堂演练。

①完成第7页的“做一做”。

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②练习一第3、4题。

第3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判断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第4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说得妙极了!

这节课大家学得真好,其实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

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多少

教学反思:

 

单元卷面分析

 

第二单元位置

教材简析

本单元帮助学生辨别上、下、前、后、左、右。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景,帮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

教材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了适合学生又便于操作的情景,使学生一方面能亲身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空间方位,另一方面又能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依照学生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学生在本阶段对空间方位的知识具有需求性,且学生认知空间方位的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所以教材把有关空间方位的认知安排到本册,并按照学生认知空间方位的难易程度来编排。

学情分析

对于“上、下、前、后”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可以尽量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需教师引导学生从以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

教师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因为“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充分的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

“左、右”的相对性仅要求学生了解,不做更高的教学要求。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

本单元主要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有关“位置”的活动,从中感悟位置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从而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有关“位置”的活动。

教师应加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开动脑筋,在活动中理解知识,通过交流,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本单元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2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过程与方法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难点:

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挂图,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

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

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

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上、下

(1)出示主题图。

师:

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你们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3)联系实际,会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

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上”“下”“前”“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像老师举个例子说说吗?

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应用。

请同学们回家后结合情景给父母说一说生活中的“上、下、前、后”。

板书设计:

上下前后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左、右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

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引导探究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准备:

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

喜欢玩吗?

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

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

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3)说一说。

师:

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

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

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

(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

在身体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

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

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

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

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说: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

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教师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1)师:

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

请你判断:

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

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师:

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

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3、师:

(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

(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4、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5、师:

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6、练习:

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

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

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

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

(2)师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

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4)全班齐做。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判断:

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同桌讨论、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3)汇报:

计算机演示结果。

师小结:

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

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

1、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

2、师小结,全课结束。

板书设计:

左右

 

教学反思:

 

单元卷面分析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简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个单元的内容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经初步认识了1~5各数,并掌握了5以内数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教学本单元应该很容易,但在规范书写上要加强力度。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2)是学生知道5以内数的组成。

(3)能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演示、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1~5各数,,并掌握1~5的加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能运用数学知识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法与学法

教师把情景演示与启发式教学结合起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其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12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16页内容,第18页练习三的1、2、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是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意义,知道1~5的顺序,建立初步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

经历操作与比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建伟丰富的活动,头痛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数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1~5个数的意义,体会到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听说同学们要上数学课,一些数朋友也赶来了,你们想知道是几吗?

(教师分别出示1、2、3、4,请学生认一认,并贴在黑板上)

这些数想找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二、学习新课

1、通过为数找好朋友的活动体会数的基数含义。

(1)引导学生在实物图上为数找朋友,理解基数意义。

教师出示贴有磁性教具的小黑板。

师:

你为谁找到了好朋友?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数2、3、4,在图中找到实物,并一一对应贴在黑板上,这时实物还剩下5个小正方形。

追问:

图上的小正方形也在找朋友,猜猜会是几?

为什么?

(学生猜到是5,教师把卡片5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贴小正方形)

(2)在身边帮“1”找朋友,深化理解数的意义。

师:

你们看,“1”还没有找到好朋友,它可着急了,你们愿意帮它找到好朋友吗?

师:

想象一下,“1”的好朋友可能是谁呢?

学生举例:

可能是1只小花猫、1个大苹果、1扇窗,也可能是1块糖、1辆汽车……

师:

看来“1”可以有很多朋友。

听说“1”在找朋友,它们来了,快来看!

它们是“1”的好朋友吗?

初始图片:

1座大楼、1棵树、1只蚂蚁

请同学们思考:

这些朋友大小一样吗?

颜色一样吗?

为什么都可以和“1”做朋友?

师生共同总结:

不管大小、颜色有什么不同,只要数量是1,都可以用“1”来表示。

师出示1支粉笔和1盒粉笔问:

它们是“1”的好朋友吗?

生1:

我认为1支粉笔是“1”的好朋友,因为它是1个。

生2:

我认为1盒粉笔也是“1”的好朋友,因为它是1盒粉笔。

很多学生质疑:

1盒里有很多粉笔,不能和“1”做朋友。

师:

请你给大家解释。

生2:

这可是1盒粉笔啊!

师:

很多支粉笔装在1个盒子里,不能用1个来表示粉笔的支数,但可以用盒来作单位数数,就是1盒,它可以和“1”做朋友吗?

教师请1位同学起立问:

这问同学可以用1表示吗?

如果我让这个组都起立,还可以用1表示吗?

应该怎样说?

如果让全班同学都起立,还可以用1表示吗?

应该怎样说?

学生交流,比较清晰的认识到,1个人、1个组和1个班都可以用1表示。

师:

别看小小的1,它既可以表示1个,也可以表示1盒,既可以表示1个人,也可以表示1组人,还可以表示1个班的人,只是单位不一样,你们说1的作用大不大?

2、通过小棒图感受数的由来与顺序,感知计数单位。

(1)逐次感知1~5的由来,感知计数单位。

请你在桌子上摆出1根小棒。

你摆了几根?

是几个1?

再添上1根是几?

2是怎么来的?

2里面有几个一?

怎么得到3?

3里面有几个一?

3再添上2根是几?

5里面有几个一?

给这5个数排排队。

(2)整体感知1~5弄清1~5的位置以及大小关系。

①相邻数。

师:

4和谁挨的最近啊?

你看他们像邻居一样?

我们管这样的数叫做相邻数。

你能找到2的相邻数吗?

②中间数。

5个数中,2排在1和3的中间,就是1和3的中间数。

3和5的中间数是几?

2和4的中间数呢?

③猜数游戏。

从1~5中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数,说出这个数的特征,让大家猜。

三、拓展与提高

1、摆图形游戏,沟通数与图形的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师:

用三根小棒你能摆出什么图形?

学生有的摆出三角形,有的摆出数字“2”,有的摆出字母“Z”“H”“N”。

师:

用4根小棒摆图形,你百出什么图形?

学生有的摆出“W”“M”,有的摆成正方形、菱形。

师:

用手中的小棒随意摆图形,说说你用了几根小棒?

摆出了什么图形?

生1:

我用两根小棒摆成了等号。

师:

太好了,等号是我们数学课上经常用到的符号。

生2:

我用5根小棒摆成了小房子。

小结:

太好了,你们用小棒摆出了这么多的图形,真是会创造的孩子。

2、到生活中找数,感受属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的应用价值。

师:

这些数在生活中见过吗?

学生汇报。

师总结: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朋友。

3、结合上学,说说自己对学校生活的喜爱程度。

师:

你喜欢这里的生活吗?

如果用1~5这5个数来表示你对学校生活的喜欢程度,1为不喜欢,2为有点喜欢,到5为最喜欢,你会选择几?

说说理由。

学生汇报。

四、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我们一起认识了那些数朋友?

它们不但在数学课上是我们的朋友,在生活中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它们,看看它们都帮助我们做了什么,好吗?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2345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主题图及“做一做”,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能够借助“>”、“<”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