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7333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8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docx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docx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免费啦让更多的人受益

★[绝密]★

★2010年人民日报社论

中共中央办公室发〔2010〕3号

目录

2010年1月1

顽强拼搏 开拓创新 团结前进1

农村基层带头人的榜样2

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3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4

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5

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5

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再立新功6

以制度建设打开反腐倡廉新局面7

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8

和平使者中国骄傲9

让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10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11

以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12

善始善终务求实效13

2010年2月14

以变革开辟发展新路径14

以转型构筑经济新格局15

靠创新打造产业新引擎16

紧抓机遇,承担应尽的历史使命17

统筹兼顾两促进18

着眼全局,推动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18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19

突出重点,打好转型攻坚战持久战20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体制改革成效21

把学习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特征22

把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作为基本要求23

增进交流合作 共同应对危机24

把改革创新、提高能力作为不懈追求25

把改进工作作风作为重要目标26

2010年3月26

把制度化、机制化作为根本保障26

集众智求共识绘蓝图27

在千差万别中寻求共识28

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29

经济上创造奇迹,文化上创造辉煌29

人民日报社论:

奋发有为图发展 同舟共济促和谐30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31

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举措32

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33

抗旱一线的干部群众辛苦了34

资源节约,一场深刻的变革35

2010年4月3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实践37

人民日报社论:

争做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39

从“发言门”看基层民主的推进40

坚决打赢节能减排攻坚战41

体面劳动离不开合理报酬42

2010年5月43

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43

让人民满意44

鼓励民间投资,促进又好又快发展45

社会和谐需要更多“心理疏导”46

2010年1月

顽强拼搏 开拓创新 团结前进

本报评论员2010年01月03日 来源:

人民日报人民网

一元复始,我们和我们的国家,又站在了新的起点。

辞旧迎新之际,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继续创造伟业,必须“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团结前进”。

这十二个字,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高度概括了未来我们继续发展的努力方向。

2009年,我们走过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没有顽强拼搏,我们不可能从容应对、迎难而上,逆境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没有开拓创新,我们不可能危中见机、运筹帷幄,倒逼出新的科技突破、新的产业变革的良好局面;没有团结一心,我们不可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风险挑战中取得各项事业的重大进展,交出世人瞩目的中国答卷。

改革永无止境,发展任重道远。

走过2009“困难的一年”,我们进入2010“复杂的一年”。

在这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我们将面对这样的复杂形势:

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矛盾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同心共创历史的伟业,必须继续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团结前进。

顽强拼搏,才能走得扎实稳健。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顽强拼搏”是战胜困难、打好基础的前提条件。

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只有顽强拼搏,鼓起排除万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斗志、昂扬奋发的干劲,才能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考验,矢志不渝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开拓创新,才能走得又好又快。

面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面对世所罕见的矛盾和问题,“开拓创新”是放开手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开拓创新,继续解放思想,大力培育改革创新意识、增强改革创新勇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不断开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新局面。

团结前进,才能走得坚定有力。

凝聚起全国各族的共识、汇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现代化建设才有“发动机”、“加速器”。

稳定的发展环境来自团结,持续的发展动力来自团结,只有团结前进,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才能形成共克时艰、共创伟业的强大力量,为祖国发展进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经过60年的团结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曙光初现。

当我们满怀豪情迈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依然系于我们艰辛的奋斗,系于我们不懈的探索。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让我们进一步携起手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团结前进,在时代的考验和挑战中,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农村基层带头人的榜样

——论向沈浩同志学习

本报评论员2010年01月07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30余年前,小岗人摁下18个鲜红的手印,只为搞“大包干”填饱肚子,却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声。

近6年里,小岗人又三次摁下鲜红的手印,只为表达对一位党员干部的信任与认可。

  作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带领干部群众的6年探索与实践,推动小岗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赢得了群众真诚的支持和拥护,被誉为小岗村的“顶梁柱”、小岗人的“主心骨”。

他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成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当之无愧的优秀典型。

  作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如何当好带头人提供了价值标杆和行为取向。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把向沈浩同志学习作为重要内容,自觉以沈浩同志为榜样,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像沈浩那样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情谊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实际行动,像沈浩那样成为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忠实执行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带头人,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好基层带头人,就要努力找准科学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对于基层带头人来说,惟有找准适合本地的科学发展之路,才能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望。

“小岗最需要发展,但必须是让群众长远受益的科学发展。

”这6年里,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村容村貌变化最大,人均收入增长最迅速,村民得到实惠最多。

沈浩被群众认定为小岗带头人,就在于他带领党员群众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科学发展的新路,一举打破了小岗村“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的窘境,更为小岗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好基层带头人,必须凝聚干部群众之力。

“人心齐,泰山移。

”干部群众中蕴藏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惟有团结凝聚才能发挥威力,基层带头人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工作能力则最为关键。

客观地说,小岗村多年发展滞后,也与一段时间以来小岗人心不齐有关。

沈浩积极推动小岗人放弃成见,在聚拢民心、形成合力上花了不少心思,在教育群众、团结群众上下了很大功夫,在提高认识、凝聚共识上做了大量工作,从而把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尽最大努力拧成一股绳。

熟悉小岗村历史的人也不禁感慨:

“沈浩凝聚了小岗人心,这是了不起的贡献。

  当好基层带头人,还需富有开拓进取之心。

身处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惟有锐意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方能挺立时代潮头。

在一定意义上说,基层带头人有没有这样一股子劲、一股子气,决定着这个地方能不能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发展奇迹。

小岗人当年搞“大包干”开了敢闯敢干的风气之先,却在时代大潮中出现诸多不适应。

沈浩推动干部群众甩掉思想包袱,突破陈旧观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不仅赢得了小岗发展的生机活力,也在这片热土上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时对沈浩的勉励,揭示了基层带头人的最好评价标准和最高价值准则。

沈浩已无语长眠,与他深爱的小岗人永远相伴。

我们深信,在他倒下的地方,必定有更多的人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在广袤的田野上,必将有千万个沈浩带领干部群众奔向富裕安康的明天。

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

本报评论员2010年01月07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近日发布。

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

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作出了具体部署。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无疑给海南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带来了强大动力。

20多年前,中央决定建立海南省、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大大拓展了海南发展空间,推动海南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今天,中央决定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使海南发展定位更明确,方向更清晰,政策更有力,措施更具体,开辟了海南发展的新天地。

  海南岛是中国的海南岛,也是世界的海南岛。

一流的阳光、海水、沙滩、雨林,比较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特殊的特区政策和突出的区位优势,使海南完全有能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

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海南岛不仅会成为全国人民的大花园和旅游度假的好地方,也会成为与世界著名旅游岛屿媲美的海上明珠,吸引众多的国外旅游者,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探索和重要示范。

转变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必要之举,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任务重大,刻不容缓。

按照中央要求,海南要建设成为我国旅游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这些定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海南不仅会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带动我国旅游业提升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也会给各地深化改革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宝贵经验。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人民的心愿,是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期望,任务光荣而艰巨。

我们相信海南一定会发扬特区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负重托,海南的椰风、碧浪、白沙一定会成为中国和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海南一定会成为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再论向沈浩同志学习

本报评论员2010年01月08日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基层是培养选拔干部的学校,是干部成长成才的摇篮,是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广阔天地。

梦想有多大,抱负有多大,基层的舞台就有多大。

  基层有丰富的营养,根深才能叶茂。

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选派选聘了一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充实和加强了基层干部的力量,给基层带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广大基层干部,包括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心系群众,踏实干事,得到了群众认可,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

”作为安徽省选派到村任职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奋斗创业的卓越实践表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基层扎下根去,必能闯出新的天地,干出一番事业。

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广大基层党员,要像沈浩同志那样艰苦奋斗、扎根基层,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勤勤恳恳为一方百姓谋幸福,永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扎根基层,就要捧着一颗真心来。

基层有真实的社情民意、世事人情,有群众的酸甜苦辣、忧喜悲欢。

一腔赤诚,将心比心,群众才会和你心贴心、说真话、道真情。

沈浩一到小岗村,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两遍,和村民促膝谈心,体察民生民情。

他对全村大事小情、群众安危冷暖了然于胸,说起他这些年为百姓排忧解难、改善民生的那些事,人们就禁不住抹泪。

沈浩把村民当亲人、当朋友,看见老人卧病,就自掏腰包为他治疗;看见孩子受冻,便脱下衣服披在他身上。

沈浩把心捧给群众,群众把他放在心里。

  扎根基层,就要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

任务不落实,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对空,群众也最反感。

面对一些人长期占用村集体资产、群众有怨气的情况,沈浩依法解决、毫不留情,群众信他敢碰硬、真为民。

面对他这6年来带领党员群众为小岗干的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从修路、盖房到种植葡萄、引进项目,群众懂他是在一心为小岗百姓谋福祉。

“他是为小岗累死的!

”“现在,我们的路、新房、广场、幼儿园、敬老院……都有了,可是沈浩没有了!

”群众的感叹与念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真抓实干、造福一方的干部,给地方带来的变化有多大,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扎根基层,还要与群众同甘共苦。

一个干部,不论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本质就是一名群众。

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不与群众同甘共苦,这样的干部就会与群众产生距离隔阂。

6年来,沈浩保持了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保持了吃苦耐劳的劳动人民本色,扑下身子与小岗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

“他走到哪都能将就吃一点,即使遇到剩菜剩饭也不在乎,端起来就吃,从没把自己当外人,和我们农民一样”,群众这样感慨。

他舍小家为大家,长年为小岗发展操劳奔波,也曾为不能陪老母而愧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小岗村像这样的老母亲太多了”,沈浩把小爱升华为大爱。

  “小岗就是他人生的舞台。

”沈浩牢牢扎根小岗,奉献了他的青春乃至生命,更谱就了他一生最动人的乐章。

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他的务实作风和高尚品格,必将给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以信心和力量,激励他们在基层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书写人生最瑰丽的诗篇。

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三论向沈浩同志学习

本报评论员2010年01月09日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无论岁月怎样更迭,政治本色永远不变,方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

在小岗村的6年时间里,沈浩始终与小岗村民同甘共苦,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懈奋斗。

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时代风范,而且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政治本色。

  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这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首要内涵。

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就可能变色乃至变质。

在深刻嬗变的当今时代,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永远不变,不仅体现在理想信念的坚定,还体现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来说,永葆政治本色就是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自觉实践这份坚定与忠诚。

党把沈浩派到小岗村,沈浩就在小岗扎根,自觉忠实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带领小岗干部群众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点燃小岗人迈向富裕的激情与梦想。

正是沈浩的这份坚定与忠诚,给小岗带来巨大变化,带来生机活力。

广大共产党员有了这份坚定与忠诚,必定能够成就党的事业,完成崇高使命。

  牢记根本宗旨、服务人民群众,这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本质所在。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归根到底要靠广大共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沈浩之所以会在大雨滂沱的夜晚赤脚踏着泥泞去转移危房中的群众,会把卧病的老人送到医院且自掏腰包,会在6年时间里干成一桩桩、一件件群众可心的实事,就是因为他把群众真正放在心上。

小岗人数次用摁红手印的质朴方式请求沈浩留任乃至把骨灰留下长眠相伴,印证了一个同样质朴的道理:

群众在干部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

  提升思想境界、始终艰苦奋斗,这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

人生在世,谁无父母妻儿?

谁无切身利益?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就在于,面对取舍、争让与诱惑而坚持为大家、顾大局、存大义,展现的是超越常人的思想境界。

为了小岗的发展,沈浩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舍小家为大家,化小爱为大爱,牺牲个人利益为群众利益,六年如一日地不辞辛劳、殚精竭虑却生活简朴,靠的就是高尚的境界,靠的就是奋斗的精神,靠的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

沈浩所展现的政治本色,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又一个鲜活可信的形象。

  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党性的具体体现,要永葆政治本色就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广大共产党员,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注重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把宗旨意识、党性原则、群众观念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强大力量,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时代风采,更好担当起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使命。

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系列评论之四十三

本报评论员2010年01月12日《人民日报》

  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是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必然要求。

现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已转入整改落实阶段,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处于最后攻坚阶段。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解决突出问题、抓好整改落实的同时,必须切实做好长效机制建设工作,努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要进一步认识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中央对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一条成功经验。

目前,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已经形成了一批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定,这些长效机制还有一个接受实践检验、进一步健全完善的过程。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为确保中央有关科学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形成的长效机制成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形成配套的规章制度。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进一步明确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

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成功经验,形成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要紧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既注重解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碍问题,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科技创新、环保约束、财税分配、民生保障等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又注重总结学习实践活动中组织学习调研、开展分析检查、推动整改落实、解决突出问题的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要着重在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优化办事环境、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见成效。

当前,要特别注意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把村民自治“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一定三有”,城市街道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城乡单位之间、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结对帮扶以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党员干部群众欢迎、认可的经验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

第一批、第二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一方面要抓好已经出台的制度机制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结合基层单位学习实践活动中反映出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做好制度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工作。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既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又要注意搞好与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体制机制的对接,确保相关规定“落地生根”。

要加强地方与部门之间,不同类型、不同行业单位之间的统筹协调,确保制度机制衔接配套,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合力。

  要切实加强对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各级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精心组织、系统谋划、认真研究、科学论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个层面的长效机制。

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单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使长效机制真正符合基层实际,确保各项制度规定管得住、行得通、用得好,为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和长期实践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再立新功

《人民日报》评论员2010年01月12日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谷超豪、孙家栋院士颁奖,一批科技成果和个人受到表彰。

我们谨向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发展的殷切期望。

十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刻苦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可喜成果,为支撑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改善民生发挥了巨大作用。

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深入基层,服务一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功经验表明,知识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重要力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引领。

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战中,广大科技工作者面临艰巨而光荣的新使命、新任务。

  回顾历史,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了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促进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当前,许多国家正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

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科技创新上占据新优势,掌握主动权,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新贡献。

  科技创新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离不开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品质,离不开遵循规律、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不得半点虚假,容不得半点浮夸。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发扬谷超豪、孙家栋等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祖国的高尚情怀、严谨求实的治学品格、淡泊名利的学者风范,自觉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自觉净化学术空气,维护科学的神圣和尊严。

  建立充满活力、科学合理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才能使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

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科技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特别要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

相信全国的科技工作者一定会再接再厉,为夺取应对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